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目的】提高杜仲(Eucommia ulmoides)黄酮的稳定性和利用率。【方法】以酵母细胞为壁材对杜仲黄酮进行包封,通过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高温、紫外光照射和长期贮存对微胶囊稳定性的影响,并探究微胶囊在模拟体外消化和食品模拟物体系中杜仲黄酮的释放行为。【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芯壁质量比1∶3、包埋时间5.9 h、包埋温度45℃,此时包埋率为(78.6±0.8)%。微胶囊经高温、紫外光照射和长期贮存后仍具有较高的保留率,在模拟肠液中的释放率显著高于模拟胃液,在体积分数95%乙醇中的释放量显著高于体积分数10%乙醇。在食品模拟物体系中的释放行为均符合Zero-Order和Hixson-Crowell模型(R^(2)>0.90),且Ritger and Peppas模型的K值<0.45,表明扩散方式为菲克扩散。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微胶囊呈椭圆形,表面光滑无裂痕,但经乙醇处理后微胶囊出现明显凹陷和裂痕。【结论】酵母细胞包埋杜仲黄酮可显著提高其稳定性和缓释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