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鹤壁市淇县 “高标准农田+”打造5G智慧农业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洋 康波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5期40-41,共2页
近年来,鹤壁市淇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积极探索5G智慧农业实践和应用,坚持农田硬件、科技软件“两手抓”,做好“高标准农田+”文章,统筹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乡村振兴等工作,加快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土地托管和集中流转,... 近年来,鹤壁市淇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积极探索5G智慧农业实践和应用,坚持农田硬件、科技软件“两手抓”,做好“高标准农田+”文章,统筹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乡村振兴等工作,加快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土地托管和集中流转,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村集体经济组织壮大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智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5G智慧农业 土地规模流转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鹤壁市小麦高产高效绿色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胡海涛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第2期67-68,共2页
鹤壁市是河南省小麦的主产区,随着小麦种植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小麦种植面积呈现逐渐缩小趋势。为了提升单位面积内的小麦产量和品质,需加快推进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的应用。该文介绍了土壤培肥、优化布局、科学播种、水肥管理、冬... 鹤壁市是河南省小麦的主产区,随着小麦种植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小麦种植面积呈现逐渐缩小趋势。为了提升单位面积内的小麦产量和品质,需加快推进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的应用。该文介绍了土壤培肥、优化布局、科学播种、水肥管理、冬前小麦管理、中后期田间管理等栽培管理要点,以期优化小麦栽培管理技术,为小麦增产增收、绿色高效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产 高效 绿色栽培 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鹤壁市夏玉米生产及品种利用现状和建议 被引量:2
3
作者 吕文凤 毕桃付 张晓飞 《中国种业》 2023年第4期41-43,共3页
在夏玉米生产的关键生育期,组织专家通过对河南省鹤壁市品种试验田、展示示范田、大田等具有代表性田块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品种生产利用现状、生产特点等对比分析认为:2023年鹤壁市夏播玉米主导品种推荐迪卡653、陕科6号、浚单29、郑单... 在夏玉米生产的关键生育期,组织专家通过对河南省鹤壁市品种试验田、展示示范田、大田等具有代表性田块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品种生产利用现状、生产特点等对比分析认为:2023年鹤壁市夏播玉米主导品种推荐迪卡653、陕科6号、浚单29、郑单958、MY73、豫单132、东单1331、郑单538、浚单20等,搭配品种为秋乐368、德单5号、中玉303、东单1775、中科玉505、永优618、泛玉298、浚单3136等,扩大种植面积品种为浚单658、良玉99、商道909、豫单9953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生产特点 品种表现 品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鹤壁 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洋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3年第8期18-19,共2页
鹤壁市始终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放在“三农”工作全局中谋划推动,努力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和空间,用实际行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自2011年起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9.54万亩。文章在分析... 鹤壁市始终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放在“三农”工作全局中谋划推动,努力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和空间,用实际行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自2011年起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9.54万亩。文章在分析鹤壁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和取得成效基础上,分析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持续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给出了几点作者建议,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粮食主产区 高效节水灌溉 规模经营 建后管护 河南鹤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鹤壁市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及麦播品种利用布局意见 被引量:4
5
作者 夏海东 董红星 +2 位作者 王怀苹 张洪伟 郭雁茹 《中国种业》 2020年第11期54-55,共2页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温度光照充足,适宜小麦生长发育,是我国小麦高产区域和优质强筋专用小麦优势生产区,同时还是黄淮区域优质种子生产基地。在品种利用上主导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技术指导到位,小麦生产已实现连续多年丰收增产。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利用 布局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菌复合制剂对肉羊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明娟 王岩保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56,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酶菌复合制剂对肉羊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选择初重(29.75±0.49)kg的健康肉羊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基础日粮组单纯饲喂基础日粮,其余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50 mg/k... 文章旨在研究酶菌复合制剂对肉羊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选择初重(29.75±0.49)kg的健康肉羊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基础日粮组单纯饲喂基础日粮,其余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50 mg/kg复合益生菌、350 mg/kg复合酶制剂、700 mg/kg酶菌复合制剂。预饲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基础日粮组相比,酶菌复合制剂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9.57%(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10.60%(P<0.05)。(2)与基础日粮组相比,复合益生菌组血清IgA、IgG含量显著提高(P<0.05);酶菌复合制剂组血清IgA含量显著提高(P<0.05)。(3)与基础日粮组相比,复合益生菌组、复合酶制剂组回肠绒毛高度及绒隐比值均显著提高(P<0.05);酶菌复合制剂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回肠绒毛高度及绒隐比值均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单独添加复合益生菌、复合酶制剂的促生长和改善肠道效果较为有限,且酶菌复合制剂没有在免疫功能方面起到协同作用。但综合各项指标来看,肉羊基础日粮中添加酶菌复合制剂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菌复合制剂 肉羊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肠道组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
7
作者 王成霞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4期132-134,共3页
农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型产业,良好的生产环境为农作物的种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少农民积极参与大豆和玉米这两种作物的种植栽培活动。这不仅满足了民众对大豆和玉米的需求,还创造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作物产量的提升更带动了农业农... 农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型产业,良好的生产环境为农作物的种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少农民积极参与大豆和玉米这两种作物的种植栽培活动。这不仅满足了民众对大豆和玉米的需求,还创造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作物产量的提升更带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好地保障了粮食安全,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然而,在传统模式的限制下,农民只能够开展单一作物的种植活动,限制着粮食安全的进一步提升,很难突破当前有限耕地资源的局限,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农民能够依据这两种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推进作物种植空间的优化布局,加强管理,实现对资源的高水平利用,使粮食产量尽快提升,对于优化土壤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也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高产栽培 技术要点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常见的口腔疾病
8
作者 郭兰粉 李震 《中国工作犬业》 2025年第2期57-58,共2页
犬的口腔健康作为整体健康的重要部分之一,常常被人类所忽视。如何在现有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加深对犬常见口腔疾病类型、发病原因、主要症状以及防治措施的研究,对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口腔疾病 整体健康 口腔健康 主要症状 发病原因 技术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农业应用平台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勇 高安红 +2 位作者 陈红波 张瑜轩 苏仁忠 《农业工程》 2023年第11期37-40,共4页
开展区块链基础软件体系研究、农业产业链与区块链映射模型研究,可解决农业产业链条长、生产经营分散、产供销信息不畅通、市场价格数据分析难及成本提高等问题。结合DCEP数字货币支付方式,建立农业产业链共享交换机制,打造跨部门、跨... 开展区块链基础软件体系研究、农业产业链与区块链映射模型研究,可解决农业产业链条长、生产经营分散、产供销信息不畅通、市场价格数据分析难及成本提高等问题。结合DCEP数字货币支付方式,建立农业产业链共享交换机制,打造跨部门、跨环节信息互联互通的统一通道,与第三方区块链平台及业务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形成跨越生产方、物流方、渠道方、零售方、监管方、服务方及消费者等多方取得共识的农业产业信息集成应用。实现农业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和销售等多环节全流程信息透明、安全、共享,打造农业行业生态,形成国家公链,推动农业数字资产提供有效支撑,促进农业专业化、精细化、智能化和产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 区块链 产业链 农业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焦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沙沙 郭玉新 《农村新技术》 2024年第4期37-38,共2页
羊焦虫病又被称作血孢子虫病,是一种以羊的血红细胞作为寄主而引起的急性、热性血液寄生虫病。该病在羊中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并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被感染的羊会出现明显的高热、贫血、血尿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羊的生长发育。为... 羊焦虫病又被称作血孢子虫病,是一种以羊的血红细胞作为寄主而引起的急性、热性血液寄生虫病。该病在羊中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并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被感染的羊会出现明显的高热、贫血、血尿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羊的生长发育。为避免养殖户因感染羊焦虫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综合分析了该病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并总结了一套科学防治方法,为养殖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经验 呼吸困难 羊焦虫病 养殖户 死亡率高 血红细胞 寄生虫病 科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穗行数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11
作者 苏玉杰 刘平丽 +7 位作者 宋军锋 鹿红卫 王帮太 秦贵文 徐玲 高珂珂 张淑莉 张晓春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0期14-19,共6页
玉米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在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中,穗行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玉米的籽粒数量和单产水平,因此,对玉米穗行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 玉米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在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中,穗行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玉米的籽粒数量和单产水平,因此,对玉米穗行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玉米雌穗的发育进程、穗行数与产量及驯化的关系、QTL定位、基因克隆及基因编辑技术在玉米穗行数遗传改良中的应用5个方面对玉米穗行数遗传基础进行了综述,同时结合现在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玉米高产分子育种和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穗行数 QTL定位 基因克隆 基因编辑 分子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浚单996的最佳增密空间探索 被引量:2
12
作者 章慧玉 张素娟 +4 位作者 张守林 王存纲 郭新波 靳海蕾 李长建 《中国种业》 2022年第11期67-71,共5页
增密是实现玉米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耐密植是玉米新品种浚单996的优良特性。通过研究浚单996增密处理探讨该品种最佳增密空间,挖掘该品种增产潜力。2019-2020年各设置6种不同试验密度处理,田间记载倒伏倒折率,测量株高、穗位高、重心高... 增密是实现玉米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耐密植是玉米新品种浚单996的优良特性。通过研究浚单996增密处理探讨该品种最佳增密空间,挖掘该品种增产潜力。2019-2020年各设置6种不同试验密度处理,田间记载倒伏倒折率,测量株高、穗位高、重心高,以及通过测量节间长度和茎粗等各项指标,判断玉米新品种浚单996的抗倒性、植物形态学性状、经济产量性状。结果表明:浚单996的抗倒性随着密度增加而减弱,株高、穗位高随着密度的增加不断增长,节间长度变长,茎粗变细,2年间数据差异显著,同时过度增密种植会加剧浚单996的倒伏风险。产量影响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7.50万~8.25万株/hm^(2)的增密种植空间下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密种植 浚单996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规模化猪场主要疫病净化及成效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瑞英 李志海 +1 位作者 杨保忠 李震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第4期32-33,共2页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动物食品源源不断地摆上人民群众的餐桌,猪肉同样也被百姓普遍青睐。市场推动生产,近年来出现越来越多的养猪场,但不容忽视的是规模化猪场中的疫病问题始终困扰着养殖户。本文结合我国规模化...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动物食品源源不断地摆上人民群众的餐桌,猪肉同样也被百姓普遍青睐。市场推动生产,近年来出现越来越多的养猪场,但不容忽视的是规模化猪场中的疫病问题始终困扰着养殖户。本文结合我国规模化猪场主要疫病净化举措,分析疫病净化成效,希望能对动物养殖场疫病净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 猪场 疫病净化 养殖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抗性种质浚M9的创制与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志方 张文成 +3 位作者 张素娟 张守林 王良发 章慧玉 《中国种业》 2022年第9期54-56,共3页
浚M9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外引种质为基础,历经多年科研攻关,成功选育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属于塘四平头类种质。该自交系综合抗性强、配合力高、品质佳,在品种选育和种质改良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功选育出浚单509、永优618等多个国... 浚M9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外引种质为基础,历经多年科研攻关,成功选育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属于塘四平头类种质。该自交系综合抗性强、配合力高、品质佳,在品种选育和种质改良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功选育出浚单509、永优618等多个国(省)审玉米品种,浚96、浚M97等多个优异玉米自交系,构建了1个配合力高且综合抗性强的父本群。浚M9的选育能丰富黄淮海地区抗性玉米种质,可为国外种质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提供路径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性 浚M9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绿色食品“三链同构”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凤玲 李勇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2年第8期55-56,共2页
为壮大绿色食品产业,当前应着力解决产业链条不集中、价值链条不高端、供应链条小而散等问题,笔者认为,应坚持集群化、品牌化和市场化,集群策群力统筹推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协同发展,探讨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有效路... 为壮大绿色食品产业,当前应着力解决产业链条不集中、价值链条不高端、供应链条小而散等问题,笔者认为,应坚持集群化、品牌化和市场化,集群策群力统筹推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协同发展,探讨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强有力促进绿色食品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食品 “三链同构” 思考 河南鹤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棚甘蓝、番茄、蒜苗一年三熟栽培技术模式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长虹 王建宏 +4 位作者 赵丽妍 张辉 吴娜 李绍丽 刘静 《长江蔬菜》 2023年第14期59-62,共4页
塑料大棚俗称冷棚,是一种简易实用的保护地栽培设施,由骨架支撑,比较简易,通常不需要加盖草苫,只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可以附加的设施比较少,造价低廉。冷棚种植可以为早春和晚秋蔬菜淡季提供鲜嫩蔬菜,能够使春茬蔬菜提前上市,秋后蔬菜延... 塑料大棚俗称冷棚,是一种简易实用的保护地栽培设施,由骨架支撑,比较简易,通常不需要加盖草苫,只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可以附加的设施比较少,造价低廉。冷棚种植可以为早春和晚秋蔬菜淡季提供鲜嫩蔬菜,能够使春茬蔬菜提前上市,秋后蔬菜延后收获,与当地的露天蔬菜错峰上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栽培 塑料大棚 简易实用 冷棚 草苫 春茬 蒜苗 延后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17
作者 段沙沙 《农村新技术》 2023年第12期36-37,共2页
蛋鸡养殖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行业之一。但是,由于冬季气温等因素的变化,蛋鸡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导致产蛋率降低,甚至造成蛋鸡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以下从冬季蛋鸡常患的呼吸道疾病种类、... 蛋鸡养殖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行业之一。但是,由于冬季气温等因素的变化,蛋鸡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导致产蛋率降低,甚至造成蛋鸡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以下从冬季蛋鸡常患的呼吸道疾病种类、治疗方式、预防措施3个方面介绍蛋鸡冬季养殖技术,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有效预防和治疗冬季呼吸道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蛋鸡养殖 冬季气温 发展农村经济 养殖户 产蛋率 预防措施 冬季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季塑料大棚大白菜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
18
作者 王建宏 赵丽妍 《长江蔬菜》 2022年第14期68-70,共3页
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pekinensis(Lour.)Olsson]原产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目前为东北及华北地区冬、春季主要蔬菜,具有营养丰富、生长快速、适应性广、消费需求大等特点,在蔬菜周期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1]。近年来,随... 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pekinensis(Lour.)Olsson]原产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目前为东北及华北地区冬、春季主要蔬菜,具有营养丰富、生长快速、适应性广、消费需求大等特点,在蔬菜周期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1]。近年来,随着整个蔬菜产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大部分蔬菜都实现了周年供应,大白菜的种植形式也由传统的季节性种植向保护地种植发展[2]。大白菜是河南浚县秋季栽培的主要蔬菜,其栽培面积和消费量在冬令蔬菜中位居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种植 塑料大棚 种植形式 周年供应 秋季栽培 栽培历史 生长快速 营养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北地区非洲冰草设施大棚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9
作者 吴西利 张淑莉 《长江蔬菜》 2023年第17期28-30,共3页
导读:非洲冰草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新型保健蔬菜,因其外观独特、口感鲜嫩爽滑、营养保健价值高而受消费者欢迎。本文主要介绍豫北地区非洲冰草大棚栽培技术,包括生物学特性、茬口安排、播种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 导读:非洲冰草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新型保健蔬菜,因其外观独特、口感鲜嫩爽滑、营养保健价值高而受消费者欢迎。本文主要介绍豫北地区非洲冰草大棚栽培技术,包括生物学特性、茬口安排、播种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保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栽培技术 移栽定植 设施大棚 播种育苗 保健蔬菜 病虫害防治 茬口安排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利复配剂处理对玉米品种茎秆形态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20
作者 章慧玉 李长建 +5 位作者 李玉超 万炯 王良发 李风章 刘平丽 张素娟 《江苏农业科学》 2025年第17期97-104,共8页
为进一步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调控效应,以玉米品种浚单678(XD678)、郑单958(ZD958)、先玉335(XY335)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低、中、高3个剂量的乙烯利复配剂,分别在9叶期(V9)、10叶期(V10)、11叶期(V11)对3个玉米品... 为进一步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调控效应,以玉米品种浚单678(XD678)、郑单958(ZD958)、先玉335(XY335)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低、中、高3个剂量的乙烯利复配剂,分别在9叶期(V9)、10叶期(V10)、11叶期(V11)对3个玉米品种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并以清水为对照,探讨化控剂对玉米株高、穗位高、茎粗、节间长度、气生根数量及雄穗大小等重要表型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乙烯利复配剂能降低穗位系数,增加茎粗系数,并增强茎秆穿刺能力。3个品种均表现为V9高浓度处理下的穗位系数最小,且该数值随叶龄增加而逐渐增大;茎粗系数随施药浓度和叶龄增长不断变大。3个品种经化控处理后,节间缩短程度均表现为V9 > V10 > V11,各叶龄节间平均缩短百分比为13.16%、8.90%、7.36%。经化控剂处理后,3个品种的气生根数量总量分别增加49.70%、39.08%、49.30%,气生根数量随浓度增大不断增多。乙烯利复配剂对XD678、XY335、ZD958均有增产潜能,三者最高产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产8.48%、10.79%、5.84%。各品种在V9叶龄期,高浓度处理穗位最低,产量最高(XD678)或次高(XY335、ZD958),化控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乙烯利 化控剂 施用浓度 叶龄期 茎秆调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