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饭圈青年主体意识及其重构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高中建
姜泽慧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8-105,共8页
“饭圈”是当下流行的网络用语,其呈现的“饭圈文化”是一种新型青年亚文化。研究发现,目前虽然“饭圈”乱象得到整治,但“饭圈文化”的影响持续存在,饭圈青年主体意识问题依然严重,主要表现为自主性弱、辨别力差、理性欠缺等。究其原...
“饭圈”是当下流行的网络用语,其呈现的“饭圈文化”是一种新型青年亚文化。研究发现,目前虽然“饭圈”乱象得到整治,但“饭圈文化”的影响持续存在,饭圈青年主体意识问题依然严重,主要表现为自主性弱、辨别力差、理性欠缺等。究其原因是青少年受偶像人设诱导、资本利益驱动、社会娱乐化浸染等长期影响的结果。本研究认为应以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能力的强化和主体价值的实现作为目标要求,通过开展“饭圈”治理,加强网络媒体自律,完善国家相关法律,构建“大思政”格局等举措,优化饭圈青年生活的外部环境,实现其主体意识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饭圈
饭圈青年
主体意识
重构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新闻报道之著作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被引量:
14
2
作者
李国庆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60,共8页
在我国,具有独创性的新闻报道受著作权法保护,竞争对手对新闻报道的转载挪用行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受反不正当竞争法原则性条款。在现有移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源于《伯尔尼公约》的《著作权法》第22条第1款第(三)、(四)项明显损害了新闻...
在我国,具有独创性的新闻报道受著作权法保护,竞争对手对新闻报道的转载挪用行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受反不正当竞争法原则性条款。在现有移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源于《伯尔尼公约》的《著作权法》第22条第1款第(三)、(四)项明显损害了新闻报道生产者正当利益,不应构成合理使用,但当其与《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0条的合理使用原则性条款一起适用时,仍能维护新闻报道生产者正当利益。相对于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更能维护新闻报道生产者利益。未来反不正当竞争法应当依据具体规范而非原则条款对已经类型化的新闻报道、转载、挪用行为进行规制,以维护法律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点新闻转载挪用
新闻报道
著作权
商誉
不正当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商业诋毁诉讼的赔礼道歉和消除影响责任
被引量:
9
3
作者
李国庆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57,共8页
在商业诋毁不正当竞争案中,原告常会提出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商业诋毁对象是商誉,它是一种财产权,这一前提表明商业诋毁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不应适用赔礼道歉责任,但可以适用消除影响责任。商誉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在商业诋毁案中,消除...
在商业诋毁不正当竞争案中,原告常会提出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商业诋毁对象是商誉,它是一种财产权,这一前提表明商业诋毁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不应适用赔礼道歉责任,但可以适用消除影响责任。商誉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在商业诋毁案中,消除影响法律责任承担方式对于恢复商誉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应当细化消除影响这一法律责任形式的具体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诋毁
商誉
名誉权
赔礼道歉
消除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新闻报道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及启示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国庆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9-104,共6页
新闻报道的核心价值通常源于事实而非其独创性表达。美国采用州反不正当竞争法热点新闻挪用规则(Hot News Misappropriation)和联邦版权法二种模式保护新闻报道。借鉴美国新闻报道保护法律制度,结合我国现有立法和司法实务,我国反不正...
新闻报道的核心价值通常源于事实而非其独创性表达。美国采用州反不正当竞争法热点新闻挪用规则(Hot News Misappropriation)和联邦版权法二种模式保护新闻报道。借鉴美国新闻报道保护法律制度,结合我国现有立法和司法实务,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应当采用列举式对新闻报道挪用行为进行规制,其应当仅仅适用于对原告新闻报道进行持续性和竞争性发布的竞争者,而不应当包括偶尔性挪用原告新闻报道的自媒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报道
热点新闻挪用规则
版权
商誉
不正当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商标法中的更正广告制度及其启示
被引量:
2
5
作者
李国庆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0-116,共7页
美国更正广告制度最初仅仅是维护消费者利益的一种行政命令,其后扩大适用于因虚假广告引发的商誉侵权纠纷。美国法院既可判决被告发布更正广告,又可判决被告就原告已经发布或即将发布的更正广告的广告费用进行赔偿。当法院判决被告赔偿...
美国更正广告制度最初仅仅是维护消费者利益的一种行政命令,其后扩大适用于因虚假广告引发的商誉侵权纠纷。美国法院既可判决被告发布更正广告,又可判决被告就原告已经发布或即将发布的更正广告的广告费用进行赔偿。当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已支付的更正广告费用时,法院一般认可原告已发布的更正广告之费用数额;当法院判决原告于判决后发布更正广告时,法院对此更正广告费用额度有一定限制。我国法律应当认可商标权人针对商誉侵害发布更正广告的权利,并让被告承担更正广告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宣传
商誉
更正广告
消除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传统自由概念与心性自由思想辨正
被引量:
1
6
作者
寇东亮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95,共6页
自由是近现代以来令中国人纠结和困惑的理念,需要我们在反思和辨正中国传统自由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予以澄清和阐明。中国传统自由概念具有双重内涵:在"私"的层面即个体生存层面,自由即个人安然自在、恬静自得、悠闲自乐的内...
自由是近现代以来令中国人纠结和困惑的理念,需要我们在反思和辨正中国传统自由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予以澄清和阐明。中国传统自由概念具有双重内涵:在"私"的层面即个体生存层面,自由即个人安然自在、恬静自得、悠闲自乐的内心感受、生活态度、人生理想或日常生活状态;在"公"的层面即正统思想与正式制度层面,自由即随情放纵、任意散漫、自私自用等态度或行为。心性自由是中国传统自由思想的内核,它蕴含一种关于人的自我发展辩证法,总体上是德性主义的。由于缺乏外在制度、法规等的保障,传统心性自由思想在其现实性上发生了某些变异:或者变异为自我作践的"心奴",或者变异为随波逐流的"任性",或者变异为玩世不恭的"放纵"。应在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统一中确认和保障现代人的心性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心性自由
中国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以前”道“以后”
被引量:
2
7
作者
牛保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19,共19页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讨汉语"以前"和"以后"语义概念化的认知机制。"以前""以后"既可以单用,又可以连用,即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或段落里。不管是单用的"以前"或"以后",还...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讨汉语"以前"和"以后"语义概念化的认知机制。"以前""以后"既可以单用,又可以连用,即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或段落里。不管是单用的"以前"或"以后",还是"以前""以后"连用,其语义概念化都必须有一个时间参照点。这样的参照点可以是隐性的、交际双方默认的说话时间,还可以是显性的、句子中明确提到的某一具体时间或某一具体事件发生的时间。不同的是,"以前"和"以后"连用的句子可以选取相同或不同的参照点。"以前""以后"单用,使用"以前"的句子是以后事件发生的时间为参照点,凸显先事件;使用"以后"的句子是以先事件发生的时间为参照点,凸显后事件。"以前"和"以后"连用的句子,常常凸显先事件和后事件的不同或对立,或是锁定两事件发生的时间区间。"以前"的语义概念化,是以说话时间或句子提及的时间的起点、句子提及的事件开始的时间为参照点,逆时间流动方向,将说话时间或句子提及的时间之前、句子提及的事件开始之前的时间感知为"以前"。"以后"的语义概念化,是以说话时间或句子提及的时间的终点、句子提及的事件结束的时间为参照点,顺时间流动方向,将说话时间或句子提及的时间之后、句子提及的事件结束之后的时间感知为"以后"。"以前"和"以后"语义概念化的认知特征可以抽象为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时间感知原则",即时间的流动是单向的,语言对时间的感知可以是双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前
以后
参照点
顺时感知
逆时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萧唱和诗考述——以建康诗为中心
被引量:
2
8
作者
陆路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1-213,共13页
四萧即萧衍、萧统、萧纲、萧绎,是梁代文学的核心人物,与臣僚诗歌唱和是他们文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亦是他们实践文学观、提高文学才能的重要途径。四萧及其臣僚的唱和诗绝大多数是新体诗,在论佛理、谈治道等比较庄重的题材以及需要铺...
四萧即萧衍、萧统、萧纲、萧绎,是梁代文学的核心人物,与臣僚诗歌唱和是他们文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亦是他们实践文学观、提高文学才能的重要途径。四萧及其臣僚的唱和诗绝大多数是新体诗,在论佛理、谈治道等比较庄重的题材以及需要铺叙的内容时,会采用五古长篇。四萧与其臣僚的唱和诗推进了五言诗的格律化。对咏物、闺情以及宫中生活等的描绘,促进了诗歌向深处、细处开掘的描写能力。同题唱和则可增加对某一事物的描写角度,拓展表现层面。凡此种种,皆有助于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建康是四萧及其臣僚唱和诗的主要创作地,以建康诗为中心考索四萧与其臣僚的唱和诗,可为四萧及其相关臣僚的生平、四萧文学观、宫体诗等研究提供某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萧
唱和诗
建康
文学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党大国典礼:爱国主义教育“大思政课”的范式特征和实践探索
9
作者
郑卫丽
赵淑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6-28,69,共4页
大党大国典礼庆祝活动通过构建宏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叙事图景,彰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强大的时代动员力,凝聚起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磅礴伟力;在其现实性上,具有遵循整体性、注重全民性、强化政治性、贯穿情感性、突出文化性等范式特征...
大党大国典礼庆祝活动通过构建宏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叙事图景,彰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强大的时代动员力,凝聚起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磅礴伟力;在其现实性上,具有遵循整体性、注重全民性、强化政治性、贯穿情感性、突出文化性等范式特征,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大思政课”从“共同感”培育向共同体打造的价值升华,深化了人们爱国情感向爱国理性的转化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党大国典礼
爱国主义教育
范式革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饭圈青年主体意识及其重构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高中建
姜泽慧
机构
河南
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青少年问题
研究
中心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8-105,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意识形态塑造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8BKS113)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河南青年意识形态现状及其塑造研究”(项目编号:2019-YYZD-1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饭圈”是当下流行的网络用语,其呈现的“饭圈文化”是一种新型青年亚文化。研究发现,目前虽然“饭圈”乱象得到整治,但“饭圈文化”的影响持续存在,饭圈青年主体意识问题依然严重,主要表现为自主性弱、辨别力差、理性欠缺等。究其原因是青少年受偶像人设诱导、资本利益驱动、社会娱乐化浸染等长期影响的结果。本研究认为应以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能力的强化和主体价值的实现作为目标要求,通过开展“饭圈”治理,加强网络媒体自律,完善国家相关法律,构建“大思政”格局等举措,优化饭圈青年生活的外部环境,实现其主体意识重构。
关键词
饭圈
饭圈青年
主体意识
重构目标
分类号
C913.5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新闻报道之著作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被引量:
14
2
作者
李国庆
机构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出处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60,共8页
基金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反不正当竞争法视域下的商誉保护研究》(14YJC820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协同创新研究》(15A6300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在我国,具有独创性的新闻报道受著作权法保护,竞争对手对新闻报道的转载挪用行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受反不正当竞争法原则性条款。在现有移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源于《伯尔尼公约》的《著作权法》第22条第1款第(三)、(四)项明显损害了新闻报道生产者正当利益,不应构成合理使用,但当其与《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0条的合理使用原则性条款一起适用时,仍能维护新闻报道生产者正当利益。相对于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更能维护新闻报道生产者利益。未来反不正当竞争法应当依据具体规范而非原则条款对已经类型化的新闻报道、转载、挪用行为进行规制,以维护法律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关键词
热点新闻转载挪用
新闻报道
著作权
商誉
不正当竞争
Keywords
hot news misappropriation
news
copyright
goodwill
unfair competition
分类号
D923.41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商业诋毁诉讼的赔礼道歉和消除影响责任
被引量:
9
3
作者
李国庆
机构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57,共8页
基金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反不正当竞争法视域下的商誉保护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商誉法律制度研究》(2014-gh-0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模式研究》(2013BFX023)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在商业诋毁不正当竞争案中,原告常会提出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商业诋毁对象是商誉,它是一种财产权,这一前提表明商业诋毁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不应适用赔礼道歉责任,但可以适用消除影响责任。商誉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在商业诋毁案中,消除影响法律责任承担方式对于恢复商誉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应当细化消除影响这一法律责任形式的具体规定。
关键词
商业诋毁
商誉
名誉权
赔礼道歉
消除影响
Keywords
commercial defamation
goodwill
right of reputation
apology
elimination of ill effects
分类号
D922.294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新闻报道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及启示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国庆
机构
中原工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出处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9-104,共6页
基金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反不正当竞争法视域下的商誉保护研究>(14YJC820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5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移动互联网时代著作权制度变革研究>(2015BFX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当前国际版权制度发展趋势与我国路径选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新闻报道的核心价值通常源于事实而非其独创性表达。美国采用州反不正当竞争法热点新闻挪用规则(Hot News Misappropriation)和联邦版权法二种模式保护新闻报道。借鉴美国新闻报道保护法律制度,结合我国现有立法和司法实务,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应当采用列举式对新闻报道挪用行为进行规制,其应当仅仅适用于对原告新闻报道进行持续性和竞争性发布的竞争者,而不应当包括偶尔性挪用原告新闻报道的自媒体。
关键词
新闻报道
热点新闻挪用规则
版权
商誉
不正当竞争
Keywords
news report
hot news misappropriation
copyright
goodwill
unfair competition
分类号
D971.2 [政治法律—法学]
DD912.29 [政治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商标法中的更正广告制度及其启示
被引量:
2
5
作者
李国庆
机构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中原工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出处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0-116,共7页
基金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反不正当竞争法视域下的商誉保护研究》(14YJC820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美国更正广告制度最初仅仅是维护消费者利益的一种行政命令,其后扩大适用于因虚假广告引发的商誉侵权纠纷。美国法院既可判决被告发布更正广告,又可判决被告就原告已经发布或即将发布的更正广告的广告费用进行赔偿。当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已支付的更正广告费用时,法院一般认可原告已发布的更正广告之费用数额;当法院判决原告于判决后发布更正广告时,法院对此更正广告费用额度有一定限制。我国法律应当认可商标权人针对商誉侵害发布更正广告的权利,并让被告承担更正广告费用。
关键词
虚假宣传
商誉
更正广告
消除影响
Keywords
false propaganda
goodwill
corrective advertising
eliminate influence
分类号
D971.2 [政治法律—法学]
D923.4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传统自由概念与心性自由思想辨正
被引量:
1
6
作者
寇东亮
机构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教育部
人文
社科
重点
研究
基地
郑州大学公民教育
研究
中心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
中心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95,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中的公民意识教育研究>(12BKS05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自由是近现代以来令中国人纠结和困惑的理念,需要我们在反思和辨正中国传统自由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予以澄清和阐明。中国传统自由概念具有双重内涵:在"私"的层面即个体生存层面,自由即个人安然自在、恬静自得、悠闲自乐的内心感受、生活态度、人生理想或日常生活状态;在"公"的层面即正统思想与正式制度层面,自由即随情放纵、任意散漫、自私自用等态度或行为。心性自由是中国传统自由思想的内核,它蕴含一种关于人的自我发展辩证法,总体上是德性主义的。由于缺乏外在制度、法规等的保障,传统心性自由思想在其现实性上发生了某些变异:或者变异为自我作践的"心奴",或者变异为随波逐流的"任性",或者变异为玩世不恭的"放纵"。应在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统一中确认和保障现代人的心性自由。
关键词
自由
心性自由
中国
传统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以前”道“以后”
被引量:
2
7
作者
牛保义
机构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河南
大学英语语言文学
研究
中心
河南
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研究
所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19,共19页
基金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名词指称义的情景植入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3BYY00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讨汉语"以前"和"以后"语义概念化的认知机制。"以前""以后"既可以单用,又可以连用,即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或段落里。不管是单用的"以前"或"以后",还是"以前""以后"连用,其语义概念化都必须有一个时间参照点。这样的参照点可以是隐性的、交际双方默认的说话时间,还可以是显性的、句子中明确提到的某一具体时间或某一具体事件发生的时间。不同的是,"以前"和"以后"连用的句子可以选取相同或不同的参照点。"以前""以后"单用,使用"以前"的句子是以后事件发生的时间为参照点,凸显先事件;使用"以后"的句子是以先事件发生的时间为参照点,凸显后事件。"以前"和"以后"连用的句子,常常凸显先事件和后事件的不同或对立,或是锁定两事件发生的时间区间。"以前"的语义概念化,是以说话时间或句子提及的时间的起点、句子提及的事件开始的时间为参照点,逆时间流动方向,将说话时间或句子提及的时间之前、句子提及的事件开始之前的时间感知为"以前"。"以后"的语义概念化,是以说话时间或句子提及的时间的终点、句子提及的事件结束的时间为参照点,顺时间流动方向,将说话时间或句子提及的时间之后、句子提及的事件结束之后的时间感知为"以后"。"以前"和"以后"语义概念化的认知特征可以抽象为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时间感知原则",即时间的流动是单向的,语言对时间的感知可以是双向的。
关键词
以前
以后
参照点
顺时感知
逆时感知
Keywords
yiqian
yihou
reference point
along-flow-of-time conceptualization
against-flow-of-time conceptualization
分类号
H031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萧唱和诗考述——以建康诗为中心
被引量:
2
8
作者
陆路
机构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流寓文化
研究
中心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
研究
中心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1-213,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汉魏六朝诗地理考”(项目号:19FZWB056)
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北朝元氏文学家族研究”(项目号:2018BWY027)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市中华典籍与国家文明重点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文摘
四萧即萧衍、萧统、萧纲、萧绎,是梁代文学的核心人物,与臣僚诗歌唱和是他们文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亦是他们实践文学观、提高文学才能的重要途径。四萧及其臣僚的唱和诗绝大多数是新体诗,在论佛理、谈治道等比较庄重的题材以及需要铺叙的内容时,会采用五古长篇。四萧与其臣僚的唱和诗推进了五言诗的格律化。对咏物、闺情以及宫中生活等的描绘,促进了诗歌向深处、细处开掘的描写能力。同题唱和则可增加对某一事物的描写角度,拓展表现层面。凡此种种,皆有助于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建康是四萧及其臣僚唱和诗的主要创作地,以建康诗为中心考索四萧与其臣僚的唱和诗,可为四萧及其相关臣僚的生平、四萧文学观、宫体诗等研究提供某些基础。
关键词
四萧
唱和诗
建康
文学地理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党大国典礼:爱国主义教育“大思政课”的范式特征和实践探索
9
作者
郑卫丽
赵淑杰
机构
河南
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道德与文明
研究
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6-28,69,共4页
基金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大思政课’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时代话语建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1SJGLX42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人百年伦理精神研究”(项目编号21&ZD0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大党大国典礼庆祝活动通过构建宏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叙事图景,彰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强大的时代动员力,凝聚起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磅礴伟力;在其现实性上,具有遵循整体性、注重全民性、强化政治性、贯穿情感性、突出文化性等范式特征,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大思政课”从“共同感”培育向共同体打造的价值升华,深化了人们爱国情感向爱国理性的转化超越。
关键词
大党大国典礼
爱国主义教育
范式革新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饭圈青年主体意识及其重构研究
高中建
姜泽慧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新闻报道之著作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李国庆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商业诋毁诉讼的赔礼道歉和消除影响责任
李国庆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美国新闻报道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及启示
李国庆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美国商标法中的更正广告制度及其启示
李国庆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传统自由概念与心性自由思想辨正
寇东亮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说“以前”道“以后”
牛保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四萧唱和诗考述——以建康诗为中心
陆路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大党大国典礼:爱国主义教育“大思政课”的范式特征和实践探索
郑卫丽
赵淑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