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文建国 冯锦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3-736,共4页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由肾脏分泌的一种活性糖蛋白,作用于骨髓中红系造血祖细胞,能促进其增殖、分化。1977年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尿液中分离提纯得到EPO后[1],人们第一次能够用重组人EPO治疗慢性肾脏病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由肾脏分泌的一种活性糖蛋白,作用于骨髓中红系造血祖细胞,能促进其增殖、分化。1977年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尿液中分离提纯得到EPO后[1],人们第一次能够用重组人EPO治疗慢性肾脏病贫血和化疗导致的非髓性恶性肿瘤相关的贫血。近年来研究[2-3]发现其不仅具有促进骨髓造血作用,还有一系列非造血作用,如抗炎、抗凋亡、抗氧化应激等。作者针对EPO研究的新进展及其在临床的应用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低氧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及其对内源性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华 张文进 +7 位作者 关方霞 田毅 郭伟旭 宗盛华 徐丹 胡祥 Eileen Shen 杨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0-882,共3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在脊髓损伤(SCI)后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其对内源性细胞增殖的潜在影响。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46只,以改良Allen′s法制备脊髓T9节段挫伤模型,用...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在脊髓损伤(SCI)后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其对内源性细胞增殖的潜在影响。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46只,以改良Allen′s法制备脊髓T9节段挫伤模型,用评估后肢的运动功能,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图像分析法观察GFAP,Nestin的表达情况。结果:hUCMSCs组在移植后行为学评分(BBB)明显高于PBS组(P<0.05),且损伤腔隙比PBS组更小(P<0.05);移植组中BrdU阳性细胞比对照组增加显著。结论:hUCMSC促进内源性细胞的增殖,有助于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内源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IF-1α和AQP1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红 李真珍 +2 位作者 王志永 赵阿红 高冬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5-338,共4页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水通道蛋白1(AQP1)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ESCC及其相应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HIF-1α和AQP1蛋白的表达。结果:ESCC组织中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6...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水通道蛋白1(AQP1)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ESCC及其相应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HIF-1α和AQP1蛋白的表达。结果:ESCC组织中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6%(50/62),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19.4%(12/62)(χ2=30.083,P<0.001),并与ESCC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9.939、6.681和5.787,P均<0.05);ESCC组织中AQP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1.3%(38/62),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38.7%(24/62)(χ2=4.900,P=0.029),与ESCC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9.102、9.836和8.020,P均<0.05);ESCC组织中HIF-1α与AQP1蛋白的表达有关联(rP=0.292,P=0.016)。结论:高表达的HIF-1α和AQP1与ES-CC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1 缺氧诱导因子1Α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症状原发性夜遗尿患儿自然灌注和人工灌注尿动力学表现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源 文建国 +3 位作者 王庆伟 刘会范 齐艳 张瑞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35-937,共3页
目的 :比较单一症状原发夜遗尿 (PMNE)患儿的自然灌注 (NF)和人工灌注 (AF)尿动力学表现。方法 :4 7例PMNE患儿 ,男 30例 ,女 17例 ,年龄 6~ 14 (9.6± 2 .3)岁。先后分别进行NF尿动力学检查和AF尿动力学检查 (灌注速度 10ml/min)... 目的 :比较单一症状原发夜遗尿 (PMNE)患儿的自然灌注 (NF)和人工灌注 (AF)尿动力学表现。方法 :4 7例PMNE患儿 ,男 30例 ,女 17例 ,年龄 6~ 14 (9.6± 2 .3)岁。先后分别进行NF尿动力学检查和AF尿动力学检查 (灌注速度 10ml/min)。比较 2次检查结果。结果 :NF和AF尿动力学的最大逼尿肌压、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残余尿量、膀胱顺应性、最大尿流率、膀胱不稳定收缩发生率、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发生率和排尿后收缩发生率 2次检查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最大膀胱容量和排尿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NF和AF分别检出低膀胱容量4 3例 (91% )和 38例 (81% ) ;NF和AF分别检出低膀胱顺应性 17例 (36 % )和 16例 (34%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 小儿 遗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二肽基肽酶Ⅳ蛋白和mRNA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梦真 乔玉环 索振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二肽基肽酶Ⅳ(DPPⅣ)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对31例新鲜卵巢癌组织进行处理,准确地获取较纯的卵巢癌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DPPⅣ蛋白和mRNA...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二肽基肽酶Ⅳ(DPPⅣ)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对31例新鲜卵巢癌组织进行处理,准确地获取较纯的卵巢癌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DPPⅣ蛋白和mRNA的表达,同时选取9例正常卵巢组织作为对照。结果:28例(90.32%)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检测到相对分子量200000~220000DPPⅣ蛋白;29(93.54%)例扩增出228bp的DPPⅣ mRNA。卵巢癌组织中DPPⅣ蛋白和mRNA含量分别为(1.49±0.36)和(1.28±0.31),高于正常卵巢组织的(0.48±0.29)和(0.5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90、6.23,P均<0.05)。DPPⅣ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蛋白:F值分别为8.58,9.15,t=1.65;mRNA:F值分别为7.02、7.31,t=1.87,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DPPⅣ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卵巢癌的检测指标及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基肽酶Ⅳ 卵巢上皮性肿瘤 显微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立骨化醇抑制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组织炎性反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卢从群 刘章锁 +1 位作者 张方兴 郭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3275-3280,共6页
目的利用2型糖尿病肾病db/db小鼠模型,探讨维生素受体激动剂帕立骨化醇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组织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2015年1—11月,将60只雄性5周龄SPF级C57BLKS/J db/db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b/db-对照组(N组,n=20)、db/db-... 目的利用2型糖尿病肾病db/db小鼠模型,探讨维生素受体激动剂帕立骨化醇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组织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2015年1—11月,将60只雄性5周龄SPF级C57BLKS/J db/db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b/db-对照组(N组,n=20)、db/db-二甲基亚砜组(D组,n=20)、db/db-帕立骨化醇组(P组,n=20),同窝出生的db/m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n=20)。10周龄时P组小鼠腹腔注射0.3μg/kg帕立骨化醇,隔日1次,D组小鼠腹腔注射与P组等量的二甲基亚砜+0.9%氯化钠溶液,N组和C组小鼠不做处理。干预12周后测定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留取肾组织并进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检测炎性因子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干预12周后,4组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N组、D组和P组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水平和24 h尿蛋白定量高于C组,P组小鼠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N组和D组(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C组肾小球及肾小管结构完整清晰;N组和D组可见肾小管间质局部炎性细胞浸润,与C组比较,炎性反应明显;P组肾脏病理改变较N组和D组减轻,炎性反应减轻。4组IL-6、TNF-α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N组、D组、P组IL-6、TNF-α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C组,P组IL-6、TNF-α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N组和D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N组和D组肾组织IL-6、TNF-α表达上调;而P组肾组织IL-6、TNF-α表达较N组和D组下调。结论帕立骨化醇可减轻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组织炎性反应,且该作用可能不依赖于降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帕立骨化醇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H3受体降低电激发收缩的小鼠成肌细胞胞浆中钙离子浓度 被引量:1
7
作者 齐麟 冯晓 +5 位作者 陈燕 薛瑞 张凤 王素云 孙素珂 文建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5-1119,1124,共6页
目的:探讨组胺H3受体(H3R)在小鼠成肌细胞C2C12成肌分化过程及分化后的横纹肌细胞中的表达和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诱导C2C12细胞成肌分化,测量H3R和分化晚期标志物肌球蛋白重链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化过程中加入H3R拮抗剂ciproxifan,测... 目的:探讨组胺H3受体(H3R)在小鼠成肌细胞C2C12成肌分化过程及分化后的横纹肌细胞中的表达和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诱导C2C12细胞成肌分化,测量H3R和分化晚期标志物肌球蛋白重链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化过程中加入H3R拮抗剂ciproxifan,测量分化早期标志物desmin、中期标志物myogenin和肌球蛋白重链mRNA的表达。Fluo-4结合剂标记分化后的横纹肌胞内钙离子,测量双极交流电200 m A刺激下,H3R激动剂甲基组胺(RMe HA)对胞浆中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H3R和肌球蛋白重链在成肌分化过程中表达量逐渐增加。Ciproxifan在成肌分化过程中对3种分化标志物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RMe HA在浓度10 nmol/L^100μmol/L刺激细胞5~20 min,可呈钟形降低因交流电引起的肌浆钙离子浓度的升高(P<0.05),其中RMe HA 100 nmol/L在10 min和20 min对电刺激细胞中Ca2+的抑制百分率最高。相同浓度的RMe HA在20 min和10 min时对Ca2+的抑制率比其在5 min时高(P<0.05)。结论:H3R可能在成肌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不大,而在分化成熟细胞中可以降低电刺激引起的胞浆钙离子浓度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肌分化 组胺H3受体 电刺激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