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细胞共培养条件下大鼠肌源性干细胞对氧化应激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梅晰凡
刘世琼
+4 位作者
刘畅
董娜
袁亚江
郭占鹏
李全双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8-664,共7页
目的:研究肌源性干细胞(MDSCs)与氧化应激损伤神经元共培养条件下MDSCs对后者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新生SD大鼠的MDSCs及皮层神经元,以叔丁基过氧化氢损伤神经元,构建氧化应激损伤的神经元模型。实验分为2组,损伤组:将第5代MDSCs和损伤...
目的:研究肌源性干细胞(MDSCs)与氧化应激损伤神经元共培养条件下MDSCs对后者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新生SD大鼠的MDSCs及皮层神经元,以叔丁基过氧化氢损伤神经元,构建氧化应激损伤的神经元模型。实验分为2组,损伤组:将第5代MDSCs和损伤的神经元置于共培养系统中培养4 h;对照组:损伤神经元于共培养系统中单独培养4 h。培养7 d后通过Hoster33258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第2、4、6 d各组神经元的存活率,并用RT-PCR对相关基因进行分析,探究差异的内在原因。结果:Hoster33258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在共培养2、4、6 d三个时间点损伤组的神经元的存活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T-PCR检测到损伤组神经元在三个时间点Bcl-2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强(P<0.05),而Bax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共培养条件下,MDSCS对氧化应激损伤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而这与其可促使损伤神经元Bcl-2的表达水平升高以及抑制Bax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源性干细胞
细胞培养
BCL-2
BAX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胞共培养条件下大鼠肌源性干细胞对氧化应激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梅晰凡
刘世琼
刘畅
董娜
袁亚江
郭占鹏
李全双
机构
辽宁医学院
附属
第一
医院
骨科
河南科技大学
附属
第一
医院
骨科
辽宁医学院
附属
第一
医院
内分泌科
河南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出处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8-664,共7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2204)
辽宁省创新团队项目基金(2008T113)
文摘
目的:研究肌源性干细胞(MDSCs)与氧化应激损伤神经元共培养条件下MDSCs对后者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新生SD大鼠的MDSCs及皮层神经元,以叔丁基过氧化氢损伤神经元,构建氧化应激损伤的神经元模型。实验分为2组,损伤组:将第5代MDSCs和损伤的神经元置于共培养系统中培养4 h;对照组:损伤神经元于共培养系统中单独培养4 h。培养7 d后通过Hoster33258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第2、4、6 d各组神经元的存活率,并用RT-PCR对相关基因进行分析,探究差异的内在原因。结果:Hoster33258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在共培养2、4、6 d三个时间点损伤组的神经元的存活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T-PCR检测到损伤组神经元在三个时间点Bcl-2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强(P<0.05),而Bax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共培养条件下,MDSCS对氧化应激损伤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而这与其可促使损伤神经元Bcl-2的表达水平升高以及抑制Bax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
肌源性干细胞
细胞培养
BCL-2
BAX
大鼠
Keywords
muscle derived stem cells
cellular culture
Bcl-2
Bax
rat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细胞共培养条件下大鼠肌源性干细胞对氧化应激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梅晰凡
刘世琼
刘畅
董娜
袁亚江
郭占鹏
李全双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