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作反馈本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淑梅 郑凤勤 牛丽红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8期71-72,共2页
护理管理是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系统地发挥护士的潜在能力及有关人员或设备环境及社会活动作用的过程。科学的护理管理是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ICU是对各种危重疾病实施集中、连续、强化的监测、救治和护理的场所。... 护理管理是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系统地发挥护士的潜在能力及有关人员或设备环境及社会活动作用的过程。科学的护理管理是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ICU是对各种危重疾病实施集中、连续、强化的监测、救治和护理的场所。这就要求ICU的护理管理要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才能保证工作的高效顺利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 ICU 反馈 健康水平 社会活动 护理学科 护理质量 危重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ICU护士主观能动性的实践与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淑梅 祁艳 王鲜茹 《中国护理管理》 2009年第7期59-61,共3页
目的:探索通过提高ICU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持续提高其综合素质的方法。方法:围绕ICU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通过对22名ICU护士进行1年的减轻工作压力、个性化指导、及时反馈与评价、开展形式灵活的培训、激励与营造学习气氛,提高主观能动性... 目的:探索通过提高ICU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持续提高其综合素质的方法。方法:围绕ICU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通过对22名ICU护士进行1年的减轻工作压力、个性化指导、及时反馈与评价、开展形式灵活的培训、激励与营造学习气氛,提高主观能动性方法的实施,观察实施前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理论知识、医护患合作、沟通技巧的满意度变化。结果:实施后与实施前的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提高ICU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方法的实施,其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该方法可能为持续提高ICU护士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护士 主观能动性 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护士主导的集束化抗凝管理在华法林抗凝治疗房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杜欢欢 翟景明 +1 位作者 屈振威 邱立帅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88-290,41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护士主导的集束化抗凝管理模式对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达标率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期间112例房颤拟服用或正在服用华法林的... 目的:探讨基于护士主导的集束化抗凝管理模式对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达标率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期间112例房颤拟服用或正在服用华法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常规组56例用药期间行常规护理指导,抗凝组56例给予护士主导的集束化抗凝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 m的干预,采集静脉血对比抗凝效果和血液流变学指标,通过调查问卷对比自我管理能力,统计并记录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抗凝组INR达标率低于常规组,TTR值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dult health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ssessment scale,AHSMSR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3 m后,两组AHSMSRS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抗凝组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D-二聚体(D-Dimer,D-D)、全血黏度(Whole blood viscosity,NB)、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3 m后,两组D-D、NB、FIB、FDP水平均降低,且抗凝组低于常规组(P<0.05);抗凝组抗凝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护士主导的集束化抗凝管理模式应用于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有助于增强抗凝效果,改善血液流变学,增强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抗凝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华法林 集束化抗凝管理 国际标准化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孙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7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对比。方法 78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每组39例。肠内营养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组行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水平变化以及并发...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对比。方法 78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每组39例。肠内营养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组行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水平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肠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低于肠外营养组的2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肠内营养组白蛋白(ALB)水平明显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糖(GLU)均低于肠外营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肠外营养支持相比,重症脑卒中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指标,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卒中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早期肠外营养支持 营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输液管持续滴注给药湿化气道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慧娟 许怡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4期2562-2564,共3页
目的探讨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输液管持续滴注给药湿化气道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5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 目的探讨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输液管持续滴注给药湿化气道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5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单一治疗组(n=47)和联合治疗组(n=48)。单一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和输液管持续滴注给药湿化气道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单一治疗组基础上接受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气道湿化效果、痰液黏稠度和痰痂、肺部感染、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气道湿化良好率[91.67%(44/48)]高于单一治疗组[70.21%(33/47)],痰液黏稠度优于单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痰痂、肺部感染、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发生率分别为10.42%、4.17%、6.25%、6.25%,低于单一治疗组的29.79%、25.53%、23.40%、2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输液管持续滴注给药湿化气道有助于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疗效,改善痰液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氨溴索 湿化气道 气管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期间吸痰时机的观察
6
作者 段真真 孟海英 徐远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期间合适吸痰时机的选择。方法随机观察本院ICU护士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患儿吸痰240例次。结果以听诊痰鸣音、气道压升高报警、患儿呛咳、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后作为吸痰指征,多...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期间合适吸痰时机的选择。方法随机观察本院ICU护士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患儿吸痰240例次。结果以听诊痰鸣音、气道压升高报警、患儿呛咳、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后作为吸痰指征,多数可达到明显改善患者通气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机械通气 吸痰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