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胺受体拮抗剂可防治哮喘豚鼠气道重塑和酸碱平衡紊乱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向红 刘声远 +4 位作者 张中乐 余上斌 叶仕乔 陈琪玲 王迪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组胺受体拮抗剂对哮喘豚鼠气道重塑和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作用。方法:将豚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哮喘模型延续组、组胺组、组胺受体拮抗剂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组胺浓度;生化分析仪测血清Na+、Cl-浓度;血气分... 目的:探讨组胺受体拮抗剂对哮喘豚鼠气道重塑和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作用。方法:将豚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哮喘模型延续组、组胺组、组胺受体拮抗剂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组胺浓度;生化分析仪测血清Na+、Cl-浓度;血气分析仪测血pH、PaO2、PaCO2、AB、SB;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气道黏膜层、平滑肌层厚度。结果:(1)哮喘模型组血清组胺浓度、气道壁黏膜层和平滑肌层厚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哮喘模型延续组明显高于哮喘模型组(P<0.01);组胺组明显高于哮喘模型延续组(P<0.01);而组胺受体拮抗剂组低于哮喘模型延续组(P<0.05,P<0.01);(2)哮喘模型组的PaO2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哮喘模型延续组的PaO2、pH、AB、SB低于、PaCO2高于哮喘模型组(P<0.01);组胺组PaO2、pH、AB、SB低于、PaCO2高于哮喘模型延续组(P<0.01);而组胺受体拮抗剂组PaO2、pH、AB、SB高于哮喘模型延续组(P<0.01),PaCO2则低于哮喘模型延续组(P<0.01)。示豚鼠哮喘时存在气道重塑和血清组胺浓度升高以及代谢性酸中毒与呼吸性酸中毒,外源性组胺可加重这些变化,组胺受体拮抗剂可缓解之。结论:组胺在哮喘气道重塑中起介导作用,组胺受体拮抗剂对防治哮喘气道重塑及酸碱平衡紊乱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组胺H1拮抗剂 哮喘 气道复建 酸碱平衡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54-3p靶向TCF-4对人肾癌细胞GRC-1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肖飞 辛世永 +4 位作者 任小强 邵长帅 高中伟 张建国 郑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37-1442,共6页
目的探讨miR-454-3p与TCF-4的靶向关系,以及对人肾癌细胞GRC-1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miR-454-3p mimic和(或)pLV-TCF-4转染GRC-1细胞后,采用qRT-PCR法检测miR-454-3p和TCF-4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CF-4蛋白的表达;双荧光... 目的探讨miR-454-3p与TCF-4的靶向关系,以及对人肾癌细胞GRC-1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miR-454-3p mimic和(或)pLV-TCF-4转染GRC-1细胞后,采用qRT-PCR法检测miR-454-3p和TCF-4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CF-4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454-3p与TCF-4的靶向关系;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miR-454-3p mimic抑制TCF-4 mRNA和蛋白的表达;pLV-TCF-4缓解miR-454-3p对TCF-4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miR-454-3p mimic与TCF-4野生型报告载体共转,荧光素酶活性降低;与TCF-4突变型报告载体共转后,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变化。与GRC-1组相比,miR-454-3p mimic转染到GRC-1细胞后,细胞增殖倍数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由(5.08±1.21)%增加到(23.12±1.82)%,伤口愈合率由(58.43±6.32)%降低到(32.15±5.16)%,侵袭细胞数目由113.54±9.27减少至51.21±6.03;共转染miR-454-3p mimic和pLV-TCF-4后,能够逆转上述改变。结论miR-454-3p可通过靶向TCF-4抑制人肾癌细胞GRC-1的增殖和迁移,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TCF-4 miR-454-3p 增殖 凋亡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肺通气功能预计值方程式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任爱红 吉巧红 +3 位作者 胡志红 闫君宝 范玲玲 胡咏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3817-3821,共5页
目的建立中老年人肺通气功能的预计值方程式,并探讨中老年人肺功能的特点。方法于2014年3—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在涧西区、西工区、孟津县和偃师县4个区县抽取中老年人群300例,其中男122例,女178例。采用日本PM-81型胸描仪测... 目的建立中老年人肺通气功能的预计值方程式,并探讨中老年人肺功能的特点。方法于2014年3—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在涧西区、西工区、孟津县和偃师县4个区县抽取中老年人群300例,其中男122例,女178例。采用日本PM-81型胸描仪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_1)、FEV_1/FVC等肺通气功能指标,并对各实测指标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得出预计值方程式。结果不同性别中老年人FVC、FEV_1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EV_1/FV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的中老年男性FVC、FEV_1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EV_1/FV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的中老年女性FVC、FEV_1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EV_1/FV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FVC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中老年男性而言,年龄、身高最终进入回归方程,FVC=-2.369-0.019年龄+3.488身高(R^2=0.203,F=15.121,P<0.001);对于中老年女性而言,年龄、身高、体质量最终进入回归方程,FVC=-0.941-0.021年龄+2.842身高-0.008体质量(R^2=0.222,F=16.542,P<0.001)。以FEV_1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中老年男性而言,年龄、身高最终进入回归方程,FEV_1=-0.203-0.022年龄+2.012身高(R^2=0.220,F=16.761,P<0.001);对于中老年女性而言,年龄、身高亦最终进入回归方程,FEV_1=1.340-0.025年龄+0.986身高(R^2=0.213,F=23.638,P<0.001)。结论年龄和身高是影响肺通气功能的主要因素,体质量对肺通气功能影响较小。建立了源自洛阳地区300例中老年人的肺通气功能预计值方程式,该方程式更适合应用于洛阳地区中老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年人 老年人 肺通气 预计值方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