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表达鹅细小病毒VP3-gIL2重组乳酸杆菌的构建及其口服免疫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丁轲 余祖华 +8 位作者 李旺 闫文朝 王臣 赵战勤 程相朝 张春杰 王天奇 程安春 汪铭书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2-269,共8页
笔者拟构建共表达鹅细小病毒(GPV)VP3和鹅白细胞介素-2(IL-2)的分泌性重组乳酸杆菌,评价口服表达融合蛋白GPV VP3-gIL2的重组乳酸杆菌的免疫效果。通过酶切将VP3基因和IL-2基因连接,并在其5′端连入乳酸杆菌的信号肽基因SP,亚克隆到乳... 笔者拟构建共表达鹅细小病毒(GPV)VP3和鹅白细胞介素-2(IL-2)的分泌性重组乳酸杆菌,评价口服表达融合蛋白GPV VP3-gIL2的重组乳酸杆菌的免疫效果。通过酶切将VP3基因和IL-2基因连接,并在其5′端连入乳酸杆菌的信号肽基因SP,亚克隆到乳酸杆菌整合表达载体pMJ67,电转化入干酪乳杆菌L.CECT5276,SDS-PAGE和Western blot法鉴定重组菌GPVVP3-gIL2融合蛋白的表达活性。将重组乳酸杆菌口服免疫雏鹅后检测血清GPV抗体、小肠黏液sIgA和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评价其免疫效果。结果表明,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MJ-SP-GPVVP3-gIL2,PCR证实质粒pMJ-SP-GPVVP3-gIL2成功整合到乳酸杆菌基因组;Western blot表明重组乳酸杆菌分泌表达的融合蛋白GPVVP3-gIL2能与GPV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表明口服重组菌后能特异地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且在第4、5、6周明显高于GPV VP3组和gIL2组;重组乳酸杆菌口服免疫雏鹅可以产生抗VP3蛋白抗体,且具有中和活性的抗体显著高于GPV VP3组;小肠黏液sIgA细胞生成的数量自第2周较GPV VP3组和疫苗组显著上升。动物攻毒试验结果显示GPV VP3-gIL2融合蛋白免疫组能够获得85%的保护率,表明所构建的重组乳酸杆菌口服后对GPV的攻击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本试验成功构建能稳定表达GPV VP3-IL2融合蛋白的口服乳酸杆菌工程菌,为研究其作为口服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GPV) VP3 鹅白细胞介素-2(IL-2) 乳酸杆菌 共表达 口服免疫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北地区屠宰生猪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小军 闫文朝 +4 位作者 钱伟锋 王天奇 韩利方 袁林 黄腾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掌握肉孢子虫病在河南屠宰生猪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利用压片镜检法和组织切片技术对豫北某大型屠宰场2011年112月份屠宰生猪进行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豫北地区屠宰生猪肉孢子虫包囊平均检出率为2.38‰,低于国内其他... 目的掌握肉孢子虫病在河南屠宰生猪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利用压片镜检法和组织切片技术对豫北某大型屠宰场2011年112月份屠宰生猪进行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豫北地区屠宰生猪肉孢子虫包囊平均检出率为2.38‰,低于国内其他地区,并且大多数生猪为轻度感染。寄生于膈肌、颈背侧肌、腰肌、肋间肌和股内侧肌等部位肌纤维内的包囊呈梭形、柳叶状和棒状,大小为(499-2259)μm×(163-260)μm,包囊壁有呈栅栏状的厚壁型和光滑的薄壁型两类,其中厚壁型包囊特征与米氏肉孢子虫相似。寄生于肌纤维内的包囊引起肌纤维变性、坏死、横纹消失和萎缩等病变。结论在豫北地区屠宰生猪肉孢子虫感染普遍,包囊阶段对猪有明显的致病性。说明兽医界和生猪屠宰检疫中应重视该病对人和猪的危害性,并加强检疫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宰生猪 豫北地区 肉孢子虫 检出率 肌肉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