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潮气量加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对全身麻醉哮喘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吴雷 夏一梦 范秋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13-1416,共4页
目的·探究小潮气量间歇正压通气(IPPV)联合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哮喘患者全身麻醉时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的哮喘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A组常规潮气量(10 mL/kg)IPPV,B组小潮气量... 目的·探究小潮气量间歇正压通气(IPPV)联合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哮喘患者全身麻醉时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的哮喘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A组常规潮气量(10 mL/kg)IPPV,B组小潮气量(6 mL/kg)IPPV,C组小潮气量(6 mL/kg)IPPV加低水平PEEP(5 cm H_2O)。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后即刻及诱导后5、30、60、120 min的气道峰压(Ppeak),并计算肺泡动态顺应性(Cdyn)。监测麻醉诱导前脱氧5 min和麻醉诱导后60、120 min动脉血气;记录血氧分压(PaO_2)和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数值。结果·与A组相比,C组各时段Ppeak均明显降低(P<0.01),而在麻醉诱导后60、120 min Cdyn均显著增高(P<0.05)。与A和B组相比,C组在麻醉诱导后60、120 min PaO_2也明显升高(P<0.01)而PaCO_2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哮喘患者而言,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PEEP模式可降低气道压力,提高肺动态顺应性,改善氧合参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呼吸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潮气量 间歇正压通气 呼气末正压通气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O_(2)监测型鼻咽通气道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胃镜精查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吴雷 夏一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42-1547,共6页
目的·探究PetCO_(2)监测型鼻咽通气道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无痛胃镜精查中的预防缺氧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2—6月于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择期行胃镜精查麻醉的OSAS患者8... 目的·探究PetCO_(2)监测型鼻咽通气道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无痛胃镜精查中的预防缺氧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2—6月于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择期行胃镜精查麻醉的OSAS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PetCO_(2)监测型鼻咽通气道组(T组)和传统鼻咽通气道组(B组),每组40例。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术期相关资料及麻醉用药量。观察2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入镜时(T1)、入镜3 min(T2)、入镜10 min(T3)和退镜时(T4)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_(2)),并记录体动和低氧血症发生率以及其预防缺氧的效果(面罩加压给氧率、托下颌率和挤压胸廓辅助呼吸率)。结果·患者一般资料、围术期相关资料和麻醉用药量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T1和T2时,T组患者的SpO_(2)高于B组(T1:P=0.041;T2:P=0.012),SBP、DBP和HR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其余时间点,患者的该4个指标的组间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比较,T组患者的体动发生率、低氧血症发生率、面罩加压给氧率、托下颌率和挤压胸廓辅助呼吸率均较低(均P=0.000)。结论·PetCO_(2)监测型鼻咽通气道有利于实时观察OSAS患者在胃镜精查麻醉中的肺通气状态,并能够及时指导临床进行干预,降低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O_(2)监测型鼻咽通气道 胃镜精查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低氧血症 麻醉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脊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文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21-221,共1页
关键词 硬脊联合麻醉 老年患者 手术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