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求职能力”结构模型实证研究——基于4所河南省属普通本科院校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8
1
作者 何二毛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7-124,共8页
本文基于"就业力"结构分析,澄清并界定了"就业力"、"职业能力"、"就业能力"等概念,并合理定位"求职能力";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量表,组织实施了问卷预测和正式调查;... 本文基于"就业力"结构分析,澄清并界定了"就业力"、"职业能力"、"就业能力"等概念,并合理定位"求职能力";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量表,组织实施了问卷预测和正式调查;根据预测(334个样本)和正式调查(4105个样本),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及相关分析,尝试构建了包括"求职动机"、"求职判断"、"求职技巧"、"求职意向"4个维度的大学生"求职能力"核心要素结构模型和包括"个性特质"、"辅助标识"、"生源信息"3个维度的大学生"求职能力"辅助要素结构模型。研究结论拓展和深化了就业能力理论,对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与服务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就业力结构 求职能力 核心要素 辅助要素 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开发与促进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吉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8-149,共2页
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而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提高其就业能力。文章从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结构分析入手,对其就业能力的开发促进与组织实施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就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化考试与和谐社会构建
3
作者 王彦斌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1-183,共3页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形成和谐的社会流动。和谐的社会流动必须具备均衡有序的特点,体现自致性与公正性规则。制度化考试作为一种测度、甄别个体身心素质的制度,由它引控的社会流动具有流速、流向与流量的可控性特点,凸显个体自致性原则、...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形成和谐的社会流动。和谐的社会流动必须具备均衡有序的特点,体现自致性与公正性规则。制度化考试作为一种测度、甄别个体身心素质的制度,由它引控的社会流动具有流速、流向与流量的可控性特点,凸显个体自致性原则、引导社会公正,从而可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化考试 社会流动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西方职业辅导产生的社会学基础
4
作者 王彦斌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年第4期200-202,共3页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呼唤有中国特色的职业辅导理论。对西方职业辅导理论发展的历史研究是推进和提高我国职业辅导水平的必要环节。西方职业辅导产生有赖于分工基础上的职业体系、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个体职业自由选择权,其理论来源与...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呼唤有中国特色的职业辅导理论。对西方职业辅导理论发展的历史研究是推进和提高我国职业辅导水平的必要环节。西方职业辅导产生有赖于分工基础上的职业体系、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个体职业自由选择权,其理论来源与有关分工的理论、心理学理论、社会学理论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辅导 社会学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