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0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农村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的“洛阳模式”及启示
被引量:
1
1
作者
宋彦峰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对促进农村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推动规模化经营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南省洛阳市是全国首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引入多重风险保障机制,形成了“政府指导底价+产权交易...
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对促进农村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推动规模化经营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南省洛阳市是全国首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引入多重风险保障机制,形成了“政府指导底价+产权交易市场公开竞价”的农村土地流转的定价模式,有效保障了多主体权益,促进了土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洛阳市的实践表明,农地流转价格的形成,要注重依托数字化赋能新优势,破解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成本高难题;依托村集体“统”的功能,破解农村土地流转中低位流转难题;依托市场要素配置功能,破解农村土地流转中高位运行难题;依托交易规则制度创新,破解农村土地流转中风险管理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价格
形成机制
农村产权交易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吴海峰
苗洁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6,共4页
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是增加农民务农收入的基本途径。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
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是增加农民务农收入的基本途径。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从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时代要求出发,走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多功能性拓展、信息化覆盖广、农业经营体系新、支撑体系有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现代化
转变发展方式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代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
59
3
作者
刘依杭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65,共8页
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体现在产业兴旺与产业城市化、生态宜居与生态城镇化、乡风文明与社会城镇化、治理有效与空间城市化、生...
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体现在产业兴旺与产业城市化、生态宜居与生态城镇化、乡风文明与社会城镇化、治理有效与空间城市化、生活富裕与经济城镇化五个层面。其中,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不足、对接不畅,服务保障机制不均衡,治理体系不健全等是制约二者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要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双重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比较优势,发挥的制度环境及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打造城乡双向互惠合作模式,全面提升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振兴
新型城镇化
协同发展
内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选择偏好及异质性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
5
4
作者
刘依杭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126,138,共6页
为更好地揭示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行为逻辑,基于河南省463户小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选择实验法和混合Logit模型分析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选择偏好。结果表明:相对于龙头企业,小农户更倾向于以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方式融入农业产业...
为更好地揭示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行为逻辑,基于河南省463户小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选择实验法和混合Logit模型分析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选择偏好。结果表明:相对于龙头企业,小农户更倾向于以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方式融入农业产业链,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和政策扶持会显著提升小农户对农业产业链的融入意愿。小农户对龙头企业、农资供应服务、农业信贷服务、农业补贴的行为存在异质性。兼业情况、家庭年纯收入以及收入在村中所处水平是小农户行为异质性的重要来源,对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户
农业产业链
融入意愿
异质性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农户社会网络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刘依杭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9-96,共8页
小农户和农业企业的利益联结是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小农户社会网络是影响农业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因素。网络规模、网络强度、网络互惠度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网络强度的影响最大,网络规模的影响次之...
小农户和农业企业的利益联结是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小农户社会网络是影响农业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因素。网络规模、网络强度、网络互惠度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网络强度的影响最大,网络规模的影响次之,网络互惠度的影响最小。农业企业在提升经营能力时,应把增进小农户收益作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完善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和权益保护机制,有效保障小农户与农业企业的利益联结,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户
农业企业
企业绩效
利益联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南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模式与经验探讨
被引量:
3
6
作者
生秀东
《南方农业》
2017年第36期48-49,共2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当前,河南省已经完成农地确权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落实农地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以法律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当前,河南省已经完成农地确权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落实农地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稳定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者的关系,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根据河南省农村实际情况,按照传统农区、经济发达地区的划分,分类有序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传统农区主要以规模化服务带动农业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经济发达地区主要以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推进农业规模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发展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修武县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及路径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刘依杭
《河南农业》
2020年第23期58-60,共3页
特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区域优势、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修武县在一系列行之有效落实措施的推动下,...
特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区域优势、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修武县在一系列行之有效落实措施的推动下,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并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修武县特色农业发展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着力加强特色农业产业结构和产业链调整步伐,为打造特色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和标准化等方面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业
产业化发展
区域布局
农业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被引量:
1
8
作者
生秀东
《南方农业》
2019年第27期85-86,共2页
河南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模式近年来发展迅速.按照运行机制,土地股份合作社可以分为专业型和社区型股份合作社,专业型又分为租赁经营型或自主经营型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为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整体流转,发展粮食规模经营...
河南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模式近年来发展迅速.按照运行机制,土地股份合作社可以分为专业型和社区型股份合作社,专业型又分为租赁经营型或自主经营型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为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整体流转,发展粮食规模经营提供了重要的组织平台.当前,应逐步完善土地股份合作社产权制度,健全内部治理机制,加强风险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股份合作社
土地流转
粮食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及其应对
被引量:
38
9
作者
陈明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55,共7页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十四五”时期,要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把握其内涵要义的基础上,充分正视农业农村发展中诸多双重叠加的突出问题,并深入...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十四五”时期,要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把握其内涵要义的基础上,充分正视农业农村发展中诸多双重叠加的突出问题,并深入探寻导致问题凸显并可能持续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深层动因,积极创新市场导向思维、城乡融合思维、全面振兴思维、贫困治理思维,持续“固根基、育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不断巩固提升农村全面小康成果,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五”时期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金融支持与精准扶贫衔接机制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
2
10
作者
宋彦峰
《农村金融研究》
2019年第11期28-33,共6页
供给侧改革为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提供了思路和方法论工具,通过金融精准扶贫的制度创新、金融机构的优化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等,把金融的有效供给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起来,实现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脱贫效率的最大化。论文以河南金融精准...
供给侧改革为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提供了思路和方法论工具,通过金融精准扶贫的制度创新、金融机构的优化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等,把金融的有效供给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起来,实现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脱贫效率的最大化。论文以河南金融精准扶贫为分析案例,围绕两者衔接的关键环节,发现金融精准扶贫中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金融
精准扶贫
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南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效机制研究
11
作者
宋彦峰
《河南农业》
2022年第30期51-53,共3页
以河南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河南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任务和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中面临的挑战,提出河南省要提高思维能力、做好政策衔接、创新帮扶机制、鼓励现行先试等方面,以构建...
以河南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河南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任务和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中面临的挑战,提出河南省要提高思维能力、做好政策衔接、创新帮扶机制、鼓励现行先试等方面,以构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防止返贫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障碍及对策
被引量:
11
12
作者
朱桂香
李威
樊万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3-66,共4页
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是关系农村整体改革成败的关键。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应清醒认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和面临...
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是关系农村整体改革成败的关键。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应清醒认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和面临的难题,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健全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等,以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康而有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承包经营权
土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产业兴旺的基本特征与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
81
13
作者
吴海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5-40,共6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发展全局,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农民就业增收的主要途径,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经济基础。乡村产业兴旺的基本特征表现在:投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发展全局,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农民就业增收的主要途径,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经济基础。乡村产业兴旺的基本特征表现在:投入产出较高,产品质量优良,产业特色高效,绿色生态安全,三产融合发展,要素配置合理,经济效益显著,支撑体系有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必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战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创新要素资源配置机制,完善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加快科技研发和推广,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增强乡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
农民增收
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规模农户农业生产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27
14
作者
刘依杭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3-118,共6页
文章基于小麦主产区4个省份946个不同规模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DEA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小农户和家庭农场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效率明显高于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家庭农场的生产效率与经营规模呈倒...
文章基于小麦主产区4个省份946个不同规模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DEA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小农户和家庭农场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效率明显高于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家庭农场的生产效率与经营规模呈倒"U"型变化特征;在影响因素方面,土地肥沃程度与农业技术指导对小农户和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效率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农场更倾向于通过提高受教育程度和增加单块耕地面积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而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对农户年龄和农户从事农作物种植年限呈现出较强的依赖性。基于此,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大农业技术指导,适度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加强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与联合,促进农业生产向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户
家庭农场
农业生产效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设南水北调中线生态城市带研究
被引量:
14
15
作者
吴海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63,共4页
建设南水北调中线生态城市带,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致力经济、社会与生态相协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科学规划为指导,以振兴生态产业为主线,以强化环境保护为手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加强环保...
建设南水北调中线生态城市带,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致力经济、社会与生态相协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科学规划为指导,以振兴生态产业为主线,以强化环境保护为手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态环境意识,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建设同步、城市现代化和城市生态化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南水北调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流派、进展及趋势
被引量:
9
16
作者
苗洁
吴海峰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第1期144-152,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形成新经济地理学派、国民经济系统学派、区域政策学派、区域管理学派和区域生态经济学派等影响广泛的、研究区域经济的主要流派。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形成新经济地理学派、国民经济系统学派、区域政策学派、区域管理学派和区域生态经济学派等影响广泛的、研究区域经济的主要流派。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和热点问题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区域发展差异、区域协调发展、区域产业发展、区域创新体系、城乡统筹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城市群发展和重点地区战略等方面。未来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区域综合性研究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区域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区域分析方法呈现多样化"、特殊区域"成为关注热点、区域政策评估是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发展
文献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粮食主产区实现农民增收的系统研究
被引量:
12
17
作者
吴海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7-51,共5页
粮食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粮食主产区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农民是粮食的生产者。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就抓住了粮食生产的根本。而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必须保证种粮农民收入增加。但是,目前粮食主产区农民的收入水...
粮食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粮食主产区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农民是粮食的生产者。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就抓住了粮食生产的根本。而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必须保证种粮农民收入增加。但是,目前粮食主产区农民的收入水平依然很低、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的互动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因此,要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民增收政策支持,健全农民增收多元支撑体系,完善粮食产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优化粮食品种质量、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实现粮食转化增值、推进种粮规模经营、壮大特色高效农业、健全种粮激励政策、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改革农村产权制度、完善农村公益事业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种粮积极性
农民增收
粮食主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长效机制
被引量:
22
18
作者
陈明星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9-121,共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发展,既是新时代对城乡关系的一种新的描述,更是新的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发展,既是新时代对城乡关系的一种新的描述,更是新的历史方位下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战略方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新机制,意味着要打破由来已久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有序流动。乡村作为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其异于城市的独特价值也将更加凸显。那么,在新时期,如何准确把握新型城乡关系,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支撑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等,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期特别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国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关系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地流转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19
作者
唐轲
王宇祥
陈明星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166,180,共7页
基于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运用空间滞后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地流转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基于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运用空间滞后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地流转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还对邻近地区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影响机制方面,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是农地流转提升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农地流转对西部、东部及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果更为显著。基于此,为提升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各地区应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地区间农业合作与交流,促进区域新质生产力的协调发展,充分释放西部、东部及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一带一路”研究脉络与进展
被引量:
33
20
作者
安晓明
《区域经济评论》
2016年第2期77-88,共12页
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我国学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通过对我国"一带一路"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带一路"对我国及全球的意义与作用、中国在"一带一路&q...
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我国学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通过对我国"一带一路"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带一路"对我国及全球的意义与作用、中国在"一带一路"中可能面临的挑战与风险及如何规避、"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领域的合作、国内省份的定位与对接融入等。受限于"一带一路"战略提出时间较短和实施难度大等特性,目前对于"一带一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期工作和基础性工作,未来还需要学界继续进行系统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研究脉络
国内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村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的“洛阳模式”及启示
被引量:
1
1
作者
宋彦峰
机构
河南
省
社会科学院
农村
发展研究所
出处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基金
河南省自然资源决策咨询委员会统筹咨询任务(2024-01)。
文摘
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对促进农村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推动规模化经营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南省洛阳市是全国首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引入多重风险保障机制,形成了“政府指导底价+产权交易市场公开竞价”的农村土地流转的定价模式,有效保障了多主体权益,促进了土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洛阳市的实践表明,农地流转价格的形成,要注重依托数字化赋能新优势,破解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成本高难题;依托村集体“统”的功能,破解农村土地流转中低位流转难题;依托市场要素配置功能,破解农村土地流转中高位运行难题;依托交易规则制度创新,破解农村土地流转中风险管理难题。
关键词
农地流转价格
形成机制
农村产权交易平台
分类号
F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吴海峰
苗洁
机构
河南
省
社会科学院
农村
发展研究所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6,共4页
基金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河南省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对策研究>(2012D013)阶段性成果
文摘
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是增加农民务农收入的基本途径。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从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时代要求出发,走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多功能性拓展、信息化覆盖广、农业经营体系新、支撑体系有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子。
关键词
新型农业现代化
转变发展方式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F32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
59
3
作者
刘依杭
机构
河南
省
社会科学院
农村
发展研究所
出处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65,共8页
基金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利益补偿机制研究”(18ZDA040)
世界银行项目“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的模式探索与政策支持研究”(TCC6B06-2019)
+1 种基金
2020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期河南小农户参与农业全产业链的选择偏好及路径研究”(2020CJJ088)
2021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背景下小农户参与农业产业链的行为意愿及路径选择”(212400410061)。
文摘
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体现在产业兴旺与产业城市化、生态宜居与生态城镇化、乡风文明与社会城镇化、治理有效与空间城市化、生活富裕与经济城镇化五个层面。其中,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不足、对接不畅,服务保障机制不均衡,治理体系不健全等是制约二者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要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双重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比较优势,发挥的制度环境及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打造城乡双向互惠合作模式,全面提升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水平。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振兴
新型城镇化
协同发展
内在机理
Keywords
New Era
Rural Revitalization
New Urbaniz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ternal Mechanism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选择偏好及异质性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
5
4
作者
刘依杭
机构
河南
省
社会科学院
农村
发展研究所
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126,138,共6页
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0CJJ088)。
文摘
为更好地揭示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行为逻辑,基于河南省463户小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选择实验法和混合Logit模型分析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选择偏好。结果表明:相对于龙头企业,小农户更倾向于以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方式融入农业产业链,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和政策扶持会显著提升小农户对农业产业链的融入意愿。小农户对龙头企业、农资供应服务、农业信贷服务、农业补贴的行为存在异质性。兼业情况、家庭年纯收入以及收入在村中所处水平是小农户行为异质性的重要来源,对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小农户
农业产业链
融入意愿
异质性
河南省
Keywords
small farmers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
willingness to integrate
heterogeneity
Henan Province
分类号
F324.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农户社会网络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刘依杭
机构
河南
省
社会科学院
农村
发展研究所
出处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9-96,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设计与政策优化研究”(15BJY027)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新时期推进河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2018B193)
文摘
小农户和农业企业的利益联结是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小农户社会网络是影响农业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因素。网络规模、网络强度、网络互惠度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网络强度的影响最大,网络规模的影响次之,网络互惠度的影响最小。农业企业在提升经营能力时,应把增进小农户收益作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完善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和权益保护机制,有效保障小农户与农业企业的利益联结,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关键词
小农户
农业企业
企业绩效
利益联结
Keywords
Small Farmers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Business Performance
Interest Connection
分类号
F324.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模式与经验探讨
被引量:
3
6
作者
生秀东
机构
河南
省
社会科学院
农村
发展研究所
出处
《南方农业》
2017年第36期48-49,共2页
文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当前,河南省已经完成农地确权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落实农地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稳定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者的关系,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根据河南省农村实际情况,按照传统农区、经济发达地区的划分,分类有序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传统农区主要以规模化服务带动农业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经济发达地区主要以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推进农业规模经营。
关键词
农业
发展
河南省
分类号
F323.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修武县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及路径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刘依杭
机构
河南
省
社会科学院
<
农村
发展研究所
>
出处
《河南农业》
2020年第23期58-60,共3页
文摘
特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区域优势、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修武县在一系列行之有效落实措施的推动下,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并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修武县特色农业发展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着力加强特色农业产业结构和产业链调整步伐,为打造特色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和标准化等方面努力。
关键词
特色农业
产业化发展
区域布局
农业竞争力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被引量:
1
8
作者
生秀东
机构
河南
省
社会科学院
农村
发展研究所
出处
《南方农业》
2019年第27期85-86,共2页
文摘
河南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模式近年来发展迅速.按照运行机制,土地股份合作社可以分为专业型和社区型股份合作社,专业型又分为租赁经营型或自主经营型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为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整体流转,发展粮食规模经营提供了重要的组织平台.当前,应逐步完善土地股份合作社产权制度,健全内部治理机制,加强风险管控.
关键词
土地股份合作社
土地流转
粮食生产
分类号
F32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及其应对
被引量:
38
9
作者
陈明星
机构
河南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55,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利益补偿机制研究”(18ZDA040)
河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中西部后发地区发展高质量追赶型经济的路径探索”(2019MGC05)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以绿色创新推动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2018BJJ031)。
文摘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十四五”时期,要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把握其内涵要义的基础上,充分正视农业农村发展中诸多双重叠加的突出问题,并深入探寻导致问题凸显并可能持续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深层动因,积极创新市场导向思维、城乡融合思维、全面振兴思维、贫困治理思维,持续“固根基、育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不断巩固提升农村全面小康成果,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十四五”时期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Keywords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rural revitalizatio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分类号
F126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金融支持与精准扶贫衔接机制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
2
10
作者
宋彦峰
机构
河南
省
社会科学院
农村
发展研究所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2019年第11期28-33,共6页
文摘
供给侧改革为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提供了思路和方法论工具,通过金融精准扶贫的制度创新、金融机构的优化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等,把金融的有效供给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起来,实现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脱贫效率的最大化。论文以河南金融精准扶贫为分析案例,围绕两者衔接的关键环节,发现金融精准扶贫中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金融
精准扶贫
衔接
Keywords
Supply-side Reform
Financial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Effective Connec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效机制研究
11
作者
宋彦峰
机构
河南
省
社会科学院
农村
发展研究所
出处
《河南农业》
2022年第30期51-53,共3页
基金
2021年度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特别委托项目“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项目编号:2021MYB015。
文摘
以河南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河南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任务和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中面临的挑战,提出河南省要提高思维能力、做好政策衔接、创新帮扶机制、鼓励现行先试等方面,以构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防止返贫
长效机制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障碍及对策
被引量:
11
12
作者
朱桂香
李威
樊万选
机构
河南
省
社会科学院
农村
发展研究所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3-66,共4页
基金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2011B602)
文摘
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是关系农村整体改革成败的关键。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应清醒认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和面临的难题,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健全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等,以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康而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承包经营权
土地流转
分类号
F3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产业兴旺的基本特征与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
81
13
作者
吴海峰
机构
河南
省
社会科学院
农村
发展研究所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5-40,共6页
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推进现代农业大省建设的模式创新及政策扶持研究"(2015JJ070)
文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发展全局,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农民就业增收的主要途径,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经济基础。乡村产业兴旺的基本特征表现在:投入产出较高,产品质量优良,产业特色高效,绿色生态安全,三产融合发展,要素配置合理,经济效益显著,支撑体系有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必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战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创新要素资源配置机制,完善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加快科技研发和推广,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增强乡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
农民增收
农业农村现代化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industrial prosperity
farmers′ income increasing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规模农户农业生产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27
14
作者
刘依杭
机构
河南
省
社会科学院
农村
发展研究所
出处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3-118,共6页
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期河南小农户参与农业全产业链的选择偏好及路径研究”(2020CJJ088)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背景下小农户参与农业产业链的行为意愿及路径选择”(212400410061)。
文摘
文章基于小麦主产区4个省份946个不同规模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DEA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小农户和家庭农场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效率明显高于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家庭农场的生产效率与经营规模呈倒"U"型变化特征;在影响因素方面,土地肥沃程度与农业技术指导对小农户和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效率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农场更倾向于通过提高受教育程度和增加单块耕地面积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而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效率对农户年龄和农户从事农作物种植年限呈现出较强的依赖性。基于此,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大农业技术指导,适度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加强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与联合,促进农业生产向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小农户
家庭农场
农业生产效率
影响因素
Keywords
small producer
family farm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fluencing factors
分类号
F325.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设南水北调中线生态城市带研究
被引量:
14
15
作者
吴海峰
机构
河南
省
社会科学院
农村
发展研究所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63,共4页
文摘
建设南水北调中线生态城市带,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致力经济、社会与生态相协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科学规划为指导,以振兴生态产业为主线,以强化环境保护为手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态环境意识,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建设同步、城市现代化和城市生态化并进。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南水北调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流派、进展及趋势
被引量:
9
16
作者
苗洁
吴海峰
机构
河南
省
社会科学院
农村
发展研究所
出处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第1期144-152,共9页
文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形成新经济地理学派、国民经济系统学派、区域政策学派、区域管理学派和区域生态经济学派等影响广泛的、研究区域经济的主要流派。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和热点问题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区域发展差异、区域协调发展、区域产业发展、区域创新体系、城乡统筹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城市群发展和重点地区战略等方面。未来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区域综合性研究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区域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区域分析方法呈现多样化"、特殊区域"成为关注热点、区域政策评估是新方向。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发展
文献评述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粮食主产区实现农民增收的系统研究
被引量:
12
17
作者
吴海峰
机构
河南
省
社会科学院
农村
发展研究所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7-51,共5页
基金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河南推进农业大省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研究>(2014D009)阶段性成果
文摘
粮食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粮食主产区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农民是粮食的生产者。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就抓住了粮食生产的根本。而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必须保证种粮农民收入增加。但是,目前粮食主产区农民的收入水平依然很低、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的互动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因此,要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民增收政策支持,健全农民增收多元支撑体系,完善粮食产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优化粮食品种质量、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实现粮食转化增值、推进种粮规模经营、壮大特色高效农业、健全种粮激励政策、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改革农村产权制度、完善农村公益事业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种粮积极性
农民增收
粮食主产区
分类号
F32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长效机制
被引量:
22
18
作者
陈明星
机构
河南
省
社会科学院
农村
发展研究所
出处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9-121,共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设计与政策优化研究"(15BJY027)
河南省软科学项目"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16240041008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发展,既是新时代对城乡关系的一种新的描述,更是新的历史方位下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战略方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新机制,意味着要打破由来已久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有序流动。乡村作为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其异于城市的独特价值也将更加凸显。那么,在新时期,如何准确把握新型城乡关系,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支撑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等,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期特别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国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关系
乡村振兴
分类号
F29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地流转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19
作者
唐轲
王宇祥
陈明星
机构
郑州大学管理
学院
河南
省
社会科学院
农村
发展研究所
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166,180,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1YJC 7901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3BGL193)。
文摘
基于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运用空间滞后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地流转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还对邻近地区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影响机制方面,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是农地流转提升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农地流转对西部、东部及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果更为显著。基于此,为提升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各地区应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地区间农业合作与交流,促进区域新质生产力的协调发展,充分释放西部、东部及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潜能。
关键词
农地流转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效应
Keywords
farmland transfer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grain
spatial effect
分类号
F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一带一路”研究脉络与进展
被引量:
33
20
作者
安晓明
机构
河南
省
社会科学院
农村
发展研究所
出处
《区域经济评论》
2016年第2期77-88,共12页
基金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测评与路径选择"(152400410213)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院级课题"中国区域经济新棋局与河南经济发展新优势研究""河南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对策及当前工作举措研究"
文摘
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我国学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通过对我国"一带一路"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带一路"对我国及全球的意义与作用、中国在"一带一路"中可能面临的挑战与风险及如何规避、"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领域的合作、国内省份的定位与对接融入等。受限于"一带一路"战略提出时间较短和实施难度大等特性,目前对于"一带一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期工作和基础性工作,未来还需要学界继续进行系统化的研究。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研究脉络
国内研究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Research Venation
Domestic Research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农村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的“洛阳模式”及启示
宋彦峰
《农村农业农民》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
吴海峰
苗洁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时代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研究
刘依杭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1
5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选择偏好及异质性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刘依杭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小农户社会网络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的影响研究
刘依杭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河南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模式与经验探讨
生秀东
《南方农业》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修武县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及路径研究
刘依杭
《河南农业》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生秀东
《南方农业》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及其应对
陈明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金融支持与精准扶贫衔接机制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宋彦峰
《农村金融研究》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河南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效机制研究
宋彦峰
《河南农业》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障碍及对策
朱桂香
李威
樊万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乡村产业兴旺的基本特征与实现路径研究
吴海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8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不同规模农户农业生产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刘依杭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建设南水北调中线生态城市带研究
吴海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流派、进展及趋势
苗洁
吴海峰
《区域经济评论》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粮食主产区实现农民增收的系统研究
吴海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长效机制
陈明星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8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农地流转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唐轲
王宇祥
陈明星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我国“一带一路”研究脉络与进展
安晓明
《区域经济评论》
2016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