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播期与播量对河南省秋播饲用燕麦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嘉浩 桑瑞娟 +2 位作者 董春阳 姚晋 李德锋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55-161,共7页
为研究播期与播量对河南省秋播饲用燕麦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播期、3个播种量,研究不同播期与播量对秋播燕麦越冬率、分蘖和株高等农艺性状和干草产量、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下旬播种的燕麦越冬率最高,早播和晚播燕麦越冬率较低... 为研究播期与播量对河南省秋播饲用燕麦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播期、3个播种量,研究不同播期与播量对秋播燕麦越冬率、分蘖和株高等农艺性状和干草产量、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下旬播种的燕麦越冬率最高,早播和晚播燕麦越冬率较低,但各播期燕麦越冬率均在90%以上;株高、干草和籽粒产量与冬后分蘖数显著正相关;早播燕麦部分分蘖在越冬时被冻死,使其株高、干草和籽粒产量降低;晚播燕麦生育期缩短,分蘖减少,干草和籽粒产量较低;早播和晚播均降低干草产量和籽粒产量,10月下旬播种达到最高,分别为16.10、3.85 t/hm^(2);播种越晚乳熟中期收货时的燕麦草品质越好。综上所述,秋播燕麦可在河南省安全越冬,干草品质、干草和籽粒产量主要受播期影响,播种量对其影响不显著;河南省秋播燕麦适宜在10月下旬播种,播量60~9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播期 播量:生产性能: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个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在河南的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67
2
作者 刘晓 王博 +3 位作者 朱晓艳 郭晓洁 王成章 李德锋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9-60,共12页
为选出适合河南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采用随机法对21个玉米品种(每个玉米品种5个重复)进行分区组种植,以研究其生物学产量、籽粒产量、抗倒伏性和品质,及其各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以京科青贮932、伟科106的生物学产量和... 为选出适合河南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采用随机法对21个玉米品种(每个玉米品种5个重复)进行分区组种植,以研究其生物学产量、籽粒产量、抗倒伏性和品质,及其各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以京科青贮932、伟科106的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最高,且具有良好的抗倒伏性能。2)伟科106、京科青贮932有较高的粗蛋白、粗脂肪和淀粉含量,而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较低,品质较优。3)生物学产量与绿叶数、绿叶重、株高、茎粗和茎重、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产量与绿叶数、绿叶重、茎粗和茎重、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生物学产量与籽粒产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选用绿叶多和绿叶重、茎重和茎粗、穗部产量均优且有一定植株高度的品种有利于获得高产;粗蛋白与粗脂肪、淀粉含量呈正相关。从生物学产量、籽粒产量、品质、抗倒伏性能和农艺性状方面综合考虑,京科青贮932和伟科106表现最佳,适宜作为全株青贮玉米品种和粮饲兼用品种在河南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青贮玉米 产量 农艺性状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皂苷提取物对断奶湖羊免疫、抗氧化能力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艳 马森 +5 位作者 栗守仁 皇甫卫康 腊邵凯 马季祥 王志昌 史莹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99-2809,共11页
【目的】苜蓿皂苷作为一类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提高畜禽机体免疫力、促生长及调节胃肠道功能等多方面效用。试验旨在探究苜蓿皂苷提取物对断奶湖羊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选取45日龄、体重相... 【目的】苜蓿皂苷作为一类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提高畜禽机体免疫力、促生长及调节胃肠道功能等多方面效用。试验旨在探究苜蓿皂苷提取物对断奶湖羊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选取45日龄、体重相近(15.67 kg±1.18 kg)的断奶湖羊32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对照组(CON)湖羊饲喂基础饲粮,皂苷组(AS)湖羊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 g/kg(饲粮干物质基础)苜蓿皂苷提取物,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试验结束后收集断奶湖羊瘤胃液测定微生物组成,采集颈静脉血用于测定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性能相关指标。【结果】(1)两组湖羊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皂苷组湖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M)、抗炎因子白介素-10(IL-10)、CD4^(+)T细胞和CD4/CD8水平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而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3)与对照组相比,皂苷组湖羊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而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4)两组间湖羊瘤胃液pH、氨态氮(NH3-N)、各挥发性脂肪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5)两组间湖羊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主坐标分析(PCoA)均无明显差异;在属水平上,皂苷组湖羊瘤胃液中硫酸盐还原菌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和有益菌罗氏菌属(Roseburia)、凸腹真杆菌群(Eubacterium_ventriosum_group)等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苜蓿皂苷提取物可以影响断奶湖羊瘤胃微生物的组成,提高机体免疫和抗氧化能力,且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机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湖羊 苜蓿皂苷提取物 免疫功能 抗氧化能力 瘤胃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北地区18个秋播饲用燕麦品种抗倒伏特性及生产性能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桑瑞娟 崔超杰 +7 位作者 何云 张晓霞 姚晋 董春阳 孙浩 史莹华 朱晓艳 李德锋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85,共12页
为了解秋播饲用燕麦在豫北地区的抗倒伏特性和生产性能,本研究测定了18个品种的干草产量、分蘖数、越冬率和不同时期倒伏率,分析了燕麦倒伏与株高、穗位高及茎秆形态的关系。结果表明:80%的燕麦品种从抽穗期开始倒伏,乳熟中期收获时倒... 为了解秋播饲用燕麦在豫北地区的抗倒伏特性和生产性能,本研究测定了18个品种的干草产量、分蘖数、越冬率和不同时期倒伏率,分析了燕麦倒伏与株高、穗位高及茎秆形态的关系。结果表明:80%的燕麦品种从抽穗期开始倒伏,乳熟中期收获时倒伏率为10.0%~95.0%,其中,贝利和大富豪两个品种倒伏率较低;第1节和第2节茎粗、第2节干重等反映茎秆强度的指标与倒伏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18个燕麦品种生育期为182~207 d,干草产量、株高、越冬率和返青期分蘖数分别为11.99~20.46 t·hm^(-2)、1.11~1.52 m、83.7%~96.6%和5.3~8.5个·株-1,贝利、爱沃和燕王3个品种干草产量较高,达20 t·hm^(-2)。综合抗倒伏特性、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本研究认为贝利、燕王和大富豪3个品种适宜在豫北地区秋播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燕麦 抗倒伏性 生产性能 越冬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苜蓿草粉饲粮对生长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栗守仁 曹仕僖 +7 位作者 韩尧 李德锋 朱晓艳 王志昌 崔亚垒 王成章 刘伯帅 史莹华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1,共4页
为筛选生长肉兔饲粮中适宜的苜蓿草粉添加比例,选取18只体重相近、40日龄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Ⅰ、Ⅱ和Ⅲ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肉兔),分别饲喂29.0%、44.5%和51.8%苜蓿草粉的饲粮。试验期共49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 为筛选生长肉兔饲粮中适宜的苜蓿草粉添加比例,选取18只体重相近、40日龄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Ⅰ、Ⅱ和Ⅲ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肉兔),分别饲喂29.0%、44.5%和51.8%苜蓿草粉的饲粮。试验期共49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①Ⅱ、Ⅲ组肉兔的试验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I组(P<0.05),而其料重比显著低于I组(P<0.05);②Ⅱ、Ⅲ组的宰前活重均显著高于I组(P<0.05),但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3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3组肉兔背最长肌肌肉的pH值、亮度(L*)、红度(a*)和黄度(b*)均无显著差异(P>0.05);④Ⅱ、Ⅲ组的肝脏重和脾脏重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在脏器指数方面,Ⅱ、Ⅲ组生长肉兔的肝脏指数显著高于Ⅰ组(P<0.05)。综上说明,饲粮中添加44.5%~51.8%的苜蓿草粉,可明显提高生长肉兔的平均日增重、饲料报酬以及肝脏和脾脏的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草粉 生长肉兔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亚麻酸水平及饲料组成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欢欢 史莹华 +3 位作者 张晓霞 刘晓 贾泽统 王成章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8-107,共10页
旨在研究不同亚麻酸水平的日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900头60 kg左右,健康状况良好的杜×长×大三元育肥猪作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头猪。5个试验... 旨在研究不同亚麻酸水平的日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900头60 kg左右,健康状况良好的杜×长×大三元育肥猪作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头猪。5个试验组分别为:对照组(玉米豆粕型);10%苜蓿草粉组;20%苜蓿草粉组;大豆油组(与10%的草粉组亚麻酸水平一致);亚麻油组(与20%的草粉组亚麻酸水平一致)。试验期67 d,其中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10%的苜蓿草粉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20%苜蓿草粉组和亚麻油组,也高于豆油组和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2)2个草粉组的瘦肉率高于两个加油组,也高于对照组,然而其屠宰率下降。3)试验组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以10%草粉组最高,2个草粉组的大理石纹和肉色优于豆油组和亚麻油组。4)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降低了棕榈酸、硬脂酸等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提高了亚油酸、亚麻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这些结果表明,在日粮中加入10%的苜蓿草粉有利于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添加苜蓿草粉和植物油均有助于改善肉的品质,其中苜蓿草粉组饲料组成对亚麻酸的沉积效果优于植物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草粉 育肥猪 生长性能 胴体性状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纤维源对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及其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伯帅 王文静 +6 位作者 孙骁 李德锋 朱晓艳 李振田 王成章 史莹华 邱晓东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5-182,共8页
通过检测饲粮中添加不同来源的纤维对猪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及其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饲粮纤维源调控仔猪肠道健康的可能机制。试验共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均一[(9.26±0.17)kg]的仔猪840头(杜×长×大;32日龄),随机... 通过检测饲粮中添加不同来源的纤维对猪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及其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饲粮纤维源调控仔猪肠道健康的可能机制。试验共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均一[(9.26±0.17)kg]的仔猪840头(杜×长×大;32日龄),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对照组(control group,CG),苜蓿草粉组(alfalfa meal group,AG),商品浓缩纤维组(commodity concentrated fiber,OG),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70头仔猪。预试期3d,试验于35日龄开始,60日龄结束时屠宰取样,测量肠道重量及长度,观察小肠段绒毛形态结构并测定消化酶活性。结果发现,AG较CG显著降低仔猪的腹泻率(P<0.05),但对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肉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AG、OG较CG显著提高仔猪的大肠段长度和重量(P<0.05);AG较CG改善了空肠的绒毛高度及绒隐比(P>0.05),AG较OG显著提高了空肠的绒毛高度及绒隐比(P<0.05),OG较CG显著提高了回肠的绒毛高度(P<0.05);OG较CG显著降低了空肠中淀粉酶活性(P<0.05),AG较CG、OG显著提高了糜蛋白酶活性(P<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适量的苜蓿草粉可以促进仔猪的肠道发育,降低仔猪腹泻率,从而有利于仔猪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粮纤维 肠道发育 绒毛形态结构 消化酶活性 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苜蓿草粉水平对初产母猪生产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齐梦凡 娄春华 +3 位作者 朱晓艳 陈文雪 史莹华 王成章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8-170,共13页
为了探讨初产母猪的后备期、妊娠期饲粮中不同比例的苜蓿草粉,对其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640头日龄110d、体重45kg左右的健康后备母猪(长×大),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为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0%草粉组)、5%草粉组... 为了探讨初产母猪的后备期、妊娠期饲粮中不同比例的苜蓿草粉,对其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640头日龄110d、体重45kg左右的健康后备母猪(长×大),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为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0%草粉组)、5%草粉组、10%草粉组、15%草粉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头猪。妊娠期选取增重和发情较好的5%草粉组后备期母猪,发情配种后分为对照Ⅰ组(0%草粉组)、10%草粉组、15%草粉组、20%草粉组,后备期对照组母猪继续作为妊娠期的对照组,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结果表明:1)在后备期45~70kg阶段,试验组的采食量均低于对照组,随着苜蓿草粉用量的增加,采食量依次下降;5%草粉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料重比显著低于10%和15%草粉组(P<0.05),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3个试验组中,只有5%草粉组的增重成本低于对照组,且使用苜蓿草粉愈多,成本愈高。在后备期70~130kg阶段,无论是采食量还是日增重,3个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随着草粉用量增加,采食量和日增重均依次下降,其中10%和15%草粉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与5%草粉组差异不显著;3个试验组的料重比和增重成本均高于对照组,且有随着苜蓿草粉用量增加而依次增加的趋势,其中15%草粉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5%的苜蓿草粉对母猪发情率有改善,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2)在妊娠期阶段,草粉组的背膘增厚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对照Ⅰ组(P<0.05);对照Ⅰ组和10%、15%、20%苜蓿草粉组的初生活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初生窝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4.88%、6.89%、12.31%、24.48%,弱仔率分别降低了53.44%、36.39%、87.37%、62.78%,尽管均未达到显著差异程度,但说明后备期饲粮中使用苜蓿草粉对妊娠期母猪产仔数及仔猪健康有良好的后续效应,后备期用5%苜蓿草粉妊娠期使用20%苜蓿草粉效果最佳。综合得出,后备期添加5%的苜蓿草粉不会影响后备母猪生长但会提高发情率,后备期添加5%草粉妊娠期不添加时,母猪的繁殖效果也得到改善;妊娠期添加20%的苜蓿草粉产活仔率和初生窝重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备母猪 妊娠母猪 产仔数 初生窝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叶粉替代豆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志昌 陆政杭 +1 位作者 郭明 史莹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19-327,共9页
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已成为限制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开发利用新的蛋白质饲料资源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苜蓿叶粉(ALM)作为一种新型蛋白质饲料原料在育肥猪中的应用尚鲜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用ALM替代育肥猪饲粮豆粕对育肥... 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已成为限制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开发利用新的蛋白质饲料资源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苜蓿叶粉(ALM)作为一种新型蛋白质饲料原料在育肥猪中的应用尚鲜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用ALM替代育肥猪饲粮豆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同批次32头初始体重为(67.35±0.70)kg的健康去势公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分别饲喂对照组饲粮(CON,由玉米和豆粕组成的饲粮)和替代组饲粮(ALM,在CON基础上由ALM替代饲粮中25%的豆粕)。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ALM组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胴体重显著提高(P<0.05)。ALM替代豆粕饲粮育肥猪背最长肌(LD)、肝脏和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显著升高(P<0.05)。ALM替代豆粕饲粮可显著提高LD肌内脂肪(IMF)含量、熟肉率、a*(P<0.05),改善LD中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由此可见,ALM饲粮可以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并改善肉品质。本研究初步证明ALM替代妊娠母猪饲粮豆粕具有可行性,并有望成为畜牧业中的豆粕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叶粉 育肥猪 肉品质 脂质代谢 氨基酸代谢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