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17
1
作者 宋海乔 孙聚葆 +2 位作者 强军 李涛 黄咏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分析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对8例经病理证实CNC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CNC中,位于侧脑室6例,三脑室并累及室间孔1例和单独位于四脑室1例。肿瘤以实性为主5例,伴有不同程度囊变,肿瘤呈囊-实... 目的:分析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对8例经病理证实CNC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CNC中,位于侧脑室6例,三脑室并累及室间孔1例和单独位于四脑室1例。肿瘤以实性为主5例,伴有不同程度囊变,肿瘤呈囊-实混合性3例,实性部分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稍高或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呈中度至明显增强,其中1例三脑室肿瘤呈环形增强。结论:侧脑室CNCMRI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特征,术前多能够做出正确诊断,而三脑室、四脑室的CNC的影像表现缺乏特征,诊断依靠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 神经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胸锁乳突肌蒂的耳大神经移植治疗桥小脑角肿瘤术后面瘫26例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孝龙 吴进松 +1 位作者 程小兵 赵勇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1-812,共2页
关键词 桥小脑角肿瘤 面瘫 舌下神经 面神经 耳大神经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神经瘤48例显微手术治疗体会
3
作者 郭孝龙 吴进松 +1 位作者 程小兵 赵勇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27-1029,共3页
关键词 听神经瘤 面神经 内听道 显微外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史保中 江雷振 +6 位作者 曲智锋 李静 马亚莉 孟晓峰 周江朝 徐东晓 朱刚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31-335,共5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BI)后低钠血症的发生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6例中、重度TBI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损伤类型、GCS评分、手术、是否有脑水肿和颅底骨折等,并对上述因素与低钠血症的发生进行卡方检...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BI)后低钠血症的发生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6例中、重度TBI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损伤类型、GCS评分、手术、是否有脑水肿和颅底骨折等,并对上述因素与低钠血症的发生进行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6例中、重度TBI患者中有56例发生低钠血症,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BI后低钠血症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损伤类型、是否开颅手术无关,而与患者的GCS评分、是否合并脑水肿或颅底骨折关系密切。结论 TBI患者如GCS≤8分、合并有脑水肿或颅底骨折,则易于发生低钠血症,需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钠血症 创伤性脑损伤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GLASGOW昏迷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例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微创手术治疗 被引量:8
5
作者 陆兆丰 邱永明 +1 位作者 程小兵 孟晓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引流术对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58例创伤性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12分,均在CT定位下以YL-1微创引流针穿刺血肿腔,并以尿激酶50 000~60 000 IU冲洗引流。术后1 h、3 d...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引流术对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58例创伤性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12分,均在CT定位下以YL-1微创引流针穿刺血肿腔,并以尿激酶50 000~60 000 IU冲洗引流。术后1 h、3 d及7 d行CT动态扫描,计算血肿量;术后3个月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CT显示术后1 h血肿量平均为(20±5)mL,术后3 d为(15±2)mL,均较术前的(45±15)mL显著减少(均P<0.05)。术后3~5 d血肿均完全清除。术后5 d平均GCS为(12±1)分,较术前的(8±4)分显著提高(P<0.05)。术后3个月GOS 5分(恢复良好)者45例(占78%),4分(中度残疾)者9例(占16%)。结论微创血肿引流术对GCS≥8分的创伤性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疗效确切,创伤小且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 微创引流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顽固性癫痫的手术治疗(附16例报告) 被引量:4
6
作者 史保中 程小兵 +4 位作者 孟秀芝 郭孝龙 郝晓伟 范波 赵勇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5-547,共3页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癎的致癎灶定位和术式选择。方法回顾分析16例顽固性癫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视频脑电监测(VEEG)和CT/MR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定位致癎灶。采用病灶及周围皮层切除7例;前颞叶切除加杏仁核和大部分海马切除4例;病灶及...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癎的致癎灶定位和术式选择。方法回顾分析16例顽固性癫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视频脑电监测(VEEG)和CT/MR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定位致癎灶。采用病灶及周围皮层切除7例;前颞叶切除加杏仁核和大部分海马切除4例;病灶及周围皮层切除加低功率皮层热灼术5例。结果经6个月至2年的随访,满意6例,显著改善6例,良好2例,效差2例。结论准确定位致癎灶,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是外科治疗顽固性癫癎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评估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泡蝶鞍合并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7
作者 付留俊 袁园 +3 位作者 李涛 常毅娜 牛焕章 姜宏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4070-4073,共4页
空泡蝶鞍与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瘤两种疾病并发较为罕见,国内外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患者影像学检查不能确诊又高度怀疑垂体ACTH瘤,经双侧岩下窦静脉取血(BIPSS)联合去氨加压素(DDAVP)试验,双侧岩下窦ACTH水平明显高于外周静脉... 空泡蝶鞍与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瘤两种疾病并发较为罕见,国内外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患者影像学检查不能确诊又高度怀疑垂体ACTH瘤,经双侧岩下窦静脉取血(BIPSS)联合去氨加压素(DDAVP)试验,双侧岩下窦ACTH水平明显高于外周静脉,提示垂体ACTH瘤存在。术后病理显示垂体腺瘤,确诊为空泡蝶鞍合并库欣病。此患者的诊断过程提示,BIPSS联合DDAVP试验可用于指导影像学检查无明确结果的库欣病患者的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空泡蝶鞍 岩下窦静脉取血 去氨加压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对创伤性脑内出血大鼠脑含水量及HO-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史保中 郝晓伟 +3 位作者 骆东辉 刘劲芳 徐立新 刘运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66-668,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创伤性脑内出血(TICH)中红细胞对脑含水量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并分析二者的关系,以探讨红细胞在TICH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创伤性脑损伤组(TBI组),TBI加注全血组(WB组),TBI加注溶... 目的研究大鼠创伤性脑内出血(TICH)中红细胞对脑含水量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并分析二者的关系,以探讨红细胞在TICH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创伤性脑损伤组(TBI组),TBI加注全血组(WB组),TBI加注溶解红细胞组(LRBC组)和TBI加注压积红细胞组(PRBC组),每组30只。4组均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造成大鼠脑外伤。后3组借助立体定向仪分别向伤区脑皮质内注射全血、溶解红细胞或压积红细胞,造成TICH模型。每组于伤后1、3、5d分别处死10只大鼠,5只测伤区脑组织含水量,5只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O-1的表达。结果4组组内比较:TBI、WB和PRBC3组第3d的脑含水量最高(分别为82.85%±0.60%,85.00%±1.12%,84.93%±1.21%),LRBC组第1d的含水量最高(84.44%±0.85%;4组间比较,1d时LRBC组含水量最高,3d时WB和PRBC组含水量最高。在WB、PRBC和LRBC组,HO-1阳性表达的强弱与脑含水量的高低变化相一致。结论红细胞在TICH后迟发性脑水肿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其机制涉及红细胞的降解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出血 创伤 脑水肿 红细胞 血红素氧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基底节区巨大生殖细胞瘤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陆兆丰 邱永明 +1 位作者 程小兵 孟晓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35-939,共5页
目的分析肿瘤全切除结合术后超早期放疗对基底节区巨大生殖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2例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回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的特征性表现。术后5~7 ... 目的分析肿瘤全切除结合术后超早期放疗对基底节区巨大生殖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2例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回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的特征性表现。术后5~7 d辅以单纯普通放疗(剂量:全脑照射30 Gy+局部照射20 Gy+全脊髓照射30 Gy)。观察手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改变以及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随访1年,采用Karnofsky评分法评价生活质量,并与手术前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胞质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和细胞膜和(或)胞质CD117染色阳性。治疗后所有患者颅高压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术前明显改善;CT和磁共振成成像(MRI)扫描显示肿瘤组织全部切除,占位效应也明显减轻。Karnofsky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结论显微镜下肿瘤切除结合术后超早期放疗是治疗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瘤 显微神经外科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对创伤性脑出血大鼠脑含水量与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史保中 范波 +3 位作者 孟晓峰 刘劲芳 徐立新 刘运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6-509,共4页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内出血(TICH)模型中红细胞对脑含水量和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红细胞在TICH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创伤性脑损伤组(TBI组),TBI加注全血组(WB组),TBI加注溶解红细胞组(LRBC组)和TBI加注压积红...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内出血(TICH)模型中红细胞对脑含水量和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红细胞在TICH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创伤性脑损伤组(TBI组),TBI加注全血组(WB组),TBI加注溶解红细胞组(LRBC组)和TBI加注压积红细胞组(PRBC组),每组30只。4组均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造成大鼠脑外伤。后3组借助立体定向仪分别向伤区脑皮质内注射全血、溶解红细胞和压积红细胞,造成TICH模型。于伤后1d、3d、5d分别处死10只大鼠,5只用于测伤区脑组织含水量,5只用于免疫组化法检测TNF-α的表达。结果伤后不同时点比较TBI、WB和PRBC3组第3d的脑含水量最高,LRBC组第1d的含水量最高;4组间比较1d时LRBC含水量最高,3d时PRBC和WB组含水量均高于另2组。在WB、PRBC和LRBC组,TNF-α的阳性表达与脑含水量的变化相一致。结论红细胞可使TICH大鼠的脑含水量增加,TNF-α表达增强,且2者的变化趋势一致,提示红细胞在TICH后迟发性脑水肿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其机制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出血 创伤 脑水肿 红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宽颈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 被引量:3
11
作者 武宏杰 郭孝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05-708,共4页
目的观察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宽颈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BTA)的价值。方法纳入21例接受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单发宽颈BTA患者,其中14例BTA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观察治疗后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记录... 目的观察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宽颈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BTA)的价值。方法纳入21例接受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单发宽颈BTA患者,其中14例BTA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观察治疗后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记录严重不良事件(SAE);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预后、以Raymond分级评估动脉瘤闭塞程度,评估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宽颈BTA的价值。结果共对21例植入29枚Neuroform Atlas支架。住院期间4例BTA破裂伴SAH患者出现SAE,其中1例BTA再次破裂出血致死、1例死于脑疝,1例出现分流依赖性脑积水,1例发生缺血性事件。术后随访6(6,12)个月,19例中,末次随访mRS评分12例0分、3例1分、2例2分、2例3分;其中15例接受复查造影,动脉瘤分级Ⅰ级11个、Ⅱ级3个、Ⅲ级1个,均未见支架内狭窄或闭塞。结论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用于治疗宽颈BTA较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基底动脉 支架 栓塞 治疗性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预处理减轻凝血酶所致的脑水肿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劲芳 刘运生 +2 位作者 方加胜 史保中 徐立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3-1097,共5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预处理对脑水肿的影响,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脑组织内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凝血酶所致脑水肿的关系。方法:建立大脑皮质内血肿模型。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作为对照的未预处理... 目的:探讨凝血酶预处理对脑水肿的影响,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脑组织内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凝血酶所致脑水肿的关系。方法:建立大脑皮质内血肿模型。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作为对照的未预处理组(ST组)和小剂量凝血酶(1U)预处理组(TT组)。观察不同时相脑组织含水量及钠含量的变化及TNF-α在脑组织内的表达。结果:ST组脑组织含水量和钠含量明显高于TT组,且第1天高于第3天。TT组与ST组脑组织内TNF-α阳性表达与含水量的变化相一致。结论:凝血酶预处理可以减轻凝血酶所致的脑水肿;TNF-α的表达与凝血酶所致的脑水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水肿 凝血酶 凝血酶预处理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成形)再狭窄的相关性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崔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大脑中动脉狭窄并且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和计算机断层扫描...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大脑中动脉狭窄并且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和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等检查判断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率。根据随访患者是否出现动脉狭窄分为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分析比较术后再狭窄率与患者年龄、性别、中动脉狭窄长度、置入支架种类及各危险疾病因素的相关性。对有、无相关危险因素再狭窄率的差异显著性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5例患者有196处大脑中动脉狭窄,置入支架164枚。术前平均狭窄率为(82.3±7.9)%,术后平均狭窄率降为(31.6±4.9)%。随访121例患者中,26例(21.49%)出现再狭窄。单因素分析显示,病变长度、年龄、性别、饮酒和冠心病情况与再狭窄率无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及置入支架种类与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是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与置入支架类型有关,并与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有关,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避免过度吸烟等能降低术后再狭窄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术 再狭窄 相关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置胃管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 被引量:5
14
作者 郑凤勤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2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内营养支持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作用。方法将118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成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在伤后36~72h内置胃管行要素饮食胃肠内营养;对照组置胃管时间在72h后。结果观察组胃液潜血试验... 目的探讨早期胃内营养支持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作用。方法将118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成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在伤后36~72h内置胃管行要素饮食胃肠内营养;对照组置胃管时间在72h后。结果观察组胃液潜血试验阳性率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早期置胃管肠内营养可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应激性溃疡 胃管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大网膜移植治疗晚期脊髓损伤性截瘫的护理
15
作者 郑凤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10B期39-40,共2页
目的总结带蒂大网膜移植治疗晚期脊髓损伤性截瘫的护理经验,探讨采取有效护理对策,以提高该手术的护理质量。方法对240例已经做过一次以上"椎板减压术"后没有或已停止改善的晚期截瘫患者再次行带蒂大网膜移植手术。术前做好... 目的总结带蒂大网膜移植治疗晚期脊髓损伤性截瘫的护理经验,探讨采取有效护理对策,以提高该手术的护理质量。方法对240例已经做过一次以上"椎板减压术"后没有或已停止改善的晚期截瘫患者再次行带蒂大网膜移植手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饮食营养护理、并发症治疗;术后重视监测生命体征、用药观察、康复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护理。结果术前体质恢复良好,手术顺利;术后脊髓功能早期即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随访6个月后,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等方面恢复总有效率为76%。结论认为带蒂大网膜移植为晚期截瘫患者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措施,认真做好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网膜移植 截瘫 晚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