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夏谷区谷子品种综合评价
1
作者 刘俊芳 解慧芳 +9 位作者 邢璐 王淑君 李龙 张扬 韩明格 程永振 刘海萍 闫宏山 王素英 宋慧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79-85,共7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华北夏谷区复播的谷子品种,分别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优劣解距离法(TOPSIS)以及秩和比(RSR)综合评价法对2023年华北夏谷区主推的22个品种的11个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按照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筛选出排名前5位的品... 为筛选出适宜在华北夏谷区复播的谷子品种,分别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优劣解距离法(TOPSIS)以及秩和比(RSR)综合评价法对2023年华北夏谷区主推的22个品种的11个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按照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筛选出排名前5位的品种为中杂谷76、中杂谷72、豫谷54、郑22C12、济谷32;按照优劣解距离法(TOPSIS)筛选出的排名前5位的品种为中杂谷76、郑22C1-1、中杂谷72、豫谷54、济谷32;按照秩和比综合评价法(RSR)筛选出排名前5位的品种为中杂谷76、中杂谷72、豫谷54、郑22C1-1、济谷32。3种评价方法中中杂谷76、中杂谷72、豫谷54、济谷32顺序一致,其余品种有差异。综上,3种综合评价方法均能对谷子品种作出评价且全面、科学、简单、准确。杂交种中杂谷76、中杂谷72和常规种豫谷54、济谷32适合在华北夏谷区推广种植,其中常规种豫谷54在第十五届优质食用粟品质鉴评中被评为一级优质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灰色关联度分析 优劣解距离法(TOPSIS) 秩和比综合评价法(RSR) SPSSPR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区谷子品种在华北地区农艺性状及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李龙 宋慧 +4 位作者 张扬 谢慧芳 邢璐 宋中强 刘金荣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90-94,共5页
谷子对光温反应较敏感,为提高谷子跨生态区引种的成功率,以全国4个生态区的25个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河南省开展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研究,并对其中9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9个主要农艺性状在华北地... 谷子对光温反应较敏感,为提高谷子跨生态区引种的成功率,以全国4个生态区的25个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河南省开展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研究,并对其中9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9个主要农艺性状在华北地区表现出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在4.71%~32.79%之间。单穗质量、单穗粒质量、出谷率、穗粗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2个主成分,即粒质量因子与株型因子,累计贡献率达71.173%。粒质量因子以单穗粒质量、单穗质量、产量为主要指标,株型因子以株高、成穗率、生育期、穗长为主要指标。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类间距离为10时可将参试品种分为3个类群,第1类品种株高、生育期及成穗率适中,产量、单穗质量与单穗粒质量及出谷率较高,其中单穗质量、单穗粒质量变异系数较小,产量因素较稳定。第2类品种株高较高,生育期长,成穗率高,产量适中。第3类品种产量、生育期、穗长、穗粗、单穗质量、单穗粒质量、出谷率均较低,株高表现中等,产量、单穗质量、单穗粒质量整体变异系数较大。根据不同品种的生态区来源,结合聚类分析结果,从东北春谷区向华北地区引种的成功率相对较高,从西北春谷早熟区引种的成功率相对较低,本研究结果为跨生态区谷子引种提供了依据。因此,全国4个生态区的谷子品种在华北地区各农艺性状存在较大差异,从全国范围内向华北地区引种时,应优先考虑东北春谷区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生态区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豫谷31’选育及其高产、稳定、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魏萌涵 解慧芳 +6 位作者 邢璐 付楠 王素英 刘海萍 宋慧 王淑君 刘金荣 《农学学报》 2020年第3期38-42,共5页
为解决谷田除草难题,选用‘豫谷18’为轮回亲本,中间材料‘冀谷19×SK492’为父本,采用改良杂交法选育出了抗性高产谷子新品种‘豫谷31’。2016—2017年参加全国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联合鉴定试验,于2018年通过国家品种登记,登记号为... 为解决谷田除草难题,选用‘豫谷18’为轮回亲本,中间材料‘冀谷19×SK492’为父本,采用改良杂交法选育出了抗性高产谷子新品种‘豫谷31’。2016—2017年参加全国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联合鉴定试验,于2018年通过国家品种登记,登记号为GPD谷子(2018)410130。通过对连续两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汇总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在东北春谷区平均产量5830.5 kg/hm^2,较对照‘九谷11’增产10.33%,居2016—2017年参试品种第1位。在华北夏谷区平均产量5782.5 kg/hm^2,较对照‘豫谷18’减产2.25%,居2016—2017年参试品种第8位。在西北春谷区中晚熟组平均产量5041.5 kg/hm^2,较对照‘长农35’增产2.19%,居2016—2017年参试品种第4位。在西北春谷区早熟组平均产量为5533.5 kg/hm^2,较对照‘大同29号’减产4.04%,居2017年参试品种第5位。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性,适宜在与以上四大谷子生态区相似的地方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除草剂 新品种选育 高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CDPK基因家族全基因组序列鉴定及进化分析
4
作者 魏萌涵 宋慧 +5 位作者 王素英 刘海萍 邢璐 解慧芳 王淑君 刘金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83-87,91,共6页
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是一类主要的钙信号感受器,对钙信号的感知和解码起重要调控作用。为揭示CDPK在谷子生长发育和抗逆防御机制中的作用,该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从谷子基因组中鉴定出28个SiCPKs基因,对这些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 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是一类主要的钙信号感受器,对钙信号的感知和解码起重要调控作用。为揭示CDPK在谷子生长发育和抗逆防御机制中的作用,该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从谷子基因组中鉴定出28个SiCPKs基因,对这些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系统进化、染色体定位、基因复制及其所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进行系统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鉴定出的28个SiCPKs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长度为51.82~68.32 kD,等电点为4.97~9.01,氨基酸序列绝大多数含有4个EF-Hand功能域且高度保守;基因结构预测结果表明,大多数SiCPK基因均含有6~8个外显子,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28个SiCPKs基因分别定位在8条染色体上,其中9号染色体上最多(6个),4号染色体上没有;为了进一步分析谷子和其他物种的同源进化关系,构建了谷子与拟南芥、水稻、莱茵衣藻、小立碗藓的CDPK进化树,发现莱茵衣藻与小立碗藓单独聚类,谷子与水稻的亲缘关系比拟南芥近;共线性分析表明,谷子与水稻基因间存在串联重复和片段重复,它们是谷子CDPK家族成员扩张的主要动力。综上所述,谷子28个CDPK基因在进化上分为4个亚家族,基因结构的复杂程度与进化树聚类存在联系,串联复制是基因家族成员扩增的进化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PK基因 基因鉴定 系统进化 谷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