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颅脑损伤后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俊霞 肖雄木 +2 位作者 李国辉 周晓丹 刘艳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170-2171,共2页
目的:探讨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颅脑损伤后脏器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6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8)(入选标准:伤后24h内入院,剔除入院时即存在呼吸衰竭、肾衰竭或电解质紊乱者... 目的:探讨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颅脑损伤后脏器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6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8)(入选标准:伤后24h内入院,剔除入院时即存在呼吸衰竭、肾衰竭或电解质紊乱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组)和对照组(常规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血糖、并发症等,评估脏器情况,判断整体预后等。结果:观察组34例,死亡8例(其中放弃治疗3例);对照组34例,死亡13例,因治疗过程中出现高钠血症、肾衰竭而退出研究10例。结论:早期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可以维持重症颅脑损伤后内环境的稳定,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其他脏器功能,避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高容量血液滤过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对血浆滤过吸附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胰腺炎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俊霞 肖雄木 +1 位作者 李国辉 周晓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47-1950,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配对血浆滤过吸附(CPFA)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重症胰腺炎时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9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15例)采用CPFA+HVHF治疗,对照组(14例)采... 目的:观察应用配对血浆滤过吸附(CPFA)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重症胰腺炎时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9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15例)采用CPFA+HVHF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HVHF治疗,所有患者均在重症监护中。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1β、IL-6、IL-10、白细胞、APACHEⅡ评分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的APACHEII评分、白细胞明显下降(P<0.01),促炎因子水平下降,抗炎因子水平上升,尤以治疗组效果明显,同一治疗组治疗7d时的效果优于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CPFA联合HVHF能更有效地调控炎症因子水平,提示CPFA联合HVHF治疗SAP有更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对血浆滤过吸附 高容量血液滤过 急性重症胰腺炎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MSC的免疫原性及抑制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珂 杜景霞 阮林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56-1059,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间充质细胞(MSC)对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例确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组)患者及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同期健康研究对象30例(健康组),分离培养三组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间充质细胞(MSC)对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例确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组)患者及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同期健康研究对象30例(健康组),分离培养三组研究对象的MSC细胞,测定三组MSC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采用Transwell培养检测三组MSC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混合淋巴细胞方法检测MSC对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AML组上清液中的TGF-β1、HGF水平显著低于ALL组和健康组(P<0.05),ALL组的IL-11水平显著高于AML组、健康组(P<0.05);三组间MSC上清液中IL-6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ALL、健康组的MSC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对T淋巴细胞增殖仍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接触性共培养和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加入MSC后,三组的T细胞增殖作用受到显著的抑制,在加入抗TGF-β1抗体、抗HGF抗体后T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较单纯加入MSC时明显降低(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MSC对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原理可能与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骨髓间充质细胞 异体 T淋巴细胞 增殖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中OPN、VEGF的表达以及与血管新生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海玲 阮林海 赵小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926-929,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与急性白血病(AL)血管新生的关系。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25例初发未治、19例完全缓解、14例未缓解、11例复发的AL患者血清中OPN和... 本研究旨在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与急性白血病(AL)血管新生的关系。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25例初发未治、19例完全缓解、14例未缓解、11例复发的AL患者血清中OPN和VEGF的蛋白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AL初发未治组、未缓解组、复发组患者血清OPN和VEGF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缓解组(p<0.01);缓解组患者血清OPN和VEGF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PN和VEGF与AL发生、发展呈正相关。结论:OPN和VEGF与A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OPN可能通过上调VEGF促进血管生成,因而阻抗OPN有望成为白血病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萍 阮林海 赵小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1-14,共4页
本研究探讨血管血管生成素-2(Ang-2)和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急性白血病(AL)血管新生的关系。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24例AL初发未治,18例完全缓解(CR),7例未缓解,13例复发患者血清中Ang-2和VEGF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 本研究探讨血管血管生成素-2(Ang-2)和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急性白血病(AL)血管新生的关系。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24例AL初发未治,18例完全缓解(CR),7例未缓解,13例复发患者血清中Ang-2和VEGF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AL初发未治组、未缓解组、复发组患者血清Ang-2和VEGF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R组患者血清Ang-2和VEGF的含量较初发未治组明显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缓解组和复发组血清Ang-2、VEGF的含量均明显高于CR组(p<0.01)。结论:Ang-2和VEGF与A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VEGF可能通过上调Ang-2促进AL的血管新生及发展,阻抗Ang-2和VEGF有望成为白血病治疗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王俊霞 肖雄木 李国辉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2年第4期259-263,共5页
目的评价阿法骨化醇(1α-OHD3)冲击治疗对伴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且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SHPT者31例[血清全段甲状旁... 目的评价阿法骨化醇(1α-OHD3)冲击治疗对伴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且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SHPT者31例[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600pg/mL者17例;iPTH>300pg/mL者14例],分别应用阿法骨化醇7.5μg/周,分3次口服冲击治疗或阿法骨化醇0.5μg/d口服常规治疗。iPTH<600pg/mL时改为阿法骨化醇0.5μg/d口服常规治疗。收集治疗前后4、8、12、16、20和24周的数据,包括血磷、血钙、血碱性磷酸酶(ALP)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和iPTH。用肾脏疾病生活质量量表(KDQOL-SF)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分析各指标得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血肌酐、尿素氮、血钙、血磷、ALP、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冲击治疗组在治疗24周后,血磷、ALP、iPTH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血钙与治疗前相比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治疗后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iPTH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冲击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冲击治疗组治疗前KDQOL-SF评分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等3个指标降低(P<0.05);治疗24周后冲击治疗组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5个指标明显提高(P<0.01);治疗24周后常规治疗组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3个指标提高(P<0.05);治疗24周后,冲击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提高(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治疗SHPT,还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阿法骨化醇 冲击治疗 生活质量 肾脏病相关生活质量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异常克隆在病态和非病态造血细胞中的分布 被引量:2
7
作者 秦玲 王椿 +2 位作者 杨景森 秦尤文 阮林海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96,共1页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收集我院诊治的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男3例、女2例,中位年龄66(53-91)岁。按WHO标准分型:1例为含5q的复杂核型异常,诊断为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骨髓红系和粒系均有病...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收集我院诊治的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男3例、女2例,中位年龄66(53-91)岁。按WHO标准分型:1例为含5q的复杂核型异常,诊断为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骨髓红系和粒系均有病态造血,巨核系明显减少。3例+8,包括2例RCMD(其中1例骨髓红系和粒系病态造血,巨核系缺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克隆 病态造血 原位杂交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相关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沈国民 沈滟 杨海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86-2292,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 V-2;简称新冠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系统传染病,是目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 V-2;简称新冠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系统传染病,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冠状病毒病 新型冠状病毒 免疫血栓形成 固有免疫 血栓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CR方法检测细胞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SOCS-1) mRNA在髓性白血病中的表达
9
作者 杨海平 戴敏 +2 位作者 周红升 黄亮 张东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677-680,共4页
为了研究细胞信号传导抑制因子(SOCS-1)在急性和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用RT-PCR的方法检测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OCS-1mRNA的表达,并将其表达与所有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25... 为了研究细胞信号传导抑制因子(SOCS-1)在急性和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用RT-PCR的方法检测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OCS-1mRNA的表达,并将其表达与所有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25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4例SOCS-1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16·00%,在25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11例SOCS-1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44.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25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无进展组(慢性期)12例,阳性2例,而进展组(加速期和急变期)13例,阳性11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OCS-1mRNA阳性的CML患者,对干扰素治疗反应差,进入加速期后SOCS-1mRNA多数呈持续阳性表达,病情进行性发展,预后极差。结论急性和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均可检测到SOCS-1mRNA的表达,CML患者阳性率高,加速期与急变期表达阳性者显著增多,与干扰素治疗反应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 SOCS-1 MRNA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羟丁酸脱氢酶检测对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及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海平 陈琳 +3 位作者 魏旭东 米瑞华 尹青松 杜建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971-974,共4页
目的:检测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α-HBDH与乳酸脱氢酶(LDH)及β2-微球蛋白(β2-MG)的关系,评价其对诊断和预后的意义。方法:收集郑州大学附属肿瘤... 目的:检测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α-HBDH与乳酸脱氢酶(LDH)及β2-微球蛋白(β2-MG)的关系,评价其对诊断和预后的意义。方法:收集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科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04例NHL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标本,检测血清中α-HBDH、LDH及β2-MG水平,比较α-HBDH、LDH、β2-MG的相关性,分析其与患者性别、年龄、分期及疾病侵袭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35%的NHL患者α-HBDH升高,并且与LDH及β2-MG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在不同分期患者α-HBDH和β2-MG具有明显差异,而LDH未发现明显差异;惰性与侵袭性淋巴瘤患者之间α-HBDH、LDH水平均具有明显差异,而β2-MG无显著性差异;三者在不同性别、年龄均未显示出明显的不同;治疗前后患者血清α-HBDH、LDH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化疗2~3个疗程后患者β2-MG水平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结论:NHL患者血清α-HBDH升高,与LDH、β2-MG水平呈正相关,与淋巴瘤病理类型及疾病分期有关,与年龄、性别无关,α-HBDH有望成为判断患者的肿瘤负荷和预后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Α-羟丁酸脱氢酶 乳酸脱氢酶 Β2-微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屈滨持续静脉滴注组成的C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米瑞华 陈琳 +5 位作者 杨海平 王娴静 郭淑利 石琳 尹青松 魏旭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3-338,共6页
目的:研究克拉屈滨(2-CdA)持续静脉滴注联合大剂量阿糖胞苷(Ara-C)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019年8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科等5家医疗单位住院且采用1个疗程CLAG方案(具体为:克拉屈滨5mg/m^(2),d 1-5,持续24 h静脉滴注;Ara-C... 目的:研究克拉屈滨(2-CdA)持续静脉滴注联合大剂量阿糖胞苷(Ara-C)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019年8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科等5家医疗单位住院且采用1个疗程CLAG方案(具体为:克拉屈滨5mg/m^(2),d 1-5,持续24 h静脉滴注;Ara-C 2 g/m^(2),1/d,d 1-5,静脉滴注;G-CSF 300 mg,1/d,d 0-5,皮下注射)治疗的岁;FAB分型:M_(1)1例,M_(2)a 3例,M_(2)b 4例(其中1例伴髓外侵犯),M_(4)1例伴髓外侵犯,M_(5)5例,HAL 1例;NCCN分型:中危组6例,高危组9例;难治8例,复发7例。前期中位化疗次数4(2-8)个(其中例15曾接受化疗8周期,并12例(12/15,80%),CR中位持续时间为65(0-528)d。所有患者化疗后均出现IV级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粒缺期中位持续时间为20(14-33)d,治疗相关死亡1例。7例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5例患者的中位无事件复发/难治性AML,CR高,但CR持续时间短,骨髓抑制重。因此,控制感染是关键,CR后应尽早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G方案 急性髓系白血病 复发 难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4去甲基化对髓性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曼 蔡林衡 +2 位作者 杨海平 杨学文 司晓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22-427,共6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死亡受体(DR)4去甲基化对髓性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对数期K562细胞,采用地西他滨(DCA)0、0.8、1.6、3.2μmol/L干预,分别设为对照、DCA低剂量、DCA中剂量和DCA高剂量4组。取对照组细胞,采用肿...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死亡受体(DR)4去甲基化对髓性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对数期K562细胞,采用地西他滨(DCA)0、0.8、1.6、3.2μmol/L干预,分别设为对照、DCA低剂量、DCA中剂量和DCA高剂量4组。取对照组细胞,采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0.5μg/ml干预24 h,设置为TRAIL组;取DCA高剂量组细胞,采用TRAIL 0.5μg/ml干预24 h,设置为DCA高剂量+TRAIL组。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检测对照组和DCA低、中、高剂量组DR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和DCA低、中、高剂量组DR4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二甲基噻唑(MTT)法检测对照组、DCA高剂量组、TRAIL组、DCA高剂量+TRAIL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DCA高剂量组、TRAIL组、DCA高剂量+TRAIL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对照组细胞呈甲基化阳性状态,DCA低、中、高剂量组甲基化条带亮度逐渐降低至消失,DCA高剂量组呈甲基化阴性状态;对照组和DCA低、中、高剂量组DR4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依次升高(r=0.624、0.704);对照、DCA高剂量、TRAIL、DCA高剂量+TRAIL组24、48和72 h增殖抑制率、凋亡率依次升高(r=0.653、0.754、0.709,0.725)。结论:DCA可逆转ML K562细胞中DR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上调DR4表达,可能会增强TRAIL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性白血病 肿瘤坏死因子死亡受体4 去甲基化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