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相见”——作者的情感密码——《背影》文本细读
1
作者
常福胜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5年第1期88-89,91,共3页
在分析《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一句的作用时,大多教师的解释是:"这一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又提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读者产生悬念."[1]这一句的确"为全文定下...
在分析《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一句的作用时,大多教师的解释是:"这一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又提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读者产生悬念."[1]这一句的确"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是作者的情感密码,但笔者认为这种情感不仅仅是"思念",而是愧疚之情,悔歉之意,"使读者产生悬念"的不仅仅是"背影",而是"不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影》
感情基调
文本细读
散文写作
文眼
朱自清先生
文章合为时而著
人物形象分析
共叔段
朱自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文教学如何有机融入德育教育
2
作者
宋秋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第4期148-149,共2页
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基础工具性和思想教育性的统一。运用统编语文教材,把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作为德育教育的核心,把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点,在课堂上予以有机融入,适时渗透,以增强学...
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基础工具性和思想教育性的统一。运用统编语文教材,把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作为德育教育的核心,把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点,在课堂上予以有机融入,适时渗透,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激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根据学习内容对学生适时加强诚信教育和创新能力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爱社会主义
德育教育
革命传统教育
民族自尊心
创新能力教育
语文教学
语文教材
有机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文课应该“教什么”——以《细菌的启示》为例
3
作者
常福胜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4年第2期41-44,共4页
语文教学既不能为了理解文本纯粹"教教材",也不能为了考试纯一教应试技巧,只能用"语文"的方法纯正地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就应该用好这个"例子",以"例"教"言",以"例"教"法",以"例"教"巧"...
语文教学既不能为了理解文本纯粹"教教材",也不能为了考试纯一教应试技巧,只能用"语文"的方法纯正地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就应该用好这个"例子",以"例"教"言",以"例"教"法",以"例"教"巧",以"例"教"能",即教给学生阅读理解的方法,教给学生谋篇布局的技法,教给学生遣词造句的法则,教给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
应试
方法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何与教科书编者对话——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渔夫的故事》为例
4
作者
常福胜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3年第5期18-20,共3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要明确教科书的编写体例,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认识到教科书编者把某个作品选入教材所赋予的教学价值.这对于教师准确地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要明确教科书的编写体例,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认识到教科书编者把某个作品选入教材所赋予的教学价值.这对于教师准确地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课后的练习题、教师教学用书以及与之配套的学生练习用书,选择有助于学生个性身心全面发展、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学力水平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者
体例
意图
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相见”——作者的情感密码——《背影》文本细读
1
作者
常福胜
机构
河南省襄城县教体局教研室
出处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5年第1期88-89,91,共3页
文摘
在分析《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一句的作用时,大多教师的解释是:"这一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又提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读者产生悬念."[1]这一句的确"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是作者的情感密码,但笔者认为这种情感不仅仅是"思念",而是愧疚之情,悔歉之意,"使读者产生悬念"的不仅仅是"背影",而是"不相见".
关键词
《背影》
感情基调
文本细读
散文写作
文眼
朱自清先生
文章合为时而著
人物形象分析
共叔段
朱自华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文教学如何有机融入德育教育
2
作者
宋秋红
机构
河南省襄城县教体局教研室
出处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第4期148-149,共2页
基金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统编教材的小学语文教学融入德育活动研究”(立项编号2021YB1268)阶段性成果。
文摘
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基础工具性和思想教育性的统一。运用统编语文教材,把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作为德育教育的核心,把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点,在课堂上予以有机融入,适时渗透,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激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根据学习内容对学生适时加强诚信教育和创新能力教育。
关键词
热爱社会主义
德育教育
革命传统教育
民族自尊心
创新能力教育
语文教学
语文教材
有机融入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文课应该“教什么”——以《细菌的启示》为例
3
作者
常福胜
机构
河南省襄城县教体局教研室
出处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4年第2期41-44,共4页
文摘
语文教学既不能为了理解文本纯粹"教教材",也不能为了考试纯一教应试技巧,只能用"语文"的方法纯正地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就应该用好这个"例子",以"例"教"言",以"例"教"法",以"例"教"巧",以"例"教"能",即教给学生阅读理解的方法,教给学生谋篇布局的技法,教给学生遣词造句的法则,教给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
关键词
教材
应试
方法
能力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与教科书编者对话——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渔夫的故事》为例
4
作者
常福胜
机构
河南省襄城县教体局教研室
出处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3年第5期18-20,共3页
文摘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要明确教科书的编写体例,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认识到教科书编者把某个作品选入教材所赋予的教学价值.这对于教师准确地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课后的练习题、教师教学用书以及与之配套的学生练习用书,选择有助于学生个性身心全面发展、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学力水平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编者
体例
意图
对话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相见”——作者的情感密码——《背影》文本细读
常福胜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语文教学如何有机融入德育教育
宋秋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语文课应该“教什么”——以《细菌的启示》为例
常福胜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如何与教科书编者对话——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渔夫的故事》为例
常福胜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