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智慧化进程的措施 被引量:6
1
作者 路玲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第15期60-61,共2页
该文以智慧化节水灌溉技术为研究对象,发现推进其现代化进程具有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保证农业种植业稳定发展、降低洪涝对农作物的损失、提升农产品产量等方面的作用,进而提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及时引入智慧化低压灌溉、灌溉渠防渗... 该文以智慧化节水灌溉技术为研究对象,发现推进其现代化进程具有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保证农业种植业稳定发展、降低洪涝对农作物的损失、提升农产品产量等方面的作用,进而提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及时引入智慧化低压灌溉、灌溉渠防渗漏、滴灌、微喷、渗灌等方面的技术,制定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智慧化的科学方案,以求为推动农业种植业的稳定发展以及保证农作物的有效供给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 智慧化 节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框架及实践探索 被引量:10
2
作者 左其亭 邱曦 +2 位作者 符运友 曹宏斌 纪义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0-35,45,共7页
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是新时期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先进理念,是实现灌区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指引。在深入探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是新时期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先进理念,是实现灌区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指引。在深入探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和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框架,包括六条基本原则、四大建设目标、五大体系布局和八项主要内容;并在河南省广利灌区开展了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探索,进一步明确了灌区水利现代化的建设目标与主要工作内容,为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现代化 建设框架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水和谐论 广利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水资源协同管理模式及体系 被引量:8
3
作者 左其亭 李倩文 +2 位作者 赵维岭 曹宏斌 汪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流域水资源管理问题复杂,亟需探索科学的管理模式及管理体系。在总结国内外流域水资源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流域水资源协同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流域水资源协同管理模式,并阐述了该模式的主要特点;从组织体系、内容体系、制度体系3方... 流域水资源管理问题复杂,亟需探索科学的管理模式及管理体系。在总结国内外流域水资源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流域水资源协同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流域水资源协同管理模式,并阐述了该模式的主要特点;从组织体系、内容体系、制度体系3方面构建了流域水资源协同管理体系。最后,以沁河流域为例,针对其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沁河流域水资源协同管理体系。本文以期为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一种新的协同管理模式和体系,为指导沁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资源管理 协同管理 管理模式 管理体系 沁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河南段资源-生态-经济和谐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晨光 马军霞 +2 位作者 左其亭 王娇阳 符运友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0-669,747,共11页
以黄河河南段15个地级市为研究区,基于2008—2019年各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资源、生态、经济3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基于最小二乘法的AHP-熵权法组合权重模型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综合评价方法(S... 以黄河河南段15个地级市为研究区,基于2008—2019年各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资源、生态、经济3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基于最小二乘法的AHP-熵权法组合权重模型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综合评价方法(SMI-P)评估研究区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和谐发展水平,将“SMI-P”方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相结合,综合评价研究区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在2008—2019年期间:15个地级市和谐发展水平整体呈现波动增长趋势,但均未达到“和谐”阶段,其中最优为郑州市(0.68),最差为濮阳市(0.51);15个地级市耦合协调关系逐渐向优质协调阶段集聚,但多数还处于中级和良好协调阶段,其中濮阳市协调发展速度较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生态-经济 SMI-P 和谐发展 耦合协调 黄河河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优化FFR-BN法的梁式渡槽运行风险评价
5
作者 康鸣雷 赵本超 +3 位作者 叶伟 李迎春 张卢笑 董朝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152,157,共9页
梁式渡槽运行受多种风险因素影响,各因素之间联系及作用关系的复杂性及对因素认知的局限性常常造成风险评价结果不够精确,对此提出基于熵权优化的FFR-BN法开展梁式渡槽运行风险分析。此方法采用熵权法对主观与客观权重进行融合优化,有... 梁式渡槽运行受多种风险因素影响,各因素之间联系及作用关系的复杂性及对因素认知的局限性常常造成风险评价结果不够精确,对此提出基于熵权优化的FFR-BN法开展梁式渡槽运行风险分析。此方法采用熵权法对主观与客观权重进行融合优化,有效解决了传统评价方法中专家打分低精度及强主观性问题。通过解释结构模型将梁式渡槽复杂系统拆分为各种子系统(因素、要素),随后分析风险因子之间的直接二元关系,从而构建复杂系统内风险因子、风险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因子的模糊失效概率,运用贝叶斯网络的反向推理技术确定风险事件发生的最大可能路径、梁式渡槽运行风险中决定性风险因子。通过此方法计算得出实例梁式渡槽综合风险等级为Ⅰ级,关键致灾风险因子为设计洪水增加、钢筋失效、表层混凝土剥蚀、材料特性等,受所处区域地形及地质条件影响,裹头边坡防护问题导致的风险致因链是最大可能风险致因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贝叶斯网络 解释结构模型 梁式渡槽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I-P方法的黄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左其亭 杨振龙 +1 位作者 曹宏斌 马军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9,F0002,共11页
为了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改善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亟须评估流域水生态安全状况,因地制宜保护与修复生态系统.选取黄河流域62个地级行政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选取15个... 为了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改善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亟须评估流域水生态安全状况,因地制宜保护与修复生态系统.选取黄河流域62个地级行政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选取15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SMI-P)评价方法,计算2009-2019年流域各地级行政区水生态安全指数(Water Ecological Security Index,WESI),并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各地级行政区的水生态安全水平的集聚性特征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生态安全水平逐年上升,WESI由2009年的0.42上升至2019年的0.45,增幅达7.14%,流域整体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空间布局,近十年来流域62地级行政区的WESI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且空间聚集程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生态安全 SMI-P评价方法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蟒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变化特征及均衡性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羽 左其亭 +2 位作者 曹宏斌 白西杰 杨振龙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57,共8页
沁蟒河流域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能源、化工产业基地,水资源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因此,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对沁蟒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估,并对其进行均衡性分析,能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范例。... 沁蟒河流域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能源、化工产业基地,水资源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因此,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对沁蟒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估,并对其进行均衡性分析,能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范例。采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计算沁蟒河流域各地级行政区水资源生态足迹,并利用泰尔指数对沁蟒河流域2010-2019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均衡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沁蟒河流域5个地级行政区在水资源生态足迹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河南省的2个地级行政区相对较大,山西省的3个地级行政区相对较小;各地级行政区均处于“生态赤字”状态,农业生态足迹的不均衡性较大,组内差异逐渐超过组间差异成为影响沁蟒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均衡性的主要因素。总体而言,沁蟒河流域水资源生态状况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 时空变化特征 泰尔指数 空间均衡性 沁蟒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区雨水管网径流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伟伟 申继先 +1 位作者 卞艳丽 宋静茹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年第5期85-88,共4页
以新乡市城区屋面作为汇水区域,开展试验对雨水管网中场次降雨径流水文水质过程进行研究,可为有效利用城市雨水、控制非点源污染等提供依据。水质指标包括SS、COD和TN。结果表明:水质指标中SS、COD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降雨过程的持续... 以新乡市城区屋面作为汇水区域,开展试验对雨水管网中场次降雨径流水文水质过程进行研究,可为有效利用城市雨水、控制非点源污染等提供依据。水质指标包括SS、COD和TN。结果表明:水质指标中SS、COD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降雨过程的持续浓度逐渐降低并趋于一个稳定值;TN随着雨量的累积浓度逐渐降低,但在降雨结束前有反弹趋势;指标标准差率呈SS】COD】TN的趋势;径流初期屋面冲刷效应明显,初期径流量可定义为前1~3mm的降雨量;径流中SS与COD、TN之间的相关性较好,在控制径流污染时可采取措施同时去除;径流污染物直接通过城区排水管网汇入受纳水体后对其水质影响较大,尤以SS、COD的变化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区降雨径流 管网 径流污染 初期冲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下游引黄灌溉模式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会敏 申继先 马青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9,共3页
为了促进黄河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开发利用 ,通过分析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现状灌溉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日益短缺的黄河水资源供需形势 ,提出了引黄灌溉的发展方向和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如 :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建立“准水权... 为了促进黄河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开发利用 ,通过分析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现状灌溉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日益短缺的黄河水资源供需形势 ,提出了引黄灌溉的发展方向和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如 :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建立“准水权市场” ,促进水权有偿转让和流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模式 引黄灌区 黄河下游 黄河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牛须搜索算法的渠系优化配水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田桂林 吕谋超 +3 位作者 苏枫 王璐 秦京涛 范习超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8-42,共5页
灌区渠系优化配水研究对灌区从用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天牛须搜索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际,而在渠系优化配水方面的应用较少。为探究天牛须搜索算法在渠系优化配水领域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以大功灌区西一干渠干支2... 灌区渠系优化配水研究对灌区从用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天牛须搜索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际,而在渠系优化配水方面的应用较少。为探究天牛须搜索算法在渠系优化配水领域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以大功灌区西一干渠干支2级渠系输水过程中渗漏量为优化目标,渠道运行时间及输水流量为决策变量,构建渠系配水模型,并采用天牛须搜索算法进行模型优化求解。结果表明,天牛须搜索算法求解结果中配水时间较传统配水时间缩短7 d,配水效率提高35%。渠系渗漏量为34.99万m3,占总配水量6.69%,干支2级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为0.704。天牛须搜索算法在解决高维渠系优化配水问题上表现良好,能够贴近渠系实际运行情况并合理进行水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渠系优化配水 天牛须搜索算法 渗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凝砂砾石材料抗冻性研究及配合比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师现营 李晓南 陈平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2-146,共5页
为提升寒区胶凝砂砾石材料的耐久性,对影响胶凝砂砾石材料抗冻性的因素进行综合优化分析。基于正交试验原理,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了以水胶比、砂率和粉煤灰掺量为因素,以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为冻融试验响应指标的三因素... 为提升寒区胶凝砂砾石材料的耐久性,对影响胶凝砂砾石材料抗冻性的因素进行综合优化分析。基于正交试验原理,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了以水胶比、砂率和粉煤灰掺量为因素,以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为冻融试验响应指标的三因素三水平试验,通过构建响应面模型、等值线图及多目标优化设计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响应面回归模型较为精确,基于该模型利用渴求函数可以实现抗冻性能的多目标优化;影响胶凝砂砾石冻融后质量损失率的主要因素是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影响相对动弹性模量的主要因素是水胶比和砂率;结合渴求函数对胶凝砂砾石配合比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得出最优砂率为0.2,粉煤灰掺量为30、40、50 kg/m^(3)时对应的最优水胶比分别为1.06、1.04、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砂砾石 响应面设计 抗冻性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