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生物转化2-苯乙醇工艺优化及耐高温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牛明福 李亚恒 +1 位作者 陈金帅 李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20,共6页
以耐高温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LY1为试验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分析培养基主要成分L-苯丙氨酸、碳源、氮源等对天然香料2-苯乙醇合成的影响,优化结果为:L-苯丙氨酸8.39 g/L,蔗糖43.25 g/L,酵母浸粉6.68 g/L,2-苯乙醇产量达到1.450... 以耐高温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LY1为试验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分析培养基主要成分L-苯丙氨酸、碳源、氮源等对天然香料2-苯乙醇合成的影响,优化结果为:L-苯丙氨酸8.39 g/L,蔗糖43.25 g/L,酵母浸粉6.68 g/L,2-苯乙醇产量达到1.450 g/L,较优化前提高了51.0%。进一步对LY1菌株进行耐受性能和高温发酵性能分析,结果表明,36℃时对2-苯乙醇耐受的质量浓度为2.0 g/L,42℃高温时为1.5 g/L,合成2-苯乙醇的最佳温度范围为28~32℃,42℃时2-苯乙醇产量为0.809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2-苯乙醇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乳酸菌发酵怀山药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郑苗 何佳 +2 位作者 吕丹丹 宋文华 张雪雯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6-110,共5页
该试验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复合乳酸菌发酵怀山药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以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为评价指标,研究发酵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23 h、发酵温度38℃、接种量3%... 该试验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复合乳酸菌发酵怀山药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以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为评价指标,研究发酵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23 h、发酵温度38℃、接种量3%,此条件下乳酸含量最高,为1.42%;怀山药酶解发酵液对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9.95%、94.45%、89.65%,较发酵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还原力提高了0.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山药 复合乳酸菌 发酵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菜中抑菌性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细菌素理化特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红梅 符丹丹 +3 位作者 赵君峰 王大红 李市场 张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10-114,119,共6页
目的:本文旨在从传统发酵泡菜中筛选有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方法:采用热处理和抑菌板双重筛选出具有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通过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分离菌株,研究蛋白酶、温度和p H对芽孢杆菌无细胞上清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目的:本文旨在从传统发酵泡菜中筛选有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方法:采用热处理和抑菌板双重筛选出具有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通过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分离菌株,研究蛋白酶、温度和p H对芽孢杆菌无细胞上清液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从泡菜中筛选出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PC-2,经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PC-2无细胞上清液对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链霉蛋白酶敏感,对淀粉酶和脂肪酶不敏感;经70、80、90℃处理30 min后,对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拮抗活性基本不变;在p H2.0~8.0范围内保持其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酵母菌及链霉菌具有广泛的抑菌作用;结论:从泡菜中筛选出的蜡样芽孢杆菌PC-2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初步分析抑菌活性物质为细菌素类,为生物保鲜新品种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活性 芽孢杆菌 细菌素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tfA基因壳聚糖纳米DNA疫苗的免疫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宫强 孔梁宇 +7 位作者 马丽苹 牛明福 秦翠丽 杨莹 李翔 阮梦蝶 田野 李战丽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58-662,671,共6页
为评价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tfA基因壳聚糖纳米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本实验以壳聚糖为佐剂制备ptfA基因的壳聚糖纳米DNA疫苗,检测其形态及抗DNA酶降解的能力,随后进行动物免疫实验,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 为评价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tfA基因壳聚糖纳米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本实验以壳聚糖为佐剂制备ptfA基因的壳聚糖纳米DNA疫苗,检测其形态及抗DNA酶降解的能力,随后进行动物免疫实验,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IFN-γ分泌情况和抵抗强毒菌株攻击和免疫保护率。实验结果显示,ptfA基因壳聚糖纳米DNA在透射电镜下呈现较为规则的圆球型,粒径约为200 nm,可以有效抵抗DNAaseⅠ的降解。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壳聚糖纳米DNA疫苗组和裸DNA组的血清抗体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明显高于空载体对照组和PBS对照组,且壳聚糖纳米DNA疫苗组的抗体水平稍高于裸DNA疫苗组。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IFN-γ分泌试验结果也显示,壳聚糖纳米DNA疫苗组和裸DNA疫苗组的SI值与IFN-γ分泌水平极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1),但两种DNA疫苗组之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强毒菌株攻击后壳聚糖纳米DNA疫苗组的保护率优于裸DNA疫苗组,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tfA基因裸DNA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而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新型DNA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ptfA基因 壳聚糖纳米DNA疫苗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液抑菌活性和HPLC测定 被引量:3
5
作者 牛明福 杜梦璇 +5 位作者 范逸文 李阳 刘永慧 布青云 朱凯阳 陈济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7-602,共6页
为获得能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连翘内生菌,从连翘新鲜组织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并进行形态学分析,牛津杯法测定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对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进行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并以连翘主要活性成分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B标准品为对照,HPL... 为获得能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连翘内生菌,从连翘新鲜组织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并进行形态学分析,牛津杯法测定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对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进行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并以连翘主要活性成分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B标准品为对照,HPLC测定发酵上清液中的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B含量。结果表明从连翘新鲜组织中获得了5株内生真菌,其中4株菌的发酵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炎沙门氏菌有很好的抑菌活性,对这4株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表明3株菌为枝胞菌,另1株菌为曲霉菌,HPLC结果显示这4株菌的发酵上清液中均含有一定浓度的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B,发酵液中发挥抑菌活性的成分是否与这三种物质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但连翘内生真菌可以产生抑菌活性物质这一结果为后续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抑菌物质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新的菌种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内生真菌 分离鉴定 抑菌活性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对没食子酸和PPO相互作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候增超 原江锋 +3 位作者 赖钰婷 王大红 龚明贵 张彬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75,83,M0006,M0007,共11页
为了明确没食子酸和多酚氧化酶(PPO)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微波对其相互作用的影响,通过酶活性分析、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清除自由基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和PPO体系最佳浓度比为50,pH为6.8,温度为50℃。没食子酸与PPO相... 为了明确没食子酸和多酚氧化酶(PPO)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微波对其相互作用的影响,通过酶活性分析、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清除自由基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和PPO体系最佳浓度比为50,pH为6.8,温度为50℃。没食子酸与PPO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结合位点数约为2,属于静态淬灭、自发进行反应,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经微波辐射后,没食子酸与PPO体系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使PPO构象、酶活性和清除DPPH自由基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多酚氧化酶 没食子酸 相互作用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