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0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冠疫情下普通本科院校动物组织胚胎学线上实验教学模式探讨——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徐之勇 余燕 +3 位作者 马金友 朱惠丽 柳东阳 胡东方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2期226-228,共3页
实验教学是动物组织胚胎学课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受新冠疫情影响,实验教学主要以线上教学为主。本文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线上教学平台、教学手段及考核措施等环节进行了改革探索,构建了“课前预习—直播讲解—绘图—翻转课堂... 实验教学是动物组织胚胎学课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受新冠疫情影响,实验教学主要以线上教学为主。本文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线上教学平台、教学手段及考核措施等环节进行了改革探索,构建了“课前预习—直播讲解—绘图—翻转课堂”的线上教学模式,制定了“预习评价+课堂考勤+实验报告+切片认知”的考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组织胚胎学 实验教学 线上教学 新冠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蛋白序列中的尘封抗菌肽及其获取方法
2
作者 杭柏林 刘保国 +3 位作者 隋伊林 乃吉麦·努尔沙提 高春宇 李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8期152-155,共4页
抗生素滥用导致的细菌耐药性影响了人与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治疗。寻找抗生素替代物是解决细菌耐药性的一项重要举措。抗菌肽是一种有潜力的抗生素替代物,对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开发新抗菌肽可为临床提供更多可用抗菌物质备... 抗生素滥用导致的细菌耐药性影响了人与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治疗。寻找抗生素替代物是解决细菌耐药性的一项重要举措。抗菌肽是一种有潜力的抗生素替代物,对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开发新抗菌肽可为临床提供更多可用抗菌物质备选物。尘封抗菌肽是“尘封”在宿主蛋白氨基酸序列中的具有抗菌活性的片段多肽,市场潜力巨大,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基于此,就目前在尘封抗菌肽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以期为深入开发尘封抗菌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封抗菌肽 动物蛋白 氨基酸序列 耐药性 获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课程在动物科学类专业中的教学方法探索
3
作者 杜超 滕战伟 +1 位作者 刘深贺 张晓建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3期44-47,共4页
生物信息学是生物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前沿学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物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解释等。随着生物信息学在畜牧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生物信息学课程在动物科学类专业中的教学地位也越... 生物信息学是生物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前沿学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物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解释等。随着生物信息学在畜牧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生物信息学课程在动物科学类专业中的教学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文章以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为例,提出线下讲授和网络学习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科研促进教学,教学反哺科研等教学方法,提升生物信息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结果表明,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动物科学类专业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实践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动物科学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实践应用能力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冠状病毒诊断性和治疗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龚冠羽 王治梅 +2 位作者 刘菲凡 杨婷婷 齐永华 《河南畜牧兽医》 2025年第13期3-6,共4页
动物冠状病毒主要出现在脊椎动物以及家畜中,导致动物出现腹泻、食欲下降等症状,并引发多种疾病,易导致动物死亡。目前,动物新冠病毒并无针对性特效药,主要采取疫苗接种方法进行预防,并根据具体症状给出具体的治疗方案进行对症治疗。对... 动物冠状病毒主要出现在脊椎动物以及家畜中,导致动物出现腹泻、食欲下降等症状,并引发多种疾病,易导致动物死亡。目前,动物新冠病毒并无针对性特效药,主要采取疫苗接种方法进行预防,并根据具体症状给出具体的治疗方案进行对症治疗。对目前常见动物冠状病类型、症状以及诊断技术进行研究,同时,就目前动物冠状病毒治疗技术进行综述,从而为动物冠状病毒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冠状病毒 诊断 治疗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医学专业构建教学、科研、科技服务一体化团队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海棠 王自良 赵坤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49-151,170,共4页
动物医学专业构建融教学、科研、科技服务一体化的教师团队,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增强教师的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团队组建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建立健全团队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评价考核体系,加强团队文化建设。
关键词 动物医学专业 科技服务 一体化 团队建设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生产实习模式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坤 李军民 王自良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16-16,18,共2页
介绍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生产实习模式,包括安排实习,协议管理;实习过程实施"4步走";实施"5+1"考核3个环节,以为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生产实习提供参考。
关键词 毕业实习 生产实习 动物科学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的生物活性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韩庆功 崔艳红 +1 位作者 郭会茹 贺永惠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26,共6页
壳寡糖是一种天然的碱性生物高分子多糖,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改善肠道菌群结构、调节免疫等生物活性。不同分子质量、不同聚合度和不同脱乙酰度的壳寡糖生物活性存在明显差异,但当前使用的壳寡糖多是混合寡糖,且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 壳寡糖是一种天然的碱性生物高分子多糖,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改善肠道菌群结构、调节免疫等生物活性。不同分子质量、不同聚合度和不同脱乙酰度的壳寡糖生物活性存在明显差异,但当前使用的壳寡糖多是混合寡糖,且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对动物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上,对其发挥生物活性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等还了解不够,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壳寡糖的制备方法,从动物肠道健康的角度开展系统的理论研究。文章从壳寡糖的生物活性和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等方面重点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壳寡糖在养殖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生物活性 养殖业 家禽 水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和9型双重Basic-RPA检测方法的构建与应用
8
作者 张慧辉 王可心 +6 位作者 李艳伟 魏小兵 王磊 胡建和 丁轲 刘明成 夏小静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9-858,共10页
【目的】通过构建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2型(SS2)和9型(SS9)双重快速检测方法,为监测SS的流行和传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分别以SS2特有荚膜多糖糖编码基因(capsular polysaccharide 2J gene,cps2J)和SS9特有荚膜多糖糖编... 【目的】通过构建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2型(SS2)和9型(SS9)双重快速检测方法,为监测SS的流行和传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分别以SS2特有荚膜多糖糖编码基因(capsular polysaccharide 2J gene,cps2J)和SS9特有荚膜多糖糖编码基因(capsular polysaccharide 9H gene,cps9H)为靶标设计引物和探针,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基础型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Basic-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Basic-RPA)快速检测技术,并对其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和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构建的SS2/9双重Basic-RPA检测方法引物为CPS2J212和CPS9H304,引物体积V(CPS2J212/μL)∶V(CPS9H304/μL)为2.4∶1.8,反应温度为39℃,反应时间为20 min。特异性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其他常见病原体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灵敏度结果显示,该方法针对SS2/9检测限达到1×10^(-3) mg·L^(-1),优于常规PCR的1×10^(-2) mg·L^(-1)。重复性结果显示,该方法有良好的稳定性。用该方法对41例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其检出率为24.4%,与单重Basic-RPA方法检测结果一致,高于细菌分离方法的检出率12.2%,以及常规PCR方法的检出率19.5%。【结论】构建的SS2/9的双重Basic-RPA检测方法,特异性和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可应用于SS快速诊断和血清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基础型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 荚膜多糖 血清分型 双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sPD-1蛋白体外增强猪圆环病毒Ⅱ型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免疫效应
9
作者 何勇 张心杰 +4 位作者 朱艳平 岳锋 姚倩文 吴玉苹 周娟娟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9-677,共9页
【目的】通过研究猪圆环病毒Ⅱ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Ⅱ,PCV2)感染过程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s,PD-Ls)信号通路作用,寻找调节PCV2免疫抑制新途径,减少... 【目的】通过研究猪圆环病毒Ⅱ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Ⅱ,PCV2)感染过程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s,PD-Ls)信号通路作用,寻找调节PCV2免疫抑制新途径,减少PCV2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方法】利用实验室构建的重组表达宿主菌pET32a-PD1/Rosetta(DE)进行诱导表达、纯化,获得猪可溶性PD-1蛋白(soluble PD-1,sPD-1)的诱导表达条件;制备大量具有活性的猪sPD-1蛋白,体外作用于PCV2感染的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s),分别通过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s的增殖情况,间接免疫荧光法和RT-qPCR检测猪sPD-1蛋白对PCV2病毒载量的影响,RT-qPCR和ELISA检测猪sPD-1蛋白对免疫相关细胞因子IL-2、IL-12、IL-21、IL-17A和IFN-γ等的转录水平和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通过诱导表达、纯化获得了高纯度、高活性的重组猪sPD-1蛋白。与未使用猪sPD-1蛋白处理的PCV2感染PBMCs组相比,10μg·mL−1猪sPD-1蛋白处理的猪PCV2病毒载量下降至1000 copies·μL−1以下;CCK-8检测结果显示猪sPD-1蛋白处理组细胞增殖指数显著提高(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猪sPD-1蛋白组的平均荧光强度为(68.60±10.14)%,相对于PCV2病毒组(28.70±3.18)%显著增强(P<0.05);反转录荧光定量PCR和ELISA检测,发现猪sPD-1蛋白处理组的细胞因子IL-2、IL-12和IFN-γ的转录水平和分泌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猪sPD-1蛋白可以通过阻断PD-1/PD-Ls通路降低PCV2的病毒载量,促进PBMCs的增殖,增强PBMCs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和分泌水平免疫反应。因此,猪sPD-1蛋白在体外可以增强PCV2感染PBMCs的免疫反应,进一步为病毒性疾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sPD-1蛋白 猪圆环病毒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体外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苓绞股蓝散对低温暴露肉鸡右心肥大和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余娟 徐敏 +1 位作者 王青 徐彦召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71,共10页
为探究芪苓绞股蓝散对低温暴露肉鸡右心肥大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将120只7日龄罗斯308肉鸡适应性饲养1周,于14日龄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芪苓绞股蓝散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按照肉鸡常规饲养逐渐将室内温度降低至大... 为探究芪苓绞股蓝散对低温暴露肉鸡右心肥大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将120只7日龄罗斯308肉鸡适应性饲养1周,于14日龄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芪苓绞股蓝散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按照肉鸡常规饲养逐渐将室内温度降低至大约25℃直至42日龄;模型组和芪苓绞股蓝散组肉鸡自14日龄逐步降低室内温度,21~42日龄维持低温,分别于21、28、35和42日龄采集右心组织,记录并统计各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心脏指数、右心室和全心室重量,计算右心肥大指数(RV/TV),采用Masson染色观察右心组织学损伤和纤维化病变,ELISA试剂盒检测右心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纤维化相关因子和细胞凋亡因子蛋白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温模型组肉鸡心脏指数在21和28日龄显著增加(P<0.05),4个检测时间点料重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MDA)水平显著增加(P<0.05),21、28和42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而RV/TV比值显著增加(P<0.05)且平均值均高于0.25,表明低温暴露诱使肉鸡发生了右心肥大;右心纤维化和凋亡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心肌纤维肿胀,排列紊乱,心肌细胞颗粒变性、坏死,心肌间质内有明显的蓝色条索状胶原纤维增多,心肌结构破坏和严重的心肌纤维化;21、35和42日龄TGF-β1水平,4个检测时间点的Smad2、COL1A1、MMP2和促凋亡因子(p53、c-Jun和c-fos)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21和28日龄Bcl-2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芪苓绞股蓝散组35、42日龄肉鸡心脏指数和21、42日龄RV/TV比值显著降低(P<0.05),21、28和35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4个检测时间点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1、35和42日龄SOD活性以及4个检测时间点CAT和GSH-Px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且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21、35和42日龄TGF-β1以及28、35和42日龄COL1A1和4个检测时间点Smad2、MMP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28、35和42日龄p53和c-Jun以及4个检测时间点c-fos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21、28和35日龄Bcl-2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芪苓绞股蓝散通过提高右心抗氧化能力,抑制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凋亡,改善低温暴露诱使肉鸡右心肥大的发生,提示在饲粮中添加芪苓绞股蓝散有助于提高肉鸡抗应激能力,改善心脏功能和增强其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苓绞股蓝散 低温暴露 肉鸡 心肌纤维化 心肌细胞凋亡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Loong-3的分子设计及其抑菌活性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杭柏林 李杰 +9 位作者 阿卜杜瓦日斯·艾海提 程洛妤 楚彪 董明欣 任涛 盛玥 宋如意 王俊文 何宏轩 刘保国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952-4963,共12页
【目的】通过分子设计及抑菌性能评价,获得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抗菌肽,为临床生产提供新的抗生素替代品。【方法】借助在线生物信息学工具设计1条多肽Loong-3,采用琼脂糖扩散法测定其抑菌活性,通过倍比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采用菌... 【目的】通过分子设计及抑菌性能评价,获得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抗菌肽,为临床生产提供新的抗生素替代品。【方法】借助在线生物信息学工具设计1条多肽Loong-3,采用琼脂糖扩散法测定其抑菌活性,通过倍比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采用菌落培养法测定其最小杀菌浓度,通过倍比稀释法测定其溶血率,并分析多种理化因子(热、紫外线、反复冻融、盐离子、酸碱、血清、有机试剂、酶)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设计的多肽Loong-3为新的阳离子型疏水性耐热螺旋多肽,抗菌谱较广,其对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和绿脓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0.976~500和1.953~31.25μg/mL,对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31.25和62.5μg/mL,对真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125和500μg/mL。多肽Loong-3有一定的溶血性,浓度从0.976增至250μg/mL时,溶血率也从5.78%升至76.68%。除了胰酶外,在多种理化因子(热、紫外线、反复冻融、盐离子、酸碱、血清、有机试剂、酶)作用下,多肽Loong-3的最小抑菌浓度虽有波动,但仍具有抑菌活性。【结论】设计的多肽Loong-3为新的阳离子型广谱抗菌肽,有一定的溶血性,热、紫外、反复冻融、盐离子、酸碱、血清、有机试剂、酶对多肽Loong-3的抑菌活性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分子设计 抑菌活性 生物信息学 抗生素替代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河南株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俊伟 安志兴 +3 位作者 葛亚明 余燕 陈俊杰 陈金山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39,109,共4页
为弄清河南省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的感染情况、培养特性及药物敏感特性,并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防治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对河南省3个猪场出现疑似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病猪进行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结... 为弄清河南省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的感染情况、培养特性及药物敏感特性,并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防治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对河南省3个猪场出现疑似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病猪进行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致病菌经形态特征和生化反应鉴定,有3株为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显示3株分离菌对左旋氧氟沙星均高敏,对恩诺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为高度或中度敏感,而对替米考星、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等有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分离 生化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寡糖缓解犊牛腹泻的机理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燕敏 刘帅 +4 位作者 滕战伟 谢红兵 夏小静 贺永惠 常美楠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9-994,共16页
犊牛腹泻是养牛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防治成本高,甚至愈后易出现发育迟缓、生产性能低下等现象,威胁着养牛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功能性寡糖作为一类水溶性膳食纤维和具有双歧因子特性的益生元,被广泛应用于维护肠道健... 犊牛腹泻是养牛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防治成本高,甚至愈后易出现发育迟缓、生产性能低下等现象,威胁着养牛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功能性寡糖作为一类水溶性膳食纤维和具有双歧因子特性的益生元,被广泛应用于维护肠道健康。本文综述了功能性寡糖的结构、功能以及犊牛腹泻的致病因子,并重点阐述了功能性寡糖缓解犊牛腹泻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将为促进犊牛肠道健康与功能性寡糖的合理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寡糖 犊牛腹泻 毒力机制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原理及其在研究病毒在动物体内分布规律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高均伟 郭延锋 +4 位作者 王三虎 潘耀谦 王丽荣 朱国坡 刘兴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65,共3页
研究病毒在动物体内的分布情况,主要是为了掌握病毒在动物体内的生长繁殖规律,找到病毒的靶细胞和靶器官,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理和防制技术提供试验依据。荧光定量PCR法具有定量准确、特异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是研究病毒分布规... 研究病毒在动物体内的分布情况,主要是为了掌握病毒在动物体内的生长繁殖规律,找到病毒的靶细胞和靶器官,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理和防制技术提供试验依据。荧光定量PCR法具有定量准确、特异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是研究病毒分布规律的主要方法之一,作者综述了此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病毒 分布规律 原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思想状况调查与对策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庆功 陈金山 +3 位作者 王自良 赵坤 马金友 崔艳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56-158,共3页
目前,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在校本科生中大多数学生出现专业思想不明确、学习被动、不愿参加生产实践、会说不会做等现象,导致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专业岗位的需要,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能力产生质疑。多数学生认为自己选错学校及专业,专业... 目前,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在校本科生中大多数学生出现专业思想不明确、学习被动、不愿参加生产实践、会说不会做等现象,导致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专业岗位的需要,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能力产生质疑。多数学生认为自己选错学校及专业,专业思想不稳定。对在校本科生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动物医学专业 本科生 思想状况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青皮粉对育肥猪粪便菌群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16
作者 贾名扬 张琪 +5 位作者 陈俊峰 刘付玖 闫祥洲 王磊 邢宝松 王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92,共9页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核桃青皮粉对育肥猪粪便菌群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育肥期体质量约8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阉公猪6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核桃青皮粉组,每组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核桃青...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核桃青皮粉对育肥猪粪便菌群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育肥期体质量约8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阉公猪6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核桃青皮粉组,每组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核桃青皮粉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质量分数)核桃青皮粉,试验期间每天自由采食,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40 d。试验结束后采集各组的新鲜粪便及血清样本用于粪便菌群和免疫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核桃青皮粉组的菌群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无显著差异(P>0.05)。2组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占比均较高,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志贺菌属(Shigella)、SMB53菌属、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苏黎世杆菌属(Turicibacter)为2组中的优势菌属。与对照组相比,核桃青皮粉组的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升高(P<0.01),苏黎世杆菌属极显著降低(P<0.01);非病理状态下核桃青皮粉组血清中IgG质量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1),且IgA和IgM质量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核桃青皮粉可调节猪肠道菌群丰度,改善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猪 核桃青皮粉 16S rDNA测序 肠道菌群 血清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胺类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与检测 被引量:17
17
作者 鲁晓翠 侯玉泽 +4 位作者 邓瑞广 彩鸿翔 王自良 柴书军 张改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2期70-74,共5页
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广谱抗菌药,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还常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长期应用。然而,磺胺药会引起人过敏性反应,且可能有致癌性。因此,磺胺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使其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引起生态环境污... 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广谱抗菌药,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还常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长期应用。然而,磺胺药会引起人过敏性反应,且可能有致癌性。因此,磺胺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使其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引起生态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危害的潜在威胁已倍受关注。因此,研究出一种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的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对于畜产品的安全具有实际意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作为一种免疫学检测技术不仅具有上述优点,而且准确性好、特异性强、检测成本低,还可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而单抗在试剂的标准化及抗体的大量供应上明显优于多抗,所以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应用在药残检测上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 动物性食品 残留 免疫学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金山 姜金庆 +2 位作者 王自良 赵坤 马金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67-169,共3页
随着河南省畜牧业的发展及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畜牧兽医领域对高素质人才的质量要求逐步提高,培养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针对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 随着河南省畜牧业的发展及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畜牧兽医领域对高素质人才的质量要求逐步提高,培养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针对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人才培养方案、实验教学、教学实习、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功能等方面,提出了建设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措施,以加强动物医学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医学专业 实践教学 创新能力 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多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新朋 姜金庆 +2 位作者 钱爱东 丁菡 李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9-103,共5页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在兽医领域应用广泛,但其残留对人畜危害严重。论文对动物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多残留检测方法进展做一综述,主要包括微生物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薄层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ELIS...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在兽医领域应用广泛,但其残留对人畜危害严重。论文对动物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多残留检测方法进展做一综述,主要包括微生物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薄层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ELISA方法,免疫亲和色谱法,免疫传感器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电化学发光法,分析了不同多残留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生产选择检测方法提供建议,也为进一步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多残留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 动物性食品 多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刈割对燕麦产量、品质和青贮发酵质量的影响
20
作者 桑瑞娟 董春阳 +5 位作者 张红妹 张晓霞 何云 马森 史莹华 李德锋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9-103,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豫北地区秋播燕麦的适宜青贮刈割期。试验设置了2个播期和3个刈割期(抽穗期、灌浆期、乳熟期),测定了秋播燕麦的越冬率、不同生育期的产量、营养品质和青贮发酵质量。结果显示,10月1日播种的燕麦全部冻死,而10月22日播种的... 试验旨在探究豫北地区秋播燕麦的适宜青贮刈割期。试验设置了2个播期和3个刈割期(抽穗期、灌浆期、乳熟期),测定了秋播燕麦的越冬率、不同生育期的产量、营养品质和青贮发酵质量。结果显示,10月1日播种的燕麦全部冻死,而10月22日播种的燕麦越冬率为70.20%。从抽穗期至乳熟期,刈割越晚,燕麦的干物质产量越高,乳熟期干物质产量最高,为14.57 t/hm^(2)。随着刈割期的推迟,燕麦的粗蛋白(CP)、粗灰分(Ash)、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逐渐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相对牧草质量(RFQ)先降低后升高,乳熟期的营养品质主成分得分最高。全株含水量从83.20%降至69.30%,各刈割期青贮料的pH值均在4.0左右,乳酸含量为3.37%~6.50%,其中在灌浆期刈割,发酵质量最佳。研究表明,豫北地区秋播燕麦适宜在10月下旬播种,并在乳熟期刈割。此时,燕麦干物质产量较高、品质较好,刈割后可直接切碎青贮,发酵质量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秋播 越冬率 产量 发酵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