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肾样腺癌的病理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3
1
作者 方媛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7-250,共4页
中肾腺癌(mesonephric adenocarcinoma,MA)起源于正常或增生的中肾(Wolffian)管残余,属于罕见的侵袭性肿瘤,最常发生于子宫颈侧壁。2016年McFarland等[1]首次报道了中肾样腺癌(mesonephric-like adenocarcinoma,MLA),其属于罕见的妇科肿... 中肾腺癌(mesonephric adenocarcinoma,MA)起源于正常或增生的中肾(Wolffian)管残余,属于罕见的侵袭性肿瘤,最常发生于子宫颈侧壁。2016年McFarland等[1]首次报道了中肾样腺癌(mesonephric-like adenocarcinoma,MLA),其属于罕见的妇科肿瘤,收入WHO(2020)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中[2]。MLA在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分子改变上与MA有重叠,易与其他类型的妇科肿瘤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卵巢肿瘤 中肾样腺癌 中肾癌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F-1在外科病理诊断中应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薇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5,共5页
淋巴增强因子-1(lymphoid enhancer factor-1,LEF-1)是哺乳动物淋巴增强因子/T细胞因子(lymphoid enhancer factor-1/T cell factor,LEF/TCF)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最初在前B细胞和T细胞中被发现,其与T细胞受体α结合诱导T细胞成熟... 淋巴增强因子-1(lymphoid enhancer factor-1,LEF-1)是哺乳动物淋巴增强因子/T细胞因子(lymphoid enhancer factor-1/T cell factor,LEF/TCF)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最初在前B细胞和T细胞中被发现,其与T细胞受体α结合诱导T细胞成熟和分化。LEF-1在很多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不仅参与细胞的生长、增殖,诱导上皮间质转化,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性,还在外科病理诊断中有助于一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该文就LEF-1的结构、功能及其在外科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增强因子-1 病理诊断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S1在滑膜肉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3
作者 刘一靖 王晓娟 +3 位作者 李志文 陈岚 张勇峰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4-1067,1074,共5页
目的探讨单克隆和多克隆TRPS1抗体在滑膜肉瘤中的表达,分析其在滑膜肉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多克隆TRPS1抗体诊断滑膜肉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单克隆和多克隆TRPS1抗体在滑膜肉瘤及拟似滑膜肉瘤病... 目的探讨单克隆和多克隆TRPS1抗体在滑膜肉瘤中的表达,分析其在滑膜肉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多克隆TRPS1抗体诊断滑膜肉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单克隆和多克隆TRPS1抗体在滑膜肉瘤及拟似滑膜肉瘤病变中的表达。结果31例滑膜肉瘤中,单克隆和多克隆TRPS1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54.8%和93.5%;30例拟似滑膜肉瘤病变中,多克隆TRPS1抗体阳性2例,阳性率为6.67%,多克隆TRPS1抗体在滑膜肉瘤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拟似滑膜肉瘤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克隆TRPS1抗体诊断滑膜肉瘤的敏感度为93.5%,特异度为93.3%。结论多克隆TRPS1抗体对滑膜肉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日常病理诊断中推荐使用多克隆TRPS1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肉瘤 TRPS1 拟似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通过GARP促进TGF-β/SMAD轴介导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升华 杨静怡 +3 位作者 祁春晖 乔亮 高社干 齐义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9-776,共8页
目的:阐明牙龈卟啉单胞菌(Pg)诱导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分子机制。方法:KEGG分析Pg诱导的ESCC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的生物学通路,WB和/或免疫荧光法检测Pg诱导的ESCC细胞中糖蛋白A重复优势蛋白(GARP)、TGF-β、p... 目的:阐明牙龈卟啉单胞菌(Pg)诱导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分子机制。方法:KEGG分析Pg诱导的ESCC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的生物学通路,WB和/或免疫荧光法检测Pg诱导的ESCC细胞中糖蛋白A重复优势蛋白(GARP)、TGF-β、pSMAD/SMAD、Snail、Oct4和EMT相关分子表达的变化,ELISA检测TGF-β1水平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SCC组织中GARP和TGF-β1的表达规律,Transwell实验和动物实验验证Pg对ESCC的促进作用。结果:ESCC细胞感染Pg后,TGF-β、Hippo、PI3K/Akt等信号通路被激活;Pg感染刺激ESCC细胞分泌总TGF-β1和活性TFG-β1的水平升高(均P<0.01),使SMAD2/3磷酸化并发生核转位,诱导N-cadherin、Snail、Oct4等蛋白表达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由此促进ESCC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均P<0.01)。在ESCC细胞中沉默GARP表达后,逆转了Pg所诱导的上述ESCC细胞表型变化。Pg丰度高的ESCC组织中TGF-β1和GARP蛋白表达高于低丰度的ESCC组织,且Pg丰度与TGF-β1、GARP表达存在正向关联(P=0.0015)。结论:Pg通过GARP激活TGF-β/SMAD轴促进ESCC细胞发生EMT,进而促进ESCC细胞的迁移、侵袭和生长,清除Pg或阻断TGF-β信号转导则可阻断上述Pg对ESCC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牙龈卟啉单胞菌 糖蛋白A重复优势蛋白 TGF-Β SMAD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VX2肝癌模型制作方法改进及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14
5
作者 席占国 孙聚保 +5 位作者 陈梅 王红岩 陈殿森 李杏梅 杨海霞 邢鲁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改进兔VX2肝癌模型的制作方法,同时评价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将日本大白兔60只分为开腹穿刺(A组)、开腹包埋(B组)、超声引导下18G针(C组)和16G针(D组)经皮穿刺四组(每组15只)。接种2周后,用超声、CT、MR检测肿瘤生长情况。结果A组、B... 目的改进兔VX2肝癌模型的制作方法,同时评价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将日本大白兔60只分为开腹穿刺(A组)、开腹包埋(B组)、超声引导下18G针(C组)和16G针(D组)经皮穿刺四组(每组15只)。接种2周后,用超声、CT、MR检测肿瘤生长情况。结果A组、B组与D组比较原位种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种植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比较种植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超声检查肿瘤在声像图上表现为肝内低回声肿块,肿块周边及内部可见星点状、短条状血管分支。CT平扫肿瘤为略低密度病灶,增强扫描以肿瘤周边强化为著;MR平扫肿瘤呈稍长T1、长T2信号。结论超声引导下16G针穿刺制作的肿瘤模型方法简单、接种率高、肿瘤呈单个生长,其影像学表现类似人类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是适合介入治疗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VX2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癌中MMP-9、uPA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刚 关英华 +1 位作者 任小强 米建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在输尿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两步法检测51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输尿...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在输尿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两步法检测51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输尿管癌组织中MMP-9和uPA蛋白的表达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1)51例标本中MMP-9和uPA阳性率分别为60.8%(31/51)、64.7%(33/51)。(2)MMP-9、uPA蛋白过表达存在相关性(P=0.000,r=0.835)。(3)MMP-9和uPA的表达均与年龄(P均=0.000)、临床分期(P均=0.000)、组织学分级(P=0.001,P=0.00)及病理分级(P=0.014,P=0.042)明显相关。(4)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分析表明,MMP-9蛋白阴性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65.00个月)明显大于阳性组(50.0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uPA蛋白阳性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57.00个月)明显较阴性组(65个月)短,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0);MMP-9阴性/uPA阴性组患者(13例)中位生存时间(65.00个月)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χ2=25.464,P=0.000)。(5)Cox比例风险模型(χ2=236.769,P=0.000)多因素分析表明:临床分期(P=0.044)、组织学分级(P=0.000)、手术方式(P=0.001)及uPA过表达(P=0.016)为影响输尿管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输尿管癌组织中存在MMP-9、uPA的高表达,且两者之间的表达强度具有等级相关性,其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在细胞外基质和基膜的降解过程中MMP-9和uPA可能有协同作用,最终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不利于预后。联合检测二者表达可作为预测输尿管癌发生转移的危险性及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特点及文献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杨静 孙聚葆 +2 位作者 詹浩辉 刘一靖 李新瑜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11期1118-1122,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不同部位CNC的MRI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MRI特点。结果:11例CNC中,8例位于侧脑室体部,侧脑室显示不同程度脑积...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不同部位CNC的MRI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MRI特点。结果:11例CNC中,8例位于侧脑室体部,侧脑室显示不同程度脑积水,肿瘤呈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实性部分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DWI呈高信号,瘤体内均见多发大小不等囊变区,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1例位于侧脑室三角区,肿瘤沿侧脑室壁生长,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夹杂条状低信号影,DWI呈低信号,增强呈不规则环状强化。2例脑室外CNC,1例位于额叶,1例位于丘脑,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夹杂片状稍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夹杂多发低信号,轻度瘤周水肿,增强呈不均匀片状强化。结论:位于侧脑室体部CNC的MRI表现有一定特点,结合其好发部位、发病年龄,术前多能够做出正确诊断;而其它部位CNC的MRI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源于巨大先天性痣的黑色素瘤1例并相关文献复习 被引量:2
8
作者 葛东峰 刘一靖 +1 位作者 田燕晓 任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9-142,共4页
青春期前,儿童发生恶性黑色素瘤的几率极低,在20岁以下人群中不常见(约占2%),几乎不发生于2岁以下的新生儿。
关键词 儿童 巨大先天性痣 黑色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QO1和iNOS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坤戊 刘江波 +2 位作者 田燕晓 刘德纯 米建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064-4068,共5页
目的研究iNOS、NQO1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的差异及临床参数间相关性,为乳腺癌临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收集接受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100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癌组织iNOS和NQO1表达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目的研究iNOS、NQO1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的差异及临床参数间相关性,为乳腺癌临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收集接受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100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癌组织iNOS和NQO1表达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临床分子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NQO1表达与乳腺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χ~2=6.603、4.938,P<0.05),HER-2过表达型中NQO1表达率高于luminal A型(χ~2=8.341,P<0.008)。iNOS表达与Ki-67表达、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χ~2=5.243、8.157、5.929,P<0.05),luminal A型中iNOS表达率显著低于luminal B型(χ~2=7.990,P<0.008)。结论 NQO1和iNOS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氧化应激过程有关,对促进乳腺癌进展有重要作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之间的氧化应激水平可能不同,其具体分子机制需进一步设计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INOS NQO1 免疫组化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外周血细胞PD-L1、PD-1及TCF-1 mR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林清 程维刚 +7 位作者 李孟祥 张升华 郭苒 朱巧晴 伍当柔 乔亮 高社干 齐义军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7-363,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程序性死亡受体(PD-1)及TCF-1 mRNA变化及其在食管鳞癌(ESCC)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确诊的91例ESC...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程序性死亡受体(PD-1)及TCF-1 mRNA变化及其在食管鳞癌(ESCC)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确诊的91例ESCC患者和63例非癌对照外周血细胞中PD-L1、PD-1和TCF-1的mRNA表达变化,并通过ROC曲线分析诊断ESCC效能。Log-rank检验确定不同组别生存曲线差异,确定PD-L1、PD-1和TCF-1 mRNA表达与总生存期相关性。结果ESCC患者外周血细胞中PD-L1、PD-1和TCF-1 mRNA显著高于非癌对照者(P<0.05),其诊断ES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58/0.68、0.92/0.64和0.95/0.58,AUC分别为0.66、0.84和0.78,且这3个mRNA分子表达呈正相关。PD-L1、PD-1、TCF-1 mRNA高表达的ESCC患者总生存期明显高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PD-L1、PD-1和TCF-1是ESCC潜在的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肿瘤标志物 PD-L1 PD-1 TCF-1 mRNA 外周血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