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发电机组停机制约因素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邵庆林 杨珍 邵庆军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53-1558,共6页
针对生物质机组运行周期短的问题及生物质发电技术安全生产薄弱的现状,结合15 MW机组多年运行经验,总结了生物质机组频繁停机的制约因素,并根据近3 a的机组运行试验提出了优化措施及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制约生物质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的... 针对生物质机组运行周期短的问题及生物质发电技术安全生产薄弱的现状,结合15 MW机组多年运行经验,总结了生物质机组频繁停机的制约因素,并根据近3 a的机组运行试验提出了优化措施及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制约生物质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有上料系统堵料(30%)、振动炉排水冷壁连接弯管(15%)、电气系统易受电网冲击(15%)、燃料不足(14%)、省煤器泄漏和积灰(10%)等;2针对各个因素提出通过设备治理、系统优化、改良操作等具体解决方案后,停机次数大大降低,其中,堵料停机减少12次,燃料不足停机减少7次,水冷壁泄漏停机减少4次,省煤器泄漏停机减少3次,电网冲击停机减少1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发电 机组停机 制约因素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跌水充氧式沟渠连通生态塘污水处理效果及优化模拟试验 被引量:7
2
作者 胡将军 李海彩 +3 位作者 邵庆军 张骞 邵庆林 霍子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2-248,共7页
针对农村污水流量小浓度高、排放不均匀及降雨冲击等特点,设计多级跌水充氧式沟渠连通生态塘组合工艺,进行水力负荷、运行方式、水量波动、降雨冲击等影响因素及参数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污染物的去除率逐渐降低;间... 针对农村污水流量小浓度高、排放不均匀及降雨冲击等特点,设计多级跌水充氧式沟渠连通生态塘组合工艺,进行水力负荷、运行方式、水量波动、降雨冲击等影响因素及参数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污染物的去除率逐渐降低;间歇运行的处理效果优于连续运行;水量的波动导致污染物的去除率也随之变化,其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去除率最大降幅接近20%;总氮去除率的降幅最大,约25%;总磷的去除率最大降幅最小,约15%左右;当降雨规模变大时,组合工艺对各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从53.95%、52.44%、49.92%、71.64%下降到40.94%、43.75%、34.93%、53.84%。采取地表径流截流措施后,组合工艺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所改善,去除率的上升与截流倍数的增加近似呈现线性关系,当降雨为暴雨,采取截流倍数为5时,出水水质仍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排放标准,对降雨期间农村污水的污染去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农村地区 参数优化 多级跌水 生态塘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级跌水复氧式沟渠处理污水性能改进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海彩 邵庆军 +2 位作者 杨珍 张骞 胡将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2-236,共5页
采用五级跌水复氧式沟渠工艺,并通过沟渠填料选择、跌水坡度和高度优化等试验,以期提高系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蛭石对NH_4^+-N和TP的吸附量随时间先快速增大至变缓直至平衡,平衡时蛭石对NH_4^+-N和TP的吸附量分别为3.269、1.63... 采用五级跌水复氧式沟渠工艺,并通过沟渠填料选择、跌水坡度和高度优化等试验,以期提高系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蛭石对NH_4^+-N和TP的吸附量随时间先快速增大至变缓直至平衡,平衡时蛭石对NH_4^+-N和TP的吸附量分别为3.269、1.635mg/g。通过蛭石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得出蛭石对NH_4^+-N和TP的吸附以表面吸附为主;跌水是改善沟渠系统溶解氧状况的有效措施之一,跌水高度为35 cm时能达到较为理想的复氧效果;同时坡度=0.10时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处理装置的监测表明,COD、NH_4^+-N、TN和TP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4.38%、81.26%、77.28%和85.99%,出水水质可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水 复氧 农村污水 沟渠 性能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