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驱砂岩油田开发后期最小地层压力保持水平的确定———以河南双河油田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12-514,共3页
针对非均质砂岩油田开发后期由于含水率不断上升、地层压力水平下降而进行的注采结构调整,必须要在合理的地层压力下限值以上进行,才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作者以河南双河油田为例,从采油工艺原理与矿场资料相结合入手找出了一种最小... 针对非均质砂岩油田开发后期由于含水率不断上升、地层压力水平下降而进行的注采结构调整,必须要在合理的地层压力下限值以上进行,才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作者以河南双河油田为例,从采油工艺原理与矿场资料相结合入手找出了一种最小地层压力值的求解方法,实际应用效果良好。这证明,水驱砂岩油田开发后期开发单元或油田的最小压力保持水平界限,可作为开发后期综合调整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 砂岩油气藏 开发后期 地层压力 注采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砂岩油田开发后期注采结构调整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0
2
作者 卢军 张继谦 +1 位作者 杜学军 薛国勤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3-46,共4页
河南油田东部的稀油区油田(均为普通黑油油藏)为砂岩油田,至1997年10月含水率高达90.51%,处于开发后期。由于1986年以来重视注采结构的综合调整,1996年底核实稀油区水驱采收率为41.9%,其中的双河油田(... 河南油田东部的稀油区油田(均为普通黑油油藏)为砂岩油田,至1997年10月含水率高达90.51%,处于开发后期。由于1986年以来重视注采结构的综合调整,1996年底核实稀油区水驱采收率为41.9%,其中的双河油田(主力油田)为45.5%,调整效果显著。在注水结构调整中,控制超注区域和层段的注水量,提高欠注区域和层段的注水量。井网调整的具体做法是:小区块、小开发单元注水由边外向边内转移;面积较大单元由集中注水向分散注水转移;高含水井注水由主力层向非主力层转移;厚油层由分层注水向分段注水转移。缩小吸水剖面和产液剖面的差异性才能提高存水率,矿场注水结构调整的具体做法是:对储集层物性不同的油田采用分压力、分水质注水;厚油层利用层内夹层细分层段注水,对这样仍达不到配注要求的层段,分层改造后注水。在产液结构调整中,每年对低效、无效油井进行补孔、堵水、转换层系和关井等综合治理,减少平面干扰;厚油层细分成最小流动单元或渗流单元开采,减少层内纵向干扰;产油层细分改造;根据油层的沉积亚相,采取不同的提液对策。砂岩油田水驱开发后期注采结构调整是难度很大的长期工作,要有长期目标和短期运行方案,不断总结、不断调整。表1参4(郭海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田开发 砂岩油田 开发后期 注采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砂岩油田开发后期层系列转换时机及条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铁岭 杨堃 《断块油气田》 CAS 1999年第5期34-36,共3页
在市场经济条件控制下,随着物价的浮动和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采油井的经济极限含水率和极限经济产量是两个主要的层系转换控制指标。这两个指标对每个油田和不同的具体情况不是一成不变的。除此之外,开发层系转换时机还受各个时期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控制下,随着物价的浮动和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采油井的经济极限含水率和极限经济产量是两个主要的层系转换控制指标。这两个指标对每个油田和不同的具体情况不是一成不变的。除此之外,开发层系转换时机还受各个时期的工艺技术发展水平、挖潜层段含油丰度、经济和装备实力等诸多因素制约,河南双河油田的开发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油气藏 层系转换 油田开发 水驱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河油田开发后期层系转换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堃 刘红欣 +2 位作者 杨延明 丁城开 周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31-433,共3页
双河油田处于特高含水开发期,水驱采收率突破45%,大面积强水淹,纵向近三分之二的厚度强水淹。通过对开发后期潜力分布特点分析和低效并成因分析,确定了提高开发效益的层系转换对象,即累积采出油量高,目的层系剩余油少的老采油井... 双河油田处于特高含水开发期,水驱采收率突破45%,大面积强水淹,纵向近三分之二的厚度强水淹。通过对开发后期潜力分布特点分析和低效并成因分析,确定了提高开发效益的层系转换对象,即累积采出油量高,目的层系剩余油少的老采油井;二次加密井开采的小面积剩余油富集区的井点;油水边界水侵严重的井点等。并制定出相应的层系转换原则,根据这些原则进行具体层系转换,取得了增油降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河油田 开发后期 剩余油分布 油田开发 水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岗油田高压注水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堃 孙金田 +2 位作者 刘铁岭 闫永昌 杜学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9-52,共4页
河南油区魏岗油田构造复杂,油层较薄,平面物性变化大,储集层流动孔隙小,地下油水渗流阻力大,加上原油的“两高一低”( 高含蜡、高凝固点、低含硫量) 特点,微观水驱油特征表现出驱替阻力进一步加大,宏观水驱油特征上表现出油田... 河南油区魏岗油田构造复杂,油层较薄,平面物性变化大,储集层流动孔隙小,地下油水渗流阻力大,加上原油的“两高一低”( 高含蜡、高凝固点、低含硫量) 特点,微观水驱油特征表现出驱替阻力进一步加大,宏观水驱油特征上表现出油田注水启动压力高。该油田采取常压注水方式开采,多数单井很难达到配注要求,区块单元难以达到方案设计的开发效果,采用常温注水开发则必须采用整体高压注水。经过高压注水论证、单井试注、区块高压注水推广及全油田高压注水推广,实现了高凝油藏整体高压注水长期高效开发的目标,创出了河南油区水驱油田中开发指标的“四个第一”( 稳产年限最长、含水上升最慢、地层压力保持水平最高、存水率下降最缓) ,使整体高压注水开发模式在魏岗油田这种中渗透高凝油藏的水驱开发中取得成功。图4 表1 参2(杨堃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注水 高压注水 魏岗油田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河油田特高含水期最小沉没度及合理沉没度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堃 行雨 +1 位作者 卢军 李国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32-333,337,共3页
针对双河油田目前特高含水期开发的特点,运用油气藏工程原理,求出各开发单元的最小沉没度,同时结合油田开发实际资料,求出合理的沉没度,为现场油井管柱的合理设计提供思路和依据。
关键词 双河油田 泵效 沉没度 沉没压力 油管柱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输送系统液体弹性波技术应用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李斌 罗立新 +1 位作者 李冬林 党伟 《石油规划设计》 2002年第1期42-44,共3页
液体弹性波技术在管道输送系统中同时具备剪切处理和压力处理工艺及技术的特点。该系统装置是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和再制造工程的理念进行设计和研发的,从而改进输送工艺,提升管输系统的整体输送能力。液体弹性波输... 液体弹性波技术在管道输送系统中同时具备剪切处理和压力处理工艺及技术的特点。该系统装置是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和再制造工程的理念进行设计和研发的,从而改进输送工艺,提升管输系统的整体输送能力。液体弹性波输送工艺具备先进的输送工艺技术水平评价的基本标准,是一种综合的物理处理输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蜡原油 管道输送系统 液体 弹性波 技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二门油田中层系天然边水能量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胡云亭 张继谦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0-32,40,共4页
下二门油田中层系属于小型水驱开发单元,边水弹性能量异常充足,通过该层系利用边水弹性能量进行水驱开发典型实例解剖,摸索出边水弹性能量水驱开发模式,指导同类油田或单元的开发。
关键词 油田 天然能量 注采比 综合调整 水驱 水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量递减类型综合判别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堃 《断块油气田》 CAS 1998年第2期32-34,共3页
建立综合判别数学统计模型,利用回归这算得出的残差平方和大小比较作为某个具体油田的递减类型判别标准,从而使递减类型的判刑简单迅速,更加科学,更加切合实际。并得出结论:调和递减类型不多见,指数递减、双曲递减和直线递减计算... 建立综合判别数学统计模型,利用回归这算得出的残差平方和大小比较作为某个具体油田的递减类型判别标准,从而使递减类型的判刑简单迅速,更加科学,更加切合实际。并得出结论:调和递减类型不多见,指数递减、双曲递减和直线递减计算结果与实际资料误差比较接近,可以应用计算方便的指数递减作为编制方案的产量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产量 递减类型 综合判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波在油管漏失定位方面的应用
10
作者 张进德 杨堃 +2 位作者 程东民 张维平 行雨 《油气井测试》 1998年第2期40-42,76-77,共5页
运用现实生产中双频道回声探测仪探测动液面的原理和工作方法,在获取动液面深度的同时,根据油管漏失形成的死油环在测试曲线上出现特殊波的现象,解决了判断抽油井井下油管漏失的难题。经过对70多井次的现场验证,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 运用现实生产中双频道回声探测仪探测动液面的原理和工作方法,在获取动液面深度的同时,根据油管漏失形成的死油环在测试曲线上出现特殊波的现象,解决了判断抽油井井下油管漏失的难题。经过对70多井次的现场验证,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监测 反射波 油管损坏 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凝油油藏定点测压井不停抽压力加密监测方法探讨
11
作者 杨堃 杨延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0-24,共5页
方法 根据达西定律 ,从高凝油油藏的矿场生产特点出发 ,首先建立油井生产压差与井筒产液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 ,进而通过历史拟合方法 ,建立地层压力与井筒产液量和井底流压之间的定量关系式。目的 在不停抽情况下 ,根据高凝油油井地... 方法 根据达西定律 ,从高凝油油藏的矿场生产特点出发 ,首先建立油井生产压差与井筒产液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 ,进而通过历史拟合方法 ,建立地层压力与井筒产液量和井底流压之间的定量关系式。目的 在不停抽情况下 ,根据高凝油油井地面生产资料随时定量分析地层压力变化情况 ,既起到加密求取地层压力资料作用 ,又不因长时间停井结蜡而影响产量。结果 以国内H油区S高凝油油田B单元 8口井共 49个测压点不停抽压力加密监测方法计算 ,其结果比较切合实际 ,平均相对误差仅 1 6 7% ,可以作为重点变化单元动态分析的定点测压的辅助手段。结论 定点测压井不停抽压力加密监测方法适用于高凝油油藏 ,并可作为一种油藏动态分析中压力变化趋势预测的重要辅助手段 ,在油田矿场单元动态分析及动态调配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凝油油藏 定点测压井 地层压力 压力加密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气藏三维二相全隐式数值模拟与底水锥进分析
12
作者 杨仓虎 冯文光 龚久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8-33,共6页
采用全隐式模拟方法研究了裂缝性气藏三维气水两相数值模拟问题,采用最佳交点松弛法求解全隐式模拟差分方程,并通过理论气藏的计算,分析了影响裂缝性气藏底水锥进的主要因素。全隐式模拟方法在解决高速渗流、井点压降变化大、饱和度... 采用全隐式模拟方法研究了裂缝性气藏三维气水两相数值模拟问题,采用最佳交点松弛法求解全隐式模拟差分方程,并通过理论气藏的计算,分析了影响裂缝性气藏底水锥进的主要因素。全隐式模拟方法在解决高速渗流、井点压降变化大、饱和度变化大等问题时具有优越性;造成裂缝性底水气藏开采过程中底水锥进的主要原因是射孔层段及单井产量的控制,其中射孔层段的控制尤为重要。射孔层段越靠近底水层,底水锥进越严重;单井产量过高,易诱发底水锥进。因此,在编制该类型气藏的开发方案时,应根据底水情况,进行射孔层段及单井产量的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油气藏 气藏 数值模拟 底水锥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