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型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结构性能及相转变机理研究
1
作者 刘永超 孙长红 +4 位作者 晋玉霞 丁紫阳 白玲 田谋锋 张磊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25-229,235,共6页
从聚丙烯(PP)与弹性体的均相体系出发,利用在硫化过程中微相分离机理,研制出了微相分离型PP热塑性弹性体(MS-PTPE),并研究了MS-PTPE的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MS-PTPE是以弹性体为连续相,PP为分散相,且PP相中穿插有橡胶小颗粒,两... 从聚丙烯(PP)与弹性体的均相体系出发,利用在硫化过程中微相分离机理,研制出了微相分离型PP热塑性弹性体(MS-PTPE),并研究了MS-PTPE的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MS-PTPE是以弹性体为连续相,PP为分散相,且PP相中穿插有橡胶小颗粒,两相之间界面模糊,PP和弹性体间有化学键连接,PP相畴均匀分布、尺寸细小,具有典型的“海-岛”结构;MS-PTPE中PP未发育成球状晶粒,而是发育为连接成片的细晶粒区,弹性体的含量、两种弹性体的配比对MS-PTPE中PP结晶细化程度有显著的影响;当MS-PTPE中橡塑比为70∶30时,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当PP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逐渐提高(即PP的MFR降低)时,MS-PTPE的力学性能各项指标呈现增加态势。提高PP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试验样品的拉伸强度、100%定伸应力、弹性模量均表现出增大的趋势,扯断伸长率几乎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相分离 聚丙烯 热塑性弹性体 形态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DPE/EPDM/SBR复合改性剂增韧RHDPE的研究
2
作者 刘永超 孙长红 +1 位作者 刘恒源 张磊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24,共4页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回收聚乙烯(RHDPE)复合材料,探究了阻聚剂不同种类和用量对其改性剂(RHES)化学成分、熔体流动速率和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HES中交联物多于接枝物;阻聚剂种类及用量对RHES流动性影响显著;当二甲基亚砜(DM...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回收聚乙烯(RHDPE)复合材料,探究了阻聚剂不同种类和用量对其改性剂(RHES)化学成分、熔体流动速率和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HES中交联物多于接枝物;阻聚剂种类及用量对RHES流动性影响显著;当二甲基亚砜(DMSO)用量为1.9%时,RHDPE/RHES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冲击强度提高到8.48倍,拉伸屈服应力和弯曲弹性模量保持率分别为86.6%和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高密度聚乙烯 橡胶 阻聚剂 结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量子点结构模型建立及其表面物化性能调控
3
作者 康杰 丁紫阳 +2 位作者 潘全喜 朱彦敏 宋月鹏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33,42,共7页
以氢氟酸、硝酸及分析纯硫酸组成的混合液为腐蚀剂,通过简单的化学腐蚀法制备碳化硅量子点。对量子点粉末进行FTIR及XRD测试,分析计算其结构与晶格参数,讨论了SiC量子点制备过程中一步法完成表面亲有机基团耦合的机理,而后基于密度泛函... 以氢氟酸、硝酸及分析纯硫酸组成的混合液为腐蚀剂,通过简单的化学腐蚀法制备碳化硅量子点。对量子点粉末进行FTIR及XRD测试,分析计算其结构与晶格参数,讨论了SiC量子点制备过程中一步法完成表面亲有机基团耦合的机理,而后基于密度泛函数理论下SiC量子点表面亲有机基团吸附机理计算的模拟结果建立了其表面模型。结果表明:腐蚀法制备的SiC量子点属3C型FCC晶系,晶体结构常数为a=b=c=0.4356 nm,α=β=γ=90°,V=0.08276 nm^(3),检测到表面羟基、羧基及巯基等亲有机基团能够以化学键的结合形式稳固在碳化硅量子点表面,相应的化学吸附能依次为5.51 eV、4.32 eV、4.85 eV,最后从能量及态密度两方面对成键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量子点 FTIR 晶格参数 表面模型 键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DPE/RHES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及热性能研究
4
作者 刘永超 丁紫阳 +2 位作者 孙为云 孙长红 张磊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25年第4期4-7,共4页
以回收高密度聚乙烯(RHDPE)为基体、自制复合改性剂(RHES)为增韧剂,采用机械熔融共混方式制备了RHDPE/RHES复合材料,研究了其流变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熔体黏度随橡胶含量增加明显增大,牛顿指数比RHDPE的低,呈现假塑性流体;... 以回收高密度聚乙烯(RHDPE)为基体、自制复合改性剂(RHES)为增韧剂,采用机械熔融共混方式制备了RHDPE/RHES复合材料,研究了其流变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熔体黏度随橡胶含量增加明显增大,牛顿指数比RHDPE的低,呈现假塑性流体;与RHDPE相比,复合材料熔点稍低,结晶度降低;复合材料结晶起始温度、结晶峰峰顶温度和结晶终止温度都比RHDPE高,并且随着橡胶含量增大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高密度聚乙烯 复合改性剂 流变行为 热性能 结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