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3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和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老年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重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韩延辉 张恒亮 +5 位作者 赵劲东 李炳强 陈瑞晓 普照坤 张辉锋 王丽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3-467,共5页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指数和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与老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指数和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与老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关系。方法按照住院先后顺序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120例,根据重构指数分为正性重构组47例和非正性重构组73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yG和AIP与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TyG和AIP对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预测价值。结果正性重构组吸烟、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TyG、AIP显著高于非正性重构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钙水平显著低于非正性重构组(P<0.05,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血钙、TyG、AIP是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危险因素(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yG(OR=7.253,95%CI:2.458~13.364,P=0.035)、AIP(OR=6.017,95%CI:2.205~12.025,P=0.030)是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yG、AIP预测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3、0.766,联合预测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曲线下面积为0.868,显著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TyG和AIP与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有效指标,对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及制定个体化干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2型 冠状血管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食管腺癌组织起源和组织学发病模式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立东 尤朵 +23 位作者 赵学科 宋昕 马磊 雷玲玲 徐瑞华 徐全晓 魏梦霞 蒋宁宁 王苒 李媛媛 陶潇龙 秦富强 李爱丽 张晓倩 卢玉娴 杨海军 张占阳 高慧丽 王霖瑞 张建东 李吉林 库建伟 周福有 高社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中国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发病率下降,食管腺癌发病率升高是目前食管癌研究领域的新变化^([1-3])。中国人食管癌组织学类型90%以上为食管鳞癌^([4]),与西方人群食管腺癌占比明显高于食管鳞癌^([5])不同。随着经济... 中国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发病率下降,食管腺癌发病率升高是目前食管癌研究领域的新变化^([1-3])。中国人食管癌组织学类型90%以上为食管鳞癌^([4]),与西方人群食管腺癌占比明显高于食管鳞癌^([5])不同。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西方膳食方式的引入等,肥胖和与之相关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明显升高,进一步导致Barrett′s食管和食管腺癌的发病风险升高^([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腺癌 组织起源 组织学发病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危急性肺栓塞临床恶化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马亚青 黄伸伸 +1 位作者 毛毅敏 张咏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中高危急性肺栓塞临床恶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130例的病历资料。住院期间(2周内)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判定为临床恶化。采用Logistic回归... 目的:探讨中高危急性肺栓塞临床恶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130例的病历资料。住院期间(2周内)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判定为临床恶化。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临床恶化的影响因素。结果:49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临床恶化。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乳酸、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白蛋白、肌钙蛋白Ⅰ、近心端深静脉血栓是临床恶化的影响因素,OR(95%CI)分别为1.795(1.144~2.816)、1.158(1.033~1.299)、0.916(0.839~0.999)、1.433(1.055~1.947)、2.835(1.216~6.610)。结论:高血乳酸、高NLR、低白蛋白、高肌钙蛋白Ⅰ、存在近心端深静脉血栓的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更容易发生临床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危急性肺栓塞 临床恶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杆菌科细菌在肿瘤患者胃肠道中的动态定植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血流感染
4
作者 程国平 王登奎 王庆丰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主动筛查肿瘤患者胃肠道中肠杆菌科细菌的动态定植情况,探索血流感染的肿瘤患者胃肠道中定植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与引发血流感染的细菌之间的同源性关系,为临床医师的诊疗提供有... 目的:主动筛查肿瘤患者胃肠道中肠杆菌科细菌的动态定植情况,探索血流感染的肿瘤患者胃肠道中定植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与引发血流感染的细菌之间的同源性关系,为临床医师的诊疗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方法:针对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本院住院的肿瘤患者353份肠道标本中筛出的32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研究,细菌鉴定仪VITEK 2 Compact、碳青霉烯酶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及PCR方法检测其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采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比较患者肠道中CRE菌株与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同源性。结果:从肿瘤患者胃肠道中筛选出的32株革兰阴性杆菌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占1.6%(6/353),均携带blaKPC基因;CRE占比3.3%(12/353)。2例肠道定植肺炎克雷伯菌的患者发生血流感染,血流感染由与肠道定植菌相同的CRKp菌株引起。结论:肿瘤患者CRE肠道定植比例不高,但在某些情况下,定植于肿瘤患者肠道内的CRE可引起机体其他部位的异位感染,包括血流,应密切监测。对多次住院且住院时间长的危重患者应加强关注,早期筛查肠道定植微生物,合理规范抗生素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异位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牙龈卟啉单胞菌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对小鼠PND发生的影响
5
作者 谢小娟 张爽 +3 位作者 柏效治 郝雪琴 吴瑶瑶 郑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3-490,共8页
目的 探讨口腔牙龈卟啉单胞菌(Pg)能否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影响围手术期认知功能障碍(PND)的发生。方法 细胞实验取对数生长期的BV-2细胞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LPS-Pg处理组(P组),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中信号蛋白(... 目的 探讨口腔牙龈卟啉单胞菌(Pg)能否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影响围手术期认知功能障碍(PND)的发生。方法 细胞实验取对数生长期的BV-2细胞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LPS-Pg处理组(P组),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中信号蛋白(TLR4、NF-κB p65、NLRP3、TNF-α)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实验检测NF-κB p65在细胞核内外的表达变化。动物实验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组)、手术组(S组)、Pg感染组(P组)、Pg感染+手术组(PS组)、TLR4抑制剂组(T组)、Pg感染+手术+TLR4抑制剂组(PST组),对各组进行相应的处理后,应用水迷宫测试观察Pg感染对小鼠术后认知行为的影响,应用组织免疫化学实验观察Pg感染对小鼠海马组织中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结果 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Western blot检测发现P组的TLR4、NLRP3、TNF-α表达量明显增高(均P<0.05),NF-κB在核内的表达量增加(P<0.05)、核外表达量减少(P<0.05),免疫荧光实验显示P组NF-κB表达量增多且向核内转移。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各组小鼠在术前训练阶段的表现并无显著差异,其逃避潜伏期与平均游泳速度均处于相近水平(均P>0.05)。术后测试阶段的结果显示,相较于C组,S组和PS组小鼠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更短,穿越平台的次数也较少(均P<0.05)。与PS组比较,PST组小鼠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较长,且穿越平台的次数也较多(均P<0.05)。对海马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提示PS组中的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多于C组和PST组,这些阳性细胞的胞体增大,突起变短,且小胶质细胞呈现激活状态。结论 Pg感染诱发小鼠围手术期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增强,引起小鼠PND的发生,可能与激活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认知功能障碍 牙龈卟啉单胞菌 神经炎症 TLR4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PCI术后Triangle分层分级延续护理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晓 贾竹敏 +3 位作者 李转珍 郭瑞霞 原双兴 袁玉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9-416,共8页
目的:构建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出院病人Triangle分层分级延续护理方案,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延续护理效果。方法:基于Triangle分层分级模式理论,结合临床经验,经内容分析法、小组讨论及德尔菲法,构建冠心病PCI术后Tria... 目的:构建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出院病人Triangle分层分级延续护理方案,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延续护理效果。方法:基于Triangle分层分级模式理论,结合临床经验,经内容分析法、小组讨论及德尔菲法,构建冠心病PCI术后Triangle分层分级延续护理方案。结果: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24%、100.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9,0.92,协调系数分别为0.401,0.504(均P<0.05)。冠心病PCI术后Triangle分层分级延续护理方案包括分层及分级两部分,分层部分含3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分级部分包含3个一级指标、42个二级指标及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冠心病PCI术后Triangle分层分级延续护理方案具有科学性及可靠性,为出院冠心病PCI术后病人的有效管理与护理服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PCI术 术后 分级管理 延续护理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护士职业社会化影响因素的纵向质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卢蕾 史素玲 +2 位作者 尤炎丽 焦丹丹 马炳婕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54,共5页
目的以新护士转型过渡模型为理论框架,深入了解新护士入职1年内职业社会化经历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护士职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纵向设计,以目的性抽样选择20名新护士,分别在刚入职时、入职6个月及入职12个月进行3次半结构式... 目的以新护士转型过渡模型为理论框架,深入了解新护士入职1年内职业社会化经历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护士职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纵向设计,以目的性抽样选择20名新护士,分别在刚入职时、入职6个月及入职12个月进行3次半结构式访谈。每次访谈结束后,使用Smith解释现象学分析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逐一分析,所有时间点的数据分析完成后,进行跨时间点的纵向分析。结果共提炼出2个主题及11个亚主题,包括个人因素(角色意义感知转变、自身心境变化、职业发展动机改变、专业技能欠缺、理论与实践结合困境、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缺乏、多种压力持续并存);情景因素(患者反馈的双重影响、外部的多元支持、组织环境的助推、不合理工作安排的阻碍)。结论新护士职业社会化影响因素复杂且呈动态变化,管理者应关注分析其影响因素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加快新护士职业社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护士 职业发展 职业社会化 转型过渡 组织环境 职业认同 质性研究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治疗失败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国瑞 孙振江 +1 位作者 徐永申 穆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7-254,共8页
目的探究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FIF)髓内治疗失败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emoral head replacement,FHR)后脱位的原因。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 目的探究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FIF)髓内治疗失败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emoral head replacement,FHR)后脱位的原因。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后髓内钉失效行FHR治疗的FIF老年患者1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FHR术后股骨头是否脱位,分为脱位组(45例)和未脱位组(130例)。评估FHR的临床疗效,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围术期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影响FHR效果的因素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采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预测因子,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通过各危险因素的比值比(OR)构建简易风险评分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以Hosmer-Lemeshow(H-L)检验判断模型的校准度。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12个月患者的各Harris评分均显著改善(均P<0.05);FHR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少,主要包括肺部感染(2.86%)、下肢静脉血栓(2.86%)以及心功能障碍(2.86%)。LASSO回归模型获得6个预测因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其中患者年龄、神经及肌肉系统疾病、手术入路、术后生活习惯、术后护理为股骨头发生脱位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简易风险评分模型的评分在0~21.6分,可划分为低危(<11分)、中危(11~15分)和高危(>15分)3个风险等级;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的脱位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其区分度和校准度较好。结论高龄患者FIF髓内钉固定失效后行FHR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年龄、神经及肌肉系统疾病、手术入路、术后生活习惯、术后护理等为FHR后股骨头发生脱位的独立影响因素,在临床治疗时要加以重视及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八角莲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魏明月 杨思怡 +4 位作者 马瑜瑾 张岩钊 刘方方 刘传鑫 姜宏卫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2-532,共11页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技术,对八角莲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演化趋势做系统性地梳理和分析,探讨八角莲研究现状以及最新研究热点。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检索与八角莲相关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运...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技术,对八角莲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演化趋势做系统性地梳理和分析,探讨八角莲研究现状以及最新研究热点。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检索与八角莲相关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核心作者群、研究机构间合作关系以及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793篇中文文献,英文文献771篇。中文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曾抗;英文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Arora Rajesh;国内年发文量大体呈现先增后减趋势;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是研究八角莲最多的机构,研究领域内各机构间的交流合作有待进一步加深。关键词分析显示八角莲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抗肿瘤应用、衍生物的提取与合成。结论八角莲所含木脂素类成分及其相关衍生物的提取与合成,与其在尖锐湿疣治疗、抗肿瘤方面的临床应用是八角莲目前的研究热点;八角莲及其活性成分致毒性的损伤机制与治疗方法,将成为未来研究的潜在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莲 文献计量学 知识图谱 毒理证据链 鬼臼毒素 神经及内分泌系统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肺动脉成形术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对肾功能的作用
10
作者 冯宇旋 王金志 +7 位作者 李新成 张帅 高倩 王同生 毛毅敏 谢万木 翟振国 黄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5,共6页
目的评估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alloon pulmonary angioplasty,BPA)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患者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发生率及BPA对肾功能的影... 目的评估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alloon pulmonary angioplasty,BPA)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患者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发生率及BPA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2年5月于中日友好医院行BPA治疗的143例CTEPH患者的临床信息、血流动力学指标、BPA术前1周内及术后48~72 h内的血肌酐浓度,对比每次BPA前后血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变化,评估CIN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首次及末次BPA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血肌酐及eGFR变化。结果纳入115例CTEPH患者,共行BPA 192例次,其中男性88例次,女性103例次。每次BPA使用对比剂剂量为(145.58±47.26)mL。BPA术后共有12例患者发生13例次CIN,发生率为6.8%。CIN患者的基线特征及肾功能与非CIN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中,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mixed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vO_(2))在CIN患者中更低(58.58%±10.38%比66.15%±8.02%,P=0.002),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EPH患者在不同频次的BPA治疗前后血肌酐及eGF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数次BPA治疗后,末次肾功能指标血肌酐[(78.09±18.760)μmol/L比(82.26±21.37)μmol/L,P<0.001]和eGFR[(86.08±21.22)mL/(min·1.73 m^(2))比(82.07±22.05)mL/(min·1.73 m^(2)),P=0.007]较基线值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BPA治疗CTEPH患者后可发生对比剂肾病,多次BPA治疗后随着临床症状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善,肾功能也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球囊肺动脉成形术 对比剂肾病 肾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食管癌高发现场防治和实验室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4
11
作者 王立东 宋昕 +13 位作者 赵学科 韩文莉 周福有 高社干 秦艳茹 常志伟 王启鸣 李爱丽 李吉林 李学民 冯笑山 任景丽 李秀敏 裘宋良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1959年,河南省委和省政府指派河南医学院等河南多家医疗单位的教学、科研和医务人员组成了河南医疗队[河南省林县食管癌防治研究协作组(后文简称协作组)]进驻林县(现改名为林州市)开展食管癌防治现场研究工作,至2019年已60年[1-2]。期间... 1959年,河南省委和省政府指派河南医学院等河南多家医疗单位的教学、科研和医务人员组成了河南医疗队[河南省林县食管癌防治研究协作组(后文简称协作组)]进驻林县(现改名为林州市)开展食管癌防治现场研究工作,至2019年已60年[1-2]。期间,河南数代学者立足河南食管癌高发现场研究基地,围绕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生机制及防治,开展从基础到临床多学科交叉研究,取得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积累了丰富的食管癌高发现场防治研究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分子分型 早期发现 研究历史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替代决策者共享决策干预的范围综述
12
作者 王思淼 李君 +5 位作者 张晓辉 徐伟 李依 杨昕怡 李育蔚 尚雪莹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24-128,F0003,共6页
目的对ICU患者替代决策者共享决策干预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明确干预要素,为开展相关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JBI范围综述方法学为指导,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目的对ICU患者替代决策者共享决策干预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明确干预要素,为开展相关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JBI范围综述方法学为指导,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2月20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包含13项随机对照试验、2项混合方法研究。9项研究以渥太华决策支持框架、认知-情绪决策理论、家庭系统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理论、促进感知模型等为理论依据进行干预;15项研究的干预方法包括决策辅助工具、沟通促进者、多组分家庭支持措施、护士参与家庭会议及书面沟通;干预时机多为住院期间;结局指标包括心理情绪、决策结局、医疗服务质量与体验、患者结局指标等;共享决策干预可改善ICU患者替代决策者的决策结局,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体验。结论ICU共享决策干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其积极影响已得到初步验证。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理论框架的整合、干预时机的选择、长期干预效果的评估以及本土化实践创新等方面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替代决策者 共享决策 决策辅助 决策冲突 范围综述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冗余机器人的笛卡儿空间螺旋线性插值轨迹规划
13
作者 王志强 韩建海 +2 位作者 李向攀 郭冰菁 杜敢琴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2,共9页
通过分析对偶四元数与刚体运动、螺旋运动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指数积公式,得到基于对偶四元数的末端位姿变换算子;根据牛顿拉夫森法,将对偶四元数用于求解冗余机器人的逆运动学数值解;根据对偶四元数的线性插值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螺旋线性插... 通过分析对偶四元数与刚体运动、螺旋运动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指数积公式,得到基于对偶四元数的末端位姿变换算子;根据牛顿拉夫森法,将对偶四元数用于求解冗余机器人的逆运动学数值解;根据对偶四元数的线性插值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螺旋线性插值的轨迹规划方法。两种冗余机器人验证了提出的轨迹规划方法能实现笛卡儿空间平滑运动和速度可控,且在求解运动学数值解时,使用对偶四元数比齐次矩阵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更高的解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偶四元数 轨迹规划 逆运动学 指数积 冗余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及多模态超声特征风险评分模型鉴别乳腺BI-RADS 4A类良、恶性病变
14
作者 刘启凡 崔帅 +5 位作者 郭文静 李伟 王海龙 李虎莎 姚俊东 张周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 观察基于临床及多模态超声特征风险评分模型鉴别乳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A类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177例多模态乳腺超声提示BI-RADS 4A类病变患者,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123)与测试集(n=54)。以单因... 目的 观察基于临床及多模态超声特征风险评分模型鉴别乳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A类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177例多模态乳腺超声提示BI-RADS 4A类病变患者,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123)与测试集(n=54)。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及灰阶超声、CDFI、弹性成像超声参数,筛选乳腺BI-RADS 4A类良、恶性病变的独立鉴别因素并以之构建风险评分模型。以术后病理或随访结果为标准,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模型鉴别乳腺BI-RADS 4A类良、恶性病变的最佳截断值,评估模型鉴别效能。结果177例中,良性39例、恶性138例。患者年龄>58岁,病变直径>15.1 mm、形状不规则、血流1或2级和病变周围2 mm环状区域(shell)声触诊弹性成像值标准差(shell-STESD)>16.33 kPa均为乳腺BI-RADS 4A类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以6.5为最佳截断值,风险评分模型鉴别训练集高危与低危病例的敏感度为84.69%(83/98)、特异度为88.00%(22/25),在测试集中分别为77.50%(31/40)及71.43%(10/14)。结论 基于临床及多模态超声特征风险评分模型可有效鉴别乳腺BI-RADS 4A类良、恶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病理学 超声检查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Ss基因变异致腓骨肌萎缩症遗传学与临床特征分析
15
作者 李一青 李桂河 +3 位作者 曹春艳 高缘 陈万金 何瑾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22-628,共7页
目的 总结ARSs基因变异致腓骨肌萎缩症(CMT)的临床表现和遗传学特征。方法与结果 选择1997年1月至2024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注册登记队列中临床拟诊腓骨肌萎缩症的12个家系共12例先证者。临床症状,10例四肢近端肌力正常,... 目的 总结ARSs基因变异致腓骨肌萎缩症(CMT)的临床表现和遗传学特征。方法与结果 选择1997年1月至2024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注册登记队列中临床拟诊腓骨肌萎缩症的12个家系共12例先证者。临床症状,10例四肢近端肌力正常,远端受累严重;肌萎缩多出现于踝关节及腕关节以下;2例主观肢体麻木感,1例对称性浅感觉减退;仅1例腱反射正常。电生理学特点,11例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平均为36.67 m/s,正中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平均为5.42 mV。ARSs基因变异分析,包括GARS1、YARS1、AARS1和SARS1共4种ARSs基因变异,8个GARS1基因突变位点(c.1235G>A、c.598G>C、c.362G>A、c.1415A>G、c.637C>T、c.374A>G、c.722G>T、c.1000A>T)中c.598G>C、c.722G>T国内外尚未见诸报道;肌电图提示5例先证者为中间型(ICMT型),3例为轴索型(CMT2型)。2个YARS1基因突变位点c.1333A>G、c.787T>C中c.787T>C国内外尚未见诸报道;2例先证者分别为脱髓鞘型(CMT1型)和ICMT型;AARS1基因c.896C>T突变1例,为CMT2型;SARS1基因c.1187C>T突变1例,为ICMT型。结论 ARSs基因变异致腓骨肌萎缩症主要引起伴或不伴感觉受累的遗传性运动神经病,主要临床分型为CMT2型及ICMT型,不同ARSs基因变异致腓骨肌萎缩症患者存在不同临床表现,应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本研究扩大了腓骨肌萎缩症的遗传谱,为疾病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科-马里-图斯病 氨酰基tRNA合成酶类 基因 突变 表型 系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单项运动干预对糖耐量减低女大学生体成分指标和血糖控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涛 刘影 +3 位作者 梁春光 袁红霞 陈士芳 张会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738-1742,共5页
目的探讨长期单项运动干预对糖耐量减低(IGT)女大学生体成分指标和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的影响,为IGT女大学生这一糖尿病高危人群有目的地运动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2011年9月—2013年12月结合内科护理学内分泌系统疾... 目的探讨长期单项运动干预对糖耐量减低(IGT)女大学生体成分指标和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的影响,为IGT女大学生这一糖尿病高危人群有目的地运动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2011年9月—2013年12月结合内科护理学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护理实验课,便利调查、筛检出辽宁医学院护理学院2009—2012级护理学专业在校女大学生IGT患者29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15例和试验组14例,试验组给予为期24周的中等强度平地跑步或快速步行单项运动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12、24周后测量身高、体质量、BMI、腰围、餐后2 h血糖(2 h PG)、胰岛素、Hb A1c水平。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不同时间点体质量、BMI、腰围、2 h PG、胰岛素和Hb A1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长期单项运动干预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试验组BMI、腰围、2 h PG、胰岛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4周后,试验组体质量、BMI、腰围、2 h PG、胰岛素、Hb 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运动干预可改善IGT女大学生的体成分指标,降低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 PG、胰岛素、Hb A1c水平至参考范围,逆转IGT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减低 血糖 胰岛素 血红蛋白 A 糖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腺癌组织化学染色分类与癌旁肠上皮化生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社干 王立东 +4 位作者 冯笑山 马宝根 孔国强 范宗民 高珊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探讨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腺癌(GCA)组织化学染色分类与癌旁肠上皮化生(IM)的关系。方法:采用爱显蓝-雪夫试剂染色法(AB-PAS)和高铁二胺-爱显蓝染色法(HID-AB)检测70例GCA及癌旁IM组织,并分析GCA组织化学染色分类与癌旁IM的关系。... 目的:探讨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腺癌(GCA)组织化学染色分类与癌旁肠上皮化生(IM)的关系。方法:采用爱显蓝-雪夫试剂染色法(AB-PAS)和高铁二胺-爱显蓝染色法(HID-AB)检测70例GCA及癌旁IM组织,并分析GCA组织化学染色分类与癌旁IM的关系。结果:肠型GCA、胃型GCA、混合型GCA和干细胞型GCA的检出率分别为37.1%(27/70)、5.7%(4/70)、50.0%(35/70)和7.1%(5/70);含硫化和不含硫化黏蛋白的GCA检出率分别为24.3%(17/70)和75.7%(53/70)。肠型GCA癌旁IM的检出率为57.7%(15/26),明显高于非肠型GCA的27.3%(12/44)(χ2=6.383,P=0.012);含硫化黏蛋白的GCA癌旁IM的检出率为64.7%(11/17),不含硫化黏蛋白GCA癌旁IM的检出率为30.2%(16/53),含硫化黏蛋白GCA癌旁IM检出率高于不含硫化黏蛋白的GCA(χ2=6.472,P=0.011);硫化黏蛋白在癌旁IM和其相应的GCA组织中无一致性表达(Kappa=0.129,P=0.484)。结论:IM可能是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肠型GCA及含硫化黏蛋白GCA的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肿瘤 肠上皮化生 AB—PAS染色 HID—AB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中FAP的表达水平对食管鳞癌恶性进展的影响
18
作者 李佳怡 张理 +7 位作者 刘书培 陈攀 张小漫 牛浩瑾 杨平娟 高震东 石林林 高社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共9页
目的探究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对其预后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中FAP的表达... 目的探究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对其预后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中FAP的表达对ESCC恶性进展的影响。方法首先,通过TCGA数据库评估FAP在31种肿瘤的癌和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对ESCC患者预后的影响;进一步收集高发区ESCC患者癌和癌旁新鲜组织用于原代CAFs和癌旁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的提取和分离,利用qRT-PCR、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进行表型鉴定和功能分析;收集NFs、CAFs和经FAP抑制剂(FAPi)处理后的CAFs细胞上清,与KYSE150细胞构建体外共培养模型,通过EdU法、CCK-8法、平板克隆、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探究FAP表达水平对KYSE150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等恶性行为的影响;最后,通过构建食管癌小鼠皮下荷瘤模型,在体内探究CAFs中FAP的表达对ESCC恶性进展的影响。结果在包含ESCC在内的10种恶性肿瘤中,癌组织中FAP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ESCC中FAP的高表达提示患者的不良预后,并且FAP可作为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从ESCC及其癌旁组织中成功提取、分离出原代CAFs和NFs,经鉴定表型正确;体外共培养结果显示,与NFs相比,CAFs高表达FAP并显著促进ESC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而FAPi处理可显著抑制上述恶性行为;体内实验证实FAPi和CAFs去激活处理,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在ESCC中,FAP的高表达与CAFs的活化和患者的不良预后呈正相关,促进肿瘤的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肺癌病理类型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玉红 郭兰伟 +9 位作者 高晓乐 张琳 胡广杰 苏明 张芳 朱智玲 郭金成 孙喜斌 郑荣寿 刘曙正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0-254,共5页
目的:了解近年来河南省肺癌的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12至2018年河南省8家综合/肿瘤专科医院原发性肺癌病例资料,对不同特征患者的病理类型构成进行比较,采用Joinpoint回归计算各病理类型构成比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目的:了解近年来河南省肺癌的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12至2018年河南省8家综合/肿瘤专科医院原发性肺癌病例资料,对不同特征患者的病理类型构成进行比较,采用Joinpoint回归计算各病理类型构成比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共收集11 207例,其中男7 673例,女3 534例。发病年龄以60~69岁为主,病例占38.77%。腺癌、鳞状细胞癌(鳞癌)、小细胞肺癌和其他类型占比分别为52.34%、22.99%、19.51%和5.16%。2012至2018年肺腺癌占比明显上升(APC=3.11%,年龄调整APC=3.47%,P均<0.05),鳞癌占比呈下降趋势(APC=-6.60%,年龄调整APC=-7.57%,P均<0.05),小细胞肺癌(APC=-2.90%,年龄调整APC=-2.48%,P均>0.05)和其他类型肺癌(APC=9.27%,年龄调整APC=9.99%,P均>0.05)占比平稳波动。结论:近年来河南省肺腺癌占比呈上升趋势,鳞癌呈下降趋势;目前腺癌是肺癌最主要的病理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病理类型 流行趋势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aSphere栓塞微球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20
作者 姚航 胡鸿涛 +10 位作者 曹会存 韩新巍 张健 吕维富 牛焕章 梁宏元 徐浩 李文涛 赵玮 车海波 邹英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5-379,共5页
目的观察DiaSphere栓塞微球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188例HCC并随机分为研究组(n=93)与对照组(n=95)并分别以DiaSphere栓塞微球及Embosphere栓塞微球行TACE,记录TACE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2组首... 目的观察DiaSphere栓塞微球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188例HCC并随机分为研究组(n=93)与对照组(n=95)并分别以DiaSphere栓塞微球及Embosphere栓塞微球行TACE,记录TACE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2组首次TACE后1个月、末次TACE后1及3个月疗效,以及首次及末次TACE后1个月肝功能。结果研究组69例接受TACE,22例接受2次、2例接受3次TACE,对照组82例接受1次、13例接受2次TACE。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77.42%(72/93)vs.76.84%(73/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首次TACE后1个月研究组7例、对照组11例失访,末次TACE后1个月2组均有12例失访,末次TACE后3个月2组均有28例失访,各时间点组间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首次及末次TACE后1个月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iaSphere栓塞微球TACE治疗HCC短期疗效及安全性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DiaSphere微球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