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应用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勇 张晓川 申宝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7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究神经节苷脂早期应用于急性脑梗死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促进脑细胞代谢、调控血压、血糖、血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常规... 目的探究神经节苷脂早期应用于急性脑梗死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促进脑细胞代谢、调控血压、血糖、血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同时,(在发病24 h内)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60 mg/d,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CNFDS)比治疗前都有所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节苷脂早期应用对神经功能有保护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神经节苷脂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血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赵海涛 申宝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4期126-127,共2页
目的通过应用疏血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以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TI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应用疏血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血塞通治疗,均治疗15 d,观察比较两组疗... 目的通过应用疏血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以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TI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应用疏血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血塞通治疗,均治疗15 d,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无脑出血及其他部位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疏血通联合前列地尔能协同发挥血小板抑制作用,改善缺血区血流,增强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减少脑缺血后自由基的损伤,且出血副作用少,因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 前列地尔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罂粟碱治疗心源性脑栓塞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海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5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治疗中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罂粟碱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均给予抗凝、活血化瘀、脑保护剂应用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罂粟碱和小...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治疗中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罂粟碱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均给予抗凝、活血化瘀、脑保护剂应用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罂粟碱和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2周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罂粟碱治疗心源性脑栓塞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罂粟碱 心源性脑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疗效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海涛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0期69-69,共2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收治分水岭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均给予抗凝、活血化瘀、脑保护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收治分水岭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均给予抗凝、活血化瘀、脑保护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分水岭脑梗死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低分子右旋糖酐 分水岭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养心益气汤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申宝芹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第7期1348-1351,共4页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的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及自拟中药养心益气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失眠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自拟中药养心益气汤。治疗十天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的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及自拟中药养心益气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失眠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自拟中药养心益气汤。治疗十天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入睡时间和睡眠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观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28)。治疗前,两组患者入睡时间均较长,睡眠时间均较短,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均较差;治疗后,两组患者入睡时间均比治疗前减少,睡眠时间均比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患者入睡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睡眠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长,治疗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13.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38)。结论:自拟中药养心益气汤治疗失眠症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益气汤 失眠症 心理状况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