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拟安肠健脾止泻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内镜下疗效、炎症因子及复发率的影响
1
作者 高杨 李建国 +2 位作者 李琳 孙丽霞 宋晓锋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4-87,共4页
目的 探讨自拟安肠健脾止泻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内镜下疗效、炎症因子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来医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120例)随机且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美沙拉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自拟... 目的 探讨自拟安肠健脾止泻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内镜下疗效、炎症因子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来医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120例)随机且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美沙拉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自拟安肠健脾止泻汤。连续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疗效、内镜下疗效、中医证候积分、Mayo内镜评分(MES)、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严重程度指数(UCEIS)、溃疡性结肠炎管腔炎症负荷严重程度评分(DUBLIN)、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复发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8.33%)较对照组(71.67%)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内镜下有效率(91.67%)较对照组(78.33%)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MES、UCEIS、DUBLIN、TNF-α、IL-6、CRP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自拟安肠健脾止泻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内镜下评分明显降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安肠健脾止泻汤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因子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的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低钾血症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曹凯 徐炳欣 +3 位作者 钱哲 赵亮 王洪振 钱佩佩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基于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PS)探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低钾血症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CHPS 2.0版药品评价系统构建评价方案,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在许昌市中心医院使用哌拉西林... 目的基于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PS)探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低钾血症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CHPS 2.0版药品评价系统构建评价方案,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在许昌市中心医院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的住院患者。根据使用该药后是否出现低钾血症,将患者分为低钾血症组(血清钾<3.5 mmol/L)和非低钾血症组(血清钾≥3.5 mmol/L),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低钾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402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发生低钾血症者121例,发生率为3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026,95%CI:1.257~3.264,P=0.004)、较高的年龄(OR=1.031,95%CI:1.016~1.046,P<0.001,截断值:61.5岁)、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使用前最后1次较低的血清钾检测值(OR=0.404,95%CI:0.224~0.729,P=0.003,截断值:3.685 mmol/L)是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低钾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可引起低钾血症的发生,尤其是女性、高龄和该药使用前血清钾水平较低的患者,故临床在使用时应关注这些重点人群,监测其血清钾基线水平,以评估发生低钾血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低钾血症 药物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ID-19患者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合用药致心动过缓原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赵亮 艾艳琴 +4 位作者 刘丹 林炜 陈静静 张潇菡 兰丙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39-740,共2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爆发,在国内及全球范围内迅速扩散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针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1]中包括α干扰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利巴韦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爆发,在国内及全球范围内迅速扩散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针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1]中包括α干扰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利巴韦林、阿比多尔、磷酸氯喹作为推荐抗病毒药物,其治疗所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抗病毒药物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心动过缓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喉健喷雾剂和利多卡因气雾剂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8
4
作者 吴雷 杜重临 夏一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0-94,共5页
目的·比较金喉健喷雾剂和利多卡因气雾剂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0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金喉健喷雾剂组(研究组)和利... 目的·比较金喉健喷雾剂和利多卡因气雾剂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0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金喉健喷雾剂组(研究组)和利多卡因气雾剂组(对照组),每组50例。麻醉诱导后l min,在UE可视喉镜暴露声门后,将金喉健喷雾剂或利多卡因气雾剂于咽喉部分别按2揿。观察插管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3 min (T2)、插管后5 min (T3)、插管后10min (T4)、拔管即刻(T5)、拔管后3 min (T6)和拔管后5 min (T7)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和心率(heart rate, HR)变化。记录患者拔管前后苏醒期躁动评分和对气管导管的耐受度。术后24 h进行随访,观察患者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及拔管反应等情况。结果·2组患者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经药物处理后,都能预防气管插管和拔管引起的心血管应激反应,MAP、HR、苏醒期躁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满意度(P=0.021)和可接受度(P=0.021)明显提高,且术后24 h内咽痛发生率显著减低(P=0.020)。结论·应用金喉健喷雾剂能有效降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应激反应,提高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对气管导管的耐受度,减轻术后咽痛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喉健喷雾剂 利多卡因 气管插管 血流动力学 咽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桂附活血汤辅治冠心病所致心肾阳虚型病窦综合征的效果及对心室重构、动态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许宏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46-149,共4页
目的观察参芪桂附活血汤辅治冠心病所致心肾阳虚型病窦综合征的效果及对心室重构、动态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400例冠心病所致心肾阳虚型病窦综合征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为对照组(n=200)和观察组(n... 目的观察参芪桂附活血汤辅治冠心病所致心肾阳虚型病窦综合征的效果及对心室重构、动态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400例冠心病所致心肾阳虚型病窦综合征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为对照组(n=200)和观察组(n=200),对照组给予心宝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桂附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室重构、动态心电图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180/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152/200)(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SD、LVEDD、LVMI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 h最慢心率、24 h平均心率均高于对照组,房颤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桂附活血汤辅治冠心病所致心肾阳虚型病窦综合征的效果显著,可逆转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减少平均心率,缩短房颤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病窦综合征 心肾阳虚型 参芪桂附活血汤 心室重构 动态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苷E对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田京辉 郭姗姗 +2 位作者 陈静静 徐炳欣 赵亮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目的观察刺五加苷E对野百合碱(MCT)诱导肺动脉高压(PAH)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MCT法诱导建立PAH模型,并于MCT诱导后1周开始进行刺五加苷E干预(10 mg·... 目的观察刺五加苷E对野百合碱(MCT)诱导肺动脉高压(PAH)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MCT法诱导建立PAH模型,并于MCT诱导后1周开始进行刺五加苷E干预(10 mg·kg^(-1),腹腔注射,1天1次);连续给药2周后,采用右心导管检测大鼠血流动力学;Fulton’s指数计算大鼠右心肥厚程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荧光实验评估大鼠肺血管病理性重构与肌化水平;Western blotting实验评估大鼠肺组织中PI3K、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腹腔注射刺五加苷E后,PAH大鼠血流动力学得到明显改善,其右心室收缩压显著降低[(33.18±4.85)和(44.95±3.59)mmHg,P<0.01],平均肺动脉压亦显著降低[(31.77±5.41)和(42.20±3.18)mmHg,P<0.01];刺五加苷E干预显著改善PAH大鼠右心肥厚指数[(0.29±0.03)和(0.41±0.07),P<0.01];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刺五加苷E有效抑制PAH大鼠肺血管中膜厚度[(34.88±3.24)%和(47.67±2.88)%,P<0.01]和血管肌化水平[(38.8±3.42)%和(53.80±6.76)%,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提示刺五加苷E显著抑制PAH大鼠肺组织中PI3K和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论刺五加苷E通过调节PI3K/Akt途径对PAH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苷E 肺动脉高压 血流动力学 血管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