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豆R2R3-MYB转录因子家族鉴定及其类黄酮合成调控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1
1
作者 郭飞翔 李春霞 +3 位作者 周爽 郭彬彬 张均 马超 《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33,共17页
R2R3-MYB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胁迫应答和生长发育等生命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基于生物信息学鉴定了绿豆(Vigna radiata L.)全基因组水平的R2R3-MYB转录因子,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染色体定位、启动子顺... R2R3-MYB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胁迫应答和生长发育等生命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基于生物信息学鉴定了绿豆(Vigna radiata L.)全基因组水平的R2R3-MYB转录因子,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染色体定位、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及基因结构做了预测分析;此外,转录组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Real-timePCR,RT-PCR)分析该转录因子在不同组织、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并基于相关分析及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到可能参与调控绿豆类黄酮生物合成的R2R3-MYB成员。结果表明,共鉴定到168个R2R3-MYB成员,其中145个分布于11条染色体, 23个成员染色体信息未知;大多数R2R3-MYB含有3个外显子,编码99~1645个氨基酸,均为亲水性蛋白;系统进化将绿豆R2R3-MYB基因家族分为30个亚组(V1~V30),不同亚组成员的基因结构存在差异;共线性分析表明,片段复制事件均进行了纯化选择;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绿豆R2R3-MYB基因启动子区含有大量激素响应、胁迫响应及少量的类黄酮合成响应等元件;基因表达分析表明,在叶片、叶柄、下胚轴和籽粒种皮中表达量较高的成员分别占15.5%、16.1%、16.1%和10.7%。RT-PCR分析发现,几乎所有的R2R3-MYB家族成员在低温胁迫下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不同成员对逆境胁迫有不同的响应模式。蛋白互作与相关性分析可知,VrMYB6、VrMYB77、VrMYB93这3个基因可能参与了绿豆类黄酮生物合成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R2R3-MYB转录因子 转录因子家族分析 类黄酮合成调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玉米‖花生种间作用和间作优势的影响
2
作者 朱晨旭 郑宾 +7 位作者 王笑笑 汪江涛 孟维伟 刘涵 丁迪 刘领 付国占 焦念元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0-69,共10页
为明确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玉米花生间作(玉米‖花生)种间作用和间作优势的影响,本试验以环境CO_(2)浓度[(400±50)μmol·mol^(-1),a-CO_(2)]为对照,在两个磷水平[0 kg·hm^(-2)P_(2)O_(5)(P_(0))、180 kg·hm^(-2)P_... 为明确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玉米花生间作(玉米‖花生)种间作用和间作优势的影响,本试验以环境CO_(2)浓度[(400±50)μmol·mol^(-1),a-CO_(2)]为对照,在两个磷水平[0 kg·hm^(-2)P_(2)O_(5)(P_(0))、180 kg·hm^(-2)P_(2)O_(5)(P_(180))]下研究CO_(2)浓度升高[(700±50)μmol·mol^(-1),e-CO_(2)]对玉米‖花生种间相对竞争指数、单株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及其构成和间作优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磷条件下,与a-CO_(2)相比,e-CO_(2)处理能够提高间作玉米、花生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促进干物质向玉米籽粒和花生荚果中转运,其产量分别显著增加10.83%~48.68%和36.84%~51.18%,间作优势显著提高20.41%~102.73%;在两种CO_(2)浓度下,P_(180)对间作玉米、花生的单株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性状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间作玉米的穗粒数和间作花生的单株果重较P_(0)分别显著增加14.74%~42.64%和17.51%~51.61%,间作花生的种间相对侵占力和竞争比率分别提高13.79%~45.88%和4.17%~20.00%,间作优势增加5.17%~73.21%。综上,CO_(2)浓度升高和施用磷肥均能够协调玉米‖花生种间作用,促进干物质积累及其向玉米籽粒和花生荚果中分配,改善产量性状,从而提高产量和间作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花生 CO_(2)浓度 干物质积累 种间竞争 间作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先锋植物根际溶磷菌的分离鉴定与其促生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瑞 孙蔚旻 +2 位作者 李永斌 郭丽芳 焦念元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6-174,共9页
尾矿重金属环境污染严重,由于有毒金属的浸出严重污染了附近的栖息地,矿山尾矿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养分限制,特别是磷(P)缺乏,会阻碍植物生长,破坏尾矿的植物修复。溶磷菌能通过分泌质子、有机酸等方式把土壤中难溶性的无机磷活... 尾矿重金属环境污染严重,由于有毒金属的浸出严重污染了附近的栖息地,矿山尾矿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养分限制,特别是磷(P)缺乏,会阻碍植物生长,破坏尾矿的植物修复。溶磷菌能通过分泌质子、有机酸等方式把土壤中难溶性的无机磷活化,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促进植物对磷的吸收利用。从湖南锡矿山和广东凡口两个尾矿的先锋植物根际土中采用解磷固体培养基筛选溶磷菌,分离得到5株具有溶磷特性的溶磷菌,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出的溶磷菌分别命名为Gordonia sp.G2、Intrasporangium sp.G16、Pseudomonas sp.Y1、Pseudomonas sp.Y22和Bacillus sp.Y38。分离筛选出的5株溶磷菌PSI范围为3.14—5.01之间,其中G2溶磷能力最强,Y38相比其他菌株溶磷能力最弱。共有3个菌株G16、G2和Y22具备固氮酶活性,其中G16的固氮酶活性最高(6808.34μmol·h^(-1)·mL^(-1))。同时对菌株的最适pH研究表明,大部分菌株可以在中性偏酸性环境下生长良好。为进一步验证尾矿溶磷菌的植物促生潜力,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接种G2、G16、Y38显著促进了植物干质量和鲜质量、株高的增加,分别提高了196.7%、96.7%、80.0%,而接种Y1、Y38显著增加了植株磷含量,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74.12%和30.25%。研究结果表明,尾矿溶磷菌具有较大的植物促生潜力,其中G2和Y1菌株在尾矿生态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推动新型生物肥料的研究,为尾矿绿色生态修复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菌 尾矿 植物促生 根际土 金属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作、轮作对连作花生植株生长、产量及品质的改善效应
4
作者 丁迪 刘涵 +4 位作者 汪江涛 朱晨旭 王琦 刘娟 焦念元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124,共10页
为探明间作、轮作对连作花生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于2022-2023年在河南科技大学试验农场,分别在连作2 a花生和连作11 a花生的基础上,以继续连作花生为对照(分别记为CCP1、CCP2),研究甘薯-花生轮作体系(P... 为探明间作、轮作对连作花生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于2022-2023年在河南科技大学试验农场,分别在连作2 a花生和连作11 a花生的基础上,以继续连作花生为对照(分别记为CCP1、CCP2),研究甘薯-花生轮作体系(PSP)和玉米-花生间作、轮作体系(PMP)对花生光合特性、根系特点、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生的结荚期(PSS)和饱果成熟期(PMS),PSP中轮作花生(SRP)较CCP1分别显著提高叶面积指数(LAI)35.08%~53.68%和24.32%~33.52%;PSS和荚果膨大期(PBS),SPAD值增幅为11.93%~18.55%和5.95%~9.63%。PMP中轮作花生(MRP)较CCP2,LAI在PSS和PMS分别提高了46.81%~57.96%和27.00%~61.78%;MRP和间作花生(MIP)较CCP2,SPAD值在PSS、PBS分别提高了3.32%~3.69%,7.50%~8.64%和5.47%~18.37%,15.73%~31.11%。在PSS和PBS,SRP与CCP1相比,净光合速率增幅分别达23.68%~41.31%和26.52%~32.55%,MRP与CCP2相比分别提高了12.77%~17.81%和16.88%~62.07%,均显著增加根长与根尖数,促进PMS花生单株干物质积累及向荚果的分配,产量分别提高了31.42%~47.36%和54.12%~75.09%;MIP与CCP2相比,受玉米遮阴影响,降低花生的LAI、净光合速率、根长、根尖数,并降低了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同时,轮作后提高了花生果仁的油酸含量和油亚比,其中SRP较CCP1的增幅分别为1.63~1.65百分点和6.59%~10.52%,MRP较CCP2的增幅分别为1.95~2.82百分点和9.75%~14.16%。综上,甘薯-花生轮作和玉米-花生轮作较连作花生均能提高花生产量,原因在于其能促进花生根系生长,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光合速率,尤其是生育后期的光合速率,从而促进干物质的积累及向荚果的分配,此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花生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连作 间作 轮作 光合 植株生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密减叶措施对烤烟生长、光合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葛嘉雪 张启莉 +3 位作者 崔钰杰 付国占 王小东 何佶弦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68-73,共6页
为了提高优质烟叶的比例和烟草原料的工业利用率,在四川省广元烟区以云烟87品种为对象,采用种植密度和留叶数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旨在阐明不同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烤烟种植密度减少留叶数时,烤烟能... 为了提高优质烟叶的比例和烟草原料的工业利用率,在四川省广元烟区以云烟87品种为对象,采用种植密度和留叶数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旨在阐明不同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烤烟种植密度减少留叶数时,烤烟能完成正常生长发育,且相较于其他处理在叶片发育上具有显著优势;在中、低密度和中、低留叶数处理下,烟叶光合能力更强;在M2密度和L2留叶数水平下,烤烟在均价和中、上等烟比例上取得较好表现,产值最高。此外,适当增密减叶措施降低了烤后叶片烟碱含量,提高了还原糖、总糖含量及糖碱比,化学成分更为协调,烟叶评吸质量具有显著优势。综合分析认为,在四川省广元烟区采用种植密度18750株/hm^(2)、留叶数16~18片/株时烟叶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留叶数 烤烟 生长 光合特性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花生根际土AMF群落特点及其对磷肥的响应
6
作者 赵维 胡晓娜 +8 位作者 郑艳 梁娜 郑宾 王笑笑 汪江涛 刘领 付国占 石兆勇 焦念元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896-2907,共12页
为了探明玉米、花生根际土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点及其对磷肥的响应,本试验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不施磷与施磷时玉米和花生根际土AMF群落的多样性、组成和结构,并结合其土壤理化因子... 为了探明玉米、花生根际土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点及其对磷肥的响应,本试验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不施磷与施磷时玉米和花生根际土AMF群落的多样性、组成和结构,并结合其土壤理化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根际土AMF群落α多样性高于花生,施磷较不施磷降低玉米、花生根际土AMF群落α多样性;玉米、花生AMF群落优势科(属)均集中在球囊霉科(球囊霉属),但其优势种的组成及优势群落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玉米根际土AMF群落的近明球囊霉科、近球囊霉属、GlBb12、Torrecillas12b_Glo_G5和Lamellosum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花生,分别高17.38%、16.97%、5.90%、3.29%和7.79%;施磷较不施磷显著降低玉米根际土近明球囊霉科、近明球囊霉属和花生根际土球囊霉科的相对丰度,分别降低16.89%、16.88%和11.00%,显著增加玉米根际土Viscosum和Yamato09_A1的相对丰度。通过冗余分析(RDA)可知,土壤速效磷(AP)、有效铁(AFe)、有机质(OM)和全磷(TP)的含量及pH值是影响玉米、花生根际土AMF群落α多样性及其基于科、属水平AMF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综上,玉米、花生招募AMF群落具有偏好性,对磷肥响应存在差别,关键在于玉米、花生与磷肥影响了根际土中AP、AFe、OM和TP的含量及pH值。本研究为玉米、花生AMF群落结构的改善和磷肥调控高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花生 根际土 磷肥 高通量测序 AMF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后复水对烤烟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庄晔 葛嘉雪 +3 位作者 汪孝国 昝京宜 付国占 王小东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58,共11页
【目的】为明确干旱胁迫后复水对烤烟生长及其生理基础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耐旱型烤烟品种“豫烟6号”和水分敏感型“豫烟10号”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供水、轻度干旱、中度干旱、轻度干旱后复水和中度干旱后复水5个处理... 【目的】为明确干旱胁迫后复水对烤烟生长及其生理基础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耐旱型烤烟品种“豫烟6号”和水分敏感型“豫烟10号”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供水、轻度干旱、中度干旱、轻度干旱后复水和中度干旱后复水5个处理,比较分析干旱胁迫后复水对烤烟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1)随着干旱的加剧,两个烤烟品种生长受到抑制,生理性能下降,株高、茎围、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最大叶面积、有效叶片数、根系干重和单株干重均降低或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均显著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增加;与正常供水相比,豫烟10号在干旱胁迫下各指标变化幅度大于豫烟6号,对干旱较敏感。(2)干旱胁迫后复水,与干旱处理结束时相比,两个烤烟品种生长得到明显恢复,光合作用增强,抗氧化系统平衡得到明显改善。豫烟10号在干旱胁迫后复水各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豫烟6号,干旱胁迫后复水恢复较好。【结论】在干旱胁迫下,两个烤烟品种的生长和生理性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均与正常供水处理间差异显著;复水后,两个烤烟品种的生长及其生理性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其多数指标均以中度干旱胁迫后复水处理恢复较好,且与正常供水处理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干旱胁迫 复水 生长 生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和花生间作体系光合碳同化酶活性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雪 刘娟 +5 位作者 薛华龙 孙增光 王飞 尹飞 刘领 焦念元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10-1220,共11页
该试验以玉米、花生2∶4间作模式为对象,采用开顶式气室法控制环境CO_(2)浓度,于2018-2019年设环境CO_(2)浓度(Ca,390μmol·mol-1)和升高CO_(2)浓度(Ce,700μmol·mol-1),以及不施磷(P0)和施磷(180 kg P2O5·hm-2,P180)处... 该试验以玉米、花生2∶4间作模式为对象,采用开顶式气室法控制环境CO_(2)浓度,于2018-2019年设环境CO_(2)浓度(Ca,390μmol·mol-1)和升高CO_(2)浓度(Ce,700μmol·mol-1),以及不施磷(P0)和施磷(180 kg P2O5·hm-2,P180)处理下,分析CO_(2)浓度升高对间作玉米和间作花生功能叶光合碳同化关键酶活性、净光合速率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以明确CO_(2)浓度升高影响玉米、花生间作体系光合作用的机理,为将来CO_(2)浓度升高环境下间作高产高效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Ce处理提高了间作玉米功能叶的PEPC、PPDK、NADP-MDH、Rubisco、GAPDH和Ru5PK等光合碳同化酶活性,其中PEPC和NADP-MDH在苗后43 d以及PPDK、Rubisco、GAPDH和Ru5PK在苗后59 d增幅均达到显著水平,此时施磷对其有正向调控作用。(2)Ce处理增强了间作花生功能叶的Rubisco、GAPDH、Ru5PK和FBPase等光合碳同化酶活性,在苗后43 d和59 d增幅均达到显著水平,此时施磷进一步显著提高了Rubisco与FBPase活性。(3)Ce处理下间作玉米、间作花生的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间作玉米、间作花生和间作体系的籽粒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4%~52.0%、10.3%~24.0%和5.7%~47.0%;CO_(2)浓度升高和施磷对间作玉米、花生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和间作体系产量具有正协同效应。研究表明,CO_(2)浓度升高可以通过提高间作玉米功能叶片的PEPC、PPDK、Rubisco、GAPDH和Ru5PK及间作花生功能叶片的Rubisco、GAPDH、Ru5PK和FBPase等光合碳同化酶活性,增强其对CO_(2)羧化固定能力,提高间作玉米、间作花生的光合速率,最终显著增加玉米、花生及间作体系的产量,并且增施磷肥对其具有正调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浓度升高 玉米花生间作 光合碳同化酶 净光合速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芝麻对花生铁营养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增光 汪江涛 +3 位作者 聂良鹏 武岩岩 刘娟 焦念元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09-1416,共8页
为探究花生||芝麻改善花生铁营养的机理,本试验以花生‘科大黑花001’和芝麻‘豫芝8号’为试验材料,单作花生(SP)为对照,研究了花生||芝麻行比4∶2(P||S 4:2)和6∶3(P||S 6:3)2种间作模式对花生叶片SPAD值、根际土壤pH、各器官活性铁和... 为探究花生||芝麻改善花生铁营养的机理,本试验以花生‘科大黑花001’和芝麻‘豫芝8号’为试验材料,单作花生(SP)为对照,研究了花生||芝麻行比4∶2(P||S 4:2)和6∶3(P||S 6:3)2种间作模式对花生叶片SPAD值、根际土壤pH、各器官活性铁和全铁含量及单株铁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并分析了2种间作模式的间作产量优势。结果表明:与SP相比,P||S 4:2、P||S 6:3花生叶片SPAD值分别提高13.60%~30.10%和22.15%~33.31%(P<0.05),根际土壤pH在开花下针期、结荚期和荚果膨大期均显著降低(P<0.05)。与SP相比,P||S 4:2和P||S 6:3的花生茎、叶的活性铁含量分别提高31.80%~72.78%和24.41%~72.49%(P<0.05),全铁含量分别提高16.80%~22.86%和15.91%~27.88%(P<0.05);单株铁积累量在开花下针期、荚果膨大期和收获期分别提高7.91%~22.42%和5.77%~15.58%,尤其在收获期,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收获期,与SP相比,P||S 4:2和P||S 6:3的花生果仁全铁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1.97%和17.42%(P<0.05)。花生||芝麻的间作产量优势表现为P||S 6:3>P||S 4:2。综上可知,花生||芝麻能显著提高花生各器官的活性铁含量,促进其对铁元素的吸收利用,提高果仁铁含量及积累量,这与间作能显著降低花生根际pH密切相关。改善花生果仁铁营养最佳模式是P||S 4:2,而间作产量优势最高模式为P||S 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芝麻 花生 铁营养 根际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磷水平与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25
10
作者 娄梦玉 薛华龙 +6 位作者 郭彬彬 汪江涛 昝志曼 马超 郭大勇 焦念元 付国占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82-1593,共12页
[目的]研究施磷水平对冬小麦分蘖成穗、产量、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及其与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关系,明确维持冬小麦持续高产的最佳土壤有效磷含量及施磷量,为冬小麦高效磷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21年在河南科技大学农场进行了... [目的]研究施磷水平对冬小麦分蘖成穗、产量、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及其与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关系,明确维持冬小麦持续高产的最佳土壤有效磷含量及施磷量,为冬小麦高效磷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21年在河南科技大学农场进行了连续3年小麦田间试验,试验设P_(2)O_(5)0、90、180和270kg/hm^(2)4个磷水平,分别记为P_(0)、P_(90)、P_(180)、P_(270)处理,研究了施磷水平对冬小麦分蘖成穗率、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磷素吸收与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施磷水平、土壤有效磷含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1)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冬小麦单位面积最大分蘖数、有效分蘖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处理间均呈P_(270)>P_(180)>P_(90)>P_(0),而穗粒数、干物质向籽粒中分配率和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处理的冬小麦产量高达9.8-10.2 t/hm^(2),比P处理高17.3%~18.2%(P<0.05),与P处理相比高出4.2%~11.5%,但差异不显著;(2)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冬小麦茎、叶、颖壳及穗轴和籽粒的磷含量处理间多呈P_(270)>P_(180)>P_(90)>P_(0);籽粒磷积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水平下籽粒磷积累量最高,为57.0~61.1 g/m^(2);与P相比,P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籽粒磷积累量,提高幅度为27.7%~39.0%;冬小麦磷偏生产力和磷农学利用效率均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呈降低的趋势,与P相比,P_(180)、P_(270)水平下冬小麦磷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效率分别降低了40.0%~41.1%和35.3%~36.1%、62.1%~64.7%和58.6%~62.8%,且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3)土壤有效磷含量与施磷水平呈线性相关,小麦产量与施磷水平和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关系可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年施PO194.2~197.4 kg/hm^(2)时最佳土壤有效磷含量25.5~25.8 mg/kg,产量最高为9752~10349 kg/hm^(2)。[结论]适宜的施磷量可显著增加冬小麦的有效分蘖数和成穗数,提高茎、叶、颖壳及穗轴的干物质和磷素积累量及向籽粒的转移,增加冬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在供试区域,获得冬小麦最高产量的施PO量为194.2~197.4 kg/hm^(2),土壤有效磷含量为25.5~25.8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施磷水平 有效分蘖 籽粒含磷量 茎叶含磷量 土壤有效磷 磷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花生及其间作茬口与施磷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飞 胡莎莎 +3 位作者 焦念元 马超 尹飞 刘领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2-711,共10页
该试验在玉米单作茬口、玉米-花生间作茬口(间作茬口)、花生单作茬口共3种茬口,以及0 kg P_2O_5·hm^(-2)(P_0)和180 kg P_2O_5·hm^(-2)(P_1) 2个磷水平下,研究了间作茬口与施磷对冬小麦分蘖、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 该试验在玉米单作茬口、玉米-花生间作茬口(间作茬口)、花生单作茬口共3种茬口,以及0 kg P_2O_5·hm^(-2)(P_0)和180 kg P_2O_5·hm^(-2)(P_1) 2个磷水平下,研究了间作茬口与施磷对冬小麦分蘖、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机制,为玉米花生间作与小麦-玉米复种轮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间作茬口较玉米茬口显著提高了冬小麦有效分蘖数、LAI、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并提高了冬小麦旗叶的SPAD值、CO_2饱和点、光饱和点及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最大羧化速率(V_(cmax))、最大RUBP再生的电子传递速率(J_(max))和最大磷酸丙糖利用速率(V_(TPU)),且CE、V_(cmax)、V_(TPU)的增幅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有效改善了冬小麦产量构成,显著提高籽粒产量(P<0.05)。(2)间作茬口较花生茬口提高了冬小麦乳熟期的P_(nmax)、AQY、CE,增加了穗粒数和粒重,提高了产量。(3)与不施磷相比,施磷180 kg P_2O_5·hm^(-2)显著促进间作茬口冬小麦生长,显著提高冬小麦旗叶的SPAD值、P_(nmax)、AQY、CE、V_(cmax)、J_(max)、V_(TPU)和籽粒产量(P<0.05)。研究发现,间作茬口较玉米茬口能有效增强冬小麦旗叶表观量子效率和CO_2羧化能力,显著提高小麦花后光合能力,促进冬小麦生长,从而增加穗粒数、粒重和籽粒产量,且间作茬口结合施磷180 kg P_2O_5·hm^(-2)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玉米-花生间作茬口 施磷 光合特性 CO2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与玉米和芝麻间作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武岩岩 汪江涛 +4 位作者 李雪 孙增光 郭彬彬 尹飞 焦念元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85-1295,共11页
为明确不同间作体系对花生产量形成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本试验于2018—2019年,设置玉米‖花生(M‖P)、芝麻‖花生(S‖P)、单作花生(SP)、单作玉米(SM)和单作芝麻(SS)5个种植模式,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功能叶光合-光强响应曲线、干物... 为明确不同间作体系对花生产量形成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本试验于2018—2019年,设置玉米‖花生(M‖P)、芝麻‖花生(S‖P)、单作花生(SP)、单作玉米(SM)和单作芝麻(SS)5个种植模式,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功能叶光合-光强响应曲线、干物质积累、种间竞争力指数、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玉米‖花生体系中的间作花生相比,芝麻‖花生体系中间作花生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产量和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显著提升了18.0%~20.7%、64.2%~70.0%、26.5%~31.8%(P<0.05)。2)间作芝麻干物质积累进入缓增期后16~19 d,芝麻‖花生中间作花生仍处于干物质积累快增期,芝麻和花生干物质积累快增期互相错开,而玉米‖花生体系中玉米和花生的干物质积累快增期重叠;成熟期,间作花生相对于芝麻、玉米的竞争力指数分别为-2.31~-2.06和-4.68~-4.34。说明间作花生相对于芝麻的竞争力比相对于玉米的竞争力强。3)芝麻‖花生较玉米‖花生的土地当量比提高3.0%~4.0%,且大于1;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6.7%~50.8%(P<0.05),达2.3万~2.4万元·hm^(-2)。研究结果表明芝麻‖花生较玉米‖花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产量和收益,其机理在于芝麻‖花生较玉米‖花生能错开作物间干物质积累的快增期,降低高、矮两种作物的种间竞争强度,提高间作花生冠层光强和净光合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花生 玉米||花生 种间竞争力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花生间作改善花生铁营养提高其光合特性的机理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飞 刘领 +5 位作者 武岩岩 李雪 孙增光 尹飞 焦念元 付国占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01-913,共13页
【目的】研究玉米花生间作改善花生铁营养后对花生功能叶片光能吸收、转化、电子传递和CO2固定的影响,揭示玉米花生间作改善花生光合性能的机理。【方法】试验在河南科技大学试验农场进行,采用两因素两水平完全随机设计,两个种植模式包... 【目的】研究玉米花生间作改善花生铁营养后对花生功能叶片光能吸收、转化、电子传递和CO2固定的影响,揭示玉米花生间作改善花生光合性能的机理。【方法】试验在河南科技大学试验农场进行,采用两因素两水平完全随机设计,两个种植模式包括玉米花生间作(2行玉米间作4行花生)和花生单作,两个磷肥施用水平为:不施磷(P0)和施P2O5 180 kg/hm2 (P1)。单作花生于新叶完全展开时(7月14日)出现黄化,8月2日严重黄化,间作花生未出现黄花。测定了黄化和正常花生功能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对光照和CO2浓度的响应,并分析了相关参数,运用JIP-test建立了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并计算了相关参数。【结果】与单作缺铁花生相比,间作花生功能叶单位面积光能的吸收(ABS/CSo)、捕获(TRo/CSo)和电子传递(ETo/CSo)、PS I受体侧电子还原的能量(REo/CSo)和单位面积反应中心数目(RC/CSm)明显提高,光合电子传递链电子传递能力明显增强,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ΨPo)、捕获的激子将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QA–下游电子受体的概率(Ψo)、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ΨEo)、电子从还原系统传递到PS I电子受体侧的效率(δR)、PS I末端受体还原的量子产额(ΨRo)均显著提高,增幅依次为36.7%~39.6%、79.6%~92.2%、151%~163%、16.3%~20.0%和177%~215%;PS I光化学活性(ΔI/Io)及PS I与PSⅡ之间的协调性(ΦPSⅠ/PSⅡ)也显著增强;间作花生功能叶SPAD值、光饱和时净光合速率(LSPn)、光饱和点(LSP)、羧化效率(CE)、CO2饱和时净光合速率(Amax)、Rubisco最大羧化速率(Vc, 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和磷酸丙糖利用率(TPU)显著提高。施磷能显著提高间作花生功能叶SPAD值、ΨPo、Ψo、ΨEo、δR、ΨRo、铁含量、净光合速率和生物量(P <0.05),却了加剧单作花生的缺铁症状,显著降低其功能叶SPAD值、ΨPo、Ψo、ΨEo、δR和ΨRo、铁含量、净光合速率和生物量(P <0.05)。与单作正常花生相比,间作降低了花生功能叶ABS/CSo、TRo/CSo、ETo/CSo、LSPn和单株干物质量,却显著提高了功能叶ΨEo。【结论】玉米花生间作显著改善了花生铁营养,因而促进了花生功能叶PSⅡ对光能的吸收、转化和电子传递,提高PS I光化学活性、PSⅡ与PS I的协调性和电子传递链稳定性,还显著提高暗反应CO2羧化固定能力,从而提高净光合速率和生物量。施磷加剧单作花生缺铁症状,降低其光化学效率、暗反应能力、净光合速率和生物量,却能增强间作种间作用,提高间作花生光能吸收转化能力和CO2固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花生间作 缺铁花生 光合作用 光化学活性 CO2羧化固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糖代谢及信号转导在植物发育和逆境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冯雅岚 尹飞 +3 位作者 徐柯 贾晓艺 周爽 马超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44-2055,共12页
蔗糖代谢在植物发育、应激响应和产量形成中起关键作用。糖类的合成和分解推动植物整个生长发育过程,蔗糖作为信号因子参与调节相关基因表达,并能与其他基因、激素、以及防御信号发生互作;然而,蔗糖代谢和细胞内外信号传递之间的耦合以... 蔗糖代谢在植物发育、应激响应和产量形成中起关键作用。糖类的合成和分解推动植物整个生长发育过程,蔗糖作为信号因子参与调节相关基因表达,并能与其他基因、激素、以及防御信号发生互作;然而,蔗糖代谢和细胞内外信号传递之间的耦合以及蔗糖代谢酶发挥其信号转导作用的机制并不相同。本文综述了蔗糖代谢关键酶在植物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作用,并结合当前研究现状,对糖代谢及其信号转导研究的未来方向提出建议,以更好地理解和改善植物的生长发育及抗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 信号转导 植物发育 逆境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穗型玉米对玉米||花生种间竞争与间作优势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涵 昝志曼 +7 位作者 汪江涛 孙增光 陈俊南 姜文洋 尹飞 刘领 焦念元 付国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68-1378,共11页
玉米||花生具有明显间作产量优势,但间作后期种间竞争是限制其进一步高产的瓶颈,探明大穗型玉米对玉米||花生种间竞争的协调效应和间作优势的影响,对其高产、高效生产意义重大。本试验于2020年和2021年在河南科技大学农场开展,以中穗型... 玉米||花生具有明显间作产量优势,但间作后期种间竞争是限制其进一步高产的瓶颈,探明大穗型玉米对玉米||花生种间竞争的协调效应和间作优势的影响,对其高产、高效生产意义重大。本试验于2020年和2021年在河南科技大学农场开展,以中穗型玉米品种‘郑单958’与花生品种‘科大黑花001’间作(M_(ZD)||P)为对照,研究了大穗型玉米品种‘MC4520’与花生间作(M_(MC)||P)对作物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叶面积指数、种间竞争力指数、光合特性、产量和间作产量优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M_(ZD)||P相比,M_(MC)||P收获期玉米、花生单株干物质重分别显著提高7.55%~9.68%和16.07%~26.77%(P<0.05),玉米籽粒和花生荚果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显著提高9.74%~10.84%和34.56%~38.33%(P<0.05);促进了干物质向玉米籽粒和花生荚果的分配,尤其是花生荚果中的分配比例显著提高9.12%~15.93%(P<0.05)。与M_(ZD)||P相比,M_(MC)||P中花生叶面积指数提高5.78%~29.58%,花生相对玉米的种间竞争力指数显著提高24.44%~65.12%(P<0.05),M_(MC)||P中玉米、花生净光合速率分别显著提高8.18%~15.74%和3.15%~18.05%(P<0.05),且玉米和花生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提高,花生的胞间CO_(2)浓度降低。与M_(ZD)||P相比,M_(MC)||P中花生产量显著提高26.39%~51.61%(P<0.05),间作优势和土地当量比显著提高22.21%~24.08%和13.26%~15.27%(P<0.05)。综上,在玉米||花生体系中,选用大穗型玉米与花生间作,能够有效协调间作后期种间竞争,增强花生的种间竞争能力,提高花生产量,从而提高间作体系产量和土地当量比,进一步增加间作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花生 大穗型玉米 种间竞争力 间作优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花生茬口对冬小麦旗叶光化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飞 尹飞 +5 位作者 龙浩强 李雪 武岩岩 焦念元 马超 付国占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3-131,共9页
为探明玉米‖花生茬口显著提高冬小麦旗叶的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光反应机理,研究了玉米‖花生茬口(间作茬口,ICR)、玉米茬口(MCR)和花生茬口(PCR)及不同施磷水平对冬小麦播前土壤含水量、冬小麦花后旗叶的气体交换参数、光系统Ⅱ(PSⅡ)、... 为探明玉米‖花生茬口显著提高冬小麦旗叶的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光反应机理,研究了玉米‖花生茬口(间作茬口,ICR)、玉米茬口(MCR)和花生茬口(PCR)及不同施磷水平对冬小麦播前土壤含水量、冬小麦花后旗叶的气体交换参数、光系统Ⅱ(PSⅡ)、光系统I(PSⅠ)及二者间的性能协调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茬口较玉米茬口显著提高了冬小麦播前土壤含水量及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PSⅡ反应中心供(Wk)/受体侧(Vj)的活性,增强了单位面积吸收的光能(ABS/CSo)、捕获的能量(TRo/CSo)和进入电子传递的光能(ETo/CSo)。间作茬口较玉米茬口显著提高了冬小麦扬花期旗叶PSⅡ初级光化学最大量子产额(φpo)、转化效率(Ψo)、电子传递效率(δRo)及乳熟期的PSⅠ的性能(ΔI/Io)、PSⅡ与PSⅠ协调性(ΦPSⅠ/PSⅡ)和籽粒产量,较花生茬口显著提高了乳熟期的φpo和δRo值。施磷提高了Pn、ABS/CSo、TRo/CSo、ETo/CSo、φpo、Ψo、δRo、ΔI/Io和ΦPSⅠ/PSⅡ值。这说明间作茬口较玉米茬口提高了冬小麦旗叶光反应中心活性,从而提高净光合速率,重要原因可能是间作茬口能保持耕层较高的土壤含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花生茬口 土壤含水量 冬小麦 光化学特性 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花青素对干旱胁迫下烤烟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庄晔 刘瑞恒 +1 位作者 付国占 王小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71,共9页
以烤烟品种‘秦烟96’和‘云烟116’等2个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开展盆栽试验,设置正常供水和中度干旱等2个水分梯度,外源花青素设置6个浓度,研究外源花青素对干旱胁迫下烤烟幼苗农艺性状、单株干重、光合气体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 以烤烟品种‘秦烟96’和‘云烟116’等2个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开展盆栽试验,设置正常供水和中度干旱等2个水分梯度,外源花青素设置6个浓度,研究外源花青素对干旱胁迫下烤烟幼苗农艺性状、单株干重、光合气体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活性氧代谢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两个烤烟品种生长受到抑制且生理性能下降;干旱胁迫下喷施外源花青素可显著增加烤烟幼苗的株高、茎围、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最大叶面积、单株干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和光化学猝灭系数,降低叶片中胞间CO_(2)浓度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和丙二醛含量,提高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烤烟幼苗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烤烟幼苗生长及其生理功能的损害;其中‘秦烟96’以叶面喷施3 mg·L^(-1)花青素对考烟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佳,‘云烟116’以叶面喷施4 mg·L^(-1)花青素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干旱胁迫 花青素 农艺性状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温增CO_(2)浓度对玉米||花生体系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飞 郭彬彬 +4 位作者 孙增光 尹飞 刘领 焦念元 付国占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20-2231,共12页
为了明确气候变化对玉米||花生体系中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玉米||花生2∶4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开顶式气室,2018年设2个处理,分别是TC(ambient temperature and ambient CO_(2) concentration,环境温度和环境CO_(2)浓度)、+... 为了明确气候变化对玉米||花生体系中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玉米||花生2∶4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开顶式气室,2018年设2个处理,分别是TC(ambient temperature and ambient CO_(2) concentration,环境温度和环境CO_(2)浓度)、+T+C(elevated temperature and elevated CO_(2) concentration,增温且增CO_(2)浓度);2019年设3个处理,分别是TC、+TC(elevated temperature and ambient CO_(2) concentration,增温和环境CO_(2)浓度)、+T+C;分别在P0(0 kg P_(2)O_(5) hm^(–2))和P180(180 kg P_(2)O_(5) hm^(–2))2个水平下,研究增温增CO_(2)浓度对间作玉米生长、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环境温度和环境CO_(2)浓度相比,增温(+TC)处理的间作玉米出苗至吐丝、吐丝至成熟和出苗至成熟的天数分别缩短4、2和6 d;增温后,同时升高CO_(2)浓度,间作玉米出苗至吐丝的天数缩短3 d、而吐丝至成熟和出苗至成熟的天数却分别增加5 d和2 d;与TC相比,+T+C处理,间作玉米出苗至吐丝和出苗至成熟的天数分别缩短4~7 d和2~4 d,吐丝至成熟的天数增加1~4 d。(2)间作玉米单株叶面积、净光合速率和光合势在吐丝期前表现为+T+C>+TC>TC,吐丝至乳熟期表现为+T+C>TC>+TC,乳熟期后表现为TC>+T+C>+TC。与TC相比,+T+C处理的间作玉米穗粒数和百粒重分别提高4.14%~65.70%和1.70%~14.00%。(3)与TC处理相比,+TC处理,间作玉米收获期干物质量提高7.39%~21.30%,产量提高19.18%~28.07%;+T+C处理,间作玉米收获期干物质量提高10.0%~57.7%,产量提高4.41%~52.00%;施磷能提高增温增CO_(2)浓度处理间作玉米产量。这表明增温和增CO_(2)浓度通过提高间作玉米生育前期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缩短其营养生长期,延长籽粒灌浆时间,增加穗粒数和粒重,来促进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提高;增温、增CO_(2)浓度对间作玉米吐丝前具有互促效应,而吐丝后表现为增CO_(2)浓度能弥补增温对间作玉米生长的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间作玉米 生长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剪切在植物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冯雅岚 熊瑛 +3 位作者 张均 原佳乐 蔡艾杉 马超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70,共9页
可变剪切(AS)主要在转录后水平对植物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进行调控,极大地增加了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复杂性,是植物调控其基因互作网络的分子机制之一。本文简要综述了目前关于AS的分子机理和作用模式,及其在植物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 可变剪切(AS)主要在转录后水平对植物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进行调控,极大地增加了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复杂性,是植物调控其基因互作网络的分子机制之一。本文简要综述了目前关于AS的分子机理和作用模式,及其在植物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作用,并结合当前研究现状,对未来AS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为植物生长发育进程调节和优良抗逆性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剪切 植物发育 非生物胁迫 作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海藻糖对PEG渗透胁迫下小麦Rubisco及其活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超 张均 +3 位作者 宋鹏 王香生 韩潇杰 冯雅岚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41-1249,共9页
以抗旱品种‘晋麦47’和干旱敏感品种‘郑引1号’为材料,通过室内水培试验研究了外源海藻糖对PEG渗透胁迫下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和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活化酶(RCA)含量和相关基因表... 以抗旱品种‘晋麦47’和干旱敏感品种‘郑引1号’为材料,通过室内水培试验研究了外源海藻糖对PEG渗透胁迫下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和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活化酶(RCA)含量和相关基因表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源海藻糖和渗透胁迫均能显著增加2个小麦品种叶片海藻糖含量。(2)渗透胁迫显著降低了2个品种小麦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而外源海藻糖能显著缓解受胁迫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的降低幅度。(3)渗透胁迫仅使‘郑引1号’Rubisco大亚基基因(rbcL)相对表达量及相应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渗透胁迫显著降低了小麦RCAα和β亚基基因相对表达量,并显著降低RCA蛋白含量,而外源海藻糖不能缓解RCA蛋白含量的降低;渗透胁迫显著降低了Rubisco总活性、初始活性、活化状态及RCA活性,而外源海藻糖则能显著缓解上述酶活性的下降。(4)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其rbcL、RCAα和β亚基基因相对表达量及Rubisco总活性、初始活性、活化状态及RCA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在渗透胁迫条件下,外源海藻糖主要从翻译后层面对小麦叶片Rubisco和RCA的活性发挥显著保护作用,从而缓解了小麦净光合速率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渗透胁迫 海藻糖 1 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 1 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活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