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创”融合的新工科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以河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1
作者 易军鹏 罗磊 +3 位作者 李欣 李志勋 朱秀花 张玲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18期116-118,共3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是应用型新工科专业,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很高的要求。河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基于“三创”融合的新工科协同育人机制,有效解决了食品类人才培养与企业需...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是应用型新工科专业,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很高的要求。河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基于“三创”融合的新工科协同育人机制,有效解决了食品类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为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和创造能力优秀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类人才培养 新工科专业 “三创”融合 协同育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磷酸活化制备吸附剂的优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苗娟 魏学锋 +2 位作者 郭旭明 周鸣 刘亚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3-146,共4页
研究了玉米秸秆磷酸活化法制备吸附剂的工艺条件,采用正交试验探讨了料液比、磷酸浓度、硫酸浓度、活化时间、活化温度等因素对吸附剂碘吸附值和产率的影响,得到试验室条件下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料液比1∶3.0,磷酸浓度40%,硫酸浓度9%,活... 研究了玉米秸秆磷酸活化法制备吸附剂的工艺条件,采用正交试验探讨了料液比、磷酸浓度、硫酸浓度、活化时间、活化温度等因素对吸附剂碘吸附值和产率的影响,得到试验室条件下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料液比1∶3.0,磷酸浓度40%,硫酸浓度9%,活化时间45min,活化温度350℃。该条件下,制备的吸附剂碘吸附值优于市售的商业活性炭样品。用SEM和XRD表征了玉米秸秆活化前后微观结构的变化;氮气吸附仪对比表面积和孔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制吸附剂具有较规整的中孔和大孔结构,比表面积高于市售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活化 玉米秸秆 正交试验 吸附剂 碘吸附值 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丁香中橄榄苦苷的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邓瑞雪 刘普 +3 位作者 袁华 赵尤曼 段文录 尹卫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6-59,共4页
目的:研究新药材小叶丁香抗肝纤维化有效成分橄榄苦苷的富集纯化工艺。方法:以HPLC方法检测,以对照品橄榄苦苷含量为跟踪指标,比较6种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对小叶丁香中橄榄苦苷的吸附与解析条件,优化最佳纯化工艺。结果:D-... 目的:研究新药材小叶丁香抗肝纤维化有效成分橄榄苦苷的富集纯化工艺。方法:以HPLC方法检测,以对照品橄榄苦苷含量为跟踪指标,比较6种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对小叶丁香中橄榄苦苷的吸附与解析条件,优化最佳纯化工艺。结果:D-101树脂大孔吸附树脂对小叶丁香中的橄榄苦苷具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效果,经富集后橄榄苦苷的含量可以达到30%以上。结论:D-101型大孔树脂对小叶丁香中的裂橄榄苦苷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用40%乙醇溶液解吸附快速有效。树脂的重复利用度好,方法简单方便,适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丁香 橄榄苦苷 大孔吸附树脂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界面自组装工艺的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进展
4
作者 宋寒霖 赫玉欣 +3 位作者 张丽 王浏杰 杜厚义 张瑞麟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7,共6页
基于界面自组装工艺制备的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PBNCs)因具有强度高、韧性大、制造成本低、制备流程简单、适用性广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研究。简要介绍了界面自组装工艺的原理及PBNCs的种类,综述了PBNCs在传感器、电容器和光电探测器等领... 基于界面自组装工艺制备的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PBNCs)因具有强度高、韧性大、制造成本低、制备流程简单、适用性广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研究。简要介绍了界面自组装工艺的原理及PBNCs的种类,综述了PBNCs在传感器、电容器和光电探测器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PBNCs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自组装 纳米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水凝胶复合材料在传感器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王浏杰 赫玉欣 +5 位作者 张丽 宋寒霖 杜厚义 董雨洁 侯学杰 张银兵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30,37,共6页
丝素蛋白水凝胶复合材料结合了丝素蛋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可调控性,以及水凝胶的高吸水性和渗透性,因此在传感器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丝素蛋白水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物理交联法、化学交联法、酶催化交联法,... 丝素蛋白水凝胶复合材料结合了丝素蛋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可调控性,以及水凝胶的高吸水性和渗透性,因此在传感器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丝素蛋白水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物理交联法、化学交联法、酶催化交联法,以及该复合材料在应变传感器、化学传感器和环境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基于丝素蛋白水凝胶复合材料的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性能稳定可靠的特点,有望在医疗诊断、环境监测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水凝胶 复合材料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灌+铁促电化学氧化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褚衍洋 徐迪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6-88,共3页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高有机物浓度,高NH3-N浓度,多组分难处理的污水。文章在现有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论证了矿化垃圾回灌+铁促电解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可行性,并进行了初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渗滤液中的COD、NH3-N和...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高有机物浓度,高NH3-N浓度,多组分难处理的污水。文章在现有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论证了矿化垃圾回灌+铁促电解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可行性,并进行了初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渗滤液中的COD、NH3-N和色度,是具有较大研究价值的渗滤液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滤液 回灌 铁促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氯氧化铁复合材料在石蜡油润滑状态下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宁 潘炳力 +4 位作者 张龙龙 王琦 贾闰囝 闫俊江 赵爽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8,共10页
采用冷压热烧的方法制备了氯氧化铁(FeOCl)填充改性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利用MM-2HL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在液体石蜡润滑状态下FeOCl含量对PTFE复合材料的影响以及在不同载荷下PTFE-FeOCl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填充... 采用冷压热烧的方法制备了氯氧化铁(FeOCl)填充改性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利用MM-2HL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在液体石蜡润滑状态下FeOCl含量对PTFE复合材料的影响以及在不同载荷下PTFE-FeOCl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填充FeOCl颗粒后,PTFE复合材料在石蜡油润滑状态下的摩擦学性能均有所提升.FeOCl质量分数为5%的复合材料表现出低摩擦系数和高耐磨性,且在不同载荷下均表现出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加入FeOCl后,在不同载荷下摩擦系数均有所降低.FeOCl的加入促进了转移膜的形成,有效地提高了PTFE材料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氯氧化铁 摩擦系数 磨损 转移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纤维混杂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何冠宇 赫玉欣 +3 位作者 张丽 路绪申 宋寒霖 张佳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2,28,共6页
天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资源丰富、密度小、可生物降解、生态友好、生物相容性好、可再生、成本低等优点,在汽车轻量化、运动设备、家电轻薄化、电气部件和生物医药行业等领域呈现出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并在国内外得到了... 天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资源丰富、密度小、可生物降解、生态友好、生物相容性好、可再生、成本低等优点,在汽车轻量化、运动设备、家电轻薄化、电气部件和生物医药行业等领域呈现出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并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述了天然纤维混杂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力学性能及其应用,并对天然纤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天然纤维 混杂结构 制备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提取洛阳牡丹籽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76
9
作者 邓瑞雪 刘振 +3 位作者 秦琳琳 王莉 刘雪琴 刘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2-145,共4页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讨论超临界CO2萃取牡丹籽油过程中萃取温度、压力、时间及CO2的流量因素对牡丹籽油脂的萃取率及不饱和萃取液中脂肪酸的含量的影响。并采用GC-MS技术对油脂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可以萃...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讨论超临界CO2萃取牡丹籽油过程中萃取温度、压力、时间及CO2的流量因素对牡丹籽油脂的萃取率及不饱和萃取液中脂肪酸的含量的影响。并采用GC-MS技术对油脂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可以萃取牡丹籽中的油脂成分,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30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5h、二氧化碳流量25kg/h。此时油脂的萃取率为30.7%,萃取液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可达70.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超临界流体萃取 正交试验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的发展、分类、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31
10
作者 康平平 宋文生 +2 位作者 李雪娟 李国芝 韩冰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11期377-380,共4页
水性聚氨酯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在概述水性聚氨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工艺路线、制备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水性聚氨酯的主要应用领域,并指出水性聚氨酯的发展... 水性聚氨酯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在概述水性聚氨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工艺路线、制备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水性聚氨酯的主要应用领域,并指出水性聚氨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水性聚氨酯 分类 合成工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叠氮缩水甘油醚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1
作者 宋晓庆 周集义 +2 位作者 王文浩 王建伟 白森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25-430,共6页
综述了GAP在含能热塑性弹性体、含能增塑剂、含能固化剂中的应用。介绍了GAP通过共聚、封端或使用特殊起始剂等方法的改性。其中,GAP基热塑性弹性体、GAP共聚物、端酯基(或烷氧基)端叠氮基的GAP增塑剂和高相对分子质量的GAP具有良好的... 综述了GAP在含能热塑性弹性体、含能增塑剂、含能固化剂中的应用。介绍了GAP通过共聚、封端或使用特殊起始剂等方法的改性。其中,GAP基热塑性弹性体、GAP共聚物、端酯基(或烷氧基)端叠氮基的GAP增塑剂和高相对分子质量的GAP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GAP 热塑性弹性体 增塑剂 固化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米黄色素的研究Ⅱ—提取工艺及稳定性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海棠 田子俊 +1 位作者 阳勇 陈海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45,共6页
开发研究了小米黄色素,对其提取工艺条件及几种提取剂进行了筛选,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95%乙醇为最佳提取剂;v(乙醇):m(小米)=3:1,室温提取3~4次,每次2~4h.研究了光、热、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以及几种常用食品添加剂对小米... 开发研究了小米黄色素,对其提取工艺条件及几种提取剂进行了筛选,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95%乙醇为最佳提取剂;v(乙醇):m(小米)=3:1,室温提取3~4次,每次2~4h.研究了光、热、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以及几种常用食品添加剂对小米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45nm;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耐还原性和耐氧化性;但耐光性差,宜避光保存;Fe3+对色素有破坏作用,K+、Na+、Ca2+、Mg2+、Zn2+、Cu2+、Fe2+无不良影响;可与Vc、蔗糖和柠檬酸等食品添加剂调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黄色素 提取 稳定性 提取率 吸光度 提取工艺条件 色素稳定性 黄色素 小米 95%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米黄色素的初步研究—化学成分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8
13
作者 王海棠 尹卫平 +1 位作者 阳勇 陈海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30,共5页
从小米中提得天然食用黄色素 ,通过显色反应、薄层层析和光谱分析 ,并与玉米黄色素和 β—胡萝卜素标准品相对照 ,确定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类胡萝卜素 ,可能有 :玉米黄素 (3,3′—二羟基—β—胡萝卜素 ) ,隐黄素 (3—羟基—β—胡萝卜素 ... 从小米中提得天然食用黄色素 ,通过显色反应、薄层层析和光谱分析 ,并与玉米黄色素和 β—胡萝卜素标准品相对照 ,确定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类胡萝卜素 ,可能有 :玉米黄素 (3,3′—二羟基—β—胡萝卜素 ) ,隐黄素 (3—羟基—β—胡萝卜素 )和叶黄素 (3,3′—二羟基—α—胡萝卜素 )等。应用试验表明 ,小米黄色素可用于多种食品、饮料及糖果着色。安全无毒 ,着色力强 ,色泽明亮自然 ,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作用。小米黄色素的生产、应用和研究以前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黄色素 化学成分 应用研究 显色反应 薄层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PE推进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4
作者 宋晓庆 周集义 +1 位作者 王文浩 李新豪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49-352,共4页
综述了端羟基聚醚(HTPE)推进剂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介绍了HTPE黏合剂的研制与生产,对比了HTPE推进剂与HTPB推进剂,并对HTPE推进剂的老化性能以及对其钝感性能的改进进行了说明。由于其显著的钝感性能和优异的力学性能,HTPE推进剂将替代H... 综述了端羟基聚醚(HTPE)推进剂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介绍了HTPE黏合剂的研制与生产,对比了HTPE推进剂与HTPB推进剂,并对HTPE推进剂的老化性能以及对其钝感性能的改进进行了说明。由于其显著的钝感性能和优异的力学性能,HTPE推进剂将替代HTPB推进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HTPE推进剂 HTPB推进剂 钝感 力学性能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改性聚苯硫醚涂层的摩擦学行为 被引量:20
15
作者 潘炳力 邢雅丽 +4 位作者 刘敬超 刘金龙 赵菁 张玉清 张永振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0-155,共6页
采用氧化-分散-还原法制备亲有机性的石墨烯,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获得预期产物.采用喷涂法制备了聚苯硫醚(PPS)/聚四氟蜡/石墨烯复合涂层,摩擦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低于纯PPS涂层,而抗磨寿命明显高于纯PPS涂层,石墨烯的... 采用氧化-分散-还原法制备亲有机性的石墨烯,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获得预期产物.采用喷涂法制备了聚苯硫醚(PPS)/聚四氟蜡/石墨烯复合涂层,摩擦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低于纯PPS涂层,而抗磨寿命明显高于纯PPS涂层,石墨烯的最佳添加量为0.8 Phr(g/100 g).纯PPS涂层的磨损形式为严重的黏着磨损,而复合涂层以磨粒磨损为主,当石墨烯含量较高时出现疲劳磨损.纯PPS涂层的对偶环表面呈现厚而不连续的转移膜且存在较多垂直滑动方向的裂纹,而复合涂层的对偶环形成均匀坚韧的转移膜,转移膜的形貌与涂层的摩擦学性能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石墨烯 摩擦磨损行为 转移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用牡丹籽饼粕低聚茋类化合物提取工艺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刘普 李小方 +3 位作者 牛亚琪 邓瑞雪 董俊青 尹卫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9-85,97,共8页
以低聚茋类化合物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油用牡丹籽饼粕中低聚茋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并对提取物的抗菌、抗氧化及抑制肿瘤细胞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油用牡丹籽饼粕低聚茋类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 以低聚茋类化合物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油用牡丹籽饼粕中低聚茋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并对提取物的抗菌、抗氧化及抑制肿瘤细胞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油用牡丹籽饼粕低聚茋类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液料比为40∶1 m L/g,水浴温度70℃,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低聚茋类总提取率达到6.39%。活性测试显示油用牡丹中低聚茋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抗氧化和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牡丹 低聚茋类化合物 响应面法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爆破预处理对粉葛总黄酮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棋 易军鹏 +3 位作者 李欣 王新胜 李冰 朱文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0-44,共5页
实验选取爆破压力1.0、2.0 MPa,维持压力时间30、40、60、80 s,对粉葛进行预处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表征爆破前后总黄酮的变化,旨在探讨蒸汽爆破预处理对粉葛总黄酮及抗氧化性的影响。抗氧化活性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 实验选取爆破压力1.0、2.0 MPa,维持压力时间30、40、60、80 s,对粉葛进行预处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表征爆破前后总黄酮的变化,旨在探讨蒸汽爆破预处理对粉葛总黄酮及抗氧化性的影响。抗氧化活性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清除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过蒸汽爆破预处理后,粉葛的总黄酮提取量、甲醇提取物得率和抗氧化性得到显著提高。在最优处理条件下,总黄酮(以葛根素计)提取量达到5.43 mg/g,是未经预处理粉葛提取量的2.32倍;甲醇提取物得率为16.92%;抗氧化活性得到显著增加,DPPH清除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由30.65 g/L降低至10.10 g/L。将蒸汽爆破预处理应用于粉葛活性物质的提取,可实现提取量和抗氧化能力的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爆破 粉葛 总黄酮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钙晶须填充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军凯 王鹏超 +2 位作者 王亮 牛永平 张永振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15,19,共4页
用硫酸钙晶须(CSW)填充改性聚四氟乙烯(PTFE),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不同硫酸钙晶须含量的PT-FE/CSW复合材料;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硫酸钙晶须对PTFE/CSW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PTFE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进行微... 用硫酸钙晶须(CSW)填充改性聚四氟乙烯(PTFE),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不同硫酸钙晶须含量的PT-FE/CSW复合材料;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硫酸钙晶须对PTFE/CSW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PTFE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填充硫酸钙晶须提高PTFE复合材料的耐磨损性能,但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略高于纯PTFE;纯PTFE的磨损机制为黏着磨损,而PTFE/CSW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为轻微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共同作用。当硫酸钙晶须质量分数大于10%时,PTFE/CSW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逐渐转变为严重的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硫酸钙晶须 复合材料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苏花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2
19
作者 邓瑞雪 张创峰 +2 位作者 刘普 段文录 尹卫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78,共5页
花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研究由流苏花制成的"糯米花茶"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流苏花... 花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研究由流苏花制成的"糯米花茶"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流苏花中共分离出10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甲氧基-7-O-α-L-阿拉伯(1→6)-β-D-葡萄糖苷(化合物1)、北美圣草素-7-O-β-D-葡萄糖苷(化合物2)、金合欢素-7-O-α-L-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化合物3)、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化合物4)、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化合物5)、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化合物6)、木犀草素(化合物7)、杨梅素(化合物8)、芹菜素(化合物9)、槲皮素(化合物10)。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Chionanthus retusa Lindl et Paxt的花中分离得到,分离到的这些黄酮类物质可能是流苏花制成的"糯米花茶"具有较强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苏 黄酮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葛根总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 被引量:16
20
作者 陈雅维 张延萍 +3 位作者 周冬菊 周惠云 陈丽娜 尹卫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41-44,共4页
为提高葛根总黄酮的得率,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葛根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确定以超声时间、料液比及超声温度为3个主要因素,以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设计进... 为提高葛根总黄酮的得率,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葛根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确定以超声时间、料液比及超声温度为3个主要因素,以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设计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法提取葛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蒸馏水作为超声提取溶剂,超声时间43min、料液比1:10(g/mL)、超声温度68℃,总黄酮得率为5.28%,与预测得率5.36%相比,相对误差仅为1.4 9%。说明该模型可靠,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总黄酮 超声辅助提取 响应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