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容量的河南省资源环境公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邓素君 李青松 +1 位作者 王洪川 张少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0-204,共5页
文章基于生态环境容量,定量分析了河南省2007-2012年资源环境的公平性问题。结果表明:(1)近6年来,河南省基于生态容量的各指标基尼系数大小顺序为: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气>能源消耗>工业废水。其中前三者的基尼系数均大于0.4,超... 文章基于生态环境容量,定量分析了河南省2007-2012年资源环境的公平性问题。结果表明:(1)近6年来,河南省基于生态容量的各指标基尼系数大小顺序为: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气>能源消耗>工业废水。其中前三者的基尼系数均大于0.4,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水平。河南省各地市在固体废弃物、废气排放和能源消耗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公平性;(2)郑州、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许昌、三门峡和济源等10个地市的4项生态负荷系数均大于1。这些地市是造成河南省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的不公平因子;(3)河南省整体能耗及污染物的排放不公平性受产业空间布局影响。河南省应兼顾"公平和效率",注重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容量 资源环境基尼系数 生态负荷系数 公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城市人居环境定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郭子龙 王德彩 +3 位作者 李青松 宋文博 康凯 孟庆香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9-395,共7页
从社会经济、居住条件、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4个层面上选取24个指标,构建了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聚类分析法对2012年河南省城市人居环境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城市人居环境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共分为4个... 从社会经济、居住条件、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4个层面上选取24个指标,构建了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聚类分析法对2012年河南省城市人居环境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城市人居环境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共分为4个级别,城市人居环境较好的地区大多分布在北部和中部地区,东部和西南部地区城市人居环境相对较差。河南省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指数与城市化率之间具有极高的相关性,表明运用熵值法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切实可行。最后,结合各区域城市人居环境状况,提出城市未来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居环境 熵值法 聚类分析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淇县南史庄村村镇建设节地技术研究
3
作者 宋文博 孟庆香 +2 位作者 康凯 王杨 丁艳喜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5-608,共4页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地矛盾日益严重.科学、合理利用农村土地,成为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手段.寻找既能保证村庄功能又能实现节约土地的方法,成为社会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河南省淇县南史庄为例,分析现存在的问题,探讨村庄建设节地技...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地矛盾日益严重.科学、合理利用农村土地,成为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手段.寻找既能保证村庄功能又能实现节约土地的方法,成为社会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河南省淇县南史庄为例,分析现存在的问题,探讨村庄建设节地技术,提出相关措施.结果表明,通过节地技术对其改造,南史庄村节地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节地技术 平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整理论和VAR模型的河南省环境污染驱动因素研究
4
作者 马孟华 宋文博 +3 位作者 丁艳喜 孟庆香 郭子龙 尚一珂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3期162-167,共6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环境污染的驱动力机制,为经济发展与环境规划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尝试从动态的视角来解读河南省环境污染问题,借助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河南省环境污染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人均GPD... [目的]分析河南省环境污染的驱动力机制,为经济发展与环境规划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尝试从动态的视角来解读河南省环境污染问题,借助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河南省环境污染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人均GPD,第二产业比重,总人口,外商投资强度以及政府管制水平与环境污染指数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系统存在误差修正机制;脉冲响应函数结果显示,人均GDP,第二产业比重,总人口长期会加剧环境污染,外商投资强度对环境具有微弱地积极影响,政府管制水平对环境影响不明显;方差分解结果显示,总人口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第二产业比重和人均GDP。[结论]调整人口布局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河南省未来控制环境污染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驱动因素 遗传算法 协整分析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Malmquist-Tobit模型的河南省生态效率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青松 徐国劲 +2 位作者 邓素君 孙江伟 孟庆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4-199,共6页
从考虑污染变量角度运用SE-DEA模型对河南省2007-2012年的生态效率进行静态评价,通过Malmquist指数分析了生态效率的动态变化趋势,并结合Tobit回归探讨了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7-2012年河南省生态效率(静态)总体上呈平稳上... 从考虑污染变量角度运用SE-DEA模型对河南省2007-2012年的生态效率进行静态评价,通过Malmquist指数分析了生态效率的动态变化趋势,并结合Tobit回归探讨了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7-2012年河南省生态效率(静态)总体上呈平稳上升趋势;河南省各地市(洛阳、许昌除外)生态效率(动态)呈现随时间进步特征,生态效率的改善主要是技术进步的作用所致,受技术效率变动影响较小;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是阻碍生态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而市场化程度显著促进了生态效率的提高;环境保护支出对生态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出口贸易和外商投资分别对生态效率产生一定的负向和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SE-DEA MALMQUIST指数 TOBIT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和岭回归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孟庆香 宋文博 +2 位作者 康凯 王杨 李青松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87-893,共7页
基于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综合测度,深入分析影响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效果,对于挖掘农用地利用潜力和保障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利用河南省1978—2012年的相关数据,建立适用于河南省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用BP神经网络对农用地集约... 基于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综合测度,深入分析影响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效果,对于挖掘农用地利用潜力和保障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利用河南省1978—2012年的相关数据,建立适用于河南省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用BP神经网络对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构建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变化的多元回归模型,借助岭回归估计修正了回归模型中的系数。研究结果表明:1978—2012年期间,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呈现出上升趋势;农用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与农用地受灾面积、农业人口和人均耕地面积存在负相关关系,与有效灌溉面积、农民人均收入、农业总产值和政策法规存在正相关关系;农用地受灾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民人均收入、农业总产值、农业人口、人均耕地、政策法规每变化1单位将分别引起农用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变化0.046 13、0.200 04、0.202 68、0.207 38、0.024 16、0.218 55、0.156 65单位的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集约利用 BP神经网络 岭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土地综合整治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熊广成 吴晶晶 +1 位作者 赵志江 孟庆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2354-2355,2360,共3页
对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加快土地流转的作用,结果表明:河南推行土地综合整治能有效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计量分析——基于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丁艳喜 宋文博 +3 位作者 孟庆香 郭子龙 康凯 王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4-230,共7页
基于河南省1978—2012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构建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模型,对研究期间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应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了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其影响因素... 基于河南省1978—2012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构建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模型,对研究期间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应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了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其影响因素的动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农用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和农民人均收入、农业总产值、人均耕地、政策法规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民人均收入、农业总产值和政策法规对农用地集约利用推动作用长期内更为显著;农民人均收入和政策法规是农用地集约利用预测方差的主要来源,总贡献保持在52%以上,而农业总产值和人均耕地对农用地集约利用预测方差的贡献不足14%。从整体看,河南省农民人均收入和政策法规是影响农用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集约利用 影响因素 计量分析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的郑州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杨 孟庆香 +2 位作者 宋文博 康凯 郭子龙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9-364,共6页
基于人居环境城市层面的内涵,选取城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公共设施、生态环境4个方面的指标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郑州市2001—2011年城市人居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2001—2006年人居环境质量逐年提高... 基于人居环境城市层面的内涵,选取城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公共设施、生态环境4个方面的指标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郑州市2001—2011年城市人居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2001—2006年人居环境质量逐年提高,2006—2011年郑州市发展虽受到经济增长减速和城市框架急剧拉大的影响,人居环境质量呈现波动变化,但总体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提高,根据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层次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 郑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库兹涅茨曲线的濮阳市经济与环境间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青松 邓素君 +2 位作者 郭子龙 孟庆香 郝晨晨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依据濮阳市2003-2012年的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了人均GDP与各个环境指标的模型,并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探析了其环境污染成因。结果表明,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都呈现典型的倒"U&q...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依据濮阳市2003-2012年的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了人均GDP与各个环境指标的模型,并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探析了其环境污染成因。结果表明,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都呈现典型的倒"U"型,刚跨过拐点,随着人均GDP的增长,排放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工业烟尘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则为正"U"型,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其排放量呈现先下降又上升的趋势;工业烟尘排放量与经济规模显著正相关。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是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原因。技术因素在减少工业废水排放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在高烟尘排放行业并不足以抵消行业规模扩大所带来的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濮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动态计量经济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尹春丽 宋文博 +3 位作者 范慧平 郭子龙 王杨 孟庆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5-192,共8页
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关系到区域粮食安全,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息息相关,对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农民收入水平进行动态研究,可以为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利用河南省1978—2012年的相关数据... 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关系到区域粮食安全,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息息相关,对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农民收入水平进行动态研究,可以为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利用河南省1978—2012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适合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借助BP神经网络对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计量经济分析考察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动态联系。研究表明:1978—2012年间,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农民收入水平与农用地集约利用指数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农用地集约利用指数每提高1个单位,会引起农民收入提高0.628 7个单位。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将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且对农民收入变化的解释能力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集约利用 农民收入 BP神经网络 计量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服务价值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河南周口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孟庆香 陈丹杰 +1 位作者 吴晶晶 曲晨晓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66-168,共3页
该文分析了生态服务价值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的必要性,并结合周口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可以将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及规划方案的生态效益量化为简单易懂的... 该文分析了生态服务价值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的必要性,并结合周口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可以将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及规划方案的生态效益量化为简单易懂的货币形式,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一种可以量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服务价值法 河南 周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驱动因素协整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文博 孟庆香 +2 位作者 丁艳喜 康凯 王杨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7-642,共6页
利用河南省1978—2012年的相关数据,建立适用于河南省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用BP神经网络对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算,借助协整分析考察了农用地利用集约度与其驱动因素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效应.结果表明,长期内,农用地利用... 利用河南省1978—2012年的相关数据,建立适用于河南省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用BP神经网络对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算,借助协整分析考察了农用地利用集约度与其驱动因素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效应.结果表明,长期内,农用地利用集约度与农民人均收入、农业总产值、政策法规存在正向影响,3者每增加1%,分别会引起农用地利用集约度提高0.241%,0.230%,0.176%;人均耕地对农用地利用集约度存在负向影响,其每减少1%,会引起农用地利用集约度提高0.157%.而在短期内,农民人均收入、农业总产值和人均耕地对农用地利用集约度的作用方向相同而作用力大小不同,政策法规对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集约利用 BP神经网络 协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平原与丘陵区乡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淇县和商城县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庆香 张宏磊 +2 位作者 曲晨晓 贺鹏飞 尹春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2347-2349,共3页
根据河南省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别选择淇县和商城县作为豫北平原区和豫南丘陵区的代表进行乡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投入、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程度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 根据河南省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别选择淇县和商城县作为豫北平原区和豫南丘陵区的代表进行乡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投入、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程度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各乡镇综合分值,以聚类分析结果作为基础对两个县各乡镇的总体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得到科学的评价结果,最后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土地集约利用 评价 淇县 商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镇体系规划中的空间管制技术研究——以鹤壁淇县北阳镇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扬扬 李珂珂 +1 位作者 孟庆香 赵志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1期6650-6651,6663,共3页
随着城市化和村镇建设的加快,过度开发、重复建设和蔓延式扩张等问题日益显现,造成村镇空间压力。作为村镇建设中分配资源及发展模式的有效控制手段,空间管制技术在指导村镇体系规划建设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以村镇体系规划中的空间... 随着城市化和村镇建设的加快,过度开发、重复建设和蔓延式扩张等问题日益显现,造成村镇空间压力。作为村镇建设中分配资源及发展模式的有效控制手段,空间管制技术在指导村镇体系规划建设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以村镇体系规划中的空间管制技术为研究对象,以鹤壁淇县北阳镇为例,从划定分区影响因素、空间规划分区以及空间管制策略3个阶段出发,介绍并探讨空间管制技术,为村镇体系规划中的空间管制规划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管制 管制分区 管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结构的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16
作者 郭子龙 王杨 +1 位作者 尚一珂 孟庆香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5-800,共6页
从空间结构的角度,以2000—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和工业产值比重为基本衡量指标,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在地域上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处在工业化中期初级阶段,区域重心总体向西北推移,逐步形成核心—边缘模式... 从空间结构的角度,以2000—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和工业产值比重为基本衡量指标,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在地域上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处在工业化中期初级阶段,区域重心总体向西北推移,逐步形成核心—边缘模式的经济空间结构;经济格局的基本态势为豫中、豫西、豫北地区经济基础较好,发展较快;而豫东、豫东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空间结构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与农业资源意识的培养
17
作者 王宜伦 刘楠 任丽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184-185,188,共3页
《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增强对学生农业资源意识的培养是新时期发展的新要求。本文介绍了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总结了多媒体教学、案例... 《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增强对学生农业资源意识的培养是新时期发展的新要求。本文介绍了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总结了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和互动式教学三种教学方法;提出了课程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农业资源意识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利用 利用与管理 课程教学 资源意识 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 多媒体教学 培养学生 环境专业 管理课程 案例教学 综合性 新时期 实践性 创新性 必修课 总结 增强 特点 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植物系统中硒营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8
作者 李金峰 聂兆君 +2 位作者 赵鹏 高巍 刘红恩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9-656,共8页
硒作为人类和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也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但硒缺乏和硒污染均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文章从硒的生物学功能、硒在人体中的作用及其含量安全标准、土壤中硒的含量及有效性、植物中硒的含... 硒作为人类和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也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但硒缺乏和硒污染均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文章从硒的生物学功能、硒在人体中的作用及其含量安全标准、土壤中硒的含量及有效性、植物中硒的含量及吸收转运、硒与磷、硫的营养关系等进行综述,提出今后应加强土壤硒形态及形态转变、硒蛋白及含硒氨基酸分离和纯化、植物体内硒的生理生化作用机制及农作物富硒机理研究;同时,应从筛选富硒突变体入手,优选出富硒的植物新品种,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硒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植物系统 有效性 含量 分布 吸收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铝双氢氧化物和镁铁铝改性蒙脱土去除水体中磷的吸附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文豪 饶伟 +4 位作者 张亚楠 王代长 胡媛媛 张永全 黄国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61-2067,共7页
通过间歇式批实验和动力学实验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磷酸盐在镁铝双氢氧化物(Mg-Al-LDH)、钠基膨润土(Na-Mt)及镁铁铝改性膨润土(Mg-Al-Mt、Fe-Mt和Fe-Al-Mt)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在pH4.5~9.0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Na-Mt,Fe-Mt和Fe-Al-Mt... 通过间歇式批实验和动力学实验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磷酸盐在镁铝双氢氧化物(Mg-Al-LDH)、钠基膨润土(Na-Mt)及镁铁铝改性膨润土(Mg-Al-Mt、Fe-Mt和Fe-Al-Mt)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在pH4.5~9.0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Na-Mt,Fe-Mt和Fe-Al-Mt3种矿物对磷的吸附率相应减少,镁铝双氢氧化物对磷的吸附率有所增加;Mg-Al-LDH、Fe-Mt和Fe-Al-Mt的对磷吸附率约为95%,比Mg-Al-Mt高40%,比Na-Mt高80%。用Langmuir方程描述磷的等温吸附过程,最大吸附容量(Qm)大小顺序为Fe-Al-Mt>Fe-Mt>Mg-Al-LDH>Mg-Al-Mt>Na-Mt,b值大小依次为Mg-Al-LDH>Fe-Mt>Fe-Al-Mt>Mg-Al-Mt>Na-Mt,最大缓冲容量(Qmb)以Mg-Al-LDH的为最大,Na-Mt的为最小;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参数KF代表相对吸附容量,以Mg-Al-LDH的KF值最高,依次是Fe-Mt、Fe-Al-Mt和Mg-Al-Mt,Na-Mt的KF值最小,这与Qmb的结果一致;决定系数(R2)表明,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能更好地拟合铁改性蒙脱土和铁铝改性蒙脱土,而Freundlich方程对钠蒙脱土,双氢氧化物和镁铝改性蒙脱土的拟合效果要好。磷酸盐吸附过程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用动力学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够更好的拟合改性蒙脱土和Mg-Al-LDH对磷的动力学吸附数据,其决定系数为0.999;Elovich方程拟合改性蒙脱土磷酸盐的吸附数据也有很好的相关性(R2为0.89~0.94)。Na-Mt矿物磷酸盐的吸附用抛物线扩散方程描述最为合适,原因可能是磷酸盐镶嵌在矿物层间是一个扩散过程,不涉及化学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双氢氧化物 镁铁铝改性蒙脱土 磷酸盐 等温吸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土区超高产田与高产田土壤肥力差异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宜伦 李慧 +2 位作者 韩燕来 张辉 谭金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7-201,共5页
为明确潮土区超高产田与高产田的土壤肥力差异,选取河南省温县、浚县和兰考县3个试验点,从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养分及生物学状况等方面对超高产田和高产田的土壤肥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超高产田土壤容重普遍低于高产田,土壤孔隙度明... 为明确潮土区超高产田与高产田的土壤肥力差异,选取河南省温县、浚县和兰考县3个试验点,从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养分及生物学状况等方面对超高产田和高产田的土壤肥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超高产田土壤容重普遍低于高产田,土壤孔隙度明显高于高产田;超高产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与高产田无显著差异,土壤速效养分均显著高于高产田,其中,超高产田0~20 cm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8.99 g/kg和142.75,42.93,246.47 mg/kg,分别比高产田高1.59%,10.64%,85.01%,33.40%;超高产田土壤细菌、自生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显著高于高产田,硝化细菌数量显著低于高产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超高产田 高产田 土壤容重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