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芹酚调节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袁新叶 杜蕾 李雪娇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香芹酚调节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RGC-5细胞以每孔4×10^(4)个接种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用香芹酚(5.0μmol·L^(-1... 目的探讨香芹酚调节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RGC-5细胞以每孔4×10^(4)个接种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用香芹酚(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40.0μmol·L^(-1)、80.0μmol·L^(-1)、160.0μmol·L^(-1))与30.0 mmol·L^(-1)葡萄糖共同处理RGC-5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筛选香芹酚浓度。随后将RGC-5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随机分为对照组,30.0 mmol·L^(-1)葡萄糖处理组(高糖组),香芹酚低、中、高浓度组(香芹酚-L组、香芹酚-M组、香芹酚-H组),香芹酚高浓度+Nrf2通路抑制剂(ML385)组(香芹酚-H+ML385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GC-5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荧光探针法检测RGC-5细胞氧化应激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RGC-5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RO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kt/Nrf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高糖组相比,香芹酚浓度在20.0μmol·L^(-1)以上时,RGC-5细胞生存率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故选择20.0μmol·L^(-1)、40.0μmol·L^(-1)、80.0μmol·L^(-1)的香芹酚浓度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RGC-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IL-1β、IL-6、TNF-α含量均显著上升,ROS、LDH、MDA水平均显著升高,SOD、GSH-PX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香芹酚-L组、香芹酚-M组、香芹酚-H组RGC-5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IL-1β、IL-6、TNF-α含量均显著下降,ROS、LDH、MDA水平均显著降低,GSH-PX、SOD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与香芹酚-H组相比,香芹酚-H+ML385组RGC-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ROS、LDH、MDA水平均显著升高,GSH-PX、SOD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RGC-5细胞p-Akt/Akt表达量比值、Nrf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香芹酚-L组、香芹酚-M组、香芹酚-H组RGC-5细胞p-Akt/Akt表达量比值、Nrf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升(均为P<0.05);与香芹酚-H组相比,香芹酚-H+ML385组RGC-5细胞p-Akt/Akt表达量比值、Nrf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结论香芹酚可能通过激活Akt/Nrf2信号通路降低RGC中炎症反应水平,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芹酚 蛋白激酶B 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 高糖诱导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姜宏卫 刘鹏 +5 位作者 马瑜瑾 邢丽培 崔巧丽 王霖蕾 黄珂 范梦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623-2625,共3页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与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我科住院合并DKD的2型糖尿病患者404例,根据FT3、FT4、TSH分组,甲功正常组331例。SCH组73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相关并发症的差异,分析SCH与DK...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与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我科住院合并DKD的2型糖尿病患者404例,根据FT3、FT4、TSH分组,甲功正常组331例。SCH组73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相关并发症的差异,分析SCH与DKD的相关性。结果:与甲功正常组相比,SCH组肌酐高(P〈0.001),尿素氮高(P〈0.001),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相比,SCH组肾功能不全[eGFR〈60mL/(min·1.73m2)]比例显著高于甲功正常组(47.95% vs.22.96%,P〈0.001)。将eGFR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CH是DKD患者肾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15,95%CI:1.090~3.723。P=0.025)。结论:DKD合并SCH患者肾脏损害较甲功正常患者严重,发生肾功能不全风险高;SCH可能是DKD患者肾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脏疾病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肾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前半期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利平 姜宏卫 +3 位作者 付留俊 袁园 宋白利 秦贵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127-3129,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前半期(≤20周)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干预研究的方法,收集我院围产保健门诊建档的孕妇,测定甲状腺功能,依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标准判定甲功,分为甲功正常组和甲功异常组... 目的:探讨妊娠前半期(≤20周)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干预研究的方法,收集我院围产保健门诊建档的孕妇,测定甲状腺功能,依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标准判定甲功,分为甲功正常组和甲功异常组,甲功异常组给予相应的干预治疗。追踪观察全部入组孕妇,24-28周行75 g OGTT,依国际糖尿病研究组(IADPSG)标准诊断GDM。χ2分析比较不同甲状腺功能组GDM的患病情况。结果:共收集孕妇1062例,甲功正常组857例,亚临床甲亢14例(1.32%),亚临床甲减164例(15.4%),低T4血症22例(2.07%),临床甲减5例(0.47%)。低T4血症组与甲功正常组相比 GDM 患病明显增高(54.5% vs 27.8%,P =0.006),余与正常甲功组相比GDM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妊娠前半期甲功异常与GDM发病相关,应重视妊娠期甲功异常的筛查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功异常 妊娠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泡蝶鞍合并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4
作者 付留俊 袁园 +3 位作者 李涛 常毅娜 牛焕章 姜宏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4070-4073,共4页
空泡蝶鞍与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瘤两种疾病并发较为罕见,国内外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患者影像学检查不能确诊又高度怀疑垂体ACTH瘤,经双侧岩下窦静脉取血(BIPSS)联合去氨加压素(DDAVP)试验,双侧岩下窦ACTH水平明显高于外周静脉... 空泡蝶鞍与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瘤两种疾病并发较为罕见,国内外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患者影像学检查不能确诊又高度怀疑垂体ACTH瘤,经双侧岩下窦静脉取血(BIPSS)联合去氨加压素(DDAVP)试验,双侧岩下窦ACTH水平明显高于外周静脉,提示垂体ACTH瘤存在。术后病理显示垂体腺瘤,确诊为空泡蝶鞍合并库欣病。此患者的诊断过程提示,BIPSS联合DDAVP试验可用于指导影像学检查无明确结果的库欣病患者的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空泡蝶鞍 岩下窦静脉取血 去氨加压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张琦 王冬冬 +6 位作者 刘艺丹 李杨 李潇 王百灵 余静 蔺文燕 刘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97-1202,共6页
背景高血压为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可引起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增加疾病负担,甘肃省高血压流行病学数据缺乏。目的调查甘肃省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3年9月—2014年12月采用整群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 背景高血压为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可引起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增加疾病负担,甘肃省高血压流行病学数据缺乏。目的调查甘肃省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3年9月—2014年12月采用整群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甘肃省34 792例20~74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经培训合格的调查人员按统一标准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比较不同特征受试者高血压患病率,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甘肃省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73%(8 712/31 417),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9.78%(4 194/14 083)和26.06%(4 518/17 334)。根据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我国的年龄段人口标准,年龄标准化高血压患病率为23.24%(191 862/825 712),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5.87%(213 613/825 712)和20.98%(173 201/825 712)。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学历、区域、海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高血压家族史情况、体质指数(BMI)、腰围、血糖情况、血脂情况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学历、区域、海拔、饮酒情况、高血压家族史、BMI、腰围、血脂情况、糖尿病患病情况是高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甘肃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性别、年龄、学历、区域、海拔、饮酒情况、高血压家族史、BMI、腰围、血脂情况、糖尿病患病情况是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患病率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化积分考核在病区管理中的体会 被引量:7
6
作者 丁雅芳 王岚 魏晓玲 《中国护理管理》 2005年第2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量化积分考核 病区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技术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强化治疗中不同时间点低血糖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贾竹敏 郜军红 +2 位作者 姚兰 梁晓丽 姬正丽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5期35-36,共2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中每天各时间点低血糖发生特点和规律,为针对性防治低血糖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121例住院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在早餐前、早餐后2h、中餐前、中餐后2h、晚餐前、晚餐后2h、22:00、3:00...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中每天各时间点低血糖发生特点和规律,为针对性防治低血糖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121例住院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在早餐前、早餐后2h、中餐前、中餐后2h、晚餐前、晚餐后2h、22:00、3:00等不同时间点进行血糖监测,对各时间点发生的低血糖及严重低血糖患者例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时间点低血糖、严重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以中餐前、3:00发生率较高。结论糖尿病患者全天各时间点均可发生低血糖,但中餐前、夜间低血糖、严重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其他时间点,尤以3:00为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引起高度重视,尤应关注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强化治疗 低血糖 时辰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高焱 贾竹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真实体验,为医护人员理解、认识其健康需求,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方法对17例病程>3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自我管理体验,运用类属法归...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真实体验,为医护人员理解、认识其健康需求,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方法对17例病程>3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自我管理体验,运用类属法归纳主题。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对自我管理的理解;自我管理中的困惑;自我管理中的情绪;自我管理的动力与压力。结论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做好知识普及工作;以行为改变为目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重视由自我管理产生的心理问题;自我管理需要来自于家庭、社会的理解、支持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的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力引 郭柯宇 +8 位作者 许雅玲 白金磊 马瑜瑾 付留俊 刘婕 胡可嫣 李霞 姜宏卫 杨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2-468,共7页
目的:经典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患者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需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中国糖尿病患儿中T1DM约占90%,发病率快速增加且低龄化严重。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患儿平均糖化血红蛋白(glyc... 目的:经典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患者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需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中国糖尿病患儿中T1DM约占90%,发病率快速增加且低龄化严重。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患儿平均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aemoglobin,HbA1c)整体偏高、达标率低。良好的血糖管理是糖尿病治疗的重点,维持血糖在目标范围内可阻止或延缓T1DM患者慢性血管并发症。本研究旨在利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lash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FGMS)了解湖南省和河南省T1DM患儿的血糖控制情况,分析该群体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于两省16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1DM患儿215例,年龄≤14岁,均佩戴FGMS采集血糖数据,分析HbA1c、病程和葡萄糖扫描频率与血糖波动的相关性;根据患儿病程、HbA1c、葡萄糖扫描频率及胰岛素注射方式等因素进行分组比较。结果:HbA1c、病程与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ucose excursions,MAGE)、血糖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呈正相关(均P<0.01);佩戴FGMS期间葡萄糖扫描频率与目标范围内时间百分比(time in range,TIR)呈明显正相关(P=0.001),与MAGE和平均低血糖持续时间呈负相关(P<0.01)。病程≤1年组低于目标范围内时间百分比(time below range,TBR)、MAGE均低于病程>1年组(分别4%vs 5%和7.1 mmol/L vs 8.3 mmol/L,均P<0.05)。HbA1c≤7.5%组TIR和TBR高于HbA1c>7.5%组(TIR:65%vs 45%,TBR:5%vs 4%,均P<0.05),MAGE小于HbA1c>7.5%组(7.0 mmol/L vs9.4 mmol/L,P<0.01)。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组TIR高于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组(60%vs 52%,P=0.006),MAGE小于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组(7.3 mmol/L vs 8.3 mmol/L,P=0.006)。扫描频率≥14次/d组HbA1c低于扫描频率<14次/d组(7.4%vs 8.0%,P=0.046),TIR高于扫描频率<14次/d组(58%vs 47%,P<0.001),MAGE小于扫描频率<14次/d组(7.6 mmol/L vs 8.9 mmol/L,P=0.004)。结论:两省T1DM患儿整体血糖控制欠佳,血糖波动幅度大,低血糖发生率高。病程较短、HbA1c控制达标、葡萄糖扫描频率高及采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的T1DM患儿血糖波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血糖波动 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被引量:28
10
作者 马梦瑾 田晨光 +3 位作者 赵志刚 秦贵军 郑丽丽 姜宏卫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450-453,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2例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给予降糖、降脂和降压类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2例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给予降糖、降脂和降压类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次/d,15粒/次口服,疗程为24周;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查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以及眼底镜行眼底检查、眼底照相、眼底造影等,以观察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眼底病变均较治疗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微血管瘤、出血斑、渗出及黄斑水肿情况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更显著地减少DR患者眼底微血管瘤数目、眼底出血面积、眼底硬(软)性渗出和眼底黄斑水肿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复方丹参滴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