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温度条件下水泥注浆液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范利丹 胡彪 邵红超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4-280,共7页
针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水泥注浆施工,在实验室进行了各温度条件下,水灰比对水泥浆液凝结时间、黏度、结石率和析水率影响的实验研究,并对结石率和析水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浆液的初凝、终凝时间都缩短,但缩短的幅度越来... 针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水泥注浆施工,在实验室进行了各温度条件下,水灰比对水泥浆液凝结时间、黏度、结石率和析水率影响的实验研究,并对结石率和析水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浆液的初凝、终凝时间都缩短,但缩短的幅度越来越低;低水灰比时,随温度升高黏度增大,水灰比达到一定高度时,温度对黏度的影响不明显;随温度升高,结石率增大,析水率降低。而随水灰比的增大,浆液性能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相关性分析表明结石率和析水率有高度显著的一元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细度 水灰比 浆液性能 浆液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舞深部盐岩直剪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伟超 刘希亮 王利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6-439,444,共5页
为了解叶舞深部盐岩的性能,在RDS-200岩石直剪测试系统上对叶舞盐岩进行了常规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河南平顶山叶舞盐岩,盐岩的抗剪强度参数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值分别为3.97 MPa和37.12°。通过与国内盐岩抗剪强度参数对比发现... 为了解叶舞深部盐岩的性能,在RDS-200岩石直剪测试系统上对叶舞盐岩进行了常规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河南平顶山叶舞盐岩,盐岩的抗剪强度参数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值分别为3.97 MPa和37.12°。通过与国内盐岩抗剪强度参数对比发现,其抗剪强度略低于湖北云应盐岩;黏聚力高于金坛盐岩,而内摩擦角低于金坛盐岩。剪切位移与剪应力关系曲线比较平缓,表现出不同于一般脆性岩石的延性特征。在高法向应力下,试件破坏前,剪应力与剪切位移曲线主要表现出线性特征,在峰值应力附近,曲线斜率较小,峰值并不明显。整个试验过程,存在明显的剪胀特征,剪胀结束点一般在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峰值应力对应的剪切位移后。本试验研究对了解该地区盐岩力学性能以及对盐岩储库的选址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岩 岩石力学 直剪试验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近水平煤层采场的3种基本结构形式 被引量:19
3
作者 冯军发 周英 +1 位作者 李回贵 刘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76-2587,共12页
基于煤层开挖力学效应和覆岩运动规律,揭示了覆岩破坏垮落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拱和结构拱现象,研究了结构拱与压力拱的内在统一关系,提出了煤矿采场压力拱的3种形式。在此基础上,根据理论分析、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成果,认为近水平煤层... 基于煤层开挖力学效应和覆岩运动规律,揭示了覆岩破坏垮落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拱和结构拱现象,研究了结构拱与压力拱的内在统一关系,提出了煤矿采场压力拱的3种形式。在此基础上,根据理论分析、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成果,认为近水平煤层采场存在围岩承载结构、矿压运动结构和工作面防护结构3种形式,分别简称为"大结构"、"小结构"和"微结构",并研究了3种结构的具体形式和矿压显现的关系,得到了煤柱与采场大结构的关系。并针对神东矿区浅埋近距离煤层下层煤开采出煤柱时发生的压架事故案例,从压架前、后采场的3种基本形式的变化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水平煤层 采场 结构形式 矿压显现 压架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与结构接触面单直剪试验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郭佳奇 赵修成 +1 位作者 徐子龙 刘希亮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7-273,共7页
基于高应力下土与结构接触面单直剪试验结果,从接触面本构关系、接触面剪切刚度及接触面摩擦角等方面研究了高应力下单直剪试验接触面的力学性质差异。结果表明:高应力直剪过程中剪应力-剪切位移具有非线性弹性特征,可用双曲线模型描述... 基于高应力下土与结构接触面单直剪试验结果,从接触面本构关系、接触面剪切刚度及接触面摩擦角等方面研究了高应力下单直剪试验接触面的力学性质差异。结果表明:高应力直剪过程中剪应力-剪切位移具有非线性弹性特征,可用双曲线模型描述,而单剪条件下两者可用非线性弹性-理想塑性表征,双曲线模型的本质特征与单剪试验数据不吻合;直剪试验中接触面剪切刚度未减至零,而单剪试验中接触面剪应力达到抗剪强度后接触面保持零剪切刚度状态;高应力单剪试验条件下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强度准则更适合用无黏聚力的莫尔-库仑强度准则表示;两种剪切试验条件下,影响因素对接触面初始剪切刚度的影响不尽相同;借助Taylor基于Davis关系式提出的接触面流动法则,给出了高应力下单直剪接触面摩擦角差异的理论解释,试验结果印证了该分析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力 土与结构接触面 单直剪试验 力学性质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裂纹盐岩单轴力学特性及能量机制试验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伟超 刘希亮 +1 位作者 王利 郭佳奇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3-113,共11页
盐穴储气库在水溶造腔时会产生大量溶蚀裂纹,为研究裂纹对盐岩强度和变形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MTS-815岩石力学实验系统,对不同参数裂纹盐岩的力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采用对数应变对试验结果进行修正,分析了不同参数裂纹对盐岩的强度和... 盐穴储气库在水溶造腔时会产生大量溶蚀裂纹,为研究裂纹对盐岩强度和变形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MTS-815岩石力学实验系统,对不同参数裂纹盐岩的力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采用对数应变对试验结果进行修正,分析了不同参数裂纹对盐岩的强度和变形的影响,并基于能量耗散理论分析其损伤破坏过程中的能量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倾角裂纹降低了试样的峰值强度值,但降低量的多少与裂纹倾角大小未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不同长度的预制裂纹对盐岩峰值强度有明显的弱化作用,裂纹越长,弱化作用越大。外力做功产生的总应变能U绝大部分转化为耗散能Ud,小部分累积为可释放的弹性应变能Ue,导致盐岩内部产生损伤和塑性变形。破坏过程总能耗、耗散能、弹性应变能等,能量与应变关系曲线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盐岩单轴压缩呈现压密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和破坏阶段等4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岩 岩石力学 强度特性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荷载循环加卸载下砂岩变形滞回环特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成杰 徐颖 +2 位作者 娄培杰 冯明明 郑志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39-143,共5页
通过对砂岩试件等荷载循环加卸载试验,探究了砂岩试件的变形特性及塑性滞回环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加载终点与卸载终点应变值均随着循环数有所增加,每一次循环均产生了一定的塑性变形,后四次循环新产生的塑性变形远小于初始循环,且随着... 通过对砂岩试件等荷载循环加卸载试验,探究了砂岩试件的变形特性及塑性滞回环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加载终点与卸载终点应变值均随着循环数有所增加,每一次循环均产生了一定的塑性变形,后四次循环新产生的塑性变形远小于初始循环,且随着循环数增加变形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最终试件被逐步压实,呈现出应变硬化现象。依据滞回环位置指标,发现塑性滞回环随着循环数增加逐渐右移,滞回环面积大小与应变值相关,循环加卸载终点的应变值越大,滞回环面积则越大,滞回环面积随循环数增加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应变硬化 塑性滞回环 位置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水煤样巴西劈裂强度和能量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辉 程利兴 +1 位作者 苏承东 刘少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10,共6页
针对赵固二矿二1煤层煤样在自然和饱水状态下进行巴西劈裂试验,分析了饱水对煤体劈裂强度和能量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载过程采用载荷控制时峰值前拉应力与时间呈良好线性关系,达到峰值后应力瞬间跌落为零,表现出明显脆性破坏特征... 针对赵固二矿二1煤层煤样在自然和饱水状态下进行巴西劈裂试验,分析了饱水对煤体劈裂强度和能量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载过程采用载荷控制时峰值前拉应力与时间呈良好线性关系,达到峰值后应力瞬间跌落为零,表现出明显脆性破坏特征;采用位移控制时峰值前拉应力与时间呈非线性关系,峰值后出现分次破坏特征,但两种控制方式在试验破坏前没有本质区别;并得出两种状态下煤样抗拉强度和峰值能率存在差异,自然状态下抗拉强度为1.52MPa,峰值能率为881J/m2,但饱水后,煤样抗拉强度平均软化系数为0.65,平均峰值能率降幅为36.0%;两种状态下煤样抗拉强度与峰值能率大致呈线性关系,表明煤样抗拉强度越高,需要更多能量才能使煤样劈裂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水煤样 巴西圆盘劈裂试验 能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管径指数分布的毛细管束模型 被引量:4
8
作者 琚晓冬 冯文娟 张玉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0-825,共6页
岩土类孔隙介质的渗透性及其随外部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的性质对于各类工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至今多数描述上述性质的理论多是基于唯象学观点,无法从本质上解释此类材料的渗流本质特性及其随环境而改变的性质.在前人总结的孔... 岩土类孔隙介质的渗透性及其随外部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的性质对于各类工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至今多数描述上述性质的理论多是基于唯象学观点,无法从本质上解释此类材料的渗流本质特性及其随环境而改变的性质.在前人总结的孔隙数量随孔径大小呈指数分布的基础上,在不改变函数数学特性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调整,使之严格符合数学分布函数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用于描述孔隙介质细观渗流特征的变孔径毛细管束模型.运用该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水温对渗流的影响、达西定律上限、超限后流量计算及孔隙率对渗流影响等问题,最后通过实例计算了孔隙介质的渗透系数和临界水力梯度,并对相关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介质 毛细管束模型 渗流 达西定律上限 临界水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软煤层锚固孔孔底扩孔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辉 程利兴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8-32,共5页
针对松软煤层巷道锚杆锚固力低成为制约松软煤层巷道锚杆支护技术发展的瓶颈,提出锚固孔孔底倒楔形扩孔提高锚杆锚固性能的方法,研发了锚固孔孔底单翼扩孔装置,并进行了实验室和井下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单翼锚固孔孔底扩孔装置设计的科学... 针对松软煤层巷道锚杆锚固力低成为制约松软煤层巷道锚杆支护技术发展的瓶颈,提出锚固孔孔底倒楔形扩孔提高锚杆锚固性能的方法,研发了锚固孔孔底单翼扩孔装置,并进行了实验室和井下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单翼锚固孔孔底扩孔装置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通过实验室试验及井下试验得出,锚固孔孔底倒楔形锚固,锚杆的锚固性能至少提高1倍以上,为松软煤层巷道锚杆支护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软煤层 扩孔装置 倒楔形 锚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矿用U型钢改形锚索托盘变形破坏机理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辉 程利兴 +1 位作者 常建超 宋勤法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4-70,共7页
针对矿用U型钢改形锚索托盘受力过程中发生大的弯曲变形和孔口撕裂,导致锚索支护系统失效的现象,推导了U型钢改形锚索托盘弯曲变形破坏方程,模拟分析了均布荷载作用下改形托盘的力学特征,发现改形托盘4个角发生弯曲变形量最大,纵向路径... 针对矿用U型钢改形锚索托盘受力过程中发生大的弯曲变形和孔口撕裂,导致锚索支护系统失效的现象,推导了U型钢改形锚索托盘弯曲变形破坏方程,模拟分析了均布荷载作用下改形托盘的力学特征,发现改形托盘4个角发生弯曲变形量最大,纵向路径弯曲变形明显大于横向,孔口易发生撕裂破坏。通过数值模拟与公式推导得出,两者计算结果的差值较小,进而提出了减小改形托盘发生弯曲变形和避免孔口发生撕裂的控制对策。在井下进行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形托盘 变截面 锚索 弯曲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可靠指标计算的SCE-RI算法
11
作者 韩宪军 朱昌星 王钦亭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8-123,共6页
为了研究工程中可靠指标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结构可靠度概念和最优化理论中的罚函数法,将结构可靠指标(RI)的求解问题转化成相应的无约束最优化问题,利用SCE算法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对相应的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利用Matlab平台设计了求... 为了研究工程中可靠指标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结构可靠度概念和最优化理论中的罚函数法,将结构可靠指标(RI)的求解问题转化成相应的无约束最优化问题,利用SCE算法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对相应的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利用Matlab平台设计了求解结构可靠指标的专用计算程序SCE-RI和MC-RI,并应用于某圆形隧道的可靠指标计算问题。通过与其他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SCE-RI算法不仅能够避免功能函数求导运算困难,而且精度和效率都很高;用SCE-RI算法进行结构可靠指标计算是可行的,对其他类似工程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罚函数法 SCE算法 功能函数导数 可靠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尾砂压密区孔隙结构几何特征及剪切演化规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焦华喆 王树飞 +2 位作者 陈新明 陈峰宾 杨亦轩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5-101,共7页
压密区孔隙结构是影响全尾砂重力浓密底流浓度的关键因素,对其几何特征的定量研究鲜见。借助CT断层扫描与三维重构技术获取孔隙的原位形态与分布,分析孔隙率、Feret直径以及孔隙圆度等关键参数的变化特点,揭示剪切作用对高浓度床层全尾... 压密区孔隙结构是影响全尾砂重力浓密底流浓度的关键因素,对其几何特征的定量研究鲜见。借助CT断层扫描与三维重构技术获取孔隙的原位形态与分布,分析孔隙率、Feret直径以及孔隙圆度等关键参数的变化特点,揭示剪切作用对高浓度床层全尾砂孔隙结构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添加2rpm的剪切作用使尾砂床层的孔隙率下降13.43%,但平均孔隙数量变化不明显;有/无剪切作用下的孔隙在Feret直径0~20μm范围分布较多,达到30.67%和46.07%。剪切作用将孔隙圆度在0.9~1范围降低9.86%,但孔隙延伸度和扁平度的变化不大;孔隙在凹凸度0.45~0.5和0.95~1.0范围降低了14.45%。因此剪切作用可以降低尾砂压缩床层的孔隙率,减少孔隙在0~20μm范围内的数量,但对孔隙平均数量影响不大。剪切作用可以减少孔隙在圆度0.9~1范围的数量,对延伸度和扁平度无明显影响,对凹凸度在0.45~0.5和0.9~1范围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尾砂 膏体充填 三维可视化 孔隙率 孔隙几何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加载煤岩变形与声发射特性颗粒流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云飞 郑晓娟 +1 位作者 赵洪波 焦华喆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59-1065,共7页
为了明确煤岩双向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和损伤特性,通过煤岩的单轴试验测得其力学参数,然后利用颗粒流和fish程序结合试验结果获得煤岩细观力学参数,进行了煤岩双向加载下的强度、变形和损伤声发射特征的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双向加载煤... 为了明确煤岩双向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和损伤特性,通过煤岩的单轴试验测得其力学参数,然后利用颗粒流和fish程序结合试验结果获得煤岩细观力学参数,进行了煤岩双向加载下的强度、变形和损伤声发射特征的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双向加载煤岩变形破坏过程中,中间主应力对屈服阶段影响最显著,而对峰后软化阶段基本没有影响,这与三向加载下围压对峰后软化阶段的影响不同,从而表明双向加载条件下煤岩峰后基本不存在脆性-延性转化的特征。双向加载下煤岩的体变经历线性体缩、非线性扩容和线性扩容阶段,中间主应力对非线性扩容阶段影响显著,而对其他两个阶段基本没有影响。煤岩损伤破坏过程中,在弹性阶段声发射呈线性增加趋势但增速较小,屈服阶段声发射进入非线性快速增加阶段,在峰值附近增速最快,峰后初期达到最大强度,随后声发射强度急剧减小。声发射最大强度有一定的滞后效应,随着中间主应力的增大,最大声发射强度的滞后效应相对减弱,且随着中间主应力的增大,声发射最大强度持续时间段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加载 煤岩 变形 强度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化真空玻璃支撑点的排布方式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彦兵 岳高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55-959,966,共6页
钢化真空玻璃即为两片钢化玻璃间抽真空的结构件。为了保证在外界大气压力下真空层的存在,在两片玻璃之间要放置支撑物。针对钢化真空玻璃中支撑点的排布对玻璃力学特性的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建立钢化真空玻璃力学模型,数值分析了不同支... 钢化真空玻璃即为两片钢化玻璃间抽真空的结构件。为了保证在外界大气压力下真空层的存在,在两片玻璃之间要放置支撑物。针对钢化真空玻璃中支撑点的排布对玻璃力学特性的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建立钢化真空玻璃力学模型,数值分析了不同支撑点排布方式下钢化玻璃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支撑间距增大,单位面积支撑点数急剧减少,使钢化玻璃最大变形量和最大应力迅速增大。对于5mm厚的钢化玻璃,在满足力学性能和支撑点数最少的条件下,支撑点正方形排布时支撑点间距可采用8cm,单位面积支撑点数169个;支撑点正三角形排布时,支撑点间距可采用8cm,单位面积支撑点数188个;支撑点正六边形排布时支撑点间距可采用6cm,单位面积支撑点数290个。由此,建议优先采用支撑点间距8cm的正方形排布方式,其次采用支撑点间距为8cm的正三角形排布,此研究对制造钢化真空玻璃中支撑点的排布方式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化真空玻璃 支撑点排布 支撑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点间距对钢化真空玻璃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彦兵 岳高伟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72-1176,1183,共6页
钢化真空玻璃中支撑点间距对玻璃的力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支撑点合理间距的选择尤为关键。本文通过建立钢化真空玻璃的力学模型,对支撑点正方形排列时间距对钢化玻璃的力学性能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钢化玻璃的变形量和... 钢化真空玻璃中支撑点间距对玻璃的力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支撑点合理间距的选择尤为关键。本文通过建立钢化真空玻璃的力学模型,对支撑点正方形排列时间距对钢化玻璃的力学性能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钢化玻璃的变形量和最大Mises应力随着支撑点间距增大而增大。对于厚度为5 mm钢化真空玻璃,支撑点间距不大于7 cm时,均能满足钢化真空玻璃的力学性能。钢化真空玻璃支撑点间距为7 cm时,不仅满足其力学性能,还大大减少了支撑点数目。此研究将为钢化真空玻璃制造中支撑点间距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化真空玻璃 力学性能 支撑点 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