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概况及新型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周莉 王永 +2 位作者 王法云 朱海华 张立攀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共4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食品中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最普遍的原因之一,感染后可引起人食物中毒、急性肠胃炎和动物腹泻等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安全及健康。因此研究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性及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对及时...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食品中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最普遍的原因之一,感染后可引起人食物中毒、急性肠胃炎和动物腹泻等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安全及健康。因此研究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性及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对及时有效控制病原菌传播、预防食物中毒,减少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菌S-pMS02发酵制备磷脂酶D的关键技术研究
2
作者 王鋆坦 朱海华 +5 位作者 张梦雪 郭碧珊 许君 刘红伟 王法云 王慧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8-144,共7页
实验室前期构建了重组链霉菌菌株S-pMS02用于高效分泌表达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但是其PLD产量依然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PLD产量,该研究对S-pMS02的最佳产酶条件进行了探索,并改进了制备工艺。结果显示,该菌... 实验室前期构建了重组链霉菌菌株S-pMS02用于高效分泌表达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但是其PLD产量依然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PLD产量,该研究对S-pMS02的最佳产酶条件进行了探索,并改进了制备工艺。结果显示,该菌株最适发酵产酶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硫酸铵酪蛋白氨基酸复合物,此外1.5 g/L的Mg^(2+)能显著提高PLD的产量。在接种孢子浓度为1×10^(5)个/mL,发酵温度为32℃,发酵6 d时PLD酶活力达到最高,为25.56 U/mL。通过在发酵制备过程中使用剪切搅散和保温装置,进一步将PLD产量提升至33 U/mL,为最初的2倍。该研究的结果为促进PLD的生产以及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D 重组链霉菌 发酵优化 单因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细胞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吕微 伍季 付有利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76-78,共3页
综述了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其固定化制备、载体的特性、固定化的方法,并介绍了该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固定化细胞技术 细胞工程 食品工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干制品中铜含量的微分电位溶出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向力 王法云 +2 位作者 章建军 竹磊 关炳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4-105,114,共3页
研究了微分电位溶出技术测定蔬菜干制品中铜含量新的测定方法,对影响检测结果的底液 pH值、沉积电位、平衡电位、沉积时间、平衡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实验结果表明,铜的线性测定范围为0~1600 ng,相关系数r=0.9976,铜的检出限为0.... 研究了微分电位溶出技术测定蔬菜干制品中铜含量新的测定方法,对影响检测结果的底液 pH值、沉积电位、平衡电位、沉积时间、平衡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实验结果表明,铜的线性测定范围为0~1600 ng,相关系数r=0.9976,铜的检出限为0.85 ng/mL。该法测定蔬菜干制品中铜含量的结果与石墨原子吸收法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电位溶出 蔬菜干制品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田土壤中抗铅菌株筛选及其吸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邵云 郝真真 +4 位作者 王海磊 李向力 王文斐 陈静雯 王敬婼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9-205,共7页
为研究铅污染土壤中微生物对重金属铅的耐受性及去除效果,从铅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出2株抗铅菌株(BY-10和FB-6),研究其对铅的吸附特性、最佳生长条件,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BY-10和FB-6分别为蜡状芽孢杆菌和团青霉。它们对... 为研究铅污染土壤中微生物对重金属铅的耐受性及去除效果,从铅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出2株抗铅菌株(BY-10和FB-6),研究其对铅的吸附特性、最佳生长条件,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BY-10和FB-6分别为蜡状芽孢杆菌和团青霉。它们对铅的耐受质量浓度分别高达1 700,2 500 mg/L。菌株的生长条件范围较广,蜡状芽孢杆菌最适温度为35℃,团青霉最适温度为30℃;最适p H值均为7;最适装液量均为80~100 m L(250 m L摇瓶)。在初始铅质量浓度为0~600 mg/L内,随着浓度增加,菌株生长逐渐减缓,在≥400 mg/L的铅培养液中,团青霉与蜡状芽孢杆菌相比对铅的耐受性较强。在铅质量浓度一定时,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菌株对铅的吸附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生物吸附量表现出同样趋势。而生长时间一定时,随着铅质量浓度的不断升高,菌株的吸附率逐渐降低,生物吸附量呈上升趋势。在铅质量浓度为150 mg/L时,蜡状芽孢杆菌和团青霉对铅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66.25%和74.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 抗铅菌株 筛选鉴定 生长条件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分电位溶出法同时测定食品中铅、锡
6
作者 李建军 晁娅楠 +2 位作者 张勋 吴拥军 屈凌波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160-163,共4页
利用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以0.09mol/L草酸、7.5×10^-5mol/L中性红为底液,同时测定了4种样品中的铅、锡含量,二元素峰电位分别为-0.52V和一0.62V(VSSCE),铅、锡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100.0ng/mL、5.0~250.0ng/m... 利用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以0.09mol/L草酸、7.5×10^-5mol/L中性红为底液,同时测定了4种样品中的铅、锡含量,二元素峰电位分别为-0.52V和一0.62V(VSSCE),铅、锡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100.0ng/mL、5.0~250.0ng/mL.当富集时间为60s时,铅、锡的检出限分别为2ng/mL和5ng/mL.将此法应用于测定食品中痕量铅和锡,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电位溶出法 测定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对细菌ATP提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伍季 朱海华 +1 位作者 章建军 董建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124-125,共2页
通过研究几种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在ATP生物发光法中不同浓度、不同提取时间对细菌ATP的提取效果,确定了浓度为0.2%的苯扎氯铵(BAC)提取细菌ATP 2 min,检测发光值效果最佳;与传统的TCA法进行对比,BAC法对细菌ATP的提取率更高。
关键词 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 生物发光法 ATP提取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二次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面粉中镉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伍季 章建军 李向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0-101,共2页
建立了采用二次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面粉中镉含量的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线性范围为0~16ng,检出限为0.24ng/ml,RSD为1.2%(n=7)。该法测定的面粉中镉含量与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的结果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二次微分电位溶出法 面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固态食品中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章建军 朱海华 +3 位作者 尹红娜 李娜 任钊 王慧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75-80,共6页
对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固态食品中铜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详细分析方法的不确定度来源及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程度,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按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通用规则,建立数学模型,从天平称取质量、标准溶液配制、检... 对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固态食品中铜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详细分析方法的不确定度来源及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程度,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按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通用规则,建立数学模型,从天平称取质量、标准溶液配制、检测仪器、重复性实验等多方面分析检验检测过程中不确定度的分量和来源,对影响结果不确定度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当取样量为0.3000 g,k=2(95%置信度),样品中铜含量为X=(3.42±0.16)mg/kg。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固态食品中铜的含量,检测仪器带来的不确定度最大,天平称量带来的不确定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固态食品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降低方便面酱料成本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立攀 胡桂芳 +2 位作者 罗蓓蓓 尹红娜 张亚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8-110,共3页
成本控制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管理课题,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战略问题。企业无论采取何种改革、激励措施都代替不了强化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这一工作。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保证方便面酱料品质(酱香浓郁,口味达到设计要求;... 成本控制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管理课题,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战略问题。企业无论采取何种改革、激励措施都代替不了强化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这一工作。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保证方便面酱料品质(酱香浓郁,口味达到设计要求;保质期达到设计要求;室温下稠度适中,状态符合包装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方便面酱料含水量,提高酱料的出品率,最终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便面酱料 生产成本 品质 出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食品中铅含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红伟 伍季 +1 位作者 李向力 吕微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8期106-107,110,共3页
通过对pH值、电沉积电位、平衡电位和时间的优化,建立了二次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食品中铅含量.结果表明:该法测定食品样品与国家标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无显著性差异,线性范围0~21ng/mL,检出限0.59ng/mL,RSD<3%(n=7).
关键词 二次微分电位溶出法 食品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分电位溶出法直接测定食醋中铅的含量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建军 晁娅楠 +1 位作者 张勋 屈凌波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15-17,共3页
采用微分电位溶出法对食醋中铅的含量进行直接测定,确定最佳条件为:介质采用0.1mol/L的盐酸,富集电位为-1.1 V,清洗电位为-0.05 V,电位上限-0.8 V,电位下限-0.2 V,富集时间为100 s.此法的应用测试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微分电位溶出法 铅含量 食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饮用水中砷含量 被引量:3
13
作者 章建军 章银良 李向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8614-8615,8635,共3页
[目的]为砷的检测寻求一种快速、简便的新方法。[方法]研究在铜离子存在条件下,通过玻碳悬汞电极测定饮用水中砷含量,考查了电沉积电位、电沉积时间、平衡电位、平衡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铜离子浓度范围为42.8-57.145 ng/ml;随... [目的]为砷的检测寻求一种快速、简便的新方法。[方法]研究在铜离子存在条件下,通过玻碳悬汞电极测定饮用水中砷含量,考查了电沉积电位、电沉积时间、平衡电位、平衡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铜离子浓度范围为42.8-57.145 ng/ml;随着电沉积电位、平衡电位的增大,底液空白和加标液的峰高及差比值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电沉积时间、平衡时间的增加,底液空白和加标液的峰高先增大后趋向平缓,而其差比值先增大后减小;当电沉积电位为-1.1 V、电沉积时间为100 s、平衡电位为-0.7 V、平衡时间为30 s时,测定结果最好。测定砷的线性范围为0-200 ng,回收率为93.2%-105.4%,相对标准偏差为2.35%。[结论]该法操作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电位溶出法 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大米中砷含量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红伟 章建军 李向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43-145,共3页
采用微波消解-微分电位溶出法对大米中砷进行测定。结果:测定砷的线性范围为0~200 ng,回收率为93.2%~105.4%,相对标准偏差为2.35%。该法操作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 微波消解 微分电位溶出法 大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微分电位溶出法同时测定蔬菜中铅、镉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红伟 章建军 李向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7-78,108,共3页
采用微波消解-微分电位溶出法对蔬菜中铅、镉同时进行测定。结果:铅、镉同时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2、0~16 ng,回收率为93.2%~105.4%,相对标准偏差为2.3%~3.6%。该法操作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 微波消解 微分电位溶出法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酶D特性及其在磷脂酰丝氨酸合成中的应用
16
作者 郭碧珊 张梦雪 +5 位作者 王鋆坦 杜瑞 朱海华 许君 王法云 王慧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86-492,共7页
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是一种新资源食品,在自然界中含量稀少,提取困难。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是生物酶法制备磷脂酰丝氨酸的关键合成酶。本文主要介绍了PLD的分子结构特点、催化机理及酶活特性,并总结了目前PS... 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是一种新资源食品,在自然界中含量稀少,提取困难。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是生物酶法制备磷脂酰丝氨酸的关键合成酶。本文主要介绍了PLD的分子结构特点、催化机理及酶活特性,并总结了目前PS的制备方法,重点对PLD酶催化制备磷脂酰丝氨酸的研究进展及反应体系进行了论述,并对催化制备PS反应体系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为深化酶法技术制备PS的研究提供参考,以此推动新资源食品PS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丝氨酸 磷脂酶D 制备方法 酶转化 新资源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二次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蔬菜中痕量铅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向力 章建军 朱海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341-3341,3372,共2页
建立了二次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蔬菜中铅含量的新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如pH值、电沉积电位、平衡电位等。结果表明,铅的线性测定范围为0~160 ng,相关系数r=0.999 9,铅的检出限为0.59 ng/ml。该法测定蔬菜中铅含量的结果与石墨原子吸收法... 建立了二次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蔬菜中铅含量的新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如pH值、电沉积电位、平衡电位等。结果表明,铅的线性测定范围为0~160 ng,相关系数r=0.999 9,铅的检出限为0.59 ng/ml。该法测定蔬菜中铅含量的结果与石墨原子吸收法在0.05水平上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微分电位溶出法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异甘露聚糖酶菌株的复合诱变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永 田春华 +1 位作者 竹磊 朱海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113-115,共3页
利用紫外线照射法、硫酸二乙酯(DES)法6、0Co-γ射线辐照法对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SKS4进行复合诱变处理,筛选到了1株产异甘露聚糖酶的蜡样芽孢杆菌SKS4360,使其发酵液酶活从1004 U/mL提高到2026.6 U/mL,而且其酶活力表现稳定。
关键词 复合诱变 异甘露聚糖酶 蜡样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酸钾化学发光体系检测过氧化苯甲酰 被引量:7
19
作者 胡二坤 伍季 付有利 《粮油食品科技》 2008年第1期55-57,共3页
采用高锰酸钾一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测定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研究发现加入过氧化苯甲酰能增强该体系的化学发光。过氧化苯甲酰浓度在0—10×10^-5g/mL范围内与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3,检出限为8... 采用高锰酸钾一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测定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研究发现加入过氧化苯甲酰能增强该体系的化学发光。过氧化苯甲酰浓度在0—10×10^-5g/mL范围内与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3,检出限为8×10^-9g/mL。对浓度为3×10^-5g/mL的过氧化苯甲酰平行测定20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过氧化苯甲酰 高锰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异甘露聚糖酶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法云 竹磊 +1 位作者 田春华 朱海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18661-18663,共3页
[目的]确定SKS4的最佳发酵产酶条件。[方法]以SKS4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SKS4的最佳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在酵母多糖浓度为5.0%,氮源浓度为0.4%,培养基初始pH值为7.0,接种量为4.0%,装液量为40 ml/500 ml,培养温度为3... [目的]确定SKS4的最佳发酵产酶条件。[方法]以SKS4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SKS4的最佳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在酵母多糖浓度为5.0%,氮源浓度为0.4%,培养基初始pH值为7.0,接种量为4.0%,装液量为40 ml/500 ml,培养温度为37℃时,蜡样芽孢杆菌SKS4产生的异甘露聚糖酶活力达2 185 U/ml。[结论]建立了最佳的SKS4产酶发酵条件,获得了较高的酶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露聚糖酶 蜡样芽孢杆菌 优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