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芒雀麦在单播及混播下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郭孝 郭良兴 刘党标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62-65,共4页
通过无芒雀麦单播以及与苜蓿的混播试验,分析在不同播种条件下,牧草营养与产量的动态变化,为该草的合理化利用提供依据。在无芒雀麦单播和混播的播种量分别为22.5 kg/hm2和15.8 kg/hm2的情况下,分别测定不同生育期牧草的生物量和营养指... 通过无芒雀麦单播以及与苜蓿的混播试验,分析在不同播种条件下,牧草营养与产量的动态变化,为该草的合理化利用提供依据。在无芒雀麦单播和混播的播种量分别为22.5 kg/hm2和15.8 kg/hm2的情况下,分别测定不同生育期牧草的生物量和营养指标,分析在不同播种条件下牧草生产和营养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混播能促进无芒雀麦的生长,对苜蓿生长影响不大,成熟期混播牧草的干生物量为1 137.45 g/m2,比无芒雀麦单播提高了11.16%(P<0.05);(2)混播能提高牧草营养价值,与无芒雀麦单播相比,混播草花期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分别提高22.80%、10.59%和38.66%,粗纤维降低了9.33%,而且混播草中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在生长季节内呈现由高到低的动态变化模式,粗灰分呈现V型变化规律,而粗纤维含量呈现由低到高的动态变化,无氮浸出物总体变化不明显。说明无芒雀麦与苜蓿混播比单播有利于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营养水平,以及整体草群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芒雀麦 单播 混播 产量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的防治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晓峰 尹凤阁 +4 位作者 韩志锦 魏金销 李兴涛 王军 赵清斌 《畜牧兽医杂志》 2002年第1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禽流感 A型流感病毒 流行病学 症状 病理变化 防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散固体分散制剂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胜耀 苑青艳 +2 位作者 郭芳茹 张遂平 王菊萍 《中国兽药杂志》 2014年第1期49-51,共3页
为了对黄连解毒散固体分散制剂进行药效学研究,采用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株考察黄连解毒散固体分散制剂的体外抑菌效果,以仔猪为实验动物考察其临床药效。结果显示:黄连解毒散固体分散制剂的体外抑菌效果是普通散剂的... 为了对黄连解毒散固体分散制剂进行药效学研究,采用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株考察黄连解毒散固体分散制剂的体外抑菌效果,以仔猪为实验动物考察其临床药效。结果显示:黄连解毒散固体分散制剂的体外抑菌效果是普通散剂的2倍,临床治疗效果比普通散剂提高了30%。黄连解毒散固体分散制剂显著提高了黄连解毒散对猪大肠杆菌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散固体分散体 体外抑菌试验 临床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髋关节脱位与髂骨体骨折的症状及鉴别诊断
4
作者 吴胜耀 花俊治 +1 位作者 张遂平 唐志刚 《中国奶牛》 2008年第6期45-46,共2页
在从事奶业生产的过程中.常见到奶牛髋关节脱位(Dislocation of the hip joint)的病例,而奶牛髂骨体骨折在临床上则较少见.有资料报道犬髂骨体骨折的病例而没有奶牛髂骨体骨折的报道。笔者曾遇一例奶牛髂骨体骨折的病例.临床上与... 在从事奶业生产的过程中.常见到奶牛髋关节脱位(Dislocation of the hip joint)的病例,而奶牛髂骨体骨折在临床上则较少见.有资料报道犬髂骨体骨折的病例而没有奶牛髂骨体骨折的报道。笔者曾遇一例奶牛髂骨体骨折的病例.临床上与奶牛髋关节脱位有相似之处。现将二者的症状和鉴别诊断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脱位 鉴别诊断 奶牛 骨折 症状 奶业生产 hip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淘汰母牛繁殖潜力利用
5
作者 施巧婷 白跃宇 +5 位作者 徐照学 张子敬 谭旭信 张栓玲 李文徐 王建钦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75-76,共2页
以淘汰母牛为供体,研究CIDR+FSH+PG超数排卵方案对淘汰母牛超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淘汰母牛经过超排后头均排卵点和头均卵泡数均极显著(P<0.01)高于非超排组。
关键词 淘汰母牛 超数排卵 FSH 繁殖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厂化养猪中仔猪的生产管理
6
作者 宋云海 赵清斌 时会民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1996年第2期51-54,共4页
工厂化养猪中仔猪的生产管理宋云海,赵清斌,时会民(河南省郑州种畜场郑州450045)仔猪管理是养猪生产的基础,管理的成败,关系到生产水平与经济效益的高低。管理工作应围绕着提高成活率和断奶窝重两个方面进行。现把生产实践... 工厂化养猪中仔猪的生产管理宋云海,赵清斌,时会民(河南省郑州种畜场郑州450045)仔猪管理是养猪生产的基础,管理的成败,关系到生产水平与经济效益的高低。管理工作应围绕着提高成活率和断奶窝重两个方面进行。现把生产实践中的仔猪管理方法简介如下:一、仔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养猪 初生仔猪 生产管理 母猪 断奶仔猪 新洁尔灭 胎位不正 产仔箱 初乳 环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生物除臭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邵栓 党晓伟 +4 位作者 李慧娟 常娟 王平 尹清强 高天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684-2693,共10页
为了减少畜禽粪便引发的恶臭气体污染,本研究选用具有除臭功能的贝莱斯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和干酪乳杆菌4种微生物菌种作为Box-Behnke设计的4个因素,将4种菌种经活化后接入粪便中,以对应活菌数1×10^4、1×10^... 为了减少畜禽粪便引发的恶臭气体污染,本研究选用具有除臭功能的贝莱斯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和干酪乳杆菌4种微生物菌种作为Box-Behnke设计的4个因素,将4种菌种经活化后接入粪便中,以对应活菌数1×10^4、1×10^5和1×10^6 CFU/g作为Box-Behnke设计的3个编码水平。利用响应面设计构建得到29种复合微生物菌株组合,以其对猪粪中吲哚、氨和硫化氢的去除率作为参考指标,优化得到了4株除臭菌种的最优添加比例。结果表明,当菌液浓度为1×10^8 CFU/mL的贝莱斯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和干酪乳杆菌分别以0.47%、0.05%、0.01%和1.00%的比例加入猪粪便中,堆积发酵7 d后对猪粪便中的吲哚、氨和硫化氢的去除率分别为73.59%、63.60%和70.29%。由此可见,经响应面设计优化后的除臭微生物菌种组合具有良好的除臭效果,对控制畜禽粪便恶臭污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 吲哚 硫化氢 微生物发酵 除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集中对我国奶业发展的增长效应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许文平 薛龙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6-48,56,共4页
介绍了中国奶业市场集中的演变过程,分析了市场集中对奶业增长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测度市场结构变动对奶业发展的增长效应。研究发现:奶业产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对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增长效应。提出了政府应当继... 介绍了中国奶业市场集中的演变过程,分析了市场集中对奶业增长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测度市场结构变动对奶业发展的增长效应。研究发现:奶业产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对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增长效应。提出了政府应当继续坚持扶优扶强,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优化市场结构,利用好奶业优势区的环境特点,进一步释放增长动力等建议,为使我国奶业在新常态下,实现新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业 市场集中 增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对南阳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白跃宇 张子敬 +5 位作者 谭旭信 施巧婷 张凌洪 张栓玲 李文徐 王建钦 《中国牛业科学》 2016年第2期43-44,48,共3页
[目的]在牛群遗传改良过程中,优良的种公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南阳种公牛精液的产量和质量,对年龄与种公牛的精液品质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南阳黄牛科技中心种公牛站保种场不同年龄段种公牛射精量、精子密度和一次情期受胎率... [目的]在牛群遗传改良过程中,优良的种公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南阳种公牛精液的产量和质量,对年龄与种公牛的精液品质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南阳黄牛科技中心种公牛站保种场不同年龄段种公牛射精量、精子密度和一次情期受胎率统计分析。[结果]南阳种公牛在4~5岁时,采精量和采精次数达到顶峰;一次射精量重复力最高,其次是精子密度,一次情期受胎率最低。[结论]为提高南阳种公牛精液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开展遗传参数估测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品质 年龄 南阳种公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专用酵母对泌乳高峰期奶牛消化率和产奶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世坤 唐洪峰 +5 位作者 王相根 吴胜耀 武艳龙 王鸿泽 胡书梅 卜秋月 《中国奶牛》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泌乳高峰期奶牛日粮中添加反刍专用酵母对奶牛消化率和产奶量的影响。选取泌乳高峰期奶牛56头进行饲养试验,按照初始产奶量、泌乳天数、胎次相近的原则,将试验牛随机分为酵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酵母组在对照... 本试验旨在研究泌乳高峰期奶牛日粮中添加反刍专用酵母对奶牛消化率和产奶量的影响。选取泌乳高峰期奶牛56头进行饲养试验,按照初始产奶量、泌乳天数、胎次相近的原则,将试验牛随机分为酵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酵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反刍专用酵母20g/(头·d),试验共持续27d(预试期6d,正式期21d)。结果显示:1在粪样取样量相同的情况下,酵母组第一层粗饲料残留量降低了38.59%、棉籽+碎玉米颗数明显减少,对照组无明显变化;2饲喂反刍专用酵母21d后,试验组产奶量较对照组高出1.14kg/(头·d),每天每头多增加2.81元收入。综上所述,添加反刍专用酵母可以有效改善饲草料消化率,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提高泌乳高峰期奶牛单产水平,增加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专用酵母 奶牛 消化率 产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制剂降低牛奶体细胞数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杨 姬向波 +4 位作者 宋志恒 张桂枝 刘太宇 王景远 陈旭辉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23-26,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MT(褪黑素)制剂对牛奶体细胞数的影响。根据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期相近的原则,选取牛奶体细胞数(SCC)在20万~60万个/mL、60万~100万个/mL、100万个/mL以上的妊娠荷斯坦奶牛各30头,共90头。将SCC在20万~60万个/mL、60万... 试验旨在研究MT(褪黑素)制剂对牛奶体细胞数的影响。根据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期相近的原则,选取牛奶体细胞数(SCC)在20万~60万个/mL、60万~100万个/mL、100万个/mL以上的妊娠荷斯坦奶牛各30头,共90头。将SCC在20万~60万个/mL、60万~100万个/mL、100万个/mL以上水平的荷斯坦奶牛各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对照组不给药,第2组每天皮下注射4 mL MT制剂,第3组每天灌服24 mL MT制剂,连续给药4 d,试验期11 d,每天采集奶样测定牛奶体细胞数。结果表明:对体细胞数在20万~60万个/mL的各组奶牛,与对照组相比,皮下注射MT制剂可以显著地抑制体细胞数的上升(P<0.05),灌服MT制剂抑制体细胞数上升效果不显著(P>0.05);对体细胞数在60万~100万个/mL的各组奶牛,与对照组相比,皮下注射MT制剂极显著降低了牛奶中体细胞数(P<0.01),灌服MT制剂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效果显著(P<0.05);对体细胞数在100万个/mL以上的各组奶牛,与对照组相比,皮下注射MT制剂和灌服MT制剂均能极显著地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数(P<0.01)。综上,皮下注射MT制剂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数效果显著;灌服MT制剂对降低60万个/mL以上高体细胞数水平的奶牛的体细胞数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制剂 牛奶体细胞 皮下注射 灌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猪散发酵制剂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芳茹 张遂平 +2 位作者 苑青艳 杨慧敏 吴胜耀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33,共4页
利用人工制造消化不良病理模型考察肥猪散发酵制剂对消化不良家兔的体重、进食、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影响以及小肠推进实验考察肥猪散发酵制剂对正常小鼠的小肠推进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肥猪散发酵制剂增加消化不良家兔模型的体重、进食量... 利用人工制造消化不良病理模型考察肥猪散发酵制剂对消化不良家兔的体重、进食、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影响以及小肠推进实验考察肥猪散发酵制剂对正常小鼠的小肠推进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肥猪散发酵制剂增加消化不良家兔模型的体重、进食量,调整胃酸量和胃蛋白酶的活性,加快小鼠的小肠推进速度,中剂量组的药效可达到普通散剂的2倍。肥猪散发酵制剂促进了肥猪散消食开胃的作用,本实验为肥猪散发酵制剂的药效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猪散发酵制剂 药效学 胃蛋白酶 小肠推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源过剩与紧缺的成因与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花俊治 周媛媛 陈昱帆 《中国奶牛》 2019年第9期53-57,共5页
在我国奶业高速发展的近20年中,奶源过剩与紧缺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了奶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经济学视角系统梳理了导致奶业发展中出现的奶源过剩与紧缺现象的影响因素,并对奶源过剩与紧缺两种极端情况运用博弈理论解释了形成机理,... 在我国奶业高速发展的近20年中,奶源过剩与紧缺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了奶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经济学视角系统梳理了导致奶业发展中出现的奶源过剩与紧缺现象的影响因素,并对奶源过剩与紧缺两种极端情况运用博弈理论解释了形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避免奶业危机事件发生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业发展 奶源过剩 奶源紧缺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行生态发展模式 打造机械化种养结合基地——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机械化典型案例之二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晶 金红伟 +4 位作者 王明磊 黄全意 魏涛 赵戬 蒋士传 《中国奶牛》 2021年第6期55-57,共3页
本文概述了河南花花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养殖模式。该公司采用“以养带种、以种促养,资源循环、生态发展”的发展模式,应用了智能化的饲喂管理装备,实现了青贮、饲喂、挤奶、环控和粪污处理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泌乳牛年平均单产达到国际... 本文概述了河南花花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养殖模式。该公司采用“以养带种、以种促养,资源循环、生态发展”的发展模式,应用了智能化的饲喂管理装备,实现了青贮、饲喂、挤奶、环控和粪污处理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泌乳牛年平均单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发展 种养结合 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