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乡村振兴背景下历史文化名村旅游经济发展路径研究--以武汉市黄陂区大余湾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雯雯
辛杰
+4 位作者
康全国
余浩宇
崔亚圣
王伟
高涵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17-119,148,共4页
在深入分析大余湾这一历史文化名村旅游经济发展优势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历史文化名村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大理念,即“科学保护,创新发展”“业态融合,协调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域协作,开放发展”“以人为本,共享发展”;...
在深入分析大余湾这一历史文化名村旅游经济发展优势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历史文化名村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大理念,即“科学保护,创新发展”“业态融合,协调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域协作,开放发展”“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探索出3条历史文化名村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即古色人文构筑精神家园,绿色山水绘就发展底色,金色农业深耕文明沃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乡村振兴
历史文化名村
大余湾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容重和有机质对Cr(Ⅵ)还原转化的影响
2
作者
李和平
逯嘉川
+1 位作者
吴忆苏
王恒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86-1293,共8页
为了探究土壤容重(BD)和有机质(SOM)含量变化对土壤中Cr(Ⅵ)还原转化的影响,通过室内实验模拟Cr(Ⅵ)在不同BD和SOM含量下的转化特征,从动态角度探讨BD和SOM含量变化对土壤Cr(Ⅵ)还原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BD和SOM含量变化会显著影响Cr(...
为了探究土壤容重(BD)和有机质(SOM)含量变化对土壤中Cr(Ⅵ)还原转化的影响,通过室内实验模拟Cr(Ⅵ)在不同BD和SOM含量下的转化特征,从动态角度探讨BD和SOM含量变化对土壤Cr(Ⅵ)还原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BD和SOM含量变化会显著影响Cr(Ⅵ)的还原转化(P<0.05)。与BD为1.00 g·cm^(-3)时相比,随着BD从1.15 g·cm^(-3)增大到1.45 g·cm^(-3),Cr(Ⅵ)还原转化量增加了8.09%~129.27%;与SOM含量为1.13 g·kg^(-1)时相比,随着SOM含量从5.25 g·kg^(-1)升高到10.75 g·kg^(-1),Cr(Ⅵ)还原转化量增加了21.69%~98.15%。在BD为1.45 g·cm^(-3)、SOM含量为5.25 g∙kg^(-1)时,土壤中Cr(Ⅵ)还原转化量最大,转化率达42.6%。在低SOM含量(1.13 g·kg^(-1))下,提高BD和SOM含量,可以显著增加土壤Cr(Ⅵ)的还原转化量;在高SOM含量(5.25 g∙kg^(-1))下,提高BD可以显著增加土壤Cr(Ⅵ)的还原转化量,但提高SOM含量对土壤Cr(Ⅵ)还原转化量的影响却存在不确定性。研究表明,对于低SOM土壤,可以通过提高BD和SOM含量来促进土壤中Cr(Ⅵ)的还原转化,而对于高SOM土壤,适当增加BD有利于提高土壤中Cr(Ⅵ)的还原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容重
土壤有机质
Cr(Ⅵ)的还原
Cr(Ⅵ)的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外加电压对高硫酸盐矿井水的处理机制研究
3
作者
夏大平
廖佳佳
+3 位作者
李海伟
王心义
袁筱莹
杨建
《煤炭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470-479,共10页
酸性矿井水(AMD)会引起诸多环境及社会问题,其中SO_(4)^(2-)离子含量高是造成污染的关键因素之一。微生物电解电池(MEC)是一种电介导的微生物电化学技术,为了探讨MEC对含硫酸盐AMD的影响机制,讨论了以SO_(4)^(2-)去除率为对象而构建微...
酸性矿井水(AMD)会引起诸多环境及社会问题,其中SO_(4)^(2-)离子含量高是造成污染的关键因素之一。微生物电解电池(MEC)是一种电介导的微生物电化学技术,为了探讨MEC对含硫酸盐AMD的影响机制,讨论了以SO_(4)^(2-)去除率为对象而构建微生物电解池除硫系统(MEC-CS)和常规CS系统,应用哈希水质分析仪(DR2600)、离子色谱仪(TIS)、焦磷酸测序分析这2种处理系统中的脱硫效能、电极上电微生物的活性、中间关键离子产物的演化特性。结果表明:MEC-CS系统中的SO_(4)^(2-)最大去除率为62.6%,比常规CS系统(28.7%)高出33.9%,说明脱硫能力和AMD处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测序结果显示,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和脱硫杆菌属(Desulfobacterium)在阴极电极中富集程度最大,表明一定的电压促进了硫酸盐还原菌(SRB)的活性,也促进了脱硫能力的提高,参与硫酸盐还原的各种SRB丰度较高,MEC能显著提升SRB氢化酶活性,使其具有更强的还原能力;MEC-CS相较CS系统,其关键中间离子(SO_(4)^(2-)、S^(2-)、总铁等)在反应过程中变现质量浓度较高,转化率较高。在MEC-CS系统中的产电菌在CS系统中较少检测到。MEC通过促进微生物脱硫过程中的电子传递提升了脱硫酸的效率,且该方法又能去除重金属离子如铁元素和回收较为纯净的矿物,因而为生物电法脱硫酸工艺的工业化和经济化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酸盐酸性废水
电子供体
微生物电解池
处理机制
硫酸盐还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振兴背景下历史文化名村旅游经济发展路径研究--以武汉市黄陂区大余湾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雯雯
辛杰
康全国
余浩宇
崔亚圣
王伟
高涵
机构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
院
资源
与生态
环境
地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三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17-119,148,共4页
基金
湖北省地质局2024年度科技项目“文旅资源开发利用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以黄陂区为例”(KJ2024-10)
湖北省地质局民生地质项目“湖北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MSDZ202413)。
文摘
在深入分析大余湾这一历史文化名村旅游经济发展优势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历史文化名村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大理念,即“科学保护,创新发展”“业态融合,协调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域协作,开放发展”“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探索出3条历史文化名村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即古色人文构筑精神家园,绿色山水绘就发展底色,金色农业深耕文明沃土。
关键词
旅游经济
乡村振兴
历史文化名村
大余湾
发展路径
Keywords
Tourism economy
Rural revitalizatio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s
Dayu Bay
Development path
分类号
F304.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容重和有机质对Cr(Ⅵ)还原转化的影响
2
作者
李和平
逯嘉川
吴忆苏
王恒飞
机构
河南省
地质研究
院
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三院
有限公司
山西农业大学生态
环境
产业技术研究
院
/土壤
环境
与养分
资源
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86-1293,共8页
文摘
为了探究土壤容重(BD)和有机质(SOM)含量变化对土壤中Cr(Ⅵ)还原转化的影响,通过室内实验模拟Cr(Ⅵ)在不同BD和SOM含量下的转化特征,从动态角度探讨BD和SOM含量变化对土壤Cr(Ⅵ)还原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BD和SOM含量变化会显著影响Cr(Ⅵ)的还原转化(P<0.05)。与BD为1.00 g·cm^(-3)时相比,随着BD从1.15 g·cm^(-3)增大到1.45 g·cm^(-3),Cr(Ⅵ)还原转化量增加了8.09%~129.27%;与SOM含量为1.13 g·kg^(-1)时相比,随着SOM含量从5.25 g·kg^(-1)升高到10.75 g·kg^(-1),Cr(Ⅵ)还原转化量增加了21.69%~98.15%。在BD为1.45 g·cm^(-3)、SOM含量为5.25 g∙kg^(-1)时,土壤中Cr(Ⅵ)还原转化量最大,转化率达42.6%。在低SOM含量(1.13 g·kg^(-1))下,提高BD和SOM含量,可以显著增加土壤Cr(Ⅵ)的还原转化量;在高SOM含量(5.25 g∙kg^(-1))下,提高BD可以显著增加土壤Cr(Ⅵ)的还原转化量,但提高SOM含量对土壤Cr(Ⅵ)还原转化量的影响却存在不确定性。研究表明,对于低SOM土壤,可以通过提高BD和SOM含量来促进土壤中Cr(Ⅵ)的还原转化,而对于高SOM土壤,适当增加BD有利于提高土壤中Cr(Ⅵ)的还原转化。
关键词
土壤容重
土壤有机质
Cr(Ⅵ)的还原
Cr(Ⅵ)的转化
Keywords
soil bulk density
soil organic matter
reduction of Cr(Ⅵ)
transformation of Cr(Ⅵ)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外加电压对高硫酸盐矿井水的处理机制研究
3
作者
夏大平
廖佳佳
李海伟
王心义
袁筱莹
杨建
机构
河南
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
院
河南省
煤矿岩层控制国际联合实验室
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
理工大学
资源
环境
学
院
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三院
河南
理工大学水科学研究所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
院
(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470-479,共10页
基金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资助项目(202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172199)
河南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300410168)。
文摘
酸性矿井水(AMD)会引起诸多环境及社会问题,其中SO_(4)^(2-)离子含量高是造成污染的关键因素之一。微生物电解电池(MEC)是一种电介导的微生物电化学技术,为了探讨MEC对含硫酸盐AMD的影响机制,讨论了以SO_(4)^(2-)去除率为对象而构建微生物电解池除硫系统(MEC-CS)和常规CS系统,应用哈希水质分析仪(DR2600)、离子色谱仪(TIS)、焦磷酸测序分析这2种处理系统中的脱硫效能、电极上电微生物的活性、中间关键离子产物的演化特性。结果表明:MEC-CS系统中的SO_(4)^(2-)最大去除率为62.6%,比常规CS系统(28.7%)高出33.9%,说明脱硫能力和AMD处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测序结果显示,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和脱硫杆菌属(Desulfobacterium)在阴极电极中富集程度最大,表明一定的电压促进了硫酸盐还原菌(SRB)的活性,也促进了脱硫能力的提高,参与硫酸盐还原的各种SRB丰度较高,MEC能显著提升SRB氢化酶活性,使其具有更强的还原能力;MEC-CS相较CS系统,其关键中间离子(SO_(4)^(2-)、S^(2-)、总铁等)在反应过程中变现质量浓度较高,转化率较高。在MEC-CS系统中的产电菌在CS系统中较少检测到。MEC通过促进微生物脱硫过程中的电子传递提升了脱硫酸的效率,且该方法又能去除重金属离子如铁元素和回收较为纯净的矿物,因而为生物电法脱硫酸工艺的工业化和经济化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含硫酸盐酸性废水
电子供体
微生物电解池
处理机制
硫酸盐还原菌
Keywords
acidic wastewater containing sulfate
electron donor
microbial electrolytic cell
treatment mechanism
SRB
分类号
X7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历史文化名村旅游经济发展路径研究--以武汉市黄陂区大余湾为例
王雯雯
辛杰
康全国
余浩宇
崔亚圣
王伟
高涵
《安徽农业科学》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土壤容重和有机质对Cr(Ⅵ)还原转化的影响
李和平
逯嘉川
吴忆苏
王恒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外加电压对高硫酸盐矿井水的处理机制研究
夏大平
廖佳佳
李海伟
王心义
袁筱莹
杨建
《煤炭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