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河南民俗文化的当代影视传播 |
王卫波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2
|
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现状与对策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
闫梅红
|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3
|
河南题材影视剧中的民俗表现 |
王卫波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4
|
河南省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 |
李小丽
|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5
|
重塑词与物的关系——论李洱的新现实主义写作 |
张则天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相似性”的发现与“主体性”的建构--本雅明的“思想图像”论对中国书画的观照 |
李云
|
《海峡人文学刊》
|
2024 |
0 |
|
7
|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
李小琼
|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8
|
城愁与乡愁——21世纪初文学空间的变奏镜像 |
苏喜庆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9
|
文明与蒙蛮的较量——《盲山》的悲剧性启示 |
李智伟
任群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0
|
关于穿越文学的美学思考 |
李智伟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1
|
陌路重生:中国青春题材电影脉象纵览 |
苏喜庆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2
|
职业教育吸引力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
冯丽
|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3
|
消费时代对萧红的欲望化解读 |
高芳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4
|
中国古代笔记文献整理出版的特点及建议 |
王卫波
|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
2020 |
1
|
|
15
|
电影《城南旧事》诗意下的悲剧 |
王凤玲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6
|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现状分析及引导对策研究 |
王占魁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
3
|
|
17
|
动画电影《小王子》走俏的多维文化透视 |
褚慧敏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8
|
身份·身世·正名——刘震云笔下的“中国故事与中国声音” |
苏喜庆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9
|
传统豫剧的科诨语言艺术 |
牛慧芳
|
《上海戏剧》
|
2015 |
1
|
|
20
|
经典资源再开掘与大众审美趣味的交融——评新神话系列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三部曲 |
李智伟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