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层气勘探中的录井技术 被引量:8
1
作者 方锡贤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38,共3页
近年来 ,煤层气勘探开发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针对煤田勘探主要采用传统钻井取心法进行瓦斯分析所带来不能满足多方需要的实际 ,结合石油录井技术 ,阐述应用岩性组合特征规律、标志层及钻时曲线、气测全烃曲线的对比分析预测煤岩取心... 近年来 ,煤层气勘探开发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针对煤田勘探主要采用传统钻井取心法进行瓦斯分析所带来不能满足多方需要的实际 ,结合石油录井技术 ,阐述应用岩性组合特征规律、标志层及钻时曲线、气测全烃曲线的对比分析预测煤岩取心位置 ,以及利用钻时、dcs指数、气测异常等录井参数卡准煤层位置等技术方法。在此基础上 ,应用国外通过煤屑、煤心解吸试验研究成果 ,建立乙炔和甲烷的电压值间的函数关系 ,从而计算出煤层释放速率 ,进而得到煤岩含气量 ;利用气体参照法和钻井液热真空蒸馏法来计算煤层气含量 ,预测煤层的产能和估算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勘探 录井技术 地质勘探 气测井技术 含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钻头钻进条件下录井方法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晓 方锡贤 牛书立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4期26-29,共4页
PDC钻头钻井在给油田带来高钻速、高效益、较高井身质量的同时 ,由于其特殊的钻头结构、岩石破碎机理 ,导致岩屑细碎呈粉末状从而给岩屑采集、显示识别、岩石定名带来很大困难 ,也就产生了一个行业性的难题———PDC钻头钻进条件下的录... PDC钻头钻井在给油田带来高钻速、高效益、较高井身质量的同时 ,由于其特殊的钻头结构、岩石破碎机理 ,导致岩屑细碎呈粉末状从而给岩屑采集、显示识别、岩石定名带来很大困难 ,也就产生了一个行业性的难题———PDC钻头钻进条件下的录井方法。立足现有工艺技术水平 ,从岩屑采集、岩性识别、污染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钻头 钻进条件 录井方法 石油钻井 岩屑采集 岩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A定量荧光分析仪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苑淮 张根法 +1 位作者 常建军 吕文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3-65,共3页
定量荧光录井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录井新技术。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制推广的OFA定量荧光分析仪可以进行定量荧光录井分析 ,增添了新的识别和评价油气层的手段 ,尤其在鉴别真假油气显示、发现轻质油、评价储集层、去除混... 定量荧光录井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录井新技术。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制推广的OFA定量荧光分析仪可以进行定量荧光录井分析 ,增添了新的识别和评价油气层的手段 ,尤其在鉴别真假油气显示、发现轻质油、评价储集层、去除混油及钻井液添加剂对荧光录井的影响等方面 ,显示出优越的性能。介绍OFA定量荧光分析仪在河南油田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成果 ,并对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了建议。图 5表 1参 1(苑淮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A定量荧光分析仪 河南油田 应用 定量荧光录井技术 油气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焉耆盆地包裹体特征和伊利石测年对油气成藏期次的指示 被引量:6
4
作者 于明德 王璞珺 +3 位作者 施昌瑞 张辉 唐华风 李凤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52,共8页
焉耆盆地侏罗系储层中流体包裹体主要分布于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其均一温度多为101~110℃和121~130℃,组分中的正构烷烃碳数呈双峰态,前主峰碳为nC18或C20,后主峰碳为nC26或nC27。这些特征指示盆地在侏罗纪中晚期发生两次成藏作... 焉耆盆地侏罗系储层中流体包裹体主要分布于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其均一温度多为101~110℃和121~130℃,组分中的正构烷烃碳数呈双峰态,前主峰碳为nC18或C20,后主峰碳为nC26或nC27。这些特征指示盆地在侏罗纪中晚期发生两次成藏作用;而储层中自生伊利石同位素测年同样指示了博湖坳陷北部凹陷油气的两次成藏时期,即中晚侏罗世(142.26~183.15Ma)和白垩纪(75.07~142.26Ma)。南部凹陷和本布图构造带的油气成藏期分别为中侏罗世、中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同时纵向上在同一构造带内,K—Ar年龄随埋深增加而变大,反映油气自构造低部位向高部位逐渐充注运移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焉耆盆地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自生伊利石 同位素测年 油气成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滩海区中浅层油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来源分析——以唐家河油田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高玉巧 刘立 +2 位作者 廖前进 孙晓明 腾云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5-542,共8页
通过唐家河油田中浅层各层系原油及滩海区所有层系烃源岩的碳同位素、色谱、色谱-质谱等地球化学分析,选取δ13C、合适的生物标志物参数,即G/C30H、O/C30H、Ts/Tm、ααR C27/C29、ααRC28/C29、C3122S/(S+R)、C2920S/(S+R)等进行油源... 通过唐家河油田中浅层各层系原油及滩海区所有层系烃源岩的碳同位素、色谱、色谱-质谱等地球化学分析,选取δ13C、合适的生物标志物参数,即G/C30H、O/C30H、Ts/Tm、ααR C27/C29、ααRC28/C29、C3122S/(S+R)、C2920S/(S+R)等进行油源综合对比。结果表明,唐家河油田中浅层各层系原油来源于深层沙三段及沙二段烃源岩,而沙一段和东营组的贡献不大。考虑到沙二段烃源岩厚度小,生油能力有限,唐家河油田沙三段烃源岩是最主要的油气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来源 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物 中浅层 唐家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作用与流体流动耦合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孙自明 何发歧 李恩重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48-350,共3页
流体沿大断裂从深部向浅部运移的现象早已为地质学家所重视。随着研究的深入,认识到断裂活动与流体流动之间存在密切的时-空耦合关系,并且是地下流体压力(或流体势)、地应力和断裂活动性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建立了一系列断裂与流体... 流体沿大断裂从深部向浅部运移的现象早已为地质学家所重视。随着研究的深入,认识到断裂活动与流体流动之间存在密切的时-空耦合关系,并且是地下流体压力(或流体势)、地应力和断裂活动性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建立了一系列断裂与流体流动之间的动力学耦合模式。这些模式为研究断裂与油气关系提供了思路,对正确理解油气多次运移和多期成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作用 流体流动 动力学 耦合 地应力 断裂活动性 油气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水粗粒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微相特征与油气产能的关系——以焉耆盆地宝浪油田为例 被引量:14
7
作者 谢辉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7-40,共4页
 焉耆盆地宝浪油田含油气层段位于中生界下侏罗统三工河组(J1s),为典型的浅水缓坡型粗粒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储层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粒度概率曲线以牵引和悬浮二段式为主,C M图以PQ段和QR段为主,宝浪油田侏罗系三工河...  焉耆盆地宝浪油田含油气层段位于中生界下侏罗统三工河组(J1s),为典型的浅水缓坡型粗粒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储层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粒度概率曲线以牵引和悬浮二段式为主,C M图以PQ段和QR段为主,宝浪油田侏罗系三工河组划分出12种有成因意义的岩石相,采用Coleman的方案将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划分为:上三角洲平原(洪水线之上)、下三角洲平原(枯水线-洪水线之间)和水下三角洲平原(枯水线之下)3个亚相带。研究区主要发育了(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水下分流河道间微相、决口水道(扇)微相、溢流沉积微相、滨湖沼泽沉积微相,河口坝微相不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占研究区储层的90%以上,根据砂体的岩石相组合、冲刷程度、水流能量大小的变化规律,其又可分为:充填河道、废弃河道、进积河道3种基本类型。储层物性以废弃河道为最好,单井油气产能亦最高,充填河道次之,进积河道和决口水道(扇)则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微相 焉耆盆地 浅水 岩石相 油气 分流河道 宝浪油田 三工河组 三角洲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焉耆盆地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明德 王璞珺 +2 位作者 施昌瑞 李凤勋 白海琴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15-121,共7页
为进一步落实焉耆盆地博湖坳陷的油气成藏期次,采用储层成岩矿物及其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法,并结合自生伊利石同位索年龄分析等各种研究成果来综合确定盆地油气成藏期次。盆地侏罗系储层中流体包裹体主要分布于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其... 为进一步落实焉耆盆地博湖坳陷的油气成藏期次,采用储层成岩矿物及其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法,并结合自生伊利石同位索年龄分析等各种研究成果来综合确定盆地油气成藏期次。盆地侏罗系储层中流体包裹体主要分布于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其均一温度多为101~110℃和121~130℃,组分中的正构烷烃碳数呈双峰态,前主峰为18或20,后主峰为26或27,这些特征指示盆地在侏罗纪中晚期发生两次成藏作用:第一期形成于源岩处于低成熟阶段的中晚侏罗世;第二期形成于源岩处于成熟阶段的侏罗纪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焉耆盆地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油气成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套管作业机及其应用
9
作者 张鹏吉 谢宁 +3 位作者 田丰 吴则中 张世军 罗旭绪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2-35,共4页
铁岭石油机械研究制造所研制的BG2和BG3两种型号的拔套管作业机适用于起拔油田废弃井中φ139.7~φ244.5mm各种规格的技术套管和油层套管。作业机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油井中固井套管的情况,测量或计算出卡点位置,将受拉套管柱于卡点... 铁岭石油机械研究制造所研制的BG2和BG3两种型号的拔套管作业机适用于起拔油田废弃井中φ139.7~φ244.5mm各种规格的技术套管和油层套管。作业机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油井中固井套管的情况,测量或计算出卡点位置,将受拉套管柱于卡点的稍上部位切断;然后用液压提升装置施加起拔力,通过多个行程往复运动向上提升套管柱;当套管接箍被提出操作平台时,用吊杆、吊卡和大钳将已拔出的套管卸扣、吊出。与国外同类设备相比,这种作业机的优点是:行程长,起拔力大,举升自动换向,作业效率高,适用范围广,价格低廉。施工前要慎重选井。作业时要保护好井口,以免工具或杂物落入井内形成新的卡点。操作者要严格遵守起重作业操作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废井 拔套管作业机 油田 固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领导班子应注意处理好四个关系
10
作者 黄鹏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企业领导班子 正确认识和处理 精神文明建设 领导与群众 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 职工民主管理 四个关系 厂长(经理)负责制 党风廉政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