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治疗失败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国瑞 孙振江 +1 位作者 徐永申 穆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7-254,共8页
目的探究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FIF)髓内治疗失败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emoral head replacement,FHR)后脱位的原因。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 目的探究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FIF)髓内治疗失败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emoral head replacement,FHR)后脱位的原因。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后髓内钉失效行FHR治疗的FIF老年患者1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FHR术后股骨头是否脱位,分为脱位组(45例)和未脱位组(130例)。评估FHR的临床疗效,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围术期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影响FHR效果的因素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采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预测因子,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通过各危险因素的比值比(OR)构建简易风险评分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以Hosmer-Lemeshow(H-L)检验判断模型的校准度。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12个月患者的各Harris评分均显著改善(均P<0.05);FHR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少,主要包括肺部感染(2.86%)、下肢静脉血栓(2.86%)以及心功能障碍(2.86%)。LASSO回归模型获得6个预测因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其中患者年龄、神经及肌肉系统疾病、手术入路、术后生活习惯、术后护理为股骨头发生脱位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简易风险评分模型的评分在0~21.6分,可划分为低危(<11分)、中危(11~15分)和高危(>15分)3个风险等级;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的脱位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其区分度和校准度较好。结论高龄患者FIF髓内钉固定失效后行FHR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年龄、神经及肌肉系统疾病、手术入路、术后生活习惯、术后护理等为FHR后股骨头发生脱位的独立影响因素,在临床治疗时要加以重视及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分析
2
作者 刘晶晶 王琦珂 +2 位作者 马志强 梁燕 李忍萍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2-871,共10页
目的通过比较健康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以及HP感染合并NAFLD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特点,探讨NAFLD合并HP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3年3月1日—2024年4月3... 目的通过比较健康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以及HP感染合并NAFLD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特点,探讨NAFLD合并HP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3年3月1日—2024年4月30日收治的NAFLD患者19例(NAFLD组)、HP感染患者19例(HP组)、NAFLD合并HP感染患者19例(NAFLD合并HP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留取粪便标本,提取标本的总DNA,进行PCR扩增,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4组人群肠道菌群特征及差异性。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菌群物种之间差异性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NAFLD合并HP组与其他3组相比,肠道菌群丰富度有降低趋势。NAFLD合并HP组与NAFLD组相比、NAFLD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菌群分布具有明显差异性(P值均<0.05)。在门水平上,NAFLD合并HP组占前3位的物种分别为厚壁菌门(59.94%)、变形菌门(17.00%)、放线菌门(14.75%),相比于其他3组,变形菌门占比增加,放线菌门占比减少。在属水平上,NAFLD合并HP组的前5位优势菌属分别为Bifidobacterium、Streptococcus、Escherichia-Shigella、Agathobacter、Ruminococcus gnavus_group。与NAFLD组相比,NAFLD合并HP组Streptococcus、Veillonella、Rothia的丰度升高,Dialister、Ruminococcus toraues_group的丰度降低。与HP组相比,NAFLD合并HP组Collinsella、Subdoligranulum、Catenibacterium、Porphyromonas的丰度降低,而Citrobacter、Olsenella的丰度升高,物种差异性分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NAFLD合并HP感染患者的肠道菌群发生相应变化,这些菌群可能是HP感染促进NAFLD发生、发展的肠道微生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幽门螺杆菌 胃肠道微生物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效果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建庄 闫梅 +1 位作者 段海艳 杨琼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9期15-18,共4页
以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改革在提升了医院服务质量和社会公信力的同时,仍然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医管局权责不明晰、财政补偿机制不完善、... 以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改革在提升了医院服务质量和社会公信力的同时,仍然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医管局权责不明晰、财政补偿机制不完善、内部治理改革所需要的外部条件缺失、产权结构单一等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主要包括:强化政府中立角色和政府责任;推进信息公开与问责制度,完善监督评估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管理办法;实施股权结构多元化经营;坚持并完善理事会型法人治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法人治理结构 改革 公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践探讨
4
作者 杨建庄 《中国医院管理》 2012年第11期6-8,共3页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河南省、洛阳市两级首批法人治理结构的试点单位。通过近两年的工作实践,在无任何参照样本的情况下.医院摸索前行.在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同时也遇到不少问题...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河南省、洛阳市两级首批法人治理结构的试点单位。通过近两年的工作实践,在无任何参照样本的情况下.医院摸索前行.在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同时也遇到不少问题。作为国家公立医院试点城市中的改革单元,我们探讨了医院在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时的具体操作方法、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使这项工作体现改革价值.更具试点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医院改革 法人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杜冉 李文娟 +2 位作者 冯方 温丽君 李建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3-376,共4页
目的:评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重度颅脑损伤(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关系及其对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133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死亡组(45... 目的:评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重度颅脑损伤(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关系及其对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133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死亡组(45例)与生存组(88例)临床指标的差异。根据上述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建立3个回归模型[分别纳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PLR及NLR+PLR],分析30 d内病死风险的影响因素。通过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PLR对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NLR及PLR与STBI患者预后有关(P<0.05)。NLR(OR=0.963,95%CI为0.929~0.999,P=0.044)及PLR(OR=0.995,95%CI为0.991~0.998,P=0.005)是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影响因素。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LR降低可增加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RR=0.999,95%CI为0.999~1.000,P=0.002)。结论:PLR是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影响因素,并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经相关性偏头痛患者脑代谢的磁共振波谱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新瑜 郝会粉 +3 位作者 杨静 刘晴晴 李明霞 左伟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73-779,共7页
目的采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研究月经相关性偏头痛(MRM)不同状态下脑代谢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及雌激素孕激素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招募2019年4月—2022年8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确诊的MRM患者36例,同时招募年龄... 目的采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研究月经相关性偏头痛(MRM)不同状态下脑代谢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及雌激素孕激素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招募2019年4月—2022年8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确诊的MRM患者36例,同时招募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女性29例。采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分别于发作间期(卵泡后期)、发作期(围月经期)检测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和丘脑的主要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复合物(Glx)和胆碱(Cho)与肌酸(Cr)的比值。每次MRI成像当天同时采集静脉血检测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比较发作间期、发作期各脑区两组间代谢物比值及激素水平、围月经期激素下降率的差异,同时观察MRM组从发作间期到发作期脑代谢的变化。结果MRM患者较正常人卵泡后期、围月经期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及围月经期雌激素孕激素下降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发作间期,MRM组左侧mPFC Cho/Cr较对照组降低(U=-2.957,P=0.003),且与发作频率呈负相关(r=-0.398,P=0.018)。在发作期,MRM组左侧mPFC GABA/Cr较对照组降低(U=-2.015,P=0.044),左侧丘脑Glx/Cr较对照组升高(t=2.213,P=0.033),上述结果与临床特点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MRM患者从发作间期到发作期GABA/Cr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而右侧丘脑Glx/Cr显著升高(t=-2.181,P=0.038),右侧丘脑Cho/Cr显著升高(Z=-2.414,P=0.016)。结论MRM患者存在与正常人不同的脑代谢情况,且伴随头痛发作存在脑代谢的变化,但本研究未发现与月经周期相关雌激素孕激素的差别,其神经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症 质子磁共振波谱 磁共振成像 大脑 代谢 月经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F、MMPs基因交互作用与强直性脊柱炎及免疫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朱辉 徐永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50-2157,共8页
目的:探索MIF和MMPs家族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遗传易感性,以及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AS发病的相关性,发现AS的高危因素并筛选AS高危人群。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180例AS患者和345例对照者。选择MIF和MMP... 目的:探索MIF和MMPs家族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遗传易感性,以及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AS发病的相关性,发现AS的高危因素并筛选AS高危人群。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180例AS患者和345例对照者。选择MIF和MMPs家族基因的标签SNP(MIF rs2070767、MIF rs1007888、MMP1 rs498186、MMP2 rs243866、MMP3 rs591058、MMP8 rs11225395),提取DNA后进行基因分型,并进一步分析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遗传模型与AS发病的关系及高危因素。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分析目的基因之间以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与AS的相关性。对MIF、MMPs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及免疫相关性分析。结果:AS组MIF rs1007888、MMP1 rs498186、MMP8 rs11225395最小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MIF rs1007888的GG基因型、MMP1 rs498186的GG基因型、MMP3 rs591058的CT/TT基因型、MMP8 rs11225395的TT基因型与AS的发病风险相关。GMDR基因交互分析发现MMP3 rs591058, MMP8rs11225395相互作用模型为最佳模型。基因环境交互分析发现MIF rs2070767、MIF rs1007888、MMP1 rs498186、MMP2rs243866、MMP3 rs591058、MMP8 rs11225395、吸烟、饮酒、肥胖相互作用模型为最佳模型。MIF、MMPs相关基因在基质金属蛋白酶、巨噬细胞迁移通路及免疫系统调节过程富集。MMPs表达水平与免疫浸润呈正相关。结论:MIF和MMPs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AS的易感性相关,且MIF和MMPs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并可通过多个生物学过程引起AS,并可能通过免疫浸润影响AS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F MMP GMDR 强直性脊柱炎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年龄对患儿听觉言语变化规律的影响
8
作者 孙小龙 郭娟丽 李晓洋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7-392,共6页
目的 探究双耳重度感音神经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患儿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后听觉言语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行单侧CI治疗... 目的 探究双耳重度感音神经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患儿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后听觉言语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行单侧CI治疗的患儿216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203例,人工耳蜗开机后漏诊32例,最终纳入171例。R软件spline函数拟合术后24个月听觉能力轨迹;多变量线性混合回归模型动态分析影响听能发育的协变量;Cox模型明确年龄与听能发育的关联性;E值法行敏感性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年龄与语言交流相关性。结果 CI植入后患儿语前听能恢复轨迹为Y=16.14+10.89X-0.54X2+0.01X3(0≤X≤24)。CI植入前协变量为听阈、语言模仿能力和术前佩戴助听器,CI植入后6~12月协变量为语言模仿能力和术后佩戴助听器,CI植入后24月协变量为术后佩戴助听器和语训时长。经Cox模型调整后,植入年龄与听能发育程度存在显著负关联效应(HR=2.07,95%CI:1.81~2.30)。在CI植入后3~24月,患儿轮流交流能力、主动交流能力、视觉交流能力和听觉注意力逐步提高,并与年龄呈负相关性。结论 CI植入年龄越早SNHL患儿术后听觉言语发育越好,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患儿术后听力恢复、语言发展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聋 人工耳蜗植入 听觉能力 语言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基因测序探索多系统萎缩患者外周血液中铁死亡相关核心基因及其药物靶点 被引量:2
9
作者 韩亚 张政 张亚恒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1-826,共6页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SA)患者血液中差异表达的铁死亡相关基因,寻找诊断和治疗的新方向。方法收集MSA患者血液标本进行高通量全基因测序分析,对数据进行整理并筛选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及信使RNA(mRNAs)基因。进一步筛选铁...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SA)患者血液中差异表达的铁死亡相关基因,寻找诊断和治疗的新方向。方法收集MSA患者血液标本进行高通量全基因测序分析,对数据进行整理并筛选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及信使RNA(mRNAs)基因。进一步筛选铁死亡相关基因后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Cytoscape的MCODE插件筛选关键基因模块。构建铁死亡相关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网络,对网络中的mRNA基因进行基因药物关联性分析。最后利用PCR验证目标基因。结果共筛选出铁死亡相关mRNA基因34个。筛选核心模块和构建ceRNA网络发现2个网络中均存在MAPK14和MTF1基因。药物基因预测发现MAPK14具有众多药物治疗靶点。实时PCR结果表明MAPK14基因在MSA外周血液中显著上调,诊断性能良好。结论铁死亡相关基因在MSA患者外周血中存在差异表达,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可能与脂质代谢异常和氧化应激途径相关。其中,核心基因MAPK14在调控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是一个良好的潜在药物治疗靶点和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血液 铁死亡 竞争内源性RNA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1064nm皮秒激光治疗太田痣的回顾性分析
10
作者 田雪连 鲁亚青 +2 位作者 黄立峰 黄飞 李雪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2-465,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Nd:YAG1064 nm皮秒激光治疗太田痣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收集采用Nd:YAG1064 nm皮秒激光治疗的太田痣患者106例,对治疗后疗效、不良反应及包括性别、首次治疗年龄、病程、治疗次数等可能影响疗效的因... 目的:回顾性分析Nd:YAG1064 nm皮秒激光治疗太田痣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收集采用Nd:YAG1064 nm皮秒激光治疗的太田痣患者106例,对治疗后疗效、不良反应及包括性别、首次治疗年龄、病程、治疗次数等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6例太田痣患者经1~6次治疗后,痊愈者33例,显效者29例,总有效率58.5%,炎症后色素沉着率4.7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治疗次数、首次治疗年龄及病程的组间疗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发病年龄、Tanion分型、Ueda颜色分级及Fitzpatrick皮肤分型与疗效均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次数及首次治疗年龄是疗效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治疗效果也随之提升,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OR=2.483,95%CI:1.575~3.914,P<0.001);首次治疗年龄越小,疗效越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396,95%CI:0.216~0.629,P<0.001)。结论:Nd:YAG1064 nm皮秒激光治疗太田痣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首次治疗年龄及治疗次数对疗效影响显著,应早期治疗,适当增加治疗次数,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田痣 Nd:YAG1064nm皮秒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屏软骨鼓室成形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 被引量:15
11
作者 申玉梅 孙文青 +1 位作者 申洪 李永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82-1384,共3页
目的观察耳屏软骨鼓室成形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2008年6~2008年10月对18例粘连性中耳炎患者行耳屏软骨置入的鼓室成形术,比较术前和术后1个月、1年的语频听力气骨导差和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全部患者于术后6周内干耳,1... 目的观察耳屏软骨鼓室成形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2008年6~2008年10月对18例粘连性中耳炎患者行耳屏软骨置入的鼓室成形术,比较术前和术后1个月、1年的语频听力气骨导差和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全部患者于术后6周内干耳,17例鼓膜愈合,1例鼓膜前下有裂隙,术前平均气骨导差(0.25、0.5、1.0、2.0 kHz)44.65dB,术后1个月平均气骨导差为33.40 dB,骨气导差值缩小〉10 dB,术后1年平均气骨导差(0.25、0.5、1.0、2.0 kHz)为15.21 dB,骨气导差值缩小〉25 dB。自觉耳闷消失或减轻3/15例、耳鸣消失1/11例、耳鸣减轻10/11例,术后出现高频性耳鸣1/7例,鼓膜外观基本正常17例。结论利用耳屏软骨重建鼓膜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可行的治疗方法,但是要注意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软骨 鼓室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MRI表现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静 孙聚葆 +4 位作者 黄咏文 李新瑜 詹浩辉 宋海乔 李珂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70-673,共4页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手足口病(HFMD)并发脑炎的MRI平扫表现及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临床确诊为HFMD并发脑炎患儿的颅脑MRI资料。结果 85例患儿头颅MRI平扫阴性28例,阳性57例,其中10例为斑点或片状病灶散在分布于大脑半球、胼胝...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手足口病(HFMD)并发脑炎的MRI平扫表现及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临床确诊为HFMD并发脑炎患儿的颅脑MRI资料。结果 85例患儿头颅MRI平扫阴性28例,阳性57例,其中10例为斑点或片状病灶散在分布于大脑半球、胼胝体、丘脑及小脑蚓部,呈稍长或等T1、稍长或等T2信号,T2FLAIR、DWI多数呈高信号。47例病灶位于脑干,以桥脑被盖部及延髓为主,其中17例DWI见脑干被盖部呈对称斑片状高亮信号,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及T2FLAIR呈高信号或等信号;30例表现为脑干背侧片状长T1、稍长T2信号,DWI呈等或略高信号,T2FLAIR呈高信号,9例病变对称性向四脑室周围延伸,其中1例累及两侧大脑脚。结论小儿HFMD并发脑炎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病变以脑干被盖部为主;DWI及T2FLAIR序列可提高病灶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脑炎 磁共振成像 儿童 学龄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对大鼠心肌肥厚组织中Raf/ME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屈春生 陈莉萍 李道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44-1347,共4页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心肌肥厚大鼠左室心肌组织中Raf/ME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3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干预组给予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干预组在给予异丙肾上腺素注射同时灌...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心肌肥厚大鼠左室心肌组织中Raf/ME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3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干预组给予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干预组在给予异丙肾上腺素注射同时灌胃应用替米沙坦,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皮下注射。进行心肌相关指数、病理学检测,并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左心室心肌心房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表达,检测模型建立成功情况;模型建立成功后,各组大鼠取左心室心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磷酸化Raf(phosphorylation of Raf,p-Raf)和磷酸化细胞外调节激酶1/2(phosphorylation of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1/2,p-ERK1/2)表达。结果:模型组p-Raf阳性区域平均积分光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干预组介于模型组与对照组之间(P=0.041,P=0.031);模型组p-ERK1/2阳性区域平均积分光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干预组介于模型组与对照组之间(P=0.0039,P=0.023)。结论:替米沙坦可能抑制p-Raf、p-ERK1/2蛋白表达而抑制Raf/MEK/ERK信号通路激活,具有抗心肌肥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替米沙坦 磷酸化 磷酸化细胞外调节激酶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的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江峰 董平栓 +2 位作者 曲红培 李艳云 畅晓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681-683,共3页
目的研究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的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2例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HFPEF患者作为HE... 目的研究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的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2例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HFPEF患者作为HEPEF组,另选择无心肌缺血及器质性心脏病变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HRT指标:震荡初始值(turbulence onset,TO)和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评价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指标,比较HFPEF组与对照组之间HRT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FPEF组TO明显升高[(0.17±1.40)%vs(-0.26±0.99)%,P=0.027],TS明显降低[(0.88±2.51)ms/RRI vs(2.60±2.76)ms/RRI,P=0.00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与TO负相关(r=-0.55,P=0.01),与TS呈正相关(r=0.23,P=0.03);舒张早期二尖血流速度和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比值与TO正相关(r=0.21,P=0.04),与TS呈负相关(r=-0.39,P=0.01)。结论 HFPEF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受损,提示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降,并且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功能 每搏输出量 心力衰竭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单发肿块的MRI诊断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杨静 孙聚葆 詹浩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0-174,共5页
目的 MRI在腮腺肿块的诊断中具有明显优越性,本研究分析腮腺单发肿块的MRI表现及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单发肿块的MRI表现,其中35例行增强扫描,观察肿块部位、形态、边缘、大小、信号、增强表现及伴随征... 目的 MRI在腮腺肿块的诊断中具有明显优越性,本研究分析腮腺单发肿块的MRI表现及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单发肿块的MRI表现,其中35例行增强扫描,观察肿块部位、形态、边缘、大小、信号、增强表现及伴随征象。结果 107例良性肿块中,除2例炎性肿块外均边界清晰,以腺瘤(57例)及腺淋巴瘤(31例)最常见,两者发生部位及T2WI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腺瘤T2WI以高信号为主(55例,96.5%),40例(70.2%)见囊变;而腺淋巴瘤均发生于中老年男性且位于腮腺后下极,12例T2WI呈等/低信号,19例呈稍高信号,3例呈囊实性。21例恶性肿瘤中,15例(71.4%)形状不规则,18例(85.7%)边界模糊,15例(71.4%)T2WI呈等或低信号为主混杂信号;增强扫描6例显著强化,6例不规则环形强化,伴周围结构侵犯4例(19.0%),颈部淋巴结肿大7例(33.3%);恶性病灶在形态、边界、T2WI信号及伴随征象上与良性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腮腺单发肿块的MRI征象对病灶良恶性的鉴别及腺瘤和腺淋巴瘤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软骨-软骨膜复合体在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文青 刘运春 王云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96-1898,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条栅状软骨-软骨膜和马蹄铁状软骨-软骨膜两种修复技术在鼓室成形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5~2008年39例(39耳)资料完整的鼓膜穿孔面积>40%患者应用两种类型自身软骨-软骨膜复合体的鼓室成形术,其中条栅状软骨... 目的观察比较条栅状软骨-软骨膜和马蹄铁状软骨-软骨膜两种修复技术在鼓室成形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5~2008年39例(39耳)资料完整的鼓膜穿孔面积>40%患者应用两种类型自身软骨-软骨膜复合体的鼓室成形术,其中条栅状软骨组19例(19耳),马蹄铁状软骨组20例(20耳)。对术后鼓膜愈合率和听力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鼓膜愈合率均为100%,而言语频率的术前气骨导差与术后气骨导差的差值,马蹄铁状组优于条栅状组(P<0.05)。结论两种软骨-软骨膜复合体修补技术在修补鼓膜大、中穿孔的鼓室成形术均有较好疗效,术后3个月时马蹄铁状软骨-软骨膜组语频听力的改善优于条栅状软骨-软骨膜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软骨膜复合体 鼓室成形术 鼓膜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4/FMR2、IL-10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的遗传易感性和免疫浸润相关 被引量:4
17
作者 穆杰 徐永申 朱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1-748,共8页
目的探索AF4/FMR2、IL-10基因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遗传易感性,发现高危因素及筛选高危人群。方法共纳入207例AS患者和321例对照者。选择AF4/FMR2家族基因以及IL-10基因的标签SNP(rs340630、rs241084、rs10865035、rs1698105、rs180089... 目的探索AF4/FMR2、IL-10基因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遗传易感性,发现高危因素及筛选高危人群。方法共纳入207例AS患者和321例对照者。选择AF4/FMR2家族基因以及IL-10基因的标签SNP(rs340630、rs241084、rs10865035、rs1698105、rs1800896),提取DNA后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其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析不同遗传模型与AS发病的关系,并进行基因-基因、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分析。结果AS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血沉、C反应蛋白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有差异(P<0.05)。AFF1 rs340630的显性模型和隐性模型、AFF3 rs10865035的隐性模型、IL-10 rs1800896的隐性模型在AS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31、P=0.010、P=0.031、P=0.019)。基因环境交互分析发现AFF1 rs340630,AFF2 rs241084,AFF3 rs10865035,AFF4 rs1698105,IL-10 rs1800896,吸烟史,饮酒史相互作用模型为最佳模型。AF4/FMR2、IL-10相关基因在AFF4超级延伸复合物、白细胞介素家族信号转导、细胞因子刺激、凋亡等过程富集。免疫相关性分析发现AF4/FMR2、IL-10的表达水平与免疫浸润呈正相关(r>0)。结论AF4/FMR2和IL-10基因多态性与AS的易感性相关,AF4/FMR2和IL-10基因与环境交互引起AS,并通过免疫浸润影响AS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4/FMR2 IL-10 单核苷酸多态性 强直性脊柱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与粟粒性肺转移瘤的CT特征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静 詹浩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05-1207,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粟粒型肺结核(AMPT)和粟粒性肺转移瘤(MLM)的常规CT及高分辨CT(HRCT)扫描中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AMPT和30例MLM的常规CT及HRCT资料,观察小结节的特点及其他并发征象。结果结节的大小、密度、分布及边界在AMPT、MLM间... 目的分析急性粟粒型肺结核(AMPT)和粟粒性肺转移瘤(MLM)的常规CT及高分辨CT(HRCT)扫描中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AMPT和30例MLM的常规CT及HRCT资料,观察小结节的特点及其他并发征象。结果结节的大小、密度、分布及边界在AMPT、MLM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内磨玻璃密度、肺实变在AMPT的发生率高于MLM(P<0.05);多发结节小空洞、小叶间隔增厚、胸膜增厚及淋巴结增大在MLM的发生率高于AMPT(P<0.05)。结论AMPT和MLM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有助于对两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粟粒型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Bcl-2在放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的表达及意义和川芎嗪对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常保萍 邓昊 +5 位作者 张海深 王亚丽 任萍 赵变锋 刘文励 孙汉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5-466,470,共3页
目的:探讨放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Fas、Bcl-2的表达和骨髓细胞凋亡以及川芎嗪对其影响。方法:健康昆明小鼠经6.0Gy60Coγ照射后立即喂饲川芎嗪并设对照组和正常组,在放射损伤后第3、7、14、21天检测其骨髓细胞Fas、Bcl-2的表达和骨髓细胞... 目的:探讨放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Fas、Bcl-2的表达和骨髓细胞凋亡以及川芎嗪对其影响。方法:健康昆明小鼠经6.0Gy60Coγ照射后立即喂饲川芎嗪并设对照组和正常组,在放射损伤后第3、7、14、21天检测其骨髓细胞Fas、Bcl-2的表达和骨髓细胞凋亡率。结果:照射后骨髓细胞Fas表达增强,Bcl-2表达减弱,骨髓细胞凋亡增加,但川芎嗪能够减轻放射损伤后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放射损伤后小鼠骨髓细胞Fas、Bcl-2的表达变化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川芎嗪具有减轻放射损伤后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 BCL-2 放射 凋亡 川芎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pcidin对人非小细胞肺癌H520细胞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捷 李艳颖 +1 位作者 焦江琴 李付广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852-1856,共5页
目的:探讨Hepcidin表达对肺癌细胞活力、凋亡率的影响。方法:将人非小细胞肺癌H520细胞分为对照组、si-Scrabble组和si-Hepcidin组,Western blot检测转染siRNA后Hepcidin和Ferroportin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Hepcidin表达对肺癌细胞活力、凋亡率的影响。方法:将人非小细胞肺癌H520细胞分为对照组、si-Scrabble组和si-Hepcidin组,Western blot检测转染siRNA后Hepcidin和Ferroportin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法测定各组细胞胞内铁含量。将转染si-Hepcidin的H520细胞分为Hepcidin+组和Hepcidin-组,CCK8法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及凋亡率。结果:转染si-Hepcidin的H520细胞Hepcid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si-Hepcidin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Ferroportin表达明显升高,胞内铁含量明显降低(P<0.05)。Hepcidin+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Hepcidin-组,凋亡率低于Hepcidin-组(P<0.05)。结论:高表达Hepcidin可促进肺癌细胞生长,抑制Hepcidin表达可通过调控肺癌细胞铁代谢抑制细胞活力和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HEPCIDIN 铁代谢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