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时代下的医院网络建设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晓今 《中国新通信》 2019年第9期87-90,共4页
本文对医院的三层网络结构进行描述,并分析了大数据下网络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并进行分析。此外,对未来移动医疗和云计算中所需的网络基础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网络 大数据 移动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危险因素
2
作者 马会峰 靳闪闪 薛玲玲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272-276,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危险因素及血清肥胖抑制素、果糖胺(FRU)、神经调节蛋白4(NRG4)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收治的90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产...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危险因素及血清肥胖抑制素、果糖胺(FRU)、神经调节蛋白4(NRG4)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收治的90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产前空腹血糖(FBG)是否达到3.3~5.3 mmol·L^(-1)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47例)及血糖控制不佳组(43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G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肥胖抑制素、FRU、NRG4对G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体重指数(BMI)高、遵医嘱用药评分低、饮食控制评分低、血清肥胖抑制素水平低、有其他妊娠合并症、血清FRU水平高、血清NRG4水平高是影响G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肥胖抑制素、FRU、NRG4及联合检查诊断G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6、0.630、0.706及0.848,敏感度分别为67.44%、69.77%、65.12%及79.07%,特异度分别为68.09%、65.96%、68.09%及78.72%,其中联合检查的AUC、敏感度及特异度最高(P<0.05)。结论年龄大、孕前BMI高、遵医嘱用药评分低、饮食控制评分低、血清肥胖抑制素水平低、初中及以下、有其他妊娠合并症、血清FRU水平高、血清NRG4水平高是影响G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危险因素,且可根据患者血清肥胖抑制素、FRU、NRG4变化情况评估血糖控制效果,而三者联合检查的预测价值最高,临床可制定针对性的治疗及干预措施,以改善血糖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血糖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miR-206对子痫前期滋养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马会峰 范丽丽 熊丽丽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78-582,共5页
目的探究抑制miR-206对子痫前期滋养细胞HTR-8/Svneo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绒毛膜滋养细胞HTR-8/Svneo细胞系,将其分为对照组、缺氧组、缺氧+阴性对照(NC)组和缺氧+miR-206抑制剂(miR-206 inhibitor)组4组。miR-20... 目的探究抑制miR-206对子痫前期滋养细胞HTR-8/Svneo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绒毛膜滋养细胞HTR-8/Svneo细胞系,将其分为对照组、缺氧组、缺氧+阴性对照(NC)组和缺氧+miR-206抑制剂(miR-206 inhibitor)组4组。miR-206相对表达量、增殖、凋亡和侵袭情况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Hoechst 33258染色法和Transwell小室测定。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相对表达量使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法测定。结果经过转染及氯化钴(CoCl 2)处理后,缺氧组miR-206、E-cadherin和Caspase-3表达及凋亡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而细胞增殖率、相对侵袭率及Vimentin、N-cadherin和Cyclin D1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缺氧+NC组相比,缺氧+miR-206 inhibitor组miR-206、E-cadherin和Caspase-3表达水平及凋亡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而细胞增殖率、相对侵袭率及Vimentin、N-cadherin和Cyclin D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抑制miR-206可能通过促进上皮间质转化(EMT),下调Caspase-3表达水平和上调Cyclin D1蛋白水平来促进缺氧条件下HTR-8/Svneo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抑制其凋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滋养细胞 miR-206 增殖 凋亡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质控理论的针对性护理联合当归补血汤治疗贫血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尚红利 刘腊腊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循环质控理论的针对性护理联合当归补血汤治疗贫血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1月—2021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收治的114例贫血患者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以当归补血汤治疗及常... 目的探讨基于循环质控理论的针对性护理联合当归补血汤治疗贫血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1月—2021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收治的114例贫血患者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以当归补血汤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以当归补血汤联合基于循环质控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护理质量、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LT、RBC、Hb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环质控理论的针对性护理联合当归补血汤治疗贫血的疗效显著,可提升血液指标水平,改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当归补血汤 循环质控理论 针对性护理 生活质量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平 王凤云 +1 位作者 付立红 雷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374-1377,共4页
目的:分析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术86例118眼,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后6mo随访调查且临床资料完整,记录所有患者术后6mo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 ... 目的:分析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术86例118眼,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后6mo随访调查且临床资料完整,记录所有患者术后6mo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 visual acuity,BCVA),以0.3为分界将患者分为低视力组(视力<0.3)与视力正常组(视力≥0.3),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病程、BCVA、角膜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散光、巩膜、眼底病变程度、术后并发症、玻璃体脱离、黄斑病变等因素进行统计,采用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影响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患者中低视力34眼(29%),视力正常84眼(71%);低视力组眼轴长度、角膜散光度、合并黄斑病变所占比例、合并后巩膜葡萄肿所占比例、晶状体核硬度分级、眼底病变程度与视力正常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轴长度(OR:1.567,95%CI:1.129~2.224)、黄斑病变(OR:8.054,95%CI:1.741~37.541)、晶状体核硬度分级(OR:3.642,95%CI:2.512~18.787)、眼底病变程度(OR:7.964,95%CI:1.254~28.415)均与高度近视白内障疗效相关(P<0.05);随访6mo,晶状体后囊膜混浊5眼,无继发性青光眼、人工晶状体移位、角膜失代偿及视网膜脱离并发症发生。结论:眼轴长度、黄斑病变、晶状体核硬度分级、眼底病变程度均为影响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促进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必须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重视术中精细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 超声乳化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防治措施对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小儿白血病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申佳 杨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8-720,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防治措施在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小儿白血病过程中对不良反应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接受以阿糖胞苷为主的综合用药治疗的30例小儿白血病患者分为2组,A组给予综... 目的探讨综合防治措施在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小儿白血病过程中对不良反应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接受以阿糖胞苷为主的综合用药治疗的30例小儿白血病患者分为2组,A组给予综合防治措施对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预防和治疗,B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措施。对比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综合防治措施在不良反应预防及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A组15例患者共进行治疗50次,B组15例患者共进行治疗46次,在巩固治疗中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药物热以及皮疹、神经系统毒性、消化系统毒副作用、骨髓抑制等,其中综合防治组神经系统毒性、消化系统毒副作用、药物热、皮疹及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合防治组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差异,但骨髓抑制分级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防治措施应用于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小儿白血病能够有效降低治疗过程中皮疹、药物热、神经系统毒性、消化系统毒副作用、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骨髓抑制的严重程度,保证患儿安全地完成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防治措施 阿糖胞苷 白血病 巩固治疗 不良反应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患者出院后实施电话随访的体会 被引量:5
7
作者 高明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4期273-274,共2页
电话随访是利用信息化工具,在护士和家庭及家庭成员间建立有目的的互动力,以促进和维护患者的健康,是一种医院走向社会且可以节省人力资源的延伸访视形式[1]。本科自2005年开展出院患者电话随访以来,不断探索新方法、新举措,以提高护理... 电话随访是利用信息化工具,在护士和家庭及家庭成员间建立有目的的互动力,以促进和维护患者的健康,是一种医院走向社会且可以节省人力资源的延伸访视形式[1]。本科自2005年开展出院患者电话随访以来,不断探索新方法、新举措,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院名誉。加强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患者电话随访,就是一个新的举措,目的是将健康教育延伸至家庭,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保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信息化工具 护理质量 遵医行为 自我保健能力 冠脉血管 随访内容 多支血管病变 人力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措施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红 李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13期129-130,共2页
目的:了解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小儿患儿的护理措施及其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2014年收治应用雾化吸入方案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100例,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接受针对... 目的:了解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小儿患儿的护理措施及其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2014年收治应用雾化吸入方案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100例,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接受针对性雾化吸入治疗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0%,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干预满意程度相对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喘息性支气管患儿主要临床治疗方案为雾化吸入,在治疗过程中对患儿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更好的保障临床治疗效果,最大程度降低疾病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值得临床普及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喘息性支气管炎 雾化吸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68例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崔剑锋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1期213-214,共2页
目的对比研究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6月收治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68例,按术式分为对照组(传统疝修补术)和实验组(无张力修补术),比较两组病例疗效及随访情况。... 目的对比研究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6月收治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68例,按术式分为对照组(传统疝修补术)和实验组(无张力修补术),比较两组病例疗效及随访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能明显降低腹股沟疝再次复发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复发性腹股沟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下腔静脉瘤栓取出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申佳 杨瀚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6期234-235,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肾癌下腔静脉瘤栓取出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瘤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及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研究中,15例在下腔静脉部分阻断下取出瘤栓,8例在下... 目的分析探讨肾癌下腔静脉瘤栓取出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瘤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及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研究中,15例在下腔静脉部分阻断下取出瘤栓,8例在下腔静脉完全阻断下取出瘤栓,7例在下腔静脉及对侧深静脉取出瘤栓,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发生瘤栓脱落,均未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中有2例术后尿素氮及血肌酐分别上升至11.55 mmol/L和210 mmol/L,并出现下肢轻度水肿,通过治疗,患者的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恢复正常。结论在肾癌下腔静脉瘤栓取出术的围手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下腔静脉瘤栓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用药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师占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2期4162-4163,共2页
目的探究常规用药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治... 目的探究常规用药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动脉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aCO_2、PaO_2和SpO_2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用药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重症哮喘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结合中医护理在宫颈癌放疗护理中的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静 米星星 王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71-73,共3页
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放疗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结合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月宫颈癌患者60例。均采取放疗治疗,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护理A组及护理B组,其中护理B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A组则采取优质护理结合中医护... 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放疗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结合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月宫颈癌患者60例。均采取放疗治疗,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护理A组及护理B组,其中护理B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A组则采取优质护理结合中医护理干预,每组患者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予以对比分析。结果由研究结果数据方面上可见,护理A组疼痛评分相比较护理B组较低(P<0.05),护理A组住院时间相比较护理B组较短(P<0.05)。护理A组护理前生活质量与护理B组对比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护理A组生活质量相比较护理B组较高(P<0.05)。护理A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护理B组较低(P<0.05)。护理A组护理满意度相比较护理B组较高(P<0.05)。结论在宫颈癌患者放疗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结合中医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缩短其住院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产生,进而对其护理满意度予以提升。由此可见,此种护理方法在宫颈癌患者放疗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中医护理 宫颈癌 放疗 疼痛 住院时间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检查中显像剂的注射方法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曹晓征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0期110-111,共2页
目的通过对两种不同注射方法的对比分析,研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检查中显像剂的最佳注射方法以及如何防辐射。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3月至6月进行PET-CT的受检者148例,按照注射方法区别划分为对照与实验两组,分别实施间接注射和直接注射两... 目的通过对两种不同注射方法的对比分析,研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检查中显像剂的最佳注射方法以及如何防辐射。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3月至6月进行PET-CT的受检者148例,按照注射方法区别划分为对照与实验两组,分别实施间接注射和直接注射两种手段。结果我院实验组操作人员直接接触F-FDG起止时间、受检人员被放射性污染皮肤和皮下血管外漏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注射器内残存放射性活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间接注射法进行PET-CT检查,注入剂量比直接注射剂量更精确且安全性更高,成像效果也优于直接注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显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及预防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娜妞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6期270-270,共1页
探讨雾霾天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慢阻肺患者)的影响,进一步对慢阻肺患者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观察雾霾对慢阻肺患者的影响并给予指导。提示有效地采取措施预防,可减少慢阻肺患者病情的急性加重。
关键词 雾霾天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与护理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要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麻朴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2期204-205,共2页
目的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简写PICC)被广泛应用于长期输注刺激性药物、长期反复静脉输液、化疗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00例行PICC置管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置管及护理... 目的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简写PICC)被广泛应用于长期输注刺激性药物、长期反复静脉输液、化疗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00例行PICC置管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置管及护理的经验。结果对300例患者行PICC置管术,由于准确评估患者的情况,谨慎严格的操作,精心细致的护理,一例误伤肱动脉,穿刺失败;一例感染,给予拔管外,其余均留置良好,留置时间最短14d,最长126d,平均70d。结论了解PICC置管和护理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何处理能显著降低穿刺失败率和并发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处理要点 置管术 穿刺失败 护理体会 中心静脉导管 留置时间 外周静脉 化疗患者 静脉输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护理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冬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4期181-182,共2页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及分析,总结护理技巧,为以后临床上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84例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并自愿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化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及分析,总结护理技巧,为以后临床上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84例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并自愿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化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针对胰岛素治疗的特殊护理措施,而对照组则给予普通的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况,并对比分析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84例糖尿病患者分别经过两组不同的护理后,无论是在用药依从性还是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给予针对性的特殊护理措施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都大大提高,这对于临床治疗效果的增强、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都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 护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室颤的急救与护理要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麻朴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7期237-237,共1页
目的总结20例室颤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0例冠心病及缺血性心肌病所诱发的室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20例患者经过及时心脏按压、电复律、药物等急救措施及护理,2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3例死亡,15例... 目的总结20例室颤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0例冠心病及缺血性心肌病所诱发的室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20例患者经过及时心脏按压、电复律、药物等急救措施及护理,2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3例死亡,15例复苏成功。结论对突然发生室颤的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和护理,可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颤 急救 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外术后患者行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崔剑锋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9期22-22,24,共2页
目的:探讨普外术后患者行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普外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性的葡萄糖功能治疗,而观察组进行肠外营养治疗,在术后的第10天观察两组患者氮平衡... 目的:探讨普外术后患者行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普外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性的葡萄糖功能治疗,而观察组进行肠外营养治疗,在术后的第10天观察两组患者氮平衡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以及氮平衡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术后患者行肠外营养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手术 肠外营养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系膜全切术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分析
19
作者 崔剑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9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系膜全切术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应用结直肠系膜全切术提供依据。方法 200例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120例患者行结直肠系膜全切术,B组80例患者未行结直肠系膜全切... 目的探讨结直肠系膜全切术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应用结直肠系膜全切术提供依据。方法 200例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120例患者行结直肠系膜全切术,B组80例患者未行结直肠系膜全切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结果 A组3年存活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1年复发率、性功能障碍率和排尿功能障碍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排便功能障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行结直肠系膜全切术后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明显优于未行结直肠系膜全切术的患者,可考虑作为符合条件的结直肠癌患者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结直肠系膜全切术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合并冠心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效果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英娟 王福杰 王鹏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12期979-981,共3页
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合并冠心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糖原磷酸化酶-BB(GP-BB)变化的影响。2016年3月—2018年10月22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且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 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合并冠心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糖原磷酸化酶-BB(GP-BB)变化的影响。2016年3月—2018年10月22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且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醚麻醉,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停药至气管拔管时间(13.52±2.16)min、清醒时间(15.69±3.07)min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cTnl、GP-BB、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d、3d时cTnl、GP-BB、AD、N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共发生心脏不良反应11例,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22例,20.0%,P<0.05)。两组患者术前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h、6 h时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七氟醚用于合并冠心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对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降低心脏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冠心病 腹腔镜胆囊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