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耐蚜性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欧行奇
茹振钢
+1 位作者
胡铁柱
石明旺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27,共3页
为了研究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的耐蚜能力,1998~1999年以11个有代表性的大面积推广品种为材料,在田间蚜虫自然严重发生状态下,以小麦千粒重损失率为测定指标,研究了小麦品种的耐蚜性及品种遗传背景对耐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蚜虫危害...
为了研究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的耐蚜能力,1998~1999年以11个有代表性的大面积推广品种为材料,在田间蚜虫自然严重发生状态下,以小麦千粒重损失率为测定指标,研究了小麦品种的耐蚜性及品种遗传背景对耐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蚜虫危害条件下,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的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千粒重损失率平均达24.76%,最低值为15.99%,最高值为34.90%,但没有发现高抗蚜虫的品种;小麦品种间耐蚜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百农64、偃展1号的耐蚜性最强,温麦6号的耐蚜性最弱。研究结果还表明,小麦品种耐蚜性主要受自身遗传背景的影响,亲本耐蚜性强的品种耐蚜性一般较强,亲本耐蚜性弱的品种耐蚜性一般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蚜性
千粒重损失率
遗传背景
小麦蚜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类型小麦超稀播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明久
茹振钢
李淦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31,共3页
采用不同播量、不同播种方法,对小麦超稀播繁殖的产量及成产因素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超稀播繁殖产量潜力巨大,优良品种产量因素的自身调节能力较强;播量对小麦稀繁的产量有一定影响,同一播量不同播法产量差异明显;采用播量...
采用不同播量、不同播种方法,对小麦超稀播繁殖的产量及成产因素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超稀播繁殖产量潜力巨大,优良品种产量因素的自身调节能力较强;播量对小麦稀繁的产量有一定影响,同一播量不同播法产量差异明显;采用播量18 kg/hm2、6.6 cm株距、30 cm行距的超稀播方法,仍能获得较高的制种产量;繁殖种源稀少的珍贵材料时,采用此法可以达到产量和繁殖系数的协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超稀播
繁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豫麦54号小麦耕层根群性状研究
3
作者
茹振钢
陈翠玲
李淦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5-17,共3页
在不同 pH栽培环境中 ,对豫麦 5 4号的根部性状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该品种在全生育过程 ,耕层根群 pH变幅为 6.2~ 7.0 ,特别是苗期根系 pH表现稳定 ( pH 6.2~ 6.3) ,属中性根系 ,适应偏酸—偏碱栽培环境 ,根群分布为筒形 ,根...
在不同 pH栽培环境中 ,对豫麦 5 4号的根部性状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该品种在全生育过程 ,耕层根群 pH变幅为 6.2~ 7.0 ,特别是苗期根系 pH表现稳定 ( pH 6.2~ 6.3) ,属中性根系 ,适应偏酸—偏碱栽培环境 ,根群分布为筒形 ,根量前少后多 ,属前劣后优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豫麦54号
耕层
根系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淮冬麦区101个小麦品种(系)的面团粉质特性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于红彩
姜小苓
+2 位作者
苏静静
胡铁柱
茹振钢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14,共5页
以河北、河南、山东、陕西4个省份101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分析其面团的粉质特性,旨在为改良和培育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除吸水率外,参试材料的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和粉质质量指数的变异系数均较大,分别为66.34%...
以河北、河南、山东、陕西4个省份101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分析其面团的粉质特性,旨在为改良和培育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除吸水率外,参试材料的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和粉质质量指数的变异系数均较大,分别为66.34%、81.08%、87.43%、67.34%;参试材料中稳定时间≥7.0min的强筋面粉有48个,占总数的47.5%;不同省份间比较,来自陕西、河北、山东参试材料的吸水率显著高于河南,来自河北参试材料的弱化度显著高于山东,其他参数在不同省份间差异均不显著;通过对5个面团粉质参数综合考虑,将参试材料按平均联接法(组间)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聚为4类,其中81个小麦品种(系)归为一类,其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粉质质量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59.0%、4.9min、7.3min、43.7Fu、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冬麦区
小麦品种(系)
粉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审中筋优质小麦百农AK58的优势与栽培要点
5
作者
陈刚立
《农业科技通讯》
2006年第2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优质小麦
栽培要点
优势
小麦新品种
区域试验
综合性状
育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豫麦54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
45
6
作者
茹振钢
赵虹
+1 位作者
胡铁柱
李淦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6-89,共4页
为了全面解豫麦54的生产利用和育种价值,以1995-1998年河南省和黄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的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对该品种和对照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豫麦54属于丰产、稳产型中筋...
为了全面解豫麦54的生产利用和育种价值,以1995-1998年河南省和黄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的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对该品种和对照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豫麦54属于丰产、稳产型中筋品种,有较强的抗逆性与适应性,在产量结构三要素中,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0.5916),穗粒数次之(0.3606),千粒重最小(0.2634),增加穗数、提高穗粒数是其高产的关键。该品种产量主效应值大,品种×地点互作变异系数小,产量与环境的回归系数接近于1,在6 000-7 500 kg/hm2肥力水平下表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麦54
高产
稳产
适应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豫麦54号抗病虫特性研究
7
作者
菇振钢
石明旺
胡铁柱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14,共2页
1 994~ 2 0 0 0年在室内外多种生态环境下 ,对豫麦 5 4号抗病虫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豫麦 5 4号慢条锈病、高抗叶锈病、中高抗白粉病、耐纹枯病 ,具有较好的抗蚜性 ,豫麦5 4号的综合抗性优于参试的其他品种。
关键词
豫麦54号
抗病虫特性
生态环境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耐蚜性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欧行奇
茹振钢
胡铁柱
石明旺
机构
河南科技学院小麦育种中心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27,共3页
基金
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123012900)。
文摘
为了研究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的耐蚜能力,1998~1999年以11个有代表性的大面积推广品种为材料,在田间蚜虫自然严重发生状态下,以小麦千粒重损失率为测定指标,研究了小麦品种的耐蚜性及品种遗传背景对耐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蚜虫危害条件下,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的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千粒重损失率平均达24.76%,最低值为15.99%,最高值为34.90%,但没有发现高抗蚜虫的品种;小麦品种间耐蚜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百农64、偃展1号的耐蚜性最强,温麦6号的耐蚜性最弱。研究结果还表明,小麦品种耐蚜性主要受自身遗传背景的影响,亲本耐蚜性强的品种耐蚜性一般较强,亲本耐蚜性弱的品种耐蚜性一般较弱。
关键词
耐蚜性
千粒重损失率
遗传背景
小麦蚜虫
Keywords
Tolerance to wheat aphids
Loss rate of 1000-grain weight
Genetic background
Wheat aphids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32.3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类型小麦超稀播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明久
茹振钢
李淦
机构
河南科技学院小麦育种中心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31,共3页
文摘
采用不同播量、不同播种方法,对小麦超稀播繁殖的产量及成产因素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超稀播繁殖产量潜力巨大,优良品种产量因素的自身调节能力较强;播量对小麦稀繁的产量有一定影响,同一播量不同播法产量差异明显;采用播量18 kg/hm2、6.6 cm株距、30 cm行距的超稀播方法,仍能获得较高的制种产量;繁殖种源稀少的珍贵材料时,采用此法可以达到产量和繁殖系数的协同提高。
关键词
小麦
超稀播
繁殖技术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豫麦54号小麦耕层根群性状研究
3
作者
茹振钢
陈翠玲
李淦
机构
河南科技学院小麦育种中心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5-17,共3页
基金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0 12 30 12 90 )
文摘
在不同 pH栽培环境中 ,对豫麦 5 4号的根部性状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该品种在全生育过程 ,耕层根群 pH变幅为 6.2~ 7.0 ,特别是苗期根系 pH表现稳定 ( pH 6.2~ 6.3) ,属中性根系 ,适应偏酸—偏碱栽培环境 ,根群分布为筒形 ,根量前少后多 ,属前劣后优型 。
关键词
小麦
豫麦54号
耕层
根系活力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淮冬麦区101个小麦品种(系)的面团粉质特性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于红彩
姜小苓
苏静静
胡铁柱
茹振钢
机构
河南科技学院小麦育种中心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14,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07B02)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11100110100)
河南科技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010610004)
文摘
以河北、河南、山东、陕西4个省份101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分析其面团的粉质特性,旨在为改良和培育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除吸水率外,参试材料的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和粉质质量指数的变异系数均较大,分别为66.34%、81.08%、87.43%、67.34%;参试材料中稳定时间≥7.0min的强筋面粉有48个,占总数的47.5%;不同省份间比较,来自陕西、河北、山东参试材料的吸水率显著高于河南,来自河北参试材料的弱化度显著高于山东,其他参数在不同省份间差异均不显著;通过对5个面团粉质参数综合考虑,将参试材料按平均联接法(组间)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聚为4类,其中81个小麦品种(系)归为一类,其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粉质质量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59.0%、4.9min、7.3min、43.7Fu、97.6。
关键词
黄淮冬麦区
小麦品种(系)
粉质特性
Keywords
Huang-huai winter wheat region
wheat varieties(lines)
farinograph characters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审中筋优质小麦百农AK58的优势与栽培要点
5
作者
陈刚立
机构
河南科技学院小麦育种中心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06年第2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优质小麦
栽培要点
优势
小麦新品种
区域试验
综合性状
育成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豫麦54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
45
6
作者
茹振钢
赵虹
胡铁柱
李淦
机构
河南科技学院小麦育种中心
河南
省农科院
小麦
所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6-89,共4页
基金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022301390)
文摘
为了全面解豫麦54的生产利用和育种价值,以1995-1998年河南省和黄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的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对该品种和对照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豫麦54属于丰产、稳产型中筋品种,有较强的抗逆性与适应性,在产量结构三要素中,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0.5916),穗粒数次之(0.3606),千粒重最小(0.2634),增加穗数、提高穗粒数是其高产的关键。该品种产量主效应值大,品种×地点互作变异系数小,产量与环境的回归系数接近于1,在6 000-7 500 kg/hm2肥力水平下表现最好。
关键词
豫麦54
高产
稳产
适应性
品质
Keywords
Yumai 54
High-yield
Stability
Adaptability
Quality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38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豫麦54号抗病虫特性研究
7
作者
菇振钢
石明旺
胡铁柱
机构
河南科技学院小麦育种中心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14,共2页
基金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0 1 2 30 1 2 90 )
文摘
1 994~ 2 0 0 0年在室内外多种生态环境下 ,对豫麦 5 4号抗病虫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豫麦 5 4号慢条锈病、高抗叶锈病、中高抗白粉病、耐纹枯病 ,具有较好的抗蚜性 ,豫麦5 4号的综合抗性优于参试的其他品种。
关键词
豫麦54号
抗病虫特性
生态环境
症状
分类号
S435.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耐蚜性研究
欧行奇
茹振钢
胡铁柱
石明旺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类型小麦超稀播繁殖技术研究
刘明久
茹振钢
李淦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豫麦54号小麦耕层根群性状研究
茹振钢
陈翠玲
李淦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淮冬麦区101个小麦品种(系)的面团粉质特性分析
于红彩
姜小苓
苏静静
胡铁柱
茹振钢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国审中筋优质小麦百农AK58的优势与栽培要点
陈刚立
《农业科技通讯》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豫麦54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品质分析
茹振钢
赵虹
胡铁柱
李淦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豫麦54号抗病虫特性研究
菇振钢
石明旺
胡铁柱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