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50
1
作者 杜浩 田笑笑 +3 位作者 张晓强 李同森 常彦卿 赵大治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629-1632,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保守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并结合患者自身要求分为对照组(17例)和治疗组(21例),...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保守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并结合患者自身要求分为对照组(17例)和治疗组(21例),分别采用保守法和PV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椎体高度及Cobb角、椎体再骨折情况。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组内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同期比较,仅治疗后1周时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椎体前缘、中线、后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除椎体后缘高度外,其他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椎体前缘、中线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后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椎体前缘、中线、后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2例、治疗组有4例患者出现椎体再骨折。结论 PVP止痛效果显著且持久,但较难恢复椎体高度,术后椎体再骨折发生率较高;保守法治疗止痛周期较长,椎体高度恢复情况较好,术后椎体再骨折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老年人 骨质疏松 骨折 压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充填材料应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山羊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椎体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宏建 杜靖远 +1 位作者 王义生 刘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在山羊骨质疏松症模型上,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磷酸钙人工骨(CPC)和复合重组人类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磷酸钙人工骨(rhBMP-2/CPC)3种充填材料充填后椎体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目的:在山羊骨质疏松症模型上,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磷酸钙人工骨(CPC)和复合重组人类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磷酸钙人工骨(rhBMP-2/CPC)3种充填材料充填后椎体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6-8岁中老年雌性山羊8只,均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4个月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在C形臂X光机监视下,随机选取每只山羊的L2-L6的2节椎体行PVP,分别充填PMMA、CPC和rhBMP-2/CPC,保证每只山羊2节穿刺椎体的充填材料各不相同,术后4个月麻醉动物,活体取出椎体,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8只山羊16个椎体的PVP均成功,3种充填材料分布于椎体内,共出现4个椎体的渗漏。扫描电镜观察:PMMA呈层状黏附于松质骨表面,两者界限明显;pMMA表面有极少量的细胞成分存在,未见骨质长入PMMA和PMMA的降解;CPC呈松散的团状,渗透于骨组织中,与骨组织融合在一起,有新骨组织长入其内部,呈交错连接,无界膜形成,有不规则的互相连通的自然孔隙存在,细胞成分较多,可见CPC吸收;与CPC结构相比,rhBMP-2/CPC细胞.成分更为丰富,可见大量成簇的成骨细胞,并可见较成熟的骨小梁形成。结论:rhBMP-2/CPC和CPC均具有降解活性和骨传导活性,优于PMMA。rhBMP-2/CPC还具有诱导成骨活性,可能成为PVP中强化骨质疏松椎体的首选充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山羊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磷酸钙人工骨 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骨折患者采取接骨七厘片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18
3
作者 许九生 荔婷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51-753,共3页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患者采取接骨七厘片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93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43例对照组患者选择盘龙七片口服治疗,50例实验组患者则选择接骨七厘...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患者采取接骨七厘片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93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43例对照组患者选择盘龙七片口服治疗,50例实验组患者则选择接骨七厘片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消肿止痛效果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疗效相当。在消肿止痛效果、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显著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对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接骨七厘片治疗具有比较理想的临床疗效,能让骨折的愈合时间有效缩短,消肿止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接骨七厘片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狄诺塞麦对去卵巢大鼠股骨干骺端骨缺损修复影响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许九生 荔婷婷 刘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35-1539,共5页
目的研究狄诺塞麦(DMAb)对去卵巢大鼠股骨干骺端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行假手术(Sham,n=15)和切除双侧卵巢(OVX,n=25)手术,术后12 w每组各取5只大鼠处死取股骨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来确定骨质疏松的建立情况,... 目的研究狄诺塞麦(DMAb)对去卵巢大鼠股骨干骺端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行假手术(Sham,n=15)和切除双侧卵巢(OVX,n=25)手术,术后12 w每组各取5只大鼠处死取股骨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来确定骨质疏松的建立情况,随后各组大鼠在双侧股骨干骺端建立3 mm圆形缺损,术后随机分成3组:Sham、OVX组及DMAb组。术后第一天DMAb组给予DMAb皮下注射一次,剂量为60 mg,正常饲养12 w后所有大鼠处死取股骨行Micro-CT、骨生物力学、组织切片检测。结果和OVX组、Sham组股骨干骺端缺损愈合相比,DMAb组大鼠股骨干骺端缺损区域有较高的最大载荷、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粱数量(Tb.N)、连接密度(Conn.D)、骨矿化沉积率(MAR)和较低的骨小粱分离度(Tb.Sp),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Ab通过增加骨量,促进骨组织矿化及提高骨骼强度来加速去势大鼠股骨干骺端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大鼠 骨质疏松 骨缺损 狄诺塞麦 骨矿化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定制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外侧壁粉碎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孙振江 朱辉 +3 位作者 张国瑞 张艳亮 翟艺宗 徐永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9-624,共6页
目的 探究3D打印(3DP)定制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外侧壁粉碎的股骨转子间骨折(IF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外侧壁粉碎的IF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PFNA组(n=52)... 目的 探究3D打印(3DP)定制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外侧壁粉碎的股骨转子间骨折(IF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外侧壁粉碎的IF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PFNA组(n=52)使用PFNA,Unite组(n=56)为在PFNA组基础上联合3DP定制钢板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指标、Harris评分、炎症因子、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采用随机行走模型评价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改善情况。结果 与PFNA组相比,Unite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及下床活动时间更短(P <0.05)。与PFNA组相比,Unite组术后12个月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度及Harris总分均更高(P <0.05),术后1个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均更低(P <0.05)。随机行走模型评价结果显示,Unite组手术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PFNA组。与PFNA组相比,Unite组术后12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 <0.05),满意度更高(P <0.05)。结论 对于治疗外侧壁粉碎的IFF患者,3DP定制钢板联合PFNA治疗,手术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单用PFNA,且术后12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外侧壁 股骨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