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苜蓿青贮料替代苜蓿青干草对奶牛生产性能及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朱晓艳 赵诚 +5 位作者 史莹华 王成章 姚国磊 吕先召 韩康康 李栋栋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6-164,共9页
试验旨在探讨苜蓿青贮料替代不同比例苜蓿青干草对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液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体重、产奶量、胎次相近的健康泌乳中期中高产中国荷斯坦奶牛1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 试验旨在探讨苜蓿青贮料替代不同比例苜蓿青干草对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液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体重、产奶量、胎次相近的健康泌乳中期中高产中国荷斯坦奶牛1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4.0kg苜蓿青干草,试验A、B组分别用4.4,8.8kg苜蓿青贮料代替2.0和4.0kg等干物质的苜蓿青干草,正试期64d。结果表明,1)各组间干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B组产奶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组与对照组、B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用50%,100%的苜蓿青贮料替代等干物质的苜蓿青干草,其乳蛋白、乳脂率、乳糖均有所改善,但只有B组的乳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3)A、B组与对照组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钙表观消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B组间粗蛋白和磷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磷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苜蓿青贮料替代苜蓿青干草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尿素氮、血糖、二氧化碳结合力等指标没有显著性改变(P>0.05);5)试验A、B组经济效益均有所增加,其中A组的净增收益最高,为0.61元/(头·d)。综上,用4.4kg苜蓿青贮料代替2.0kg苜蓿青干草对中高产奶牛是适宜的,能提高其生产性能,改善乳品质,增加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青贮苜蓿 苜蓿青干草 生产性能 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调节LPS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及其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姬向波 赵冰洁 +2 位作者 刘玉萍 张桂枝 刘太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9-102,共4页
为探索褪黑素降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PS)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产生炎症反应,采用MTT法确定LPS的最佳致炎剂量,建立体外MAC-T炎症模型;采用ELISA检测褪黑素对LPS诱导MAC-T分泌TNF-α和I... 为探索褪黑素降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PS)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产生炎症反应,采用MTT法确定LPS的最佳致炎剂量,建立体外MAC-T炎症模型;采用ELISA检测褪黑素对LPS诱导MAC-T分泌TNF-α和IL-6、IL-8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褪黑素对LPS诱导MAC-T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关键因子,TLR4、NF-κB p50、NF-κB p65 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5 mg/L LPS是诱导MAC-T炎症模型的最佳剂量,可极显著提高MAC-T培养液上清中TNF-α和IL-6、IL-8的含量(P<0.05),而50μmol/L褪黑素可显著下调LPS诱导的MAC-T炎症因子TNF-α和IL-6、IL-8的蛋白表达(P<0.05)。同时,TLR4/NF-κB信号通路关键因子NF-κB p50 mRNA的表达量也显著下调。表明褪黑素可能通过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影响LPS诱导的MAC-T炎症损伤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脂多糖 炎性因子 Toll样受体-4/转录因子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芒雀麦在单播及混播下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郭孝 郭良兴 刘党标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62-65,共4页
通过无芒雀麦单播以及与苜蓿的混播试验,分析在不同播种条件下,牧草营养与产量的动态变化,为该草的合理化利用提供依据。在无芒雀麦单播和混播的播种量分别为22.5 kg/hm2和15.8 kg/hm2的情况下,分别测定不同生育期牧草的生物量和营养指... 通过无芒雀麦单播以及与苜蓿的混播试验,分析在不同播种条件下,牧草营养与产量的动态变化,为该草的合理化利用提供依据。在无芒雀麦单播和混播的播种量分别为22.5 kg/hm2和15.8 kg/hm2的情况下,分别测定不同生育期牧草的生物量和营养指标,分析在不同播种条件下牧草生产和营养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混播能促进无芒雀麦的生长,对苜蓿生长影响不大,成熟期混播牧草的干生物量为1 137.45 g/m2,比无芒雀麦单播提高了11.16%(P<0.05);(2)混播能提高牧草营养价值,与无芒雀麦单播相比,混播草花期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分别提高22.80%、10.59%和38.66%,粗纤维降低了9.33%,而且混播草中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在生长季节内呈现由高到低的动态变化模式,粗灰分呈现V型变化规律,而粗纤维含量呈现由低到高的动态变化,无氮浸出物总体变化不明显。说明无芒雀麦与苜蓿混播比单播有利于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营养水平,以及整体草群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芒雀麦 单播 混播 产量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瓶及其铝箔封口临界压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胜耀 花俊国 +3 位作者 张勇 李志刚 赵广英 张遂平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1996年第2期16-19,共4页
本文研究了HDPE瓶装保鲜奶在二次灭菌过程中瓶内压的变化规律;通过模拟实验测定了HDPE瓶的变形量,建立了HDPE瓶变形量随温度及压力差变化的二元回归方程。在此基础上测试得到了HDPE瓶及其铝箔封口的的临界压力差。为... 本文研究了HDPE瓶装保鲜奶在二次灭菌过程中瓶内压的变化规律;通过模拟实验测定了HDPE瓶的变形量,建立了HDPE瓶变形量随温度及压力差变化的二元回归方程。在此基础上测试得到了HDPE瓶及其铝箔封口的的临界压力差。为乳品生产及研制国产保鲜奶设备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压力差 HDPE瓶 铝箔封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降解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复合益生菌研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涛 李慧娟 +5 位作者 耿启泉 常娟 王平 尹清强 刘超齐 朱群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4-37,共4页
为得到同步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B1)和玉米赤霉烯酮(ZEA)效果最佳的复合益生菌组合,选用对霉菌毒素降解效果较好的枯草芽孢杆菌、干酪乳杆菌以及产朊假丝酵母,在1.0×10^5、1.0×10^6、1.0×10^7 cfu/mL三个水平上进行响应... 为得到同步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B1)和玉米赤霉烯酮(ZEA)效果最佳的复合益生菌组合,选用对霉菌毒素降解效果较好的枯草芽孢杆菌、干酪乳杆菌以及产朊假丝酵母,在1.0×10^5、1.0×10^6、1.0×10^7 cfu/mL三个水平上进行响应面回归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干酪乳杆菌以及产朊假丝酵母活菌数分别为1×10^7、1×10^6、1×10^7 cfu/mL时,对AFB1+ZEA降解率最好,AFB1降解率为38.67%(P<0.05),ZEA降解率为26.29%(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玉米赤霉烯酮 复合益生菌 响应面设计 霉菌毒素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散固体分散制剂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胜耀 苑青艳 +2 位作者 郭芳茹 张遂平 王菊萍 《中国兽药杂志》 2014年第1期49-51,共3页
为了对黄连解毒散固体分散制剂进行药效学研究,采用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株考察黄连解毒散固体分散制剂的体外抑菌效果,以仔猪为实验动物考察其临床药效。结果显示:黄连解毒散固体分散制剂的体外抑菌效果是普通散剂的... 为了对黄连解毒散固体分散制剂进行药效学研究,采用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株考察黄连解毒散固体分散制剂的体外抑菌效果,以仔猪为实验动物考察其临床药效。结果显示:黄连解毒散固体分散制剂的体外抑菌效果是普通散剂的2倍,临床治疗效果比普通散剂提高了30%。黄连解毒散固体分散制剂显著提高了黄连解毒散对猪大肠杆菌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散固体分散体 体外抑菌试验 临床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淘汰母牛繁殖潜力利用
7
作者 施巧婷 白跃宇 +5 位作者 徐照学 张子敬 谭旭信 张栓玲 李文徐 王建钦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75-76,共2页
以淘汰母牛为供体,研究CIDR+FSH+PG超数排卵方案对淘汰母牛超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淘汰母牛经过超排后头均排卵点和头均卵泡数均极显著(P<0.01)高于非超排组。
关键词 淘汰母牛 超数排卵 FSH 繁殖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羊肉生产角度如何选择羊品种杂交模式
8
作者 徐泽君 赵国明 +2 位作者 李明魁 郭玉凡 张杰 《中国草食动物》 2001年第S1期234-237,共2页
近年来 ,在发展养羊的过程中 ,广大养羊场户对是选择山羊杂交模式还是绵羊杂交模式往往感到无所适从。从生产实践的角度 ,结合多年的理论分析 ,得出了大力发展绵羊生产 ,选择绵羊杂交模式的结论。
关键词 选择 羊的杂交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生物除臭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邵栓 党晓伟 +4 位作者 李慧娟 常娟 王平 尹清强 高天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684-2693,共10页
为了减少畜禽粪便引发的恶臭气体污染,本研究选用具有除臭功能的贝莱斯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和干酪乳杆菌4种微生物菌种作为Box-Behnke设计的4个因素,将4种菌种经活化后接入粪便中,以对应活菌数1×10^4、1×10^... 为了减少畜禽粪便引发的恶臭气体污染,本研究选用具有除臭功能的贝莱斯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和干酪乳杆菌4种微生物菌种作为Box-Behnke设计的4个因素,将4种菌种经活化后接入粪便中,以对应活菌数1×10^4、1×10^5和1×10^6 CFU/g作为Box-Behnke设计的3个编码水平。利用响应面设计构建得到29种复合微生物菌株组合,以其对猪粪中吲哚、氨和硫化氢的去除率作为参考指标,优化得到了4株除臭菌种的最优添加比例。结果表明,当菌液浓度为1×10^8 CFU/mL的贝莱斯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和干酪乳杆菌分别以0.47%、0.05%、0.01%和1.00%的比例加入猪粪便中,堆积发酵7 d后对猪粪便中的吲哚、氨和硫化氢的去除率分别为73.59%、63.60%和70.29%。由此可见,经响应面设计优化后的除臭微生物菌种组合具有良好的除臭效果,对控制畜禽粪便恶臭污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 吲哚 硫化氢 微生物发酵 除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养殖业废弃物治理体系探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申雪伟 刘慧 +3 位作者 苗焱 王菲菲 蔡珍珍 张光辉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3年第7期20-22,共3页
目的为我国畜禽养殖业废弃物污染防治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国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现状,探索养殖业和种植业、生物绿色有机肥料产业及能源产业之间的联系。结果阐述了我国的污染防治现状,初步构建了畜禽养殖业废弃物污染防治... 目的为我国畜禽养殖业废弃物污染防治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国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现状,探索养殖业和种植业、生物绿色有机肥料产业及能源产业之间的联系。结果阐述了我国的污染防治现状,初步构建了畜禽养殖业废弃物污染防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业 污染防治体系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制剂降低牛奶体细胞数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杨 姬向波 +4 位作者 宋志恒 张桂枝 刘太宇 王景远 陈旭辉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23-26,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MT(褪黑素)制剂对牛奶体细胞数的影响。根据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期相近的原则,选取牛奶体细胞数(SCC)在20万~60万个/mL、60万~100万个/mL、100万个/mL以上的妊娠荷斯坦奶牛各30头,共90头。将SCC在20万~60万个/mL、60万... 试验旨在研究MT(褪黑素)制剂对牛奶体细胞数的影响。根据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期相近的原则,选取牛奶体细胞数(SCC)在20万~60万个/mL、60万~100万个/mL、100万个/mL以上的妊娠荷斯坦奶牛各30头,共90头。将SCC在20万~60万个/mL、60万~100万个/mL、100万个/mL以上水平的荷斯坦奶牛各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对照组不给药,第2组每天皮下注射4 mL MT制剂,第3组每天灌服24 mL MT制剂,连续给药4 d,试验期11 d,每天采集奶样测定牛奶体细胞数。结果表明:对体细胞数在20万~60万个/mL的各组奶牛,与对照组相比,皮下注射MT制剂可以显著地抑制体细胞数的上升(P<0.05),灌服MT制剂抑制体细胞数上升效果不显著(P>0.05);对体细胞数在60万~100万个/mL的各组奶牛,与对照组相比,皮下注射MT制剂极显著降低了牛奶中体细胞数(P<0.01),灌服MT制剂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效果显著(P<0.05);对体细胞数在100万个/mL以上的各组奶牛,与对照组相比,皮下注射MT制剂和灌服MT制剂均能极显著地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数(P<0.01)。综上,皮下注射MT制剂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数效果显著;灌服MT制剂对降低60万个/mL以上高体细胞数水平的奶牛的体细胞数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制剂 牛奶体细胞 皮下注射 灌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软包装机的光电自动跟踪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花俊国 王鹏 +3 位作者 靳恒涛 王少武 刘汇锋 张红军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1998年第3期32-34,共3页
本文介绍了软包装机光电自动跟踪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试验运行情况,分析了自动控制喂料的工作过程和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总结出了该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对软包装机改进的意见。
关键词 液体软包装机 乳制品 自动控制 软包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国产设备生产保鲜乳──10吨/班保鲜乳生产线的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花俊国 赵广英 +1 位作者 徐虹 侯红伟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1997年第1期31-35,共5页
利用国产设备生产保鲜乳对我国乳品工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本文着重就生产工艺技术参数的确定进行了设计计算。
关键词 保鲜乳 国产设备 工艺技术参数 自动生产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集中对我国奶业发展的增长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文平 薛龙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6-48,56,共4页
介绍了中国奶业市场集中的演变过程,分析了市场集中对奶业增长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测度市场结构变动对奶业发展的增长效应。研究发现:奶业产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对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增长效应。提出了政府应当继... 介绍了中国奶业市场集中的演变过程,分析了市场集中对奶业增长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测度市场结构变动对奶业发展的增长效应。研究发现:奶业产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对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增长效应。提出了政府应当继续坚持扶优扶强,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优化市场结构,利用好奶业优势区的环境特点,进一步释放增长动力等建议,为使我国奶业在新常态下,实现新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业 市场集中 增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猪散发酵制剂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芳茹 张遂平 +2 位作者 苑青艳 杨慧敏 吴胜耀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33,共4页
利用人工制造消化不良病理模型考察肥猪散发酵制剂对消化不良家兔的体重、进食、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影响以及小肠推进实验考察肥猪散发酵制剂对正常小鼠的小肠推进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肥猪散发酵制剂增加消化不良家兔模型的体重、进食量... 利用人工制造消化不良病理模型考察肥猪散发酵制剂对消化不良家兔的体重、进食、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影响以及小肠推进实验考察肥猪散发酵制剂对正常小鼠的小肠推进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肥猪散发酵制剂增加消化不良家兔模型的体重、进食量,调整胃酸量和胃蛋白酶的活性,加快小鼠的小肠推进速度,中剂量组的药效可达到普通散剂的2倍。肥猪散发酵制剂促进了肥猪散消食开胃的作用,本实验为肥猪散发酵制剂的药效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猪散发酵制剂 药效学 胃蛋白酶 小肠推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清咽润肺散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药效学试验
16
作者 卢光敬 李明魁 +1 位作者 张遂平 刘杨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解毒清咽润肺散 传染性气管炎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高温时节规模化猪场常见病应对措施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四喜 李素美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3年第1期50-51,共2页
夏季气温高,对于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猪群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如果夏季各项措施处理不当,会对猪场的正常生产和经济造成严重损失。猪受热应激的临界温度为32-34℃,当猪舍内温度在持续达到或超过临界温度2-3天时,通常可出现明显不适,具体表... 夏季气温高,对于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猪群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如果夏季各项措施处理不当,会对猪场的正常生产和经济造成严重损失。猪受热应激的临界温度为32-34℃,当猪舍内温度在持续达到或超过临界温度2-3天时,通常可出现明显不适,具体表现为猪只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公猪性欲减退,空怀母猪不发情或发情异常,妊娠母猪胚胎死亡率高,临产母猪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可能造成死亡。科学的管理,合理的饲喂,充足的饮水,改变营养配比,可以部分改善热应激对猪群生产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猪场 夏季高温 常见病 母猪不发情 胚胎死亡率 生产性能 临界温度 夏季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清水泵改制立式潜水沼气池进料泵
18
作者 花俊国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8-29,共2页
沼气池进料泵是保证沼气池正常运转供气的关键设备。对于连续进出料的大中型地上沼气池尤为重要。我场300m^3的沼气池,原设计进料和搅拌共用一台2 1/2 PW的污水泵。当初新池启动时,料液为浓度很低的畜牧场阴沟污水,泵进料比较正常,保证... 沼气池进料泵是保证沼气池正常运转供气的关键设备。对于连续进出料的大中型地上沼气池尤为重要。我场300m^3的沼气池,原设计进料和搅拌共用一台2 1/2 PW的污水泵。当初新池启动时,料液为浓度很低的畜牧场阴沟污水,泵进料比较正常,保证了新池的启动和产气。后来,为了提高产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池 进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及防治
19
作者 梁晓庆 李永彬 韩莹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5期129-129,共1页
日本血吸虫病(Schistomiasis Japonica)又名日本分体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引起的严重的地方寄生虫病,以下痢、便血、消瘦、实质脏器散布虫卵结节等为特征,它也是人畜共患病。目前本病分布于中国南方12省份,本病对人、牛均可引起... 日本血吸虫病(Schistomiasis Japonica)又名日本分体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引起的严重的地方寄生虫病,以下痢、便血、消瘦、实质脏器散布虫卵结节等为特征,它也是人畜共患病。目前本病分布于中国南方12省份,本病对人、牛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害和死亡,是湖区水牛、黄牛主要寄生虫之一,对养牛业危害极大。笔者根据临床经验,针对本病诊断及防治作以下分析,希望对同行及养殖户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水牛 防治 诊断 寄生虫病 人畜共患病 中国南方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