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季穗分化阶段低温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幼穗结实性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自阳 王智煜 +5 位作者 王斌 王志伟 朱启迪 霍云风 茹振钢 刘明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0-139,共10页
研究低温胁迫对不同抗倒春寒能力小麦品种幼穗结实性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抗倒春寒能力不同的小麦品种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为小麦抗倒春寒研究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参考。以2个小麦品种矮抗58(抗倒春寒)和郑麦366(不抗倒春寒)为材... 研究低温胁迫对不同抗倒春寒能力小麦品种幼穗结实性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抗倒春寒能力不同的小麦品种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为小麦抗倒春寒研究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参考。以2个小麦品种矮抗58(抗倒春寒)和郑麦366(不抗倒春寒)为材料,采用盆栽和人工模拟倒春寒处理的方法,分析研究了小麦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药隔分化期和四分体形成期0℃低温处理下小麦的结实特性和幼穗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在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药隔分化期、四分体形成期进行低温处理,随处理时间的延长,2个参试品种的穗粒数均降低,但不同处理时间和品种间穗粒数降低幅度不同。雌雄蕊原基分化期低温胁迫处理24,48,72h后,矮抗58穗粒数分别下降了6.52%,14.07%,22.37%,郑麦366穗粒数下降了37.14%,44.43%,64.71%;药隔分化期低温处理24,48,72h后,矮抗58穗粒数分别下降了3.74%,9.05%,13.71%,郑麦366穗粒数下降了27.54%,37.80%,48.55%;四分体形成期低温处理24,48,72h后,矮抗58穗粒数分别下降了2.70%,4.70%,4.73%;郑麦366分别下降了12.39%,29.67%,32.30%。随着低温处理时期的延迟,矮抗58、郑麦366的穗粒数降幅均表现下降的趋势。雌雄蕊原基分化期低温处理穗粒数下降最明显,说明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对低温较敏感。矮抗58、郑麦366幼穗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药隔分化期低温处理72h内,2个参试品种幼穗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体上均呈先升高后缓慢降低的趋势。矮抗58的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及上升幅度均大于郑麦366。低温处理后,2个小麦品种幼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且均高于对照,但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稍有下降,其中矮抗58幼穗中SOD、POD、CAT活性和上升幅度均高于郑麦366,并且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幅小于郑麦366。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小麦穗粒数与SOD活性、POD活性分别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与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OD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可作为小麦幼穗抗倒春寒特性的评价指标,小麦抗倒春寒的生理机制表现为多方面的综合防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幼穗 穗分化 低温处理 结实性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小麦种质高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多样性及其与加工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自阳 姜小苓 +3 位作者 王智煜 朱启迪 刘明久 茹振钢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5-81,共7页
为了明确小麦高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HMW-GS)与加工品质的关系,以来源于国内外不同种植区的148个小麦种质为材料,研究小麦HMW-GS的多样性及其与小麦粉和馒头加工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在Glu-A1、Glu-B1、Glu-D13个位点分别检测到... 为了明确小麦高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HMW-GS)与加工品质的关系,以来源于国内外不同种植区的148个小麦种质为材料,研究小麦HMW-GS的多样性及其与小麦粉和馒头加工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在Glu-A1、Glu-B1、Glu-D13个位点分别检测到3,7,7种不同的亚基类型,1、7+9、2+12亚基在各自位点上出现的频率均最高,分别为56.8%,47.3%,45.9%;亚基组合类型共有35种,其中,(1/7+9/2+12)、(1/7+8/5+10)、(N/7+9/2+12)、(1/7+9/5+10)组合出现频率较高;不同来源小麦种质的HMW-GS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国外引进种质和黄淮冬麦区种质的亚基类型较丰富,且优质亚基出现的频率较高;1、2*、7+8、17+18、5+10亚基对面筋强度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2*、17+18、2+10亚基对馒头的硬度和咀嚼性具有重要影响,携带(1/14+15/2+12)、(1/7+9/5+10)、(N/7+8/2+12)亚基组合种质馒头的加工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 馒头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根系生长与叶片衰老的协调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素芳 薛惠云 +1 位作者 张志勇 汤菊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3-101,共9页
为探索棉花根系生长和叶片衰老之间的协调性,选用早熟性一致但衰老快慢有明显差异的棉花基因型百棉1号(叶片衰老慢)和DP99B (叶片衰老快),于2011-2012年,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其根系生长和活力、叶片衰老和产量。结果表明, 2年间百棉1号... 为探索棉花根系生长和叶片衰老之间的协调性,选用早熟性一致但衰老快慢有明显差异的棉花基因型百棉1号(叶片衰老慢)和DP99B (叶片衰老快),于2011-2012年,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其根系生长和活力、叶片衰老和产量。结果表明, 2年间百棉1号的纤维产量(皮棉及霜前皮棉)均显著高于DP99B。百棉1号的叶片光合作用或基于吸收光能的性能指数显著高于DP99B。百棉1号的根系长度密度和根系深层分布比例及根系活力(以伤流液总量和伤流液蛋白质含量表示)显著高于DP99B。2012年结果显示,DP99B根系生长比百棉1号快,并且DP99B根系长度密度及根系活力分别在8月中旬和7月下旬显著高于百棉1号,且伤流液分泌总量是百棉1号的1.7倍。棉花盛花期后,根系密度大、伤流液分泌多和叶片衰老晚具有一致性,证实棉花叶片衰老受后期根系生长和活力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根系分布 根长密度 伤流液 叶片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膳食纤维含量研究及优异资源筛选 被引量:5
4
作者 姜小苓 李淦 +5 位作者 吴晓军 李小军 于红彩 李秀玲 茹振钢 张晓克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3-429,共7页
为了解小麦膳食纤维含量的变异特点及分布规律,选用不同种植区的79份和175份小麦品种(系)分别研究了小麦总膳食纤维含量和总阿拉伯木聚糖、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非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及其关系。结果表明,79份参试材料膳食纤维含量... 为了解小麦膳食纤维含量的变异特点及分布规律,选用不同种植区的79份和175份小麦品种(系)分别研究了小麦总膳食纤维含量和总阿拉伯木聚糖、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非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及其关系。结果表明,79份参试材料膳食纤维含量的变异系数为10.2%,175份参试材料的总阿拉伯木聚糖、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和非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2.06%、26.88%和14.62%;品种对4个目标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麦区对总膳食纤维和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影响不显著,对总阿拉伯木聚糖和非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影响显著(P<0.05)。相关分析表明,非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与总膳食纤维含量、总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分别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与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筛选出9个高膳食纤维含量的小麦优质资源,推荐毕2008-1和丰德存1号(膳食纤维含量高于12.0%,面团稳定时间高于20 min)作为小麦品质育种的优良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膳食纤维 阿拉伯木聚糖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面片色泽稳定性及与小麦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姜小苓 李小军 +5 位作者 李淦 李婷婷 李秀玲 于红彩 茹振钢 王跃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3,共6页
以来源于不同地区的71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分析研究了鲜面片在放置、干燥和煮后的色泽变化,并初步探讨了面片色泽与小麦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鲜面片色泽在参试材料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a~*值的变异系数最大,L~*值的变异... 以来源于不同地区的71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分析研究了鲜面片在放置、干燥和煮后的色泽变化,并初步探讨了面片色泽与小麦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鲜面片色泽在参试材料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a~*值的变异系数最大,L~*值的变异系数最小;鲜面片放置、干燥和煮后,L~*值会下降,b~*值升高;鲜面片L~*值随放置时间延长逐渐降低,a~*值和b~*值则呈升高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小麦粉白度、粗蛋白和总淀粉含量与鲜面片色泽及其稳定性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筛选出3个面片色泽亮白且稳定的优异材料,可作为培育优质面条小麦的亲本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面片 色泽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中间偃麦草衍生材料农艺性状、HMW-GS及GISH鉴定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小军 李淦 +5 位作者 胡铁柱 胡喜贵 孙玉 茹振钢 宋杰 张立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6-131,共6页
本研究分析了143个小麦—中间偃麦草种质材料的农艺性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及部分代表性材料的染色体构成,旨在为小麦育种中广泛有效地利用这些种质提供有用信息。结果表明,小麦—中间偃麦草种质主要农艺性状变异丰富,其在穗长、小... 本研究分析了143个小麦—中间偃麦草种质材料的农艺性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及部分代表性材料的染色体构成,旨在为小麦育种中广泛有效地利用这些种质提供有用信息。结果表明,小麦—中间偃麦草种质主要农艺性状变异丰富,其在穗长、小穗数和分蘖数性状上明显优于主栽品种,分别有142(99.3%)、125(87.4%)和62(43.4%)个小麦—中间偃麦草材料的穗长、分蘖数和小穗数大于主栽品种的平均值。供试材料在Glu-1的3个基因位点上共检测到12个等位变异,形成15种亚基组合类型,以(2*,7+8,5+10)为主,占所有材料的25.7%;Glu-A1(1和2*)、Glu-B1(7+8)和Glu-D1(5+10)位点的优质亚基比例分别达到了68.4%、68.4%和52.0%,有102(71.3%)个材料在Glu-1的2或3个位点同时具有优质亚基;有17个材料的优质亚基组合为(2*,7+8,5+10)或(1,7+8,5+10),且在穗长、小穗数和分蘖数性状上均优于主栽品种。进一步对30个代表性材料GISH分析发现,8个为八倍体小偃麦,其他为非整倍体。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材料可以作为改良普通小麦的有益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中间偃麦草 农艺性状 HMW-GS GI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效风味佳小麦新品种——百农4199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淦 姜小苓 +3 位作者 丁位华 胡喜贵 胡铁柱 茹振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百农4199是河南科技学院2008年组配百农高光3709F2/百农矮抗58组合,经分期采用胁迫环境及连续大群体定向培育与选择而成小麦新品种。2017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7003。
关键词 百农矮抗58 定向培育 河南科技学院 高光效 胁迫环境 组配 小麦新品种 审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雄蕊原基分化期低温胁迫下2个小麦品种幼穗miRNA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自阳 王斌 +4 位作者 王智煜 王志伟 朱启迪 茹振钢 刘明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94,共14页
为探讨春季低温(倒春寒)胁迫下抗倒春寒能力不同的小麦品种相关miRNA及其响应规律,提供miRNA的表达谱和差异表达miRNA的信息,揭示差异表达miRNA在小麦抗倒春寒中的作用,采用高通量测序(Small RNA-seq)技术对雌雄蕊原基分化期0℃低温胁迫... 为探讨春季低温(倒春寒)胁迫下抗倒春寒能力不同的小麦品种相关miRNA及其响应规律,提供miRNA的表达谱和差异表达miRNA的信息,揭示差异表达miRNA在小麦抗倒春寒中的作用,采用高通量测序(Small RNA-seq)技术对雌雄蕊原基分化期0℃低温胁迫72 h及未低温处理(对照)的矮抗58(AK58)和郑麦366(ZM366)幼穗进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以padj<0.05且|log2(Fold_change)|≥1为条件,筛选低温胁迫下差异表达显著的miRNA,利用psRobot(v1.2)对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进行预测,然后对差异表达显著miRNA的靶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 Pathway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幼穗测序共鉴定到112类miRNA,分属于38个不同的MIRNA家族。AK58、ZM366分别鉴定出85,88个差异表达miRNA,AK58有27个miRNA表达有显著差异,其中23个显著上调表达,4个显著下调表达,差异表达极显著的miRNA为2个,分别是tae-miR9672b、tae-miR9672a-3p;ZM366有48个差异表达显著的miRNA,13个显著上调表达,35个显著下调表达,差异表达极显著的miRNA为4个,分别为tae-miR9672b、tae-miR9672a-3p、tae-miR6201、tae-miR9674b-5p。对低温胁迫下AK58与ZM366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AK5885个差异表达miRNA对应848个靶基因;ZM36688个差异表达miRNA对应6537个靶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AK58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有20个生物学过程、6个细胞成分、6个分子功能类别极显著富集(FDR<0.01);ZM366有10个生物学过程、14个细胞成分、19个分子功能类别极显著富集(FDR<0.01)。对2个小麦品种幼穗中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进行KEGG代谢通路(Pathway)富集分析,AK58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显著富集(P<0.05)到RNA聚合酶,嘌呤代谢,嘧啶代谢,光合生物固碳途径,自噬,托烷、哌啶和吡啶生物碱的生物合成,核苷酸切除修复,错配修复,DNA复制,核糖体,烟酸和烟酰胺代谢11个代谢通路;ZM366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显著富集(P<0.05)在植物-病原互作,植物昼夜节律,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细胞周期,苯丙氨酸代谢,苯丙烷生物合成,RNA聚合酶,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氰胺酸代谢,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光合生物中碳固定,丙酮酸代谢,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13个代谢通路。miRNA调控mRNA参与小麦应答低温胁迫中,小麦可能通过miRNA171a、miRNA156、miRNA398等多个miRNA的介导调控来抵御倒春寒胁迫,植物昼夜节律代谢途径可能与低温胁迫密切相关。2个小麦品种抗倒春寒能力不同的原因可能与miRNA调控光形态建成转导途径和开花过程的靶基因表达模式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幼穗 低温胁迫 RNA-seq 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2B染色体新SSR标记开发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小军 徐鑫 +2 位作者 张自阳 刘明久 茹振钢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8-74,共7页
为开发用于小麦育种的新SSR分子标记,利用普通小麦中国春2B染色体25Mb的DNA序列进行了SSR筛选,在检测到的2852个SSR中80.40%是二核苷酸重复。二、三、四、五核苷酸重复序列分别有6,30,17,1种类型。二核苷酸中GA/CT、AG/TC、AT/TA数量最... 为开发用于小麦育种的新SSR分子标记,利用普通小麦中国春2B染色体25Mb的DNA序列进行了SSR筛选,在检测到的2852个SSR中80.40%是二核苷酸重复。二、三、四、五核苷酸重复序列分别有6,30,17,1种类型。二核苷酸中GA/CT、AG/TC、AT/TA数量最多,分别占SSR总数的20.44%,19.00%,17.15%;三核苷酸中CTT/GAA的数量最多,占SSR总数的2.56%;四、五核苷酸重复出现的频率都较低。进一步分析SSR的重复次数,发现二核苷酸重复次数总体较高,重复次数≥10的SSR数量有327个,占所有二核苷酸序列的14.26%,其中,AG/TC、AT/TA的重复次数≥10的SSR数量分别有98,97个。三核苷酸的重复次数总体偏低,重复次数≥8的SSR数量仅有62个,占所有三核苷酸序列的11.55%,其中TTC/AAG的重复次数≥8的SSR数量最多,有12个。四核苷酸中只有ACAT/TGTA、TAGA/ATCT的重复次数分别达到了16,14次,其他重复基元的重复次数主要为5~7次。根据筛选到的SSR位点共设计合成了135对SSR引物,发现有101对(74.81%)引物在小麦品系Cf5019-21和Cf5240-41扩增出清晰的DNA条带,17对引物在二者间表现出差异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SSR 引物 2B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百农5822
10
作者 李淦 姜小苓 +4 位作者 胡喜贵 冯素伟 王润发 游晴晴 茹振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百农5822是河南科技学院通过有性杂交方法,于2008年组配矮抗58/爱丁堡B单交组合,2009年组配矮抗58/爱丁堡B//周麦22复交组合,而后分期采用环境胁迫,经过连续大群体定向培育与选择,于2015年选育成功的高产广适冬小麦新品种。2020年4月通... 百农5822是河南科技学院通过有性杂交方法,于2008年组配矮抗58/爱丁堡B单交组合,2009年组配矮抗58/爱丁堡B//周麦22复交组合,而后分期采用环境胁迫,经过连续大群体定向培育与选择,于2015年选育成功的高产广适冬小麦新品种。2020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2000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新品种 定向培育 河南科技学院 组配 有性杂交 环境胁迫 复交组合 广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抑制剂对钾缺乏棉花根系生长和侧根形成的影响(英文)
11
作者 张志勇 张新 +1 位作者 王素芳 卜晶晶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2-371,共10页
水培条件下,通过用乙烯前体1-氨基环丙烷基羧酸(ACC)和乙烯抑制剂氨氧基乙酸(AOA)、Co2+和Ag+分别处理棉花幼苗根系和叶片,研究其对钾缺乏棉花根系伸长和侧根形成的影响,探讨钾缺乏棉花根系伸长和侧根形成与乙烯生成增加之间的关系。结... 水培条件下,通过用乙烯前体1-氨基环丙烷基羧酸(ACC)和乙烯抑制剂氨氧基乙酸(AOA)、Co2+和Ag+分别处理棉花幼苗根系和叶片,研究其对钾缺乏棉花根系伸长和侧根形成的影响,探讨钾缺乏棉花根系伸长和侧根形成与乙烯生成增加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钾充分营养液中,添加ACC显著抑制了棉花根系伸长和侧根形成。钾缺乏营养液中,添加ACC加重了对根系伸长和侧根发生的抑制;添加AOA和Ag+分别显著降低了根系长度和侧根数;添加Co2+显著提高了根系长度,但其高浓度显著减少了侧根数。由此可见,钾缺乏诱导乙烯释放增加或许是根系伸长受抑制的原因。钾缺乏条件下Co2+处理叶片显著增加了叶面积、根系长度和侧根数,这表明改善叶片生长可积极调节根系生长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氨基环丙烷基羧酸(ACC) Co2+ 根系伸长 侧根形成 叶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南片麦区区试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及Pm21和1BL/1RS分子检测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晓慧 任翠翠 +2 位作者 宋杰 李小军 茹振钢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79-785,共7页
为了解当前黄淮麦区区试品种(系)的遗传特征,利用分布于小麦基因组的96对SSR标记分析2016年参加黄淮南片麦区品种试验的78个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同时,对Pm21基因和1BL/1RS易位系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96对SSR引物中有80对(83.3%... 为了解当前黄淮麦区区试品种(系)的遗传特征,利用分布于小麦基因组的96对SSR标记分析2016年参加黄淮南片麦区品种试验的78个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同时,对Pm21基因和1BL/1RS易位系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96对SSR引物中有80对(83.3%)在所有材料表现多态,共检测到307个等位变异,变幅为1~8,平均每个引物扩增3.84个等位变异;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10~0.83,平均0.62;供试材料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14~0.16,平均0.58。78个材料均不含有Pm21基因,69个(88.5%)材料属于1BL/1RS易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遗传多样性 1BL/1RS PM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叶绿素荧光参数的不同基因型棉花叶片衰老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薛惠云 王素芳 +1 位作者 张新 张志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70-879,共10页
光系统Ⅱ(PSⅡ)的光反应与作物光合能力密切相关。为了获得更多关于叶片衰老过程中PSⅡ状态的详细信息并快速筛选出具有不同叶片光合功能持续时间的棉花基因型,本试验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生产上报道叶片衰老快慢不同的3种棉花... 光系统Ⅱ(PSⅡ)的光反应与作物光合能力密切相关。为了获得更多关于叶片衰老过程中PSⅡ状态的详细信息并快速筛选出具有不同叶片光合功能持续时间的棉花基因型,本试验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生产上报道叶片衰老快慢不同的3种棉花基因型倒一叶衰老过程中的PSⅡ的光化学反应。结果显示,基于光吸收的性能指数(PIABS)将‘百棉1号’‘百棉5号’和‘DP99B’分为晚衰型、中间型和早衰型。3种基因型棉花品种叶片衰老过程中电子传递受抑制情况遵循同样的规则。放氧复合体(OEC)在生育后期大量降解;PSⅡ受体侧的抑制情况要大于供体侧;叶片衰老显著限制光系统Ⅱ-光系统I间的电子传递;随着叶片衰老,用于热耗散和还原初级醌受体(QA)的能量增加,而用于PSⅡ电子传递链中QA还原(Q-A)之后电子传递的能量下降。但是叶片衰老过程中,电子传递受抑制程度(除荧光开始到荧光最大时间段之间的QA还原次数之外)为‘DP99B’>‘百棉5号’>‘百棉1号’。由此可知,不同棉花基因型的叶绿素荧光特征可快速、无损地反映叶片衰老的快慢及内在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叶片衰老 叶绿素荧光 光系统Ⅱ(PSⅡ) 快速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棉花基因型根系表型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薛惠云 李倩 +3 位作者 王果 陈雪 张志勇 王清连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19,共6页
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对根系表型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加速水分和养分高效吸收利用型种质的创新及新品种选育。本试验采用室内纸培法对88个不同基因型棉花种质进行培养,获得根系发育完全的幼... 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对根系表型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加速水分和养分高效吸收利用型种质的创新及新品种选育。本试验采用室内纸培法对88个不同基因型棉花种质进行培养,获得根系发育完全的幼苗,用Epson扫描仪投射扫描获得根系照片,然后利用Image J和WinRhizo软件得到了根系主要表型性状,并测量棉苗地上、地下部分干重,计算根冠比。经统计分析显示,除平均根夹角外,其他9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超过10%,说明参试棉花基因型的根表型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改良潜力较大。相关分析表明根系表型性状之间存在信息重叠,经主成分分析可降维为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7.872%,包含了表型性状的绝大部分性状,其中,根表面积、总根长、侧根长、主根长、根体积、主根根尖区比例、平均根夹角及侧根密度是3个主成分的主导因子。依据上述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可将88个参试棉花基因型分为5类,其中第Ⅳ类属于水氮高效基因型,第Ⅱ类属于磷、钾高效基因型。本研究结果可为棉花水肥高效利用种质的选育以及阐述其水肥高效吸收利用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基因型 根系表型 水肥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根系和叶片质外体汁液分离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果 冯康 +3 位作者 李倩 薛惠云 李丽杰 张志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2-859,共8页
质外体汁液(apoplastic washing fluid, AWF)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抵抗生物及非生物逆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普遍采用真空渗透离心法提取质外体汁液,但具体提取流程和条件却因植物培养条件、种类和器官等不同而不同。本试验以营养液培... 质外体汁液(apoplastic washing fluid, AWF)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抵抗生物及非生物逆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普遍采用真空渗透离心法提取质外体汁液,但具体提取流程和条件却因植物培养条件、种类和器官等不同而不同。本试验以营养液培养的棉花幼苗为材料,改进了棉花根系和叶片AWF分离的取样方法、渗透条件和离心参数等。结果表明,相对于通常的非整体取样,改良后整体取样简单易操作且显著降低了质外体与共质体的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 MDH)活性比值,更适宜开展质外体汁液组分研究。根据真空渗透鲜重增加和AWF稀释因子,进一步证明根系不用真空渗透;而叶片需真空渗透,适宜真空强度/时间为-60 kPa/1min,真空后恢复到正常压强约110s。证明叶片颜色变深面积可作为判定真空渗透强度或时间是否适宜的一种简易可行方法。最后,AWF体积、质外体与共质体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值和MDH活性比值综合分析表明,棉花根系适宜离心力大小/时间长度为800×g/10~20 min,叶片为400×g/5 min。本改进方法为棉花AWF组分,如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奠定了基础,为其他作物AWF分离方法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苹果酸脱氢酶 真空渗透 离心 共质体 质外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根系形态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佳 薛惠云 +1 位作者 李倩 张志勇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21,共7页
合理的根系形态特征是作物高产的基础。为探索高产小麦根系形态的演变历程,本试验以河南省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37个主栽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年代主栽小麦品种田间收获期的根系形态差异及其与地上部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 合理的根系形态特征是作物高产的基础。为探索高产小麦根系形态的演变历程,本试验以河南省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37个主栽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年代主栽小麦品种田间收获期的根系形态差异及其与地上部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小麦品种的演替,主栽小麦品种的平均根体积及根表面积呈先缓慢上升后趋于稳定的趋势。根体积及根表面积与地上部干物重极显著正相关。但1980s后,主栽小麦品种地上部干物重均值下降,这可能与有效分蘖数下降有关。有效分蘖数除与地上部干物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外,还与节根数显著正相关;随着品种的更替,各年代不同主栽小麦品种平均节根数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节根数与株高极显著负相关,而株高逐年代降低的变化趋势明显。由此可见,除株高外,节根数的改良在高产小麦育种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未来高产小麦育种工作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改良 根系形态 农艺性状 演变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