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教学区外环境景观空间使用行为研究--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
1
作者 李东升 赵思梦 +2 位作者 燕亚飞 罗铠 申家宁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23期119-123,共5页
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以河南科技大学公共教学区外环境景观空间为例,主要运用PSPL调研法,通过环境现状调研、使用者行为调研以及问卷调研,探究出影响教学区使用的5大因素,时间因素、使用者行为、空间类型及界面、景观要素以及设施水平,... 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以河南科技大学公共教学区外环境景观空间为例,主要运用PSPL调研法,通过环境现状调研、使用者行为调研以及问卷调研,探究出影响教学区使用的5大因素,时间因素、使用者行为、空间类型及界面、景观要素以及设施水平,并总结分析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规划景观空间、改善基础设施、打造可识别的景观要素以及倡导使用主体参与景观设计的改进建议,以期为高校教学区的外环境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学区 景观空间 环境行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景观设计的途径和手段--以河南科技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卫嘉祎文 刘欣晔 +2 位作者 闫文静 张静蕊 王雨 《现代园艺》 2023年第21期96-98,共3页
高校作为教育性质的场所,其景观建设必然肩负着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的重任。高校景观建设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融合,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风貌起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本研究阐述了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景观设计的途径和手段,以河南科技... 高校作为教育性质的场所,其景观建设必然肩负着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的重任。高校景观建设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融合,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风貌起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本研究阐述了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景观设计的途径和手段,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分析了高校景观设计的现状,阐明设计原则,提出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景观的途径、手段及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校园景观提升 途径和手段 河南科技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自然林草本层植物群落β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孟伟 杜晓军 +3 位作者 焦志华 高贤明 刘龙昌 王宇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31-1942,共12页
对反映不同群落间物种组成的时空差异或变化的β多样性及其组分开展研究,有助于提高对群落结构及其维持机制的理解和认识。森林草本层是森林群落和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对林下草本层植物群落β多样性已有一些相关研究,但关... 对反映不同群落间物种组成的时空差异或变化的β多样性及其组分开展研究,有助于提高对群落结构及其维持机制的理解和认识。森林草本层是森林群落和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对林下草本层植物群落β多样性已有一些相关研究,但关于β多样性的组分(如物种周转和嵌套组分)的相对比例、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等方面仍缺乏统一认识。该研究基于河南省168个自然林样地草本层植物群落调查数据资料,通过Jaccard相异性指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河南省自然林草本层植物群落β多样性格局,并量化空间距离、环境因素和物种丰富度等影响因素对其β多样性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1)自然林草本层植物群落总β多样性的Jaccard相异性指数为0.94,主要来源于物种周转组分(占总β多样性的96.8%)。(2)自然林草本层植物群落总β多样性及物种周转组分随空间距离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而嵌套组分随空间距离增加呈显著减少趋势。(3)Mantel检验显示空间距离、环境因素和物种丰富度对自然林草本层植物群落总β多样性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环境因素影响最大,空间距离影响次之,物种丰富度影响最小;方差分解结果进一步显示空间距离、环境因素和物种丰富度共分别解释了总β多样性及其周转组分27.14%、20.35%的变异,其中环境因素可以单独解释的变异最多(分别占总β多样性的10.62%和周转组分的9.35%)。该研究有助于增强对自然林草本层植物组成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进而为森林植被保护管理和生态修复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多样性 物种周转 物种嵌套 空间距离 自然林草本层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不同地区狗牙根叶片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4
作者 李怿慧 朱文琰 +2 位作者 杜晓军 刘龙昌 王宇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9-979,共11页
叶片功能性状响应环境产生的变化,能够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对河南省20个草地样点(按照土壤类型合并为5个地区)进行调查取样,测定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叶片碳、氮、磷含量,叶干物质含量,比叶面积及叶片养分化学计量比等8种叶... 叶片功能性状响应环境产生的变化,能够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对河南省20个草地样点(按照土壤类型合并为5个地区)进行调查取样,测定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叶片碳、氮、磷含量,叶干物质含量,比叶面积及叶片养分化学计量比等8种叶片功能性状,结合土壤养分、土壤水热条件及气候因子,探索河南省不同地区狗牙根叶片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河南省不同地区狗牙根叶片功能性状特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信阳平原地区的狗牙根叶片养分与叶干物质含量(0.215 g·kg^(-1))显著高于驻马店地区(0.045 g·kg^(-1))、南阳地区(0.057 g·kg^(-1))、信阳洼地地区(0.093 g·kg^(-1))及豫西地区(0.132 g·kg^(-1))(P<0.05)。2)狗牙根叶干物质含量与叶片磷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片磷含量与叶片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3)土壤磷含量、土壤水分、土壤pH及气候因子(年均温、年均降水量)能够解释73.6%的叶片功能性状特征随环境的变化,其中土壤磷含量的载荷相对最大。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不同地区狗牙根叶片功能性状存在地区差异,且主要由土壤磷含量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牙根 叶片功能性状 土壤养分 单因素方差分析 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 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烟草的促生作用
5
作者 牛文研 李小杰 +8 位作者 徐敏 邱睿 白静科 刘畅 陈玉国 司军柯 李淑君 宋鹏宇 宋守晔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9,共10页
为挖掘促进烟草生长的多功能有益微生物菌株,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健康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具有促生潜力的细菌菌株,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通过培养皿种子萌发及盆栽烟草试验明确其促生效果。结... 为挖掘促进烟草生长的多功能有益微生物菌株,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健康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具有促生潜力的细菌菌株,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通过培养皿种子萌发及盆栽烟草试验明确其促生效果。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细菌菌株JLS0502和JLS0413发酵液中吲哚-3-乙酸(IAA)含量分别为28.35、22.03 mg/L,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活性分别为546.64、521.21 U/L,且均具有溶磷、解钾、固氮等功能特性。经鉴定,菌株JLS0502为非脱羧勒克氏菌(Leclercia adecarboxylata),菌株JLS00413为路德维希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菌株JLS0502和JLS0413处理均可提高烟草种子萌发率,显著促进根伸长。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JLS0502和JLS0413处理对烟草的株高、鲜质量、根系形态等农艺性状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株高、全株鲜质量、根系鲜质量、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等指标较不加菌的对照分别显著提高66.05%、55.82%、59.30%、22.55%、29.37%和75.38%、66.29%、105.23%、90.15%、140.48%;烟株叶片中油菜素内酯(BR)、赤霉素(GA)、IAA等植物生长相关激素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性相关酶活性均较对照有提升。可见,菌株JLS0502和JLS0413对烟草生长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促生细菌 筛选鉴定 烟草 促生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鲜胺及其复配剂对河南省禾谷镰孢的抑菌活性及对小麦赤霉病的室内防效
6
作者 崔永源 高续恒 +2 位作者 钱乐 姜佳 刘圣明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2-270,310,共10页
为确定咪鲜胺对河南省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菌活性,测定了其对禾谷镰孢不同发育阶段的毒力。结果表明:咪鲜胺对孢子萌发、分生孢子产生、芽管伸长和菌丝生长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 _(50))分别为3.8689、0.3156、0.0631μg/mL... 为确定咪鲜胺对河南省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菌活性,测定了其对禾谷镰孢不同发育阶段的毒力。结果表明:咪鲜胺对孢子萌发、分生孢子产生、芽管伸长和菌丝生长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 _(50))分别为3.8689、0.3156、0.0631μg/mL和0.0223μg/mL。对2019年、2021年和2022年河南省6个地市随机选取的210株禾谷镰孢对咪鲜胺的敏感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咪鲜胺对供试禾谷镰孢菌丝生长的EC _(50)范围为0.0018~0.0572μg/mL,平均EC _(50)为(0.0233±0.0086)μg/mL。敏感性频率分布呈单峰曲线,符合正态分布。测定了咪鲜胺原药与叶菌唑、氰烯菌酯、氟啶胺、咯菌腈4种杀菌剂原药之间分别按照质量比1∶5、1∶3、1∶1、3∶1和5∶1配比的复配剂对禾谷镰孢的联合毒力。结果显示:增效系数(SR)范围为0.54~3.94。不同组合、不同比例的复配剂均表现为相加作用或增效作用,其中咪鲜胺∶氟啶胺按质量比3∶1复配时,增效系数最大。表明咪鲜胺可以与叶菌唑、氰烯菌酯、氟啶胺、咯菌腈等杀菌剂复配使用。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5%咪鲜胺水乳剂与50%氟啶胺悬浮剂按照3∶1比例复配以160μg/mL浓度喷施保护效果达到100%。本试验结果可以为小麦赤霉病的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镰孢 咪鲜胺 复配剂 敏感性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肥在园艺植物上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尚烨 闫庚洋 张菊平 《河南农业》 2024年第23期15-15,20,共2页
海藻肥是以海藻为主要原料,经细胞壁破碎、内容物释放、科学加工制成的新型有机肥料。与传统化肥相比,海藻肥具有营养全面、无毒无害、成本较低、绿色环保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花卉等园艺植物生产中,能够促进植物养分吸收、... 海藻肥是以海藻为主要原料,经细胞壁破碎、内容物释放、科学加工制成的新型有机肥料。与传统化肥相比,海藻肥具有营养全面、无毒无害、成本较低、绿色环保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花卉等园艺植物生产中,能够促进植物养分吸收、提高抗性、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肥 园艺植物 绿色环保 有机肥料 无毒无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HLH转录因子在植物花青素合成中的调控作用
8
作者 刘菁菁 王舒文 +2 位作者 杨旭锐 常开心 张会灵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4-853,共10页
花青素(Anthocyanins)是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在植物体内各个器官广泛分布,在维持植物正常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天然可食用色素,花青素因具有强抗氧化性,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保护视力和美容养颜等功效。bHLH转录因子作为... 花青素(Anthocyanins)是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在植物体内各个器官广泛分布,在维持植物正常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天然可食用色素,花青素因具有强抗氧化性,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保护视力和美容养颜等功效。bHLH转录因子作为植物中仅次于MYB转录因子的第二大转录因子超家族,在植物花青素的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bHLH蛋白不仅能直接作用于花青素合成相关结构基因,还能通过与MYB、WD40蛋白形成复合体的形式调控植物花青素的生物合成,且bHLH转录因子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受环境因子以及激素信号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机制,总结了bHLH类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参与花青素合成调控的主要方式以及环境因素和激素信号对其在花青素积累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花青素生物合成调控机制、花色调控、园艺植物育种等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HLH 花青素 生物合成 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园艺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菊平 张会灵 余义和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期151-153,共3页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是实施创新发展的生力军。以园艺专业大学生为对象,从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是实施创新发展的生力军。以园艺专业大学生为对象,从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园艺专业 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诱变提高植物抗逆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正景 职钤华 +5 位作者 刘素娟 张昊 安冰洁 武静静 龙圆 李辰方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281,共8页
化学诱变是农业上一种传统的育种技术,在植物抗逆育种方面受到育种家的青睐,用于改善植物的抗寒、抗旱、耐盐碱性等育种方面的研究。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实现细胞或个体快速繁殖的有效途径。以上两种技术的结合,可有效提高突变的频率,人... 化学诱变是农业上一种传统的育种技术,在植物抗逆育种方面受到育种家的青睐,用于改善植物的抗寒、抗旱、耐盐碱性等育种方面的研究。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实现细胞或个体快速繁殖的有效途径。以上两种技术的结合,可有效提高突变的频率,人为扩大植物遗传变异范围。近年来,化学诱变与生物技术结合在植物抗逆诱变育种方面展现出了积极的发展前景,对于植物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综述了化学诱变的特点、常用化学诱变剂[主要是甲基磺酸乙酯(EMS)和叠氮化钠(NaN3)]的诱变机制、使用方法、诱变效果以及影响化学诱变的因素等,并介绍了化学诱变在植物抗逆育种领域中的新近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诱变 抗逆育种 甲基磺酸乙酯(EMS) 叠氮化钠(NaN3) 植物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栾川县森林景观恢复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耀武 李晓林 +2 位作者 张子铮 王志恒 苏亚楠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5期28-30,共3页
森林景观恢复是全球生态保护的优先事项,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森林景观恢复成功的基础。基于遥感和GIS平台,运用物元分析法,选取栾川县海拔、坡向、坡度、土壤类型、土壤深度和土壤养分状况等6类因子,对森林景观恢复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结... 森林景观恢复是全球生态保护的优先事项,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森林景观恢复成功的基础。基于遥感和GIS平台,运用物元分析法,选取栾川县海拔、坡向、坡度、土壤类型、土壤深度和土壤养分状况等6类因子,对森林景观恢复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影响栾川县森林恢复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海拔、坡度和土壤深度;栾川县有1 428.8 km2的土地适宜恢复,占国土总面积57.7%;利用现状土地利用修正后,有295.9 km2土地适宜作森林景观恢复。其中,适宜区内坡度低于25°面积为158.5 km2,占适宜区域72.31%;低质量林地面积为57.9 km2,占适宜恢复区面积26.41%;坡地耕地面积为75.9 km2,占适宜恢复面积34.62%。研究表明,基于物元模型评价和现状土地利用修正的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技术框架,客观性较强,能够有效对县域尺度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也能为县域森林景观恢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元分析法 森林景观恢复 土地适宜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啶胺对河南省小麦茎基腐病菌的抑制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诗瑶 韩易 +5 位作者 郑伟 辛赫文 张继宇 张珂 侯颖 徐建强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1018,共8页
为了明确假禾谷镰刀菌对吡啶胺类药剂氟啶胺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氟啶胺对2022年4—5月份从河南省各地市分离的86株假禾谷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毒力,建立了敏感性基线,并开展了氟啶胺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 为了明确假禾谷镰刀菌对吡啶胺类药剂氟啶胺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氟啶胺对2022年4—5月份从河南省各地市分离的86株假禾谷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毒力,建立了敏感性基线,并开展了氟啶胺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胺对假禾谷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最低抑制浓度(MIC)为20μg/mL,对86个菌株菌丝生长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_(50))为0.013~0.492μg/mL,平均EC_(50)值为0.194μg/mL;57株(占总数的66.3%)的敏感性呈近似正态分布,将其平均EC_(50)值(0.201±0.057)μg/mL作为假禾谷镰刀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基线;同一地市内菌株间敏感性差异较大,EC_(50)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在2.8~36.7之间,漯河差异最大,许昌差异最小;不同地市间菌株对氟啶胺的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河南省假禾谷镰刀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差异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无明显关联性;菌株对氟啶胺的敏感性与其对多菌灵和戊唑醇的敏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采用500 g/L氟啶胺悬浮剂浸种,对小麦茎基腐病防治效果较好,伊川县、新安县两地在起身期的发病率分别降低了45.46%和56.88%,乳熟期的白穗率分别降低了8.73%和13.67%。表明500 g/L氟啶胺悬浮剂浸种对起身期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效较好,两地均达51%以上。本研究为氟啶胺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假禾谷镰刀菌 氟啶胺 菌丝生长速率法 敏感性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菌唑及其复配剂对河南省假禾谷镰孢菌的抑制活性及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室内防效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鑫雨 高续恒 +2 位作者 钱乐 姜佳 刘圣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1-789,共9页
主要由假禾谷镰孢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是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的真菌病害。为明确叶菌唑对河南省小麦茎基腐病菌的抑制活性,测定了叶菌唑对从供试的219株菌株中随机选取的3株菌株(JY2208、HB2201和XC2116)不同... 主要由假禾谷镰孢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是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的真菌病害。为明确叶菌唑对河南省小麦茎基腐病菌的抑制活性,测定了叶菌唑对从供试的219株菌株中随机选取的3株菌株(JY2208、HB2201和XC2116)不同发育阶段的毒力,以及叶菌唑分别与咪鲜胺、氰烯菌酯、氟啶胺和咯菌腈按质量比5:1、3:1、1:1、1:3和1:5复配对菌株JY2208的联合毒力;采用胚芽鞘接种法测定了叶菌唑及其复配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室内防效。结果显示:叶菌唑对3株假禾谷镰孢菌JY2208、HB2201和XC2116菌株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的EC50值分别为(0.0397±0.0035)、(0.9549±0.1152)、(0.6114±0.0393)及(0.0235±0.0015)μg/mL;叶菌唑对219株假禾谷镰孢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范围为0.0207~0.0839μg/mL,平均EC50值为(0.0406±0.0114)μg/mL,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可作为河南省假禾谷镰孢菌对叶菌唑的敏感性基线。叶菌唑与咪鲜胺、氰烯菌酯、氟啶胺以及咯菌腈复配的增效系数(SR)范围为0.51~2.32,不同组合、不同配比的复配剂均表现为相加作用或增效作用,表明叶菌唑可以与咪鲜胺、氰烯菌酯、氟啶胺、咯菌腈复配使用。其中,当叶菌唑与氟啶胺按质量比5:1复配时,增效作用最强,SR为2.32。8%叶菌唑悬浮剂与50%氟啶胺悬浮剂按有效成分质量比5:1复配,在80μg/mL剂量下,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室内防治效果达100%。该研究结果可为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禾谷镰孢菌 小麦茎基腐病 叶菌唑 复配剂 抑菌活性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楚磊 田耀武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6,共6页
将河南省划分为东西部12个林区8种土地利用类型,基于810个点位的现场采样测量,估算该省土壤有机碳(SOC)储量,计算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南省0 cm~100 cm土层SOC储量为1467.82 Tg,平均SOCD为9.65 kg/m^(3),... 将河南省划分为东西部12个林区8种土地利用类型,基于810个点位的现场采样测量,估算该省土壤有机碳(SOC)储量,计算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南省0 cm~100 cm土层SOC储量为1467.82 Tg,平均SOCD为9.65 kg/m^(3),与我国SOCD平均水平(9.60 kg/m^(3))相持平;研究区西部和东部平均SOCD分别为10.12 kg/m^(3)和9.00 kg/m^(3),森林与耕地面积占比不同可能是导致东西部SOCD差异的重要因素;研究区内森林、耕地、草地和人造地表的面积占比,以及气候因素包括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干旱指数、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湿度指数均对SOC储量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碳储量 碳密度 气候因素 土地利用类型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需视角下生态系统服务优先保护区及驱动力研究——以黄河流域黄土沟壑区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锐 赵西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68-1075,1084,共9页
了解生态系统服务(ES)供需之间的匹配关系以及区域差异化的社会生态驱动力对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至关重要。以生态脆弱的黄河流域黄土沟壑区为案例,通过对粮食生产服务、产水服务、土壤保持服务和碳固存服务4种关键ES的供给与需求进... 了解生态系统服务(ES)供需之间的匹配关系以及区域差异化的社会生态驱动力对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至关重要。以生态脆弱的黄河流域黄土沟壑区为案例,通过对粮食生产服务、产水服务、土壤保持服务和碳固存服务4种关键ES的供给与需求进行评价,从时空稳定性角度构建了ES优先保护区识别框架,并对比分析了优先保护区内、外差异化的社会生态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除了粮食生产服务处于供大于求状态外,其他服务均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其中产水和土壤保持服务供需赤字缩小,而碳固存服务供需赤字明显扩大。ES优先保护区主要位于黄土沟壑区的东南部区域,以黄土高塬沟壑区的县域为主。ES供需关系的变化在优先保护区内受人口密度和降雨量主导,而在其他区域则受经济密度和降雨量主导。研究结果有助于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生态保护策略,进而促进ES供需之间匹配关系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关系 优先保护区 驱动因素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菌唑及其复配剂对河南省禾谷镰孢菌的抑制活性及对小麦赤霉病的室内防效
16
作者 殷铭灿 高续恒 +3 位作者 钱乐 姜佳 张承启 刘圣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4-982,共9页
由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为明确三唑类杀菌剂灭菌唑对禾谷镰孢菌的抑制活性,室内测定了禾谷镰孢菌不同发育阶段对灭菌唑的敏感性,发现其敏感性由低到高依次为:孢子萌发<芽管伸长... 由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为明确三唑类杀菌剂灭菌唑对禾谷镰孢菌的抑制活性,室内测定了禾谷镰孢菌不同发育阶段对灭菌唑的敏感性,发现其敏感性由低到高依次为:孢子萌发<芽管伸长<菌丝生长,EC_(50)值分别为18.16、1.332和0.4613μg/mL。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从河南省9个地市采集分离的101株禾谷镰孢菌对灭菌唑的敏感性,结果显示:EC_(50)值范围在0.0586~0.9183μg/mL之间,平均值为(0.3866±0.1969)μg/mL,且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该平均EC_(50)值可作为河南省禾谷镰孢菌对灭菌唑的敏感性基线。灭菌唑分别与氟唑菌酰羟胺、多菌灵、咯菌腈、氰烯菌酯、咪鲜胺5种杀菌剂复配后,对禾谷镰孢菌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增效系数(SR)在0.53~3.76之间,不同组合、不同比例的复配剂均表现为相加或增效作用,其中咪鲜胺与灭菌唑按质量比1:3复配时,增效作用最明显(SR=3.76)。室内离体防治效果测定显示,在有效成分400μg/mL剂量下,咪鲜胺与灭菌唑质量比1:3复配剂的治疗作用防效最高,为82.63%。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灭菌唑的科学合理使用,并为小麦赤霉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禾谷镰孢菌 敏感性 灭菌唑 咪鲜胺 复配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唑醇及其复配剂对河南省禾谷镰孢菌的抑制活性及对小麦赤霉病的室内防效
17
作者 李梦雨 高续恒 +2 位作者 钱乐 姜佳 刘圣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0-548,共9页
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是河南省小麦赤霉病的优势致病菌。为明确己唑醇对禾谷镰孢菌的抑制活性,测定了己唑醇对禾谷镰孢菌不同发育阶段的毒力,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己唑醇对采自河南省6个地区的205株禾谷镰孢菌的抑制活... 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是河南省小麦赤霉病的优势致病菌。为明确己唑醇对禾谷镰孢菌的抑制活性,测定了己唑醇对禾谷镰孢菌不同发育阶段的毒力,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己唑醇对采自河南省6个地区的205株禾谷镰孢菌的抑制活性,最后采用胚芽鞘接种法测定了己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室内防效。结果表明:己唑醇对禾谷镰孢菌不同发育阶段的抑制活性存在较大差异,EC_(50)值(μg/mL)从大到小依次为孢子萌发(22.5750)>分生孢子产量(2.1686)>芽管伸长(0.8922)>菌丝生长(0.3862)。己唑醇对205株禾谷镰孢菌的EC_(50)值在0.0345~0.9439μg/mL之间,平均EC_(50)值为(0.3578±0.1928)μg/mL;敏感性频率分布均呈连续单峰曲线,表明田间不存在对己唑醇敏感性下降的抗性亚群体。己唑醇与多菌灵、咯菌腈、氰烯菌酯、咪鲜胺及氟唑菌酰羟胺复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加或增效作用,增效系数(SR)范围在0.5042~3.7293之间。其中,己唑醇与氟唑菌酰羟胺按质量比1:5复配时,SR最大,为3.7293,实际EC_(50)值为0.0133μg/mL。室内防效测定结果显示,复配剂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单一药剂多菌灵、己唑醇和氟唑菌酰羟胺。己唑醇与氟唑菌酰羟胺按质量比1:5复配后在9μg/mL下,对小麦胚芽鞘的防效为93.93%。生产中可将己唑醇与氟唑菌酰羟胺或咯菌腈进行复配或轮换使用,以延缓田间抗药性的产生。该研究结果可为己唑醇的科学使用以及小麦赤霉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唑醇 杀菌剂复配 禾谷镰孢菌 抑制活性 小麦赤霉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感官通道体验的河南推拿职业学院景观优化策略研究
18
作者 吴明月 李东升 燕亚飞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1期99-102,共4页
以河南推拿职业学院视障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在学校景观空间中的特征与不同要求,并根据学校场地空间环境问题分析方法,明确提出为视障人群营建适宜、低压的学校景观环境的总体目标,进而总结了关于该人群景观空间的五点景观设... 以河南推拿职业学院视障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在学校景观空间中的特征与不同要求,并根据学校场地空间环境问题分析方法,明确提出为视障人群营建适宜、低压的学校景观环境的总体目标,进而总结了关于该人群景观空间的五点景观设计提升策略,并希望为当前有关理论研究与实际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障者 景观设计 河南推拿职业学院 多感官通道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设计中地域文化的景观表达——以洛阳市滨河南路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夏璇 梁予昉 吴国玺 《现代园艺》 2024年第7期117-119,共3页
以洛阳历史文化为背景,确定滨河南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念和方案,选取洛阳市滨河南路文仲大道至西苑立交地段作为研究对象,将滨河南路道路景观设计为“河洛文化带”“休闲景观带”“绿色休闲带”等3带6个景观节点,提出充分考虑地域文化... 以洛阳历史文化为背景,确定滨河南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念和方案,选取洛阳市滨河南路文仲大道至西苑立交地段作为研究对象,将滨河南路道路景观设计为“河洛文化带”“休闲景观带”“绿色休闲带”等3带6个景观节点,提出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将诗词融入设计,赋予道路文化内涵,挖掘地域资源,增强文化历史认同感,运用景观设计手法,融入自然景观,优化道路的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历史文化 滨河南路 洛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不同纬度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多样性对比分析
20
作者 范振海 王晨 +2 位作者 肖静 王磊 王广领 《现代园艺》 2023年第19期27-31,34,共6页
以跨越不同纬度的凉水自然保护区和大沙河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中国不同纬度自然保护区之间植物区系多样性之间差异关系。选取2个保护区中的种子植物,先通过R软件中的plantlist程序包对获取的植物名录进行修正,再通过Phylomatic在线软件... 以跨越不同纬度的凉水自然保护区和大沙河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中国不同纬度自然保护区之间植物区系多样性之间差异关系。选取2个保护区中的种子植物,先通过R软件中的plantlist程序包对获取的植物名录进行修正,再通过Phylomatic在线软件和Phylocom软件对各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的区系多样性和谱系多样性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凉水自然保护区具有温带植物属性,贵州大沙河自然保护区具有热带植物属性;使用谱系分析后,从一定程度上分别降低了凉水保护区温带成分和大沙河保护区的热带成分优势;comstruct的结果显示,2个保护区的群落系统结构均属聚集型,易受到生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系多样性 凉水 大沙河 自然保护区 不同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