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冰片烯类化合物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张亚杰 张朝明 +2 位作者 杜丽媛 李权 张玉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23,共3页
简要介绍了降冰片烯的特点、性质,然后综述了降冰片烯类化合物的聚合方式以及降冰片烯在合成橡胶、离子交换膜、光学材料等方面应用进展,最后展望了降冰片烯类化合物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降冰片烯类化合物 聚合方式 合成橡胶 离子交换膜 光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蒎烯在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朝明 张亚杰 +2 位作者 韦超 余志强 张玉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16,共3页
简要介绍了蒎烯近年来的研究现状,综述了蒎烯聚合方法和聚合机理以及在高分子材料领域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
关键词 蒎烯 机理 聚合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分子中异氰酸酯基团活性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高喜平 王勃 +2 位作者 曹光宇 李俊贤 张玉清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利用核磁共振(NMR)对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分子两—NCO的活性进行了定量的比较,发现连在脂肪链上的—NCO基团活性比连在脂肪环上的活性稍大,两者活性之比约为3∶1。
关键词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异氰酸酯基团 活性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合成PU弹性体/纳米Mg(OH)_2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付青存 谢富春 +1 位作者 宋文生 阎宏永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6-28,共3页
将预分散的纳米氢氧化镁[Mg(OH)2]加入聚氨酯(PU)弹性体反应体系进行原位聚合。结果表明,所得PU弹性体/纳米Mg(OH)2复合材料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在聚醚脱水阶段加入纳米Mg(OH)2比扩链阶段加入得到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好,纳米Mg(OH)2在PU中... 将预分散的纳米氢氧化镁[Mg(OH)2]加入聚氨酯(PU)弹性体反应体系进行原位聚合。结果表明,所得PU弹性体/纳米Mg(OH)2复合材料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在聚醚脱水阶段加入纳米Mg(OH)2比扩链阶段加入得到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好,纳米Mg(OH)2在PU中基本达到纳米级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 纳米氢氧化镁 聚氨酯弹性体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在聚氨酯中扩散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晓 姚大虎 +3 位作者 白森虎 汪存东 赫玉欣 张玉清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4-598,共5页
为研究二异氰酸酯类型、温度、硝化甘油(NG)含量等因素对NG在聚氨酯弹性体内扩散性能的影响,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在COMPASS力场下对NG和聚氨酯弹性体混合体系进行了模拟。构建NG与不同聚氨酯弹性体的混合体系模型,并进行结构优化,先后进... 为研究二异氰酸酯类型、温度、硝化甘油(NG)含量等因素对NG在聚氨酯弹性体内扩散性能的影响,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在COMPASS力场下对NG和聚氨酯弹性体混合体系进行了模拟。构建NG与不同聚氨酯弹性体的混合体系模型,并进行结构优化,先后进行恒温恒压系综(NPT)和恒温恒容系综(NVT)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NG在混合体系中的均方位移,通过爱因斯坦方程计算得到其扩散系数。结果表明:NG在聚氨酯弹性体内扩散系数的数量级为10-8 cm2·s-1,与实验数据一致;扩散系数随聚氨酯弹性体链的柔顺性增加而上升;随温度的不断升高,扩散系数先缓慢上升,当超过308K后,扩散系数急剧增加。随NG含量的不断升高,扩散系数先缓慢下降,当超过14%后,扩散系数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 聚氨酯弹性体 扩散系数 分子动力学模拟 硝化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T/原位聚合改性凹凸棒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微结构与粘弹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潘炳力 谈莹莹 +1 位作者 宁莉萍 杨生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1-154,共4页
采用原位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了PS修饰的凹凸棒粘土(PS-AT),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和热重分析(TGA)结果表明,PS已成功地修饰到AT表面。将所得PS-AT与PBT共混制备了PBT/PS-AT复合材料,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PS... 采用原位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了PS修饰的凹凸棒粘土(PS-AT),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和热重分析(TGA)结果表明,PS已成功地修饰到AT表面。将所得PS-AT与PBT共混制备了PBT/PS-AT复合材料,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PS-AT含量较低时可得到纳米级的良好分散,且界面相容性较好;而当PS-AT含量较高时,团聚现象出现,复合材料相界面变差。这与复合材料的粘弹性的变化趋势一致,即PS-AT的加入可以使复合材料的复数黏度升高以及抗蠕变性能改善,而随着PS-AT含量的增加,复数黏度和抗蠕变性能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聚合法 凹凸棒粘土 表面改性 微结构 粘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接枝聚合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余东升 姜通武 张玉清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2-66,共5页
综述了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微粒表面接枝聚合改性的基本方法,分析了各种表面接枝聚合改性方法的特点,以及接枝聚合改性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表面接枝聚合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T/改性坡缕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微观力学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潘炳力 张春飞 +1 位作者 张玉清 杨生荣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5-97,117,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AS改性AT/PBT纳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PBT/AT复合材料中的AT在低含量时可以达到纳米级的良好分散,而高含量时出现AT的团聚体;与PBT复合后,AT的典型衍射峰未变化,且AT对基体PBT的晶型也几乎没有影响。AT的加入对PB...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AS改性AT/PBT纳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PBT/AT复合材料中的AT在低含量时可以达到纳米级的良好分散,而高含量时出现AT的团聚体;与PBT复合后,AT的典型衍射峰未变化,且AT对基体PBT的晶型也几乎没有影响。AT的加入对PBT的热分解过程影响不大。微观力学结果表明:作为纳米级填料的AT在含量较低时可以对复合材料的黏度和蠕变性能产生明显影响,而随着AT含量的进一步增加,由于AT本身的团聚,其影响作用减弱。AT作为纳米级填料的纳米效应是其使PBT微观力学性能改变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 PBT 复合材料 结构 黏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大分子相容剂EVOH-PPMA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喜平 潘炳力 +2 位作者 李小童 常庆辉 张玉清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3-95,共3页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将得到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水解物(EVOH)与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PP-g-MA)进行熔融反应共混,制备出一种适于EVA与PP共混的大分子相容剂。通过红外光谱(IR)表征,表明得到了一种新型...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将得到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水解物(EVOH)与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PP-g-MA)进行熔融反应共混,制备出一种适于EVA与PP共混的大分子相容剂。通过红外光谱(IR)表征,表明得到了一种新型大分子相容剂EVOH-PP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相容剂 熔融共混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沿聚合法制备聚双环戊二烯/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旭阳 陈国伟 +1 位作者 高喜平 张玉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3-177,183,共6页
采用纳米碳酸钙(nano-CaCO3)粒子作为填充剂,运用前沿聚合法合成聚双环戊二烯(PDCPD)。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热性能及力学性能。微观形貌观察发现,CaCO3粒子以纳米尺寸均匀地分散在PDCPD基体中,并具有良好的结合界面;由热失重分... 采用纳米碳酸钙(nano-CaCO3)粒子作为填充剂,运用前沿聚合法合成聚双环戊二烯(PDCPD)。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热性能及力学性能。微观形貌观察发现,CaCO3粒子以纳米尺寸均匀地分散在PDCPD基体中,并具有良好的结合界面;由热失重分析可知,加入一定量的nano-CaCO3粒子有利于改善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随着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硬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断裂伸长率则逐渐下降;拉伸曲线表明,复合材料属于典型的刚而韧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戊二烯 前沿聚合 纳米碳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P(E-CO-T)热固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1
作者 张弛 王晓 +1 位作者 张向飞 翟滨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7-98,105,共3页
以羟基化碳纳米管(CNT-OH)为交联剂,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P(E-CO-T))为预聚物,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固化剂,制备了碳纳米管(CNT)交联改性的P(E-CO-T)热固性聚氨酯弹性体,并进行了相关性能表征。当CNT-OH的质量分数为1... 以羟基化碳纳米管(CNT-OH)为交联剂,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P(E-CO-T))为预聚物,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固化剂,制备了碳纳米管(CNT)交联改性的P(E-CO-T)热固性聚氨酯弹性体,并进行了相关性能表征。当CNT-OH的质量分数为1.5%时(质量分数),弹性体拉伸强度可达12MPa,延伸率为750%;溶度参数为21.43J^1/2/mL^1/2,与常用硝酸酯增塑剂的溶度参数相差均小于2J^1/2/mL^1/2,表现出良好的相溶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50℃;在玻璃化转变区域,弹性体的储能模量(E′)降低,损耗模量(E′)出现峰值,力学损耗(tanδ)不断增大。在-18℃~20℃之间E'出现肩峰,归属于氨基甲酸酯硬段的玻璃化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 热固性聚氨酯弹性体 纳米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新进展
12
作者 张春飞 潘炳力 张玉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23,48,共4页
综述了最近3年国内外石墨/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石墨纳米薄片的制备方法,石墨的表面改性以及各种石墨/聚合物复合材料在电学、热学和摩擦学等领域中的性能特点。指出了石墨在制备功能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 石墨 纳米复合材料 改性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改性聚苯硫醚涂层的摩擦学行为 被引量:20
13
作者 潘炳力 邢雅丽 +4 位作者 刘敬超 刘金龙 赵菁 张玉清 张永振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0-155,共6页
采用氧化-分散-还原法制备亲有机性的石墨烯,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获得预期产物.采用喷涂法制备了聚苯硫醚(PPS)/聚四氟蜡/石墨烯复合涂层,摩擦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低于纯PPS涂层,而抗磨寿命明显高于纯PPS涂层,石墨烯的... 采用氧化-分散-还原法制备亲有机性的石墨烯,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获得预期产物.采用喷涂法制备了聚苯硫醚(PPS)/聚四氟蜡/石墨烯复合涂层,摩擦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低于纯PPS涂层,而抗磨寿命明显高于纯PPS涂层,石墨烯的最佳添加量为0.8 Phr(g/100 g).纯PPS涂层的磨损形式为严重的黏着磨损,而复合涂层以磨粒磨损为主,当石墨烯含量较高时出现疲劳磨损.纯PPS涂层的对偶环表面呈现厚而不连续的转移膜且存在较多垂直滑动方向的裂纹,而复合涂层的对偶环形成均匀坚韧的转移膜,转移膜的形貌与涂层的摩擦学性能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石墨烯 摩擦磨损行为 转移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微胶囊改性UHMWPE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2
14
作者 潘炳力 李宁 +4 位作者 杜三明 孙乐民 刘继纯 楚广成 张永振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1-640,共10页
以石蜡为囊芯,蜜胺树脂为高分子囊壁材料,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相变微胶囊,并将其作为填料添加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中,制得相变微胶囊改性UHMWPE复合材料.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硬度和物相组成,并研究了其在室温,低速和高速试验条件下... 以石蜡为囊芯,蜜胺树脂为高分子囊壁材料,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相变微胶囊,并将其作为填料添加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中,制得相变微胶囊改性UHMWPE复合材料.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硬度和物相组成,并研究了其在室温,低速和高速试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微胶囊填料的加入可以起到较好的减摩降磨作用,填料的最适宜添加比例为20%,在低速试验条件下经改性的复合材料摩擦系数较纯UHMWPE降低60%以上,高速试验条件下改性后的复合材料耐磨性较之纯UHMWPE有明显提高,不同试验条件下材料呈现不同的磨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 微胶囊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双环戊二烯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潘炳力 张玉清 +1 位作者 严一楠 张春飞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4,共7页
综述了聚双环戊二烯(PDCPD)材料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情况,介绍了单体双环戊二烯的化学结构、PDCPD的分子结构及常见的四种交联结构模型,重点讨论了以下几方面:反应注射成型PDCPD材料的双重力学性能即优良的韧性和刚性,双环戊二烯共聚物的... 综述了聚双环戊二烯(PDCPD)材料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情况,介绍了单体双环戊二烯的化学结构、PDCPD的分子结构及常见的四种交联结构模型,重点讨论了以下几方面:反应注射成型PDCPD材料的双重力学性能即优良的韧性和刚性,双环戊二烯共聚物的研究状况如双组分共聚物、多元共聚物和天然产物共聚物等,近期研究较多的纳米复合材料、线形PDCPD和自修复材料等,反应注射成型PDCPD材料的应用情况与国内研发情况。最后,对有关PDCPD材料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双环戊二烯 反应注射成型 共聚 纳米复合材料 自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氰酸酯改性与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阎宏永 刘翠云 +3 位作者 付青存 宋文生 李国芝 张玉清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3-66,共4页
对异氰酸酯改性可改善其使用性能,增加异氰酸酯品种,并可提高聚氨酯材料的应用性能。异氰酸酯的改性方法包括氨酯改性、二聚改性、三聚改性、缩二脲改性、碳化二亚胺改性和封闭改性等。
关键词 异氰酸酯 改性 三聚 缩二脲 封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双环戊二烯在干摩擦和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7
17
作者 潘炳力 杜三明 +3 位作者 高喜平 张春飞 张玉清 张永振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5-571,共7页
采用反应注射成型法制备了聚双环戊二烯(PDCPD)材料,力学性能测定结果表明所得材料具有较高韧性和刚性.利用MM-200摩擦试验机考察了PDCPD材料在干摩擦和液体石蜡润滑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干摩擦条件下,负荷在一定范围内时材料呈现... 采用反应注射成型法制备了聚双环戊二烯(PDCPD)材料,力学性能测定结果表明所得材料具有较高韧性和刚性.利用MM-200摩擦试验机考察了PDCPD材料在干摩擦和液体石蜡润滑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干摩擦条件下,负荷在一定范围内时材料呈现黏着磨损,而当负荷较高时,发生严重的机械切削和塑性变形,呈现类似于疲劳磨损的磨损方式;液体石蜡润滑条件下,材料呈现典型的磨粒磨损,在所研究的负荷范围内表现出优良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双环戊二烯 反应注射成型 力学性能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塑料对环氧树脂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赫玉欣 张丽 +3 位作者 姚大虎 朱伸兵 刘虎 张玉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7-120,共4页
环氧树脂基体的热膨胀系数(CTE)对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状材料的性能影响巨大,如何降低环氧树脂基体的CTE是提高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低温使用性能的关键。本研究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碳酸酯(PC)和聚醚酰亚胺(PEI)3... 环氧树脂基体的热膨胀系数(CTE)对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状材料的性能影响巨大,如何降低环氧树脂基体的CTE是提高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低温使用性能的关键。本研究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碳酸酯(PC)和聚醚酰亚胺(PEI)3种热塑性塑料改性环氧树脂,研究了这3种热塑性塑料对环氧树脂基体CTE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热塑性塑料分子链中的羰基在环氧树脂固化过程中可与环氧分子侧链上的羟基形成氢键作用,从而加强了热塑性塑料与环氧树脂的界面作用;采用这3种热塑性塑料改性环氧树脂均可提高环氧树脂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对于纯环氧树脂,PBT、PEI和PC改性的环氧树脂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下的CTE分别降低了14.99%、17.44%和23.96%,但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上的CTE均高于纯环氧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热塑性塑料 改性 氢键 热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溶液黏度法测定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理论及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雪娟 宋文生 +3 位作者 刘翠云 刘红宇 付青存 阎宏永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285-289,共5页
以经典的Huggins方程和特性黏度为理论基础,通过测定聚合物共混物稀溶液黏度来确定共混物相容性。对相容性判据△b、△B、α、μ和k23进行了分析归纳,并用实例说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聚合物共混物 稀溶液黏度法 特性黏度 相容性判据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基蒙脱土交联增稠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红宇 刘翠云 +3 位作者 吕本莲 罗洁 宋文生 张玉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61-1064,共4页
采用钠基蒙脱土为交联剂合成了新型的具有较高抗电解质性能的增稠剂。聚合物链一端或两端接枝于蒙脱土片层上。测试了该复合增稠剂的增稠性能和抗NaCl、NaHCO3的性能。结果表明,钠基蒙脱土交联增稠剂具有优异的抗电解质性能。Bis交联增... 采用钠基蒙脱土为交联剂合成了新型的具有较高抗电解质性能的增稠剂。聚合物链一端或两端接枝于蒙脱土片层上。测试了该复合增稠剂的增稠性能和抗NaCl、NaHCO3的性能。结果表明,钠基蒙脱土交联增稠剂具有优异的抗电解质性能。Bis交联增稠剂5%糊料加入5 mL 2 mol/L NaCl溶液后,黏度由118 Pa.s迅速降低为6 Pa.s,加入8 mL2 mol/L NaCl溶液后,旋转黏度基本为零;而钠基蒙脱土交联增稠剂5%糊料加入5 mL2 mol/L的NaCl溶液前后,旋转黏度分别为63和24 Pa.s,加入8 mL2 mol/L NaCl溶液后,旋转黏度仍保持16.5 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稠剂 蒙脱土 丙烯酰胺 反相悬浮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