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挤压温度对Al-25%Mg_(2)Si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管富强 郭学锋 崔红保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16,共7页
用熔铸法制备高增强相质量分数的Al-25%Mg2Si复合材料。在300~400℃挤压温度、2.64∶1挤压比和0.001 m/s挤压速度下,获得热挤压材料。利用OM、SEM和XRD分析材料的相和显微组织以及对应的抗弯性能。结果表明:铸态组织由枝晶状或漏斗状初... 用熔铸法制备高增强相质量分数的Al-25%Mg2Si复合材料。在300~400℃挤压温度、2.64∶1挤压比和0.001 m/s挤压速度下,获得热挤压材料。利用OM、SEM和XRD分析材料的相和显微组织以及对应的抗弯性能。结果表明:铸态组织由枝晶状或漏斗状初生Mg2Si(Mg2Sip)、片状共晶Mg2Si(Mg2Sie)和α-Al组成;挤压变形后,Mg2Sip钝化破碎,Mg2Sie片或Mg2Sie颗粒间距增大,部分Mg2Sie被破碎为点状或短棒状;由于增强相的破碎和孔隙率降低,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大幅提高,随挤压温度的降低,增强相Mg2Si的破碎效果更显著,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不断升高,最大为183 MPa,而塑性先升后降,在360℃达到最大值,为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_(2)Si复合材料 挤压温度 显微组织 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Sn基合金沉淀强化研究进展
2
作者 马云飞 杨文朋 +2 位作者 金垒 陈亮 崔红保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47-453,共7页
Mg-Sn基合金是应用前景广阔的时效强化型合金,添加合金元素可以细化Mg_(2)Sn沉淀相,并增强其时效强化效果,合金化元素选择及添加量是优化Mg-Sn合金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总结了6种有理和9种无理的Mg_(2)Sn与Mg基体的取向关系,具有有... Mg-Sn基合金是应用前景广阔的时效强化型合金,添加合金元素可以细化Mg_(2)Sn沉淀相,并增强其时效强化效果,合金化元素选择及添加量是优化Mg-Sn合金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总结了6种有理和9种无理的Mg_(2)Sn与Mg基体的取向关系,具有有理取向的Mg_(2)Sn沉淀位于基面呈板状和棒状,而无理取向的Mg_(2)Sn沉淀为非基面的板状和盘状。结合形貌和取向,进一步综述合金元素对Mg_(2)Sn沉淀相形核和生长的影响规律,其中Al、Zn元素促使非基面Mg_(2)Sn相析出;Ag、Na元素为Mg_(2)Sn相提供更多的形核位点;Ca和Y元素形成高熔点的三元相,时效效果不理想。基于研究现状,展望了Mg-Sn基合金研究趋势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Sn合金 沉淀强化 合金化 取向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削液扰动对BTA深孔加工系统横向振动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武 霍博义 +1 位作者 黄丹 赵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4-192,共9页
为探究切削液扰动下BTA深孔镗削系统横向振动频率的影响,通过建立BTA深孔镗杆系统计及内、外切削液流固耦合及其自由液面效应的横向振动模型,解析系统不同情况下的横向振动的一、二阶频率表达式,并以不同情况下,深孔镗杆内、外切削液的... 为探究切削液扰动下BTA深孔镗削系统横向振动频率的影响,通过建立BTA深孔镗杆系统计及内、外切削液流固耦合及其自由液面效应的横向振动模型,解析系统不同情况下的横向振动的一、二阶频率表达式,并以不同情况下,深孔镗杆内、外切削液的横截面面积及其对深孔镗杆的附加质量来表征对应的自由液面变化,通过计算,明确了BTA深孔镗杆的横向振动频率对切削液流速、轴向力的敏感性及其运动转换趋势。BTA深孔镗杆横向振动频率对轴向力的敏感性规律为:在共振脊区域,在内、外切削液都无自由液面时最大;内、外切削液都有自由液面时最小;在共振翅区域,只内切削液有自由液面时最大,内、外切削液都无自由液面时最小。BTA深孔镗杆横向振动频率对切削液流速的敏感性规律为:在共振脊区域,只内切削液有自由液面时最大,内、外切削液都无自由液面时最小;在共振翅区域,内、外切削液都无自由液面时最大,只内切削液有自由液面时最小。系统在切削液流速、轴向力达到临界等效值时,发生弯曲或屈曲;在静力失稳后,系统将会在更高的切削液流速值以混阶模态形式发生耦合颤振等复杂运动。该研究结果可为BTA深孔镗削加工的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A深孔加工 自由液面 横向振动频率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流在镁合金加工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徐志超 吴涛 +3 位作者 郭学锋 杨文朋 樊建峰 肖思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67-176,共10页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比重轻、比强度高、电磁屏蔽性能好、抗震性好、易加工、可回收利用以及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良好等特点,在数码、交通和生物医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镁的晶体结构为密排六方结构,在室温下可...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比重轻、比强度高、电磁屏蔽性能好、抗震性好、易加工、可回收利用以及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良好等特点,在数码、交通和生物医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镁的晶体结构为密排六方结构,在室温下可启动的滑移系少,塑性变形能力较差,这成为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关于改善合金加工性能的研究已经广泛开展。研究较多的是通过对塑性加工工艺进行优化来提高合金的成形以及综合力学性能,如大塑性变形、半固态加工、电辅助成形等。其中,电辅助成形是利用电塑性效应,提高合金在加工过程中的塑性,降低变形抗力,同时还能有效节约能源,是实现难变形材料精准成形、提高材料综合性能的绿色加工技术。本文对脉冲电流在镁合金加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系统探讨了当前变形镁合金的加工方法与力学性能,分析了当前制约变形镁合金发展的因素,重点讨论了电塑性效应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国内外电塑性效应在镁合金加工中的研究现状,举例说明了脉冲电流在镁合金轧制、冲压等工艺中的应用。最后,从电塑性效应、止裂效应、极性效应三方面出发,重点综述了脉冲电流在金属塑性加工中的微观作用机理,并对脉冲电流在镁合金中的加工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电塑性效应 塑性加工 极性效应 止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Zn系合金沉淀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诗蒙 杨文朋 +2 位作者 崔红保 郭学锋 孙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12-315,共4页
Mg-Zn系合金因具有显著的沉淀硬化效果,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结构材料之一。通过微合金化调控沉淀相行为、增加沉淀密度并减少颗粒间距,可进一步增强其沉淀硬化效果。微合金化元素可分为稀土、碱土以及其他元素,其中稀土元素可使沉淀相密... Mg-Zn系合金因具有显著的沉淀硬化效果,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结构材料之一。通过微合金化调控沉淀相行为、增加沉淀密度并减少颗粒间距,可进一步增强其沉淀硬化效果。微合金化元素可分为稀土、碱土以及其他元素,其中稀土元素可使沉淀相密度增加,碱土元素不仅能增加沉淀相密度,还能细化第二相,其他微合金化元素可在时效过程中提高沉淀相形核率,并加速沉淀过程。本文综述了Mg-Zn系合金沉淀行为的析出热力学以及析出序列的研究进展,归纳了微合金化元素对沉淀强化的作用,展望了Mg-Zn沉淀镁合金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ZN合金 热力学 沉淀 微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