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Chlamydomonassp.212产胞内多糖发酵工艺及其抑菌活性 被引量:9
1
作者 孙建瑞 符丹丹 +2 位作者 赵君峰 王大红 古绍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7,共7页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淡水微藻Chlamydomonas sp.212产胞内多糖的发酵工艺,并采用滤纸片法对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经优化后,Chlamydomonas sp.212产胞内多糖发酵工艺的最优参数为Na NO3质量浓度305.01 mg/L、NaCl质量浓度93.66 mg/L、NaHCO_...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淡水微藻Chlamydomonas sp.212产胞内多糖的发酵工艺,并采用滤纸片法对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经优化后,Chlamydomonas sp.212产胞内多糖发酵工艺的最优参数为Na NO3质量浓度305.01 mg/L、NaCl质量浓度93.66 mg/L、NaHCO_3质量浓度2.12 g/L;在此条件下,其胞内多糖产量为91.182 3 mg/L,比优化前提高了1.6倍。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Chlamydomonas sp.212的胞内多糖对细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沙门氏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弱;对真菌的抑制作用较弱,仅对黑曲霉有较弱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筛选新的天然抗菌活性物质及产油微藻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藻 胞内多糖 响应面法 发酵工艺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乳酸菌发酵怀山药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郑苗 何佳 +2 位作者 吕丹丹 宋文华 张雪雯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6-110,共5页
该试验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复合乳酸菌发酵怀山药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以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为评价指标,研究发酵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23 h、发酵温度38℃、接种量3%... 该试验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复合乳酸菌发酵怀山药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以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为评价指标,研究发酵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23 h、发酵温度38℃、接种量3%,此条件下乳酸含量最高,为1.42%;怀山药酶解发酵液对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9.95%、94.45%、89.65%,较发酵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还原力提高了0.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山药 复合乳酸菌 发酵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染河南省番茄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及伴随卫星DNA分子的基因组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浩权 纠敏 +3 位作者 汪伦记 邱智军 黄狮 张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1-75,84,共6页
从河南省长葛市的番茄病株上分离到4份病毒分离物HNCG1、HNCG2、HNCG3和HNCG4,为明确病原类型及其亲缘关系,首先采用检测双生病毒的简并引物进行检测,均能从样品中扩增出约500 bp的片段,4个序列同源性达99%。对HNCG4基因组DNA-A全序列... 从河南省长葛市的番茄病株上分离到4份病毒分离物HNCG1、HNCG2、HNCG3和HNCG4,为明确病原类型及其亲缘关系,首先采用检测双生病毒的简并引物进行检测,均能从样品中扩增出约500 bp的片段,4个序列同源性达99%。对HNCG4基因组DNA-A全序列测定表明,其全长为2 781 bp,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省内分离物(HNSQ1、HNNY1、HNLY1、HNQX)及其临近省份的河北分离物(TYLCV LF)、北京分离物(TYLCV BJ3)亲缘关系较近,序列同源性均达99%。进一步研究发现,HNCG1和HNCG4均伴随有1 347 bp的卫星DNAβ,而HNCG2和HNCG3中未检测到DNAβ。序列比对结果表明,HNCG1和HNCG4的DNAβ之间序列同源性为100%,与越南TYLCV分离物DX2的卫星DNAβ序列同源性最高,达88%。根据以上结果,引起河南省长葛市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病毒为TYLCV,部分分离物伴随有卫星DNA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DNA-A DNAΒ 双生病毒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兰酶产生菌的诱变选育及其发酵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卢佳琦 李市场 +2 位作者 刘永康 冯腾柱 王大红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5-712,共8页
为了提高普鲁兰酶产酶酶活,以GX-6为出发菌株,采用低能离子束修饰技术对其进行诱变,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离子束诱变参数为:注入能量10 keV、诱变剂量1×1015ions·cm^(-2)、诱变时间38 s,此条件下菌... 为了提高普鲁兰酶产酶酶活,以GX-6为出发菌株,采用低能离子束修饰技术对其进行诱变,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离子束诱变参数为:注入能量10 keV、诱变剂量1×1015ions·cm^(-2)、诱变时间38 s,此条件下菌株正突变率比负突变率高,利用离子束诱变技术反复诱变,最终获得一株普鲁兰酶酶活较高且遗传性稳定的突变菌株GX-6-2,其酶活为2. 13 U·mL^(-1),较出发菌株酶活(0. 65 U·mL^(-1))提高了2. 28倍。由Plackett-Burmen试验分析得到影响普鲁兰酶酶活的3个显著因素分别是玉米淀粉、麦芽糖和吐温-80。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发酵培养参数为:玉米淀粉56. 5g·L^(-1)、麦芽糖11. 5 g·L^(-1)、吐温-80 1. 0 mL·L^(-1)、黄豆饼粉25 g·L^(-1)、pH值7. 0、发酵温度37℃、接种量3%、发酵时间24 h、装液量50 mL、转速180 r·min^(-1),此条件下诱变菌株的酶活为2. 57 U·mL^(-1),较出发菌株酶活提高了2. 95倍。对突变菌株的发酵特性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发酵培养24 h时,突变菌株酶活达到2. 67 U·mL^(-1),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 11倍。本研究结果为利用低能离子束修饰技术诱变选育普鲁兰酶产生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离子束 诱变 普鲁兰酶 响应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棒锤中3-乙酰乌头碱和宋果灵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建瑞 邱智军 +2 位作者 王大红 张彬 原江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63-1169,共7页
从铁棒锤总生物碱中提取分离得到了3-乙酰乌头碱和宋果灵,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考察了药物的细胞毒性,电子显微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了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随着3-乙酰乌头碱和宋... 从铁棒锤总生物碱中提取分离得到了3-乙酰乌头碱和宋果灵,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考察了药物的细胞毒性,电子显微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了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随着3-乙酰乌头碱和宋果灵浓度的增加,抗肿瘤效果逐步增强,当质量浓度均为64 mg/L时,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最高达到93.56%和98.48%。药物作用于人肝癌细胞后,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并且使细胞发生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的比率增大,质量浓度为100 mg/L 3-乙酰乌头碱使早期细胞凋亡率上升至58.32%,晚期凋亡率增至13.81%;质量浓度为120 mg/L宋果灵使早期细胞凋亡率上升至41.02%,晚期凋亡率增至28.78%。随处理时间的延长G1期细胞逐渐增多,G2期和S期细胞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棒锤 3-乙酰乌头碱 宋果灵 HEPG2 抗肿瘤活性 中药现代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芦丁和连翘苷提取纯化工艺优化 被引量:20
6
作者 孙建瑞 王大红 +1 位作者 邱智军 原江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00-205,共6页
对连翘叶提取液中同时分离连翘酯苷A、芦丁和连翘苷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优化。以连翘酯苷A、连翘苷和芦丁的质量浓度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比较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和不同工艺条件对这3种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能力。最佳... 对连翘叶提取液中同时分离连翘酯苷A、芦丁和连翘苷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优化。以连翘酯苷A、连翘苷和芦丁的质量浓度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比较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和不同工艺条件对这3种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能力。最佳工艺条件为:以AB-8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药材-树脂比1.5∶1(g/g),上样流速2 BV/h,先用8 BV的水洗脱,再用6 BV的30%乙醇溶液和6 BV的50%乙醇溶液分别洗脱,洗脱流速3 BV/h;进一步采用C_(18)-硅胶柱反相层析法纯化连翘酯苷A,静置沉淀的方法纯化连翘苷和芦丁,纯化后连翘酯苷A和芦丁的纯度可达到97%以上,连翘苷纯度可达到95%以上。此工艺条件能得到高纯度的3种有效成分,为连翘叶资源的充分综合利用和产业化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叶 连翘酯苷A 芦丁 连翘苷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Chlorella vulgaris224胞外多糖积累及其抑菌和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7
7
作者 孙建瑞 赵君峰 +2 位作者 符丹丹 原江锋 王大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9-497,共9页
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淡水微藻Chlorella vulgaris 224胞外多糖的积累,并对其抑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经优化后,C.vulgaris 224积累胞外多糖的最佳条件为NaNO3 203.13 mg/L、NaCl 85.34 mg/L、NaHCO3 2.13 g/L;在此条件下,其胞... 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淡水微藻Chlorella vulgaris 224胞外多糖的积累,并对其抑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经优化后,C.vulgaris 224积累胞外多糖的最佳条件为NaNO3 203.13 mg/L、NaCl 85.34 mg/L、NaHCO3 2.13 g/L;在此条件下,其胞外多糖产量为70.365 7 mg/L,比优化前提高了1.62倍。抑菌实验结果表明,C.vulgaris 224的胞外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弱的抑菌作用。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C.vulgaris 224的胞外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为筛选天然抗菌、抗氧化活性物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为产油微藻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胞外多糖 响应面法 抑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菜中抑菌性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细菌素理化特性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红梅 符丹丹 +3 位作者 赵君峰 王大红 李市场 张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10-114,119,共6页
目的:本文旨在从传统发酵泡菜中筛选有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方法:采用热处理和抑菌板双重筛选出具有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通过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分离菌株,研究蛋白酶、温度和p H对芽孢杆菌无细胞上清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目的:本文旨在从传统发酵泡菜中筛选有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方法:采用热处理和抑菌板双重筛选出具有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通过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分离菌株,研究蛋白酶、温度和p H对芽孢杆菌无细胞上清液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从泡菜中筛选出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PC-2,经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PC-2无细胞上清液对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链霉蛋白酶敏感,对淀粉酶和脂肪酶不敏感;经70、80、90℃处理30 min后,对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拮抗活性基本不变;在p H2.0~8.0范围内保持其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酵母菌及链霉菌具有广泛的抑菌作用;结论:从泡菜中筛选出的蜡样芽孢杆菌PC-2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初步分析抑菌活性物质为细菌素类,为生物保鲜新品种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活性 芽孢杆菌 细菌素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