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叶苹设计作品选
1
作者 叶苹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4-214,共1页
关键词 大学建筑 设计作品 河南 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钢骨转换梁极限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梁斌 孟凡深 +1 位作者 陈帅 刘小敏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69-73,共5页
经对钢骨混凝土转换梁与上部剪力墙共同作用的正截面塑性极限承载力分析后,提出了一种近似的计算方法,并与非线性单根梁有限元分析数值解作比较,得到了接近的结果。表明钢骨混凝土转换梁结构明显增强了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同时也为这种... 经对钢骨混凝土转换梁与上部剪力墙共同作用的正截面塑性极限承载力分析后,提出了一种近似的计算方法,并与非线性单根梁有限元分析数值解作比较,得到了接近的结果。表明钢骨混凝土转换梁结构明显增强了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同时也为这种结构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钢骨转换梁 极限承载力 剪力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环境破坏与环境污染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子胜 郭磊 +1 位作者 秦仁伟 白晓红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63-66,共4页
从狭义的环境岩土工程学的两种表现方式即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出发,分析了基坑工程中存在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指出了在基坑工程施工中会出现滑坡、地表沉降变形等环境破坏,以及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还总结了... 从狭义的环境岩土工程学的两种表现方式即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出发,分析了基坑工程中存在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指出了在基坑工程施工中会出现滑坡、地表沉降变形等环境破坏,以及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还总结了防治这些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环境破坏 土壤污染 水体污染 环境岩土工程 滑坡 深基坑工程 施工 变形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之门的文化 被引量:4
4
作者 孙跃杰 刘长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0863-10864,10868,共3页
以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门为研究对象,对其起源、种类和形制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从中探究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门所内含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呼吁现代建筑创作应关注传统。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 建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层框架砌体建筑隔震控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关罡 李和平 叶萍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3年第2期79-81,共3页
基于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计算分析了底层框架砖砌体结构滑动隔震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底隔震控制使上部结构的最大振动响应尤其是底层框架的层间位移显著降低。
关键词 底层框架砌体建筑 滑动隔震控制 最大振动响应 层间位移 计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城市生态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葛毅鹏 孙玉宇 郭万朋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3,24,共4页
城市生态多样性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以洛阳市为例探讨城市生态多样性的保护对策,基于城市生态多样性保护途径、城市生物与景观多样性保护规划和生态多样性保护的管理机构的详细内容。洛阳城市生态多样性从计划编制到建设实施全... 城市生态多样性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以洛阳市为例探讨城市生态多样性的保护对策,基于城市生态多样性保护途径、城市生物与景观多样性保护规划和生态多样性保护的管理机构的详细内容。洛阳城市生态多样性从计划编制到建设实施全过程,呈现出"多头管理,又无人最终负责"的局面,针对此问题提出重新从顶端设计管理机构来领导、协调和监督多部门的工作,以实现整个过程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生态系统 生态多样性 生态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矮建筑群风荷载作用下干扰效应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瑜明 焦燏烽 张珂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7-61,共5页
从建筑群风效应的角度出发,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风洞模型试验对群体低层四坡屋面房屋周围的风场及表面风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与双坡屋面建筑群做比较,在单体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风洞试验结果有较好吻合的前提下,获得了有相邻建筑干... 从建筑群风效应的角度出发,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风洞模型试验对群体低层四坡屋面房屋周围的风场及表面风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与双坡屋面建筑群做比较,在单体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风洞试验结果有较好吻合的前提下,获得了有相邻建筑干扰的情况下,低层四坡屋面房屋的表面风压的变化规律,为群体建筑的合理建筑形式及结构抗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建筑 四坡屋面 数值模拟 表面风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材料圆柱壳的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梁斌 李戎 +1 位作者 张伟 徐红玉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9-117,共9页
研究了具有指数型体积分数的功能梯度材料圆柱壳自由振动的固有频率。根据Love薄壳理论,确定功能梯度材料圆柱壳的内力、位移、应变和曲率的关系式;利用Rayleigh-Ritz方法建立了功能梯度材料圆柱壳自由振动固有频率的特征方程,推导出一... 研究了具有指数型体积分数的功能梯度材料圆柱壳自由振动的固有频率。根据Love薄壳理论,确定功能梯度材料圆柱壳的内力、位移、应变和曲率的关系式;利用Rayleigh-Ritz方法建立了功能梯度材料圆柱壳自由振动固有频率的特征方程,推导出一端固定一端自由、两端简支两种基本边界条件下的固有频率参数表达式。最后通过两类材料组分的算例,分析了材料组分、体积分数、边界条件以及几何尺寸等因素对功能梯度材料圆柱壳的固有频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构成功能梯度材料的材料组分对FG圆柱壳的频率特征有着明显的影响,体积分数所产生的影响则相对有限;而不同边界条件对FG圆柱壳固有频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壳体长度与半径比较小和周向波数较小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材料 圆柱壳 固有频率 体积分数 Love理论 Rayleigh-Ritz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本构关系研究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小敏 王华 +1 位作者 杨萌 崔广仁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58-62,共5页
对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从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混凝土本构关系发展的影响和在特定环境下混凝土本构关系的新成果两个角度来评析混凝土本构关系研究的发展。指出为了适应混凝土的复杂加载和破坏的特点,将多种模式组合,如塑性断裂、... 对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从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混凝土本构关系发展的影响和在特定环境下混凝土本构关系的新成果两个角度来评析混凝土本构关系研究的发展。指出为了适应混凝土的复杂加载和破坏的特点,将多种模式组合,如塑性断裂、粘弹塑性、塑性损伤、内时塑性、内时损伤等理论交叉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此外,有关动力分析、随机因素的本构关系值得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本构关系模型 粘弹塑性 动力分析 加载 破坏 损伤 评析 交叉学科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动法的静水压力下功能梯度圆柱壳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戎 梁斌 +2 位作者 NA. NODA 张伟 徐红玉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8-154,共7页
文章研究了连续静水压力下,水下功能梯度(FG)圆柱壳的振动特性。在Flügge理论的基础上,考虑流体的影响,利用波动法推导出了水下FG圆柱壳耦合系统的振动方程。通过变换轴向波数,得到不同边界条件下FG圆柱壳的固有频率值。在经过与... 文章研究了连续静水压力下,水下功能梯度(FG)圆柱壳的振动特性。在Flügge理论的基础上,考虑流体的影响,利用波动法推导出了水下FG圆柱壳耦合系统的振动方程。通过变换轴向波数,得到不同边界条件下FG圆柱壳的固有频率值。在经过与各向同性圆柱壳的固有频率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文中研究的有效性和正确性的基础上,讨论了静水压力下的FG圆柱壳的固有频率。通过算例,分析了连续静水压力下,材料组分、壳体厚度与半径比、边界条件等因素对FG圆柱壳的固有频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水压力 水下 功能梯度材料 圆柱壳 固有频率 波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穿越既有铁路的地表沉降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银伟 梁斌 +2 位作者 李明 刘丰军 高笑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3,57,共6页
以天津地铁3号线铁东路站~北站盾构区间隧道为背景,通过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盾构施工穿越既有铁路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进行了研究。现场实测数据表明:沿隧道轴线方向不同位置的地表位移变化较大,对于双线隧道施工,后建隧道对先... 以天津地铁3号线铁东路站~北站盾构区间隧道为背景,通过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盾构施工穿越既有铁路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进行了研究。现场实测数据表明:沿隧道轴线方向不同位置的地表位移变化较大,对于双线隧道施工,后建隧道对先建隧道的土体扰动影响较大。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及各项施工参数设置,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总结了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既有铁路纵向和横向地表沉降规律,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地表沉降 现场监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Jeffcott转子-滚动轴承系统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彦生 张耀强 +2 位作者 张彦斌 张淑芬 胡可军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7-370,共4页
为了研究Jeffcott转子-滚动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特性,建立了其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并用自适应Runge-Kutta-Felhberg算法对其求解。利用分岔图、Poincaré映射图和频谱图,分析了参数、强迫联合激励的Jeffcott转子-滚动轴承系统的响应... 为了研究Jeffcott转子-滚动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特性,建立了其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并用自适应Runge-Kutta-Felhberg算法对其求解。利用分岔图、Poincaré映射图和频谱图,分析了参数、强迫联合激励的Jeffcott转子-滚动轴承系统的响应、分岔和混沌等非线性动力特性。结果表明,Jeffcott转子-滚动轴承系统有多种周期和混沌响应形式,其振动频率不仅有参数振动频率成分和强迫振动频率成分,而且有二者的倍频成分和组合频率成分;Jeffcott转子-滚动轴承系统的非线性特性随着径向游隙的增大而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滚动轴承系统 非线性动力学 分岔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涡轮冷却叶片叶顶结构气动与传热 被引量:13
13
作者 虞跨海 杨茜 岳珠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4-178,共5页
开展了叶顶结构及间隙变化对高压涡轮冷却叶片气动与传热性能影响的研究,建立了四种不同叶顶结构的涡轮冷却叶片几何与数值分析模型,进行了高精度流热固耦合分析,得到了不同叶顶结构及间隙对涡轮冷却叶片气动与传热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 开展了叶顶结构及间隙变化对高压涡轮冷却叶片气动与传热性能影响的研究,建立了四种不同叶顶结构的涡轮冷却叶片几何与数值分析模型,进行了高精度流热固耦合分析,得到了不同叶顶结构及间隙对涡轮冷却叶片气动与传热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不带射流孔叶片随着叶顶间隙的增大,总压损失增加;由于近壁面处存在的涡流,凹槽叶顶结构能够减少叶顶燃气泄漏,阻碍叶顶平面高温燃气的流动与热交换;叶顶射流孔冷却效果明显,能够大幅度降低叶顶平面温度。在相同叶顶间隙下,凹槽射流叶片具有最高的气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冷却叶片 叶顶结构 凹槽叶顶 射流冷却 气动与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CRPa移动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彦斌 张树乾 吴鑫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00-205,共6页
提出一种新型3自由度纯移动并联机构,该机构由动平台、静平台以及联接两平台的3条相同的分支运动链组成。基于单开链单元理论分析,计算出机构的自由度,分别讨论了以角位移和线性位移为主动输入形式的机构运动学问题,推导出位置、速度、... 提出一种新型3自由度纯移动并联机构,该机构由动平台、静平台以及联接两平台的3条相同的分支运动链组成。基于单开链单元理论分析,计算出机构的自由度,分别讨论了以角位移和线性位移为主动输入形式的机构运动学问题,推导出位置、速度、加速度的解析解。利用Matlab和Pro/E软件分别绘制出机构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理论曲线和虚拟样机仿真曲线,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尤其是当以线性输入为主动输入时,机构的运动雅可比矩阵为单位阵且条件数恒等于1,所以此时机构在整个工作空间内表现为完全各向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并联机构 三自由度 运动学分析 各向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特型喷管造型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9
15
作者 虞跨海 莫展 +1 位作者 张亮 梁斌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7-138,142,共3页
采用双三次样条方法建立了某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特型喷管扩张段型面;考虑燃气流动和温度的耦合影响,采用二维轴对称可压缩N-S方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以发动机推力和总压恢复系数最大为优化目标,模拟退火算法寻优进行了特型喷管的优化设计... 采用双三次样条方法建立了某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特型喷管扩张段型面;考虑燃气流动和温度的耦合影响,采用二维轴对称可压缩N-S方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以发动机推力和总压恢复系数最大为优化目标,模拟退火算法寻优进行了特型喷管的优化设计,与初始设计方案相比,轴向推力提高2.38%,总压恢复系数提高2.22%。结果表明:特型喷管性能远优于锥形喷管,通过对型面的优化设计可以提高喷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特型喷管 参数化设计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各向同性3自由度平面并联机构的型综合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彦斌 王慧萍 吴鑫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9-586,共8页
提出了完全各向同性3自由度平面并联机构型综合的系统方法。首先,根据螺旋理论讨论了完全各向同性平面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必要条件。然后,基于机构各分支对动平台控制功能的不同,通过互易螺旋理论推导出各分支的驱动螺旋、主动螺旋和可动... 提出了完全各向同性3自由度平面并联机构型综合的系统方法。首先,根据螺旋理论讨论了完全各向同性平面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必要条件。然后,基于机构各分支对动平台控制功能的不同,通过互易螺旋理论推导出各分支的驱动螺旋、主动螺旋和可动非主动螺旋,并按照分支连接度的不同列举出所有可行的分支运动链。最后,按照机构各分支相应的装配条件,选取所综合出的3条分支运动链将动平台和静平台连接起来得到预期的机构,共得到新型机构3 167种。由于综合出的并联机器人机构的运动雅可比矩阵均为单位阵,即条件数恒为1,因此这类机构具有良好的运动学和力传递性能,在工业机器人、微操作机器人和医用机器人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并联机构 型综合 完全各向同性 互易螺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解耦二移动二转动并联机构结构综合 被引量:30
17
作者 张彦斌 吴鑫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50-256,共7页
基于混联机构概念和互易螺旋理论提出了完全解耦二维移动二维转动(2T2R)并联机构结构综合的方法,得到106种机构。综合出的机构有两条分支运动链直接与动平台和静平台相连,其中一条为单开链,另一条为混合链。所有机构速度雅可比矩阵均为... 基于混联机构概念和互易螺旋理论提出了完全解耦二维移动二维转动(2T2R)并联机构结构综合的方法,得到106种机构。综合出的机构有两条分支运动链直接与动平台和静平台相连,其中一条为单开链,另一条为混合链。所有机构速度雅可比矩阵均为对角阵,即动平台的输出速度与4个主动副的输入速度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故此类机构运动学解完全解耦,克服了一般并联机构耦合性强、控制复杂的弱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结构综合 互易螺旋理论 完全解耦 混联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壁筒结构的可靠性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董广萍 谢镭 +2 位作者 张伟 李雪玲 崔扬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81-84,共4页
分析了采用直接积分法进行结构可靠性计算的有关关键技术,包括积分区域的规则化处理、联合概率密度函数的构成和积分区域内的多维数值积分问题等,接着研究了厚壁筒结构的失效模式,建立了厚壁筒结构强度失效的失效状态函数,最后应用结构... 分析了采用直接积分法进行结构可靠性计算的有关关键技术,包括积分区域的规则化处理、联合概率密度函数的构成和积分区域内的多维数值积分问题等,接着研究了厚壁筒结构的失效模式,建立了厚壁筒结构强度失效的失效状态函数,最后应用结构可靠性计算的直接积分法进行了厚壁筒结构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研究。本文的研究为厚壁筒结构的设计、制造提供了理论参考,其方法可以应用于建筑、机械、化工、船舶等许多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区域 厚壁筒 直接积分法 状态函数 维数 联合概率密度函数 数值积分 可靠性计算 机械 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梁栓-焊混合连接节点性能试验 被引量:12
19
作者 何敏娟 焦燏烽 马人乐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87-1792,共6页
为实现工业化建筑快速施工的目标,设计了钢梁现场翼缘对接栓-焊混合连接节点.此节点在拼接处梁的下翼缘及近下翼缘的腹板上焊接法兰板,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法兰板上部焊接加劲板,加劲板同时焊接于梁腹板上;腹板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上翼... 为实现工业化建筑快速施工的目标,设计了钢梁现场翼缘对接栓-焊混合连接节点.此节点在拼接处梁的下翼缘及近下翼缘的腹板上焊接法兰板,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法兰板上部焊接加劲板,加劲板同时焊接于梁腹板上;腹板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上翼缘待腹板和下翼缘安装完成后现场俯焊.为考察此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滞回性能及失效模式等性能,设计了3个试件进行单向及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梁节点具有很好的延性转动能力,转角最大可达0.095rad,延性转动后摩擦型螺栓变成承压型高强度螺栓,强度还有一定的提高.最终节点失效是由于连接法兰板的螺栓松动,法兰板缝隙发展,导致螺栓滑丝松动而失去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建筑 梁柱节点 栓-焊混合节点 低周往复 加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可靠性灵敏度因子计算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雪玲 张伟 +1 位作者 徐秉汉 崔维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59-63,i005,共6页
在分析传统的灵敏度因子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灵敏度因子计算方法。它解决了传统定义中难于处理的确定性设计变量与随机变量混合和多模态失效问题分析,不仅适合于只有随机变量和只有确定性变量的情况,也适合于它们的混合情... 在分析传统的灵敏度因子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灵敏度因子计算方法。它解决了传统定义中难于处理的确定性设计变量与随机变量混合和多模态失效问题分析,不仅适合于只有随机变量和只有确定性变量的情况,也适合于它们的混合情况。对典型实例的计算分析表明,新方法更能反映各因素对结构失效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灵敏度 因子 计算方法 随机变量 问题分析 设计变量 定性变量 典型实例 结构失效 实践意义 多模态 确定性 分析表 传统 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