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托伐普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王闯 董平栓 +3 位作者 康艳丽 王绍欣 赵富利 张艳 《内科》 2021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托伐普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伴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T)水平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CHF伴低钠血症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托伐普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伴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T)水平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CHF伴低钠血症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托伐普坦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尿量、体质量、血清cTNT水平、氨基末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钠离子水平以及心脏彩超检测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9.58%)显著高于对照组(7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4小时尿量、体质量、cTNT水平、NT-proBNP水平、血清钠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24小时尿量、血清钠水平、LVEF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体质量、血清cTNT水平、血清NT-proBNP水平、LVESd水平、LVEDd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托伐普坦治疗CHF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但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低钠血症 托伐普坦 疗效 心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莫西林和莫西沙星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病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梁丽君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9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病患者采取阿莫西林与莫西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HP感染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应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B组应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病患者采取阿莫西林与莫西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HP感染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应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B组应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治疗后症状0级、1级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B组,2级、3级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的HP转阴率显著高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HP感染胃病患者的治疗中,莫西沙星的效果优于阿莫西林,并且莫西沙星的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莫西沙星 阿莫西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下肢巨大未分化多形性肉瘤伴发热1例
3
作者 段娜娜 康艳丽 +2 位作者 王绍欣 王宏运 赵富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6期3065-3067,共3页
未分化多形性肉瘤(undifferentiated polymorphic sarcoma,UPS)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软组织肉瘤,生长速度较快,可发生于身体任何位置,多发生于四肢,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包块,若压迫周围组织或神经可出现局部压迫症状,预后差。本病例发... 未分化多形性肉瘤(undifferentiated polymorphic sarcoma,UPS)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软组织肉瘤,生长速度较快,可发生于身体任何位置,多发生于四肢,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包块,若压迫周围组织或神经可出现局部压迫症状,预后差。本病例发病部位为右下肢,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包块,因发热于我院就诊,查体肿块大小约为20 cm×18 cm×10 cm,质韧,活动度差,行外科手术切除,术后未再发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多形性肉瘤 发热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分析模式的团体心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宁 郭妍 +1 位作者 李悦 孙晓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1512-1515,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交互分析模式的团体心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98例缓解期支气管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常规组、团体心理干预组,各99例。常规组接受常规... 目的 探讨基于交互分析模式的团体心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98例缓解期支气管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常规组、团体心理干预组,各99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团体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交互分析模式的团体心理干预。对比两组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社会支持水平[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质量[成人哮喘生活质量评分表(AQLQ)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团体心理干预组SDS、S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ESCA、AQLQ、SSR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满意度(97.98%)高于常规组(80.80%)(P<0.05)。结论 基于交互分析模式的团体心理干预可改善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态,增强自护能力,提升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分析模式 团体心理干预 支气管哮喘 缓解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肺段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近期生存质量分析
5
作者 朱铭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8期1337-1340,共4页
目的:分析胸腔镜肺段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对患者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肺段切除组(n=42)和肺叶切除组(n=36)。比较两组患... 目的:分析胸腔镜肺段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对患者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肺段切除组(n=42)和肺叶切除组(n=36)。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肺功能损伤情况、术后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围术期内两组均无患者死亡,肺段切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后感染率均明显低于肺叶切除组(P<0.05);术后3 m,肺段切除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at 1 second,FEV1)、最大通气量(Maximum ventilation volume,MVV)均明显高于肺叶切除组(P<0.05);术后3 d、术后3 m肺段切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明显低于肺叶切除组(P<0.05),术后6 m,两组间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 m,肺段切除组患者肺癌症状量表(Lung cancer symptom scale,LCSS)评分低于肺叶切除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表(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 for lung cancer,QLICP-IU)评分明显高于肺叶切除组(P<0.05)。结论:胸腔镜肺段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患者近期效果相当,但采取肺段切除术可以通过减少手术损伤、减轻术后肺功能损伤、减少术后疼痛感,从而提高患者近期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肺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