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层MoS_(2)表面Fe,Ir掺杂对NO吸附与直接解离反应性能提升的理论计算
1
作者 肖香珍 胡林峰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3,共9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中广义梯度近似下的PW91方法,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研究NO分子在掺杂体系TM-MoS_(2)(TM=Fe,Ir)表面的吸附和解离行为.结果表明:与完整MoS_(2)表面的物理吸附(-0.05 eV)不同,Fe,Ir掺杂MoS_(2)表面NO吸附能分别为-3.30,-3.17... 用密度泛函理论中广义梯度近似下的PW91方法,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研究NO分子在掺杂体系TM-MoS_(2)(TM=Fe,Ir)表面的吸附和解离行为.结果表明:与完整MoS_(2)表面的物理吸附(-0.05 eV)不同,Fe,Ir掺杂MoS_(2)表面NO吸附能分别为-3.30,-3.17 eV,说明掺杂表面对NO表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差分电荷密度分析表明,NO分子吸附后,N原子与掺杂原子Fe,Ir的中间出现电荷增加,形成共价键,掺杂原子周围电荷减少;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NO在掺杂TM-MoS_(2)(TM=Fe,Ir)表面的吸附主要是N原子的2py,2px与掺杂原子Fe的3d_(xy),3d_(yz),3d_(xz)以及Ir的5d_(xy),5d_(yz),5d_(xz)轨道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比较分析解离反应的活化能结果表明,相对贵金属Ir,掺杂廉价的Fe后,NO在Fe-MoS_(2)比在Ir-MoS_(2)表面解离的活化能小,且在Fe-MoS_(2)表面的吸附能与活化能非常接近,仅相差0.08 eV,表明在该体系中NO的吸附与解离存在相互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 Ir掺杂 单层MoS_(2) 一氧化氮 吸附与解离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3-噻吩丙二酸修饰玻碳电极快速检测苏丹红 被引量:9
2
作者 高愿军 张永峰 许光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33-236,共4页
利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3-噻吩丙二酸(3-TPA)修饰玻碳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苏丹红在3-TPA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得出预富集时间、pH值、扫描速率及扫描范围因素对该修饰电极检测苏丹红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 利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3-噻吩丙二酸(3-TPA)修饰玻碳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苏丹红在3-TPA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得出预富集时间、pH值、扫描速率及扫描范围因素对该修饰电极检测苏丹红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得出在2.0×10-5~1.3×10-3mol/L浓度范围内苏丹红Ⅰ响应电流与其浓度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6,检测限为4.8×10-6mol/L。辣椒粉、辣椒酱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9%和99.4%,相对标准偏差(n=3)分别为0.25%和0.21%。另外,对苏丹红Ⅰ氧化还原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噻吩丙二酸 苏丹红 差分脉冲伏安法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醚菌酯水乳剂配方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靖华 胡林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4-326,共3页
为了开发醚菌酯的环保水乳剂剂型,确定水乳剂制备方法,试验对10%醚菌酯水乳剂的助溶剂、乳化剂、防冻剂、消泡剂等进行了筛选,确定10%醚菌酯水乳剂最佳配方为醚菌酯原药10%、二氯甲烷14%、农乳500(支链)∶农乳1601 1∶3用量为8%、H201... 为了开发醚菌酯的环保水乳剂剂型,确定水乳剂制备方法,试验对10%醚菌酯水乳剂的助溶剂、乳化剂、防冻剂、消泡剂等进行了筛选,确定10%醚菌酯水乳剂最佳配方为醚菌酯原药10%、二氯甲烷14%、农乳500(支链)∶农乳1601 1∶3用量为8%、H201甲基硅油0.2%、乙二醇5%,水补足至100%。以此配方制备的10%醚菌酯水乳剂质量控制指标符合水乳剂相关标准,可应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醚菌酯 水乳剂 杀虫剂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