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学校“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8
1
作者 徐宝成 罗登林 +2 位作者 任国艳 崔国庭 马红燕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0期92-95,共4页
针对"食品化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围绕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团队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结果表明,通过系列改革和实践... 针对"食品化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围绕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团队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结果表明,通过系列改革和实践,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实验、实践的主动性均得到显著增强。另外,学生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最终为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食品化学 教学改革 创新思维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光谱图像无损检测技术实用化方向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王飞翔 谢安国 +2 位作者 康怀彬 刘云宏 于慧春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3期74-78,共5页
光谱分析和光谱成像等光学检测技术具有快速、无损、精准等特点,在食品检测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将先进技术从实验室理论研究推向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实现技术转化一直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目标。通过简述光谱及图像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光谱分析和光谱成像等光学检测技术具有快速、无损、精准等特点,在食品检测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将先进技术从实验室理论研究推向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实现技术转化一直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目标。通过简述光谱及图像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设备结构,对比用于科研分析与生产实用中的设备在设计上差异。综述近年来基于光谱和图像分析技术所开发的实用化在线式或便携式设备在食品生产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及设备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检测 近红外 高光谱 食品检测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处理对牛肉蛋白质化学作用力及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4
3
作者 康怀彬 邹良亮 +3 位作者 张慧芸 蔡超奇 王波 柯海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80-86,共7页
以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高温处理(110、115、121℃分别加热3、6、9、12、15 min),通过分析蛋白质化学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内源荧光光谱以及蛋白质片段大小等结构信息变化,探讨高温处理对牛肉蛋白质化学作用力... 以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高温处理(110、115、121℃分别加热3、6、9、12、15 min),通过分析蛋白质化学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内源荧光光谱以及蛋白质片段大小等结构信息变化,探讨高温处理对牛肉蛋白质化学作用力及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牛肉蛋白中离子键和氢键含量显著下降(P<0.05),疏水相互作用和二硫键含量显著升高(P<0.05)。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发生重排,N—H和C—N伸缩振动以及N—H弯曲振动较为明显。高温处理促使芳香族氨基酸残基暴露于分子表面,并改变了肌原纤维蛋白质疏水区域的局部结构和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此外,在高温处理下肌原纤维蛋白发生了明显的降解聚集,并形成了大量小分子质量的蛋白片段。可见,高温处理能够显著改变牛肉蛋白质的化学作用力及肌原纤维蛋白的结构,本研究为高温处理下牛肉蛋白质变化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处理 牛肉蛋白质 化学作用力 肌原纤维蛋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功率对蛋清蛋白粉乳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丽莉 史胜娟 +2 位作者 吴红梅 丁玥 程伟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84,共9页
【目的】研究微波真空冷冻干燥不同功率(100~500 W)对蛋清蛋白粉乳化特性的影响,为生产高品质蛋清蛋白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乳化性、Zeta电位、粒径、浊度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内源荧光光谱、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探究微波真空... 【目的】研究微波真空冷冻干燥不同功率(100~500 W)对蛋清蛋白粉乳化特性的影响,为生产高品质蛋清蛋白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乳化性、Zeta电位、粒径、浊度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内源荧光光谱、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探究微波真空冷冻干燥不同功率对蛋清蛋白粉乳化特性和结构的影响。【结果】乳化性分析表明: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蛋清蛋白粉乳液的乳化性和Zeta电位绝对值先增加后减小,平均粒径和浊度先降低后增加(P<0.05),其中微波功率为300 W时,蛋清蛋白粉乳液的乳化活性指数和乳化稳定性指数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2.35 m^(2)/g和33.53 min;平均粒径最小,为1203.67 nm,蛋清蛋白粉乳液粒度分布呈现单峰曲线,蛋白质更均匀地分布在乳液中。结构分析表明: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蛋清蛋白粉二级结构中α-螺旋相对含量降低,β-转角相对含量先增加后降低;最大荧光发射强度降低,最大发射波长发生蓝移,蛋清蛋白粉微观结构展开程度先增加后减小,乳液液滴直径先减小后增大;其中微波功率为300 W时,蛋清蛋白粉乳液液滴直径最小且分布最均匀,蛋清蛋白表面展开程度最大,质地最疏松。【结论】微波真空冷冻干燥功率对蛋清蛋白粉乳化特性的影响显著,采用300 W微波功率处理蛋清蛋白,可显著改善其乳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真空冷冻干燥 蛋清蛋白粉 乳化活性 乳化稳定性 微波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对模式蛋白自由基生成及氧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婷婷 原江锋 +4 位作者 汪伦记 张彬 邱智军 龚明贵 尹启航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15,74,共6页
以模式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为研究对象,研究BSA在微波场中自由基生成规律及氧化特性之间的关系。以5,5-二甲基-1-吡咯啉-N-氧化物(5,5-dimethyl-l-pyrrolin N-oxide,DMPO)为捕获剂,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 以模式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为研究对象,研究BSA在微波场中自由基生成规律及氧化特性之间的关系。以5,5-二甲基-1-吡咯啉-N-氧化物(5,5-dimethyl-l-pyrrolin N-oxide,DMPO)为捕获剂,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为检测手段,对不同微波处理条件下BSA产生的自由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SA在微波处理后产生碳自由基信号,且自由基信号强度随着微波功率、温度和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在不同的微波温度条件下测定BSA的羰基、巯基及表面疏水性蛋白质氧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微波温度的提高羰基含量增加,巯基含量降低,表面疏水性含量先增加后缓慢下降。结合微波辐射BSA过程自由基的生成情况和氧化特性的结果,微波处理BSA采用400W、60℃、较长时间的条件可以降低对BSA氧化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模式蛋白 自由基 电子顺磁共振 氧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大霉素损伤条件下大肠杆菌内源过氧化氢对间体膜囊的作用
6
作者 钟永亮 李欣 +1 位作者 庞新跃 刘雪茹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81,M0006,M0007,共9页
为了探讨细菌受到抗生素损伤后,内源过氧化氢(H2O2)对间体膜囊的影响,通过庆大霉素损伤大肠杆菌。以电导率和丙二醛(MDA)为损伤指标,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法,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经庆大霉素损伤后大肠杆菌内源H2O2和间体膜囊的变化。研... 为了探讨细菌受到抗生素损伤后,内源过氧化氢(H2O2)对间体膜囊的影响,通过庆大霉素损伤大肠杆菌。以电导率和丙二醛(MDA)为损伤指标,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法,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经庆大霉素损伤后大肠杆菌内源H2O2和间体膜囊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庆大霉素损伤可提高大肠杆菌的内源H2O2浓度、间体膜囊数量以及间体膜囊周围的H2O2浓度。在间体膜囊外排的过程中,使用Tris-HCl蔗糖高渗溶液进行处理之后,H2O2浓度显著提升,电导率大幅度降低。庆大霉素和过氧化氢酶处理后,间体膜囊中的MDA浓度升高,损伤加重。庆大霉素损伤导致大肠杆菌的间体膜囊外周聚集大量的H2O2,且这些H2O2对间体膜囊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过氧化氢 间体膜囊 庆大霉素 电导率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